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萬大學生的新學位,雞肋?

2020-12-14 騰訊網

同樣是大學生,高職專科生有學歷,無學位。

最近幾年高職大擴招,年招生量佔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此規模龐大的群體,或將有一個與之匹配的學位:副學士。

教育部在近日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066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下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時,將把高職院校是否設置副學士學位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調研。

跟本科生一樣,高職畢業生有望雙證齊全。只是這個提議多年的副學士學位,頗顯雞肋。

副學士

高校擴招,高職居首,動輒百萬人。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擴招100萬人,已被外界解讀為前所未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擴招200萬人。

根據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在我國2688所普通高等學校中,高職(專科)院校1423所,佔據一半還多;年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分別佔高等教育的52.86%、42.25%

(普通本專科學生情況/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超過1000萬的高職院校在校生,是我國高等教育邁入大眾化時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主體,目前尚無學位,因為我國的學位層級只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級。

2014年,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曾授予畢業生「工士學位」,這一「學位」並沒有得到教育部的認可。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建議,給大專學生增設副學士學位。

副學士學位的提議引發了爭議,有網友很快想到給本科生增設副碩士,給碩士增設副博士,再給博士增設一個副院士……有考研黨笑出了淚,「快,安排上,考研涼了我還是個副碩士!」

提議尚未被採納,這涉及修訂法律的問題。升學規劃專家梁挺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是否設置副學士學位涉及我國的基本學位制度,要授予副學士學位,必須修訂《學位條例》

近日,教育部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066號建議的答覆》,透露下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時,將把高職院校是否設置副學士學位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調研,廣泛聽取意見,並統籌考慮。

今年下半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將召開,職業教育領域充滿未知變數。

此前,874萬應屆生直面疫情就業季,為解決就業難題,已叫停的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廢而又立,「六年本科」就這麼推成了。

雞肋骨

在學士學位前加個「副」,高職專科生未必樂意。況且高職專科生也可一步轉正,何必為副。

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高等職業教育授學位的問題由此解決。沒錯,職業教育也有本科,不止停留在「高職高專」的社會舊概念上。

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本科職業教育試點高校更名結果,南昌職業大學等15所職業大學誕生。15所職業大學更名後,同時升格為本科院校,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

5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一批高職院校為了升格,抓住獨立學院的轉設政策,進行合併重組。

最近,河北省教育廳網站發布關於2020年高等學校設置事項的公示,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與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與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校長馬伯夷此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職業教育搭建本科層次路徑,使之逐漸過渡到和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類型教育。目前教育部針對中職、高職、職業本科乃至以後的職業碩士的培養路徑做了梳理,職業教育一體化已經在結構上逐步完善

在我國3000多所高校中,研究型高校畢竟是少數,大多本科高校定位應用型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向就業,與高職院校一樣。如今不少本科院校已經在試點職業化教育。

在本科高校職業化試點與高職院校本科層次試點的雙重夾擊下,副學士學位豈不如一根雞肋骨?

專升本

真正在意學位的高職專科生,會傾向於通過專升本考試改變學歷「低一等」的歧視困境。

專升本上岸,特別是統招專升本,畢業生的第一學歷為本科學歷,專科生的帽子就算摘掉了

要知道,隨著高招錄取逐漸實現不分批次,學校之間的差別,將不再有一二三本之分,專科和本科的鴻溝,只會越來越深。

不過,統招專升本考試有諸多限制。其一,招生對象僅限應屆普通全日制專科畢業生,過期不候;其二,國家規定統招專升本錄取名額控制在當年應屆專科生的5%-10%,錄取率低得可憐。

激烈的競爭,加之比高考、考研低得多的社會關注度,讓洩題事件一再進入公眾視野。在今年河南的專升本考試中,多名考生考完後反映,管理學考試有培訓機構押中近90分原題。

在本科、碩士擴招的背景下,適度擴大專升本招生計劃,是否比設置副學士學位更合理?

梁挺福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要改變出身不好的窘境,真的不能靠一個副學士學位來證明什麼,也證明不了什麼,而是依靠學生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進而升級學位學歷。

在本科錄取率高達50%以上的今天,本科一操場,碩士一禮堂,博士一走廊,就業招聘趨向名校高學歷是大勢所趨。

梁挺福認為,對於大學和教育行政部門,對學生提供順暢、多元的提升通道,如專升本、考研,遠比增設副學士學位更有實際意義

最近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布《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適度擴大專升本招生計劃,為部分有意願的高職專科畢業生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

融通路

高職專科的改革,意欲打破學歷歧視的牢籠。因為職業教育被視作低人一等的教育,而學歷評價又在中國根深蒂固。

在學歷社會中,副學士的一個「副」字,意味著比學士要低一級。就像眼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一樣,多一個「非」字,就業歧視潮洶湧而來。

梁挺福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當下高考達到200分左右就能讀高職院校,進而獲得副學士學位,自然讓人覺得這個證書太水。授予副學士學位,不但無法提升高職吸引力,反而加劇歧視。

特別指出的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只是教育類型不同,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曾明確強調。

既然地位相同類型各異,改革即應朝向推進普職融通,促進兩者平等發展的方向中去

以海外高校的實施為例,美國一名社區學院的學生,也可以憑藉學分申請進入名校讀書,讀完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獲得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這背後需要學分互認制度、自由轉學制度等配套運轉。國情不同,海外經驗不好直接拿來主義。我國高職專科生想要轉到本科高校,必須參加專升本考試,是升級跨越而非平級轉學。

馬伯夷指出,國外發達國家多數學生首先選擇在職業學校學習,背後是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實現了融通,職校學生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轉換渠道,我們現在這兩條路還沒有打通

其實,許多教育問題,社會病才是根源。社會給予職業院校人才足夠的經濟待遇、社會地位、職業榮譽,職業教育的分量自然能真正提上來。

這是全社會認知度的問題,非一個副學士學位就能勝任。

相關焦點

  • 1000多萬大學生的新學位,雞肋?
    同樣是大學生,高職專科生有學歷,無學位。如此規模龐大的群體,或將有一個與之匹配的學位:副學士。教育部在近日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066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下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時,將把高職院校是否設置副學士學位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調研。跟本科生一樣,高職畢業生有望雙證齊全。只是這個提議多年的副學士學位,頗顯雞肋。
  • 第二學士學位優缺點分析,是雞肋還是香餑餑?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不確定因素增多,新冠疫情對就業造成衝擊的背景下,此項政策的推出,為畢業生們提供了一項新的發展選擇。同時,在國內新舊動能轉換,新經濟崛起,舊經濟去產能等情況下,第二學位政策又為很多畢業生轉行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 再讀兩年本科 874萬應屆生的新機會還是雞肋?
    作為大學本科後教育,第二學士學位學制兩年,實施全日制學習,主要招收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或者近三年暫未就業的往屆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力推第二學士學位教育重啟,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確實有助於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這是第一個比較直接的作用,跟研究生擴招相應。不過有人發問,本科讀六年,直接讀研不香嗎?第二學士學位,是機會還是雞肋?
  • 教育部「最新」通知,大學生迎來好消息,第二學位等同碩士待遇
    教育部「最新」通知,大學生迎來一個好消息,第二學位等同碩士待遇隨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已經有100多萬大學生返校。而其餘的大學生將會在五月中旬左右陸續返校。說到大學,其實大學本科是一個人的起點。教育部發布第二學士學位的擴招的通知目前教育部正在同有關部門商討關於第二學士學位的擴招方式。大家可能對第二學士學位這個招生方式有點陌生,但是這種招生方式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並且第二學士學位的招生方式並不是國家統一招生考試的方式。而是像研究生複試一般。
  • 東營未就業大學生可享補助1000元 符合這些條件可申報
    東營網訊 12月6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為貫徹落實《關於完善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加快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意見》、《關於實施大學生百千萬聚才計劃的意見》,我市對在5年內本科及以上學歷未就業的大學生給與每月1000元補助,補助最長不超過6個月。
  • 男子貸款被"套路":借1000元一年後要還180多萬
    據小趙說,他2016年10月借了1000塊錢,到一年後,他給對方打了張60萬的手寫借條後,他名下137平方米的房子,還有10多萬的車子都押了出去,還差對方80多萬。與小趙有著同樣遭遇的是,短短一年多先後有千餘名受害人落入「套路貸」陷阱中。
  • 4000多萬大學生的特殊學期:多地謹慎開學 學生盼開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4000多萬大學生的特殊學期華中科技大學近日要求本科畢業生於5月26日到31日分批返校、錯峰辦理離校手續,一名大四學生表示,能夠理解,但還是覺得挺遺憾的,畢業季好像就這麼錯過了。
  • 香港中文大學商務分析碩士錄取一枚專業是否雞肋?-美英港新留學
    香港中文大學商務分析碩士錄取一枚專業是否雞肋?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相關內容,先來看看商務分析碩士的性質,看看畢業後的就業情況,然後再來了解真實案例。BA是數學,計算機和商業管理的交叉學科:數學有微積分、概率、統計。
  • 教育部「新」通知,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大學生謀福利
    第三點是抓課程,把根基奠定好,教育部專門為創新創業打造了有關的課程,一共,有200所的創新創業改革的示範院校,為大家建立了3400種在線課程,還有6000多種特色示範課,有3000多萬的大學生進行選課,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在不斷的完善。
  • ...作為國民教育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已累計為國家培養輸送1000...
    【中國自主培養研究生突破1000萬人】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截至2020年,作為國民教育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已累計為國家培養輸送1000多萬高層次人才。從新中國成立伊始的百廢待興,到研究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國研究生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不平凡歷程。
  • 第二學位不再招生,網友慌了,其實第二學位和雙學位沒啥關係!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其中,在附則中明確規定,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網絡圖片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平常所關注的到其實就是雙學位,而非第二學士學位,因而實際上,取消第二學士學位招生和想要報考雙學士學位、輔修學士學位或者聯合學士學位的同學來說,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 深新早點 | 總投資13.7億元,提供超3700個學位,深圳中學新校區竣工
    感謝關注由深新傳媒和深圳特區報聯合出品的深新早點提供全覽式新聞集錦早餐服務天下事,早知道早上好,各位小夥伴們~深圳事1、9月28日上午,深圳中學新校區竣工交付暨揭牌儀式舉行,該項目總投資13.7億元,規劃75個班,3750個學位,這意味著國家級示範高中深圳中學可提供更多優質學位,向建設世界一流高中又邁出了堅實步伐。
  • 高考成「雞肋」志願,就業被「亮紅牌」,英語專業大學生:裝內行
    高考在即,英語專業再次被各大志願填報機構所詬病,冠以「雞肋、紅牌」的名號,甚至認為「現在英語全民化,大家都會點英語」來擊退報考英語專業的學生,面對英語專業「高考成『雞肋』志願,就業被『亮紅牌』」的說法,一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現身說法,指出這些都是外行人裝內行的瞎說
  • 「副學士」高職專科學生也要有學位了
    高職專科學生可能會有學位了——副學士。這樣一來專科生就跟本科生一樣,畢業時有望雙證齊全。近日,教育部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066號建議的答覆》,透露下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時,將把高職院校是否設置副學士學位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調研,廣泛聽取意見,並統籌考慮。
  • 山西8名大學生體測作弊「掛科」,被取消學位授予資格
    撰文/eto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到了年底期末,很多大學生們又要為期末的各科學分、期末測試惡補衝刺。為嚴肅考風、考紀,根據《太原工業學院考試工作管理辦法》,對以上兩名同學處理如下:1.本門課程成績記「零分」;2.取消學士學位獲得資格。
  • 山西某校8名大學生體測作弊 被取消學位授予資格
    12月9日,山西省太原工業學院教務處發布公告,宣布對體測作弊學生處以掛科和取消學位授予資格處罰。為嚴肅考風、考紀,根據《太原工業學院考試工作管理辦法》,對以上兩名同學處理如下:1.本門課程成績記「零分」;2.取消學士學位獲得資格。公告發出後,許多網友認為學校因體測作弊而「取消學位資格」的處罰過重,但是也有太原工業學院的學生表示支持這一決定。
  • 韓國大學生明年起可在線攻讀外國學位
    據韓國教育部9日消息,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俞銀惠當天主持召開跨部門會議,重點討論了旨在改善後新冠時代大學教務系統的「高等教育數位化轉型支援方案」。根據方案,韓國大學生最快將從明年上半年起可在線攻讀外國學位。
  • 彩民兩元機選命中1000多萬大獎,投注站老闆:這是什麼神仙運氣!
    彩民兩元機選命中1000多萬大獎,投注站老闆:這是什麼神仙運氣!據媒體報導,在雙色球近期開獎中,陝西省韓城有一位彩民,花兩元命中了1000多萬的大獎!投注站的老闆稱,那張中獎彩票上面就一注號碼,還是機選的只花了兩元,除了中了一注一等獎,還有一注普惠獎,總金額加起來,大概就是1000多萬。這到底是什麼神仙運氣啊?
  • 韓大學生明年起可在線攻讀外國學位
    準備線上授課的大學教授 圖源:韓聯社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援引韓國教育部9日消息,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俞銀惠當天主持召開跨部門會議,重點討論了旨在改善後新冠時代大學教務系統的「高等教育數位化轉型支援方案」。根據方案,韓國大學生最快將從明年上半年起可在線攻讀外國學位。
  • 大學生體測替考被取消學士學位!教育部回應
    大學生體測替考被取消學士學位! 來源:綜合自澎湃新聞、山西晚報、青小小等近日,一則「大學生因體測替考被取消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