日前,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在濟南首演,以「技」「劇」融合的形式再現魯南鐵道遊擊隊的英雄事跡。建立80多年來,通過書籍、電影、電視劇等多種形式的傳播,鐵道遊擊隊的故事家喻戶曉、代代相傳,成為了當地的一張紅色名片。而今,在隊伍發端地棗莊,以鐵道遊擊隊事跡為依託,當地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傳承革命基因,講述著這段發生在百裡鐵道線上的不朽傳奇。
隊伍初創,產業工人參與
在那段烽火歲月中,活躍在棗莊地區的鐵道遊擊隊是著名的抗日武裝力量,正如雜技劇《鐵道英雄》中所塑造重現的那般,以鐵道工人和煤礦工人為代表的產業工人是鐵道遊擊隊的主要力量。在講述魯南鐵道大隊英雄事跡的小說《鐵道遊擊隊》中,副大隊長王強的原型王志勝就是這樣一位典型人物。
「1911年,我父親出生在山東省嶧縣陳莊(現棗莊市市中區陳莊)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家距火車站不到二百米。」在兒子王金國看來,由於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父親王志勝自小便和火車、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彼時,因家中條件所限,王志勝幼年時就和寄居在棗莊姐姐家中的洪振海結為摯友,二人同甘共苦,為謀生經常扒火車、搞物資,自幼練就了一身飛車的好本領。
「13歲那年,我父親就到中興煤礦當了礦工。」王金國回憶,「七七」事變後,棗莊煤礦停工停產,礦工失業,父親便和好朋友洪振海重操舊業,為謀生扒火車搞物資來養家餬口。源於此,1938年3月,在共產黨員劉景松、王福振的動員下,王志勝和洪振海等十幾名礦工毅然走出家門,參加了魯南人民抗日義勇總隊。
隨著臺兒莊大戰爆發,蘇魯大地遍燃烽火,王志勝所在的三大隊在大隊長劉景鎮的帶領下,多次對日軍運輸隊進行襲擊。臺兒莊大戰後,三大隊奉命轉移到蒼山長勝橋,和另外兩個大隊合併,更名為「蘇魯支隊」,王志勝在三營任排長。王金國介紹,「同年秋天,我父親和洪振海奉命到埠陽學習,一個月後學習班結業,我父親和洪振海被派回煤城棗莊,建立魯南抗日情報站並擔任副站長,站長由洪振海擔任,地點設在棗莊火車站西的陳莊。」
後來,由於鬥爭的需要,蘇魯支隊發布命令,迅速發展隊員,成立小型抗日武裝。在劉景松書記的領導和幫助下,隊伍很快發展到十餘人,取名棗莊鐵道隊,民主選舉洪振海為隊長,王志勝為副隊長。彼時的棗莊鐵道隊正是鐵道遊擊隊的最早發端。王金國介紹,為了便於掩護,隊伍集資開了「義和炭場」,後因暴露遭敵人破壞,鐵道隊也由地下轉入地上,公開打出了八路軍魯南鐵道隊的旗號。
戰果斐然,完成歷史使命
1940年6月,魯南鐵道隊接到命令,全體人員到微山湖畔的蔣集與另外的兩支鐵道隊、一支破襲隊合併成立「魯南鐵道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王志勝任副大隊長,下屬四個中隊,一支破襲隊,全體人員約一百五六十人。1941年冬,大隊長洪振海在微山湖畔的黃埠莊指揮部隊突圍時不幸中彈犧牲,此次戰鬥中王志勝因負傷被送到魯南軍區醫院養傷。此時的鐵道隊經過民主選舉,中隊長劉金山被選為大隊長,王志勝在傷好後回鐵道隊繼續擔任副大隊長。而後,在劉金山的帶領下,鐵道隊愈戰愈勇,屢建奇功。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抗日根據地被敵人封鎖,由山東蘇北通往延安的交通線也被破壞。根據魯南軍區命令,王志勝帶領鐵道隊和兄弟部隊配合,保住了這條唯一的交通線並護送來往的指戰員,用忠誠擔當和鮮血汗水鋪就了一條通往延安的「秘密紅色交通線」。「近兩年時間內未出現任何差錯,無一人受傷,更無一人犧牲。」王金國說。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同年11月,鐵道遊擊隊迫使日軍兩千餘人向鐵道隊投降,繳獲山炮兩門、重機槍十三挺、輕機槍一百三十餘挺,各種子彈、炮彈二百餘箱,其他軍用物資兩火車皮。1945年12月底,鐵道大隊奉命到滕縣(今滕州市)接受整編。「1946年,鐵道遊擊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撤銷番號。我父親由於傷殘轉業到地方工作,到魯南鐵路局任工會主任,後任棗莊市民主政府武裝部部長。」王金國介紹。
傳承基因,講好紅色故事
揮戈百裡鐵道線,沙溝受降寫傳奇。幾十年來,鐵道遊擊隊毀鐵路、炸橋梁,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的故事被廣為傳頌。除了以書籍、電影、電視劇等形式呈現外,故事發生地棗莊也將鐵道遊擊隊的事跡作為棗莊最亮的城市名片來打造。
近年來,棗莊市成立了鐵道遊擊隊精神研究會,總結提煉了「赤誠報國、不怕犧牲,機制靈活、勇於亮劍」的鐵道遊擊隊精神內涵,編輯出版了《鐵道遊擊隊畫傳》《鐵道遊擊隊隊員掠影》等研究專著,創作拍攝了電視劇《鐵道遊擊隊》《小小飛虎隊》、戲劇《芳林嫂》等多部作品,從多角度傳承並講述萬頃微山湖中的紅色故事。
在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鐵道遊擊隊相關革命遺址遺蹟已全部納入文物保護範圍。在此基礎上,集展示與教育功能於一體的鐵道遊擊隊紀念館也已建成開放。紀念館採用「碑館合一」的空間布局,館內陳列一輛長達54米的老式蒸汽機火車,並設有抗日烽火燃魯南、初露鋒芒顯身手、鐵道飛虎出奇兵等6個單元展區,全面展示了鐵道遊擊隊英勇不屈、浴血抗戰的傳奇歷史。記者了解到,《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紅色基因傳承+」的實踐》案例,日前成功入選2020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典型案例。
此外,集合雙雄墓、義和炭場、正泰國際洋行等鐵道遊擊隊元素的鐵道遊擊隊紀念公園現為國家3A級景區,其中的影視城入選全國首批紅色旅遊基地。如今鐵道遊擊隊紀念公園已成為棗莊旅遊的特色打卡地標之一。據悉,結合鐵道遊擊隊精神傳承,棗莊還推出了「紅色情棗莊行」紅色旅遊經典路線、鐵道遊擊隊傳奇之旅等10餘款紅色旅遊產品,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文章來源 | 山東商報
圖文編輯 | 趙袁祺
責任審核 | 許琳、閆相鳳
【來源:文旅棗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