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潮州不少考生考出了好成績,他們有什麼學習秘訣和竅門?記者就此採訪了幾名成績優異的考生,請他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考生小檔案
陳曉(潮州市金山中學):全市文科第一名,全省第75名
許澤嘉(潮州市金山中學):全市理科第一名,全省第85名
黃煜楠(潮州市南春中學):專業分數、文化課分數雙線上中央美術學院
分數線,實驗藝術專業校考排名全國第8名
陳曉:學習最重要是找對方法
在今年的高考中,來自潮州市金山中學的考生陳曉取得全市文科第一名,全省第75名的好成績。
23日高考成績放榜,接到簡訊通知的陳曉既開心又激動。相比模擬考,高考成績超出了陳曉的心理預期。「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我覺得這三年來的每一分努力都有了回報。感謝師長和同學的關心與幫助,他們的鼓勵讓我得以保持最佳狀態,從容應考,發揮出最好水平。」陳曉說。
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離不開陳曉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不過,在她看來,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找對方法和途徑。她認為,學習語文需要「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從一道題到一類題,逐步摸清語文的答題規律,掌握做題技巧,減少重複失分。同時,要注重記憶,除了必背古詩文、文言文實詞虛詞、文化常識等,還要多關注時事,以便積累作文素材。文科數學則應該重視題型的梳理總結。比如,遇到「求最值」題型時,要在腦海中浮現數形結合、函數、線性規劃、基本不等式等解題思路,接著根據具體題目選擇最佳解法。解答小題時,多運用特殊值代入、數形結合等技巧,既能節省時間,又可以保證正確率。「英語比較零散,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學好單詞、短語和語法,後期會不知不覺發現所有知識都能串聯起來。」陳曉認為,做題應注重質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數量。她建議每兩三天刷一整套英語真題,並加強薄弱題型的訓練。文綜要紮實牢記並理解基礎知識點,在面對千變萬化的題目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坦然應對。同時做好選擇題易錯點記錄,多學習主觀題答案的表述,培養語感,以規範自己的表述。
作為2020年的高考生,陳曉和同學們擁有一段與往屆考生截然不同的備考經歷。受疫情影響,高三學子在家裡上了約三個月的網課。缺少和同學們一起讀書學習的氛圍,陳曉學習鬆懈,成績出現滑坡,一度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在老師、家長的開導下,她拾回信心,制定學習計劃,全力以赴備戰高考。「這段『網課』經歷,讓我明白自律和計劃的重要性,這也為我高考的最後衝刺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陳曉說。
目前,陳曉已接到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志願填報邀請,她將綜合志願填報規則、個人興趣及未來就業等因素審慎選擇院校及專業。
許澤嘉:突破薄弱學科補齊短板
「這個分數比我想像的高多了!高中三年都不曾考過這麼高的分數,感謝爸媽的關愛、老師的教導和並肩作戰的同學們,讓我這幾年的學習過程畫出一個完美的句號。」許澤嘉說,自己的父母得知成績後也欣喜萬分。7月23日,高考成績放榜,潮州市金山中學的許澤嘉獲全市理科第1名、列全省第85名,目前已接到清華大學的招生電話。
談及送給學弟學妹的「高分秘笈」時,許澤嘉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題海戰術、補薄弱學科,我覺得都是不可缺少的備考利器。對於理科來說,刷很多練習題、探索新解題思路,這是很有必要的。多做試題,才能找準自己的薄弱點。越薄弱就越要想辦法克服,不要有畏難情緒。」
「英語就是我的薄弱科目。在備考期間,我刷了很多份英語套題,也有很多錯題,但我花了很多精力去整理歸納。最終,英語科沒拖高考總分的後腿。」許澤嘉坦言,他的高考各科成績不是年級裡最拔尖的,但是各科分數相對均衡,總分數就比其他同學更高一些。「這就像木桶效應,薄弱科目是其中一塊短板,要自己擠時間補弱科,總成績自然會提高。」
他還建議,複習備考一定要跟著老師的複習節奏走,動手和動腦、做題與總結並行。「不要認為課程難度不大,或者覺得這個知識點自己懂了,就不聽老師講課,盲目地沉浸在自我封閉的複習中,這樣學習效率反而不高。」疫情期間,他在家保持自律的學習狀態,每天堅持早起,跟著老師的教學節奏走,認真完成課堂布置的作業;同時擠出時間多刷題,查漏補缺。課餘時間,他熱衷於打籃球、跑步,「高三期間學習壓力大,但也別忘了運動鍛鍊,調節心情。」
備考期間,家人是考生堅強的後盾。在許澤嘉的父母眼中,自家孩子性格樂觀、有毅力,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以鼓勵、引導為主,從小培養他自覺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提醒他凡事需量力而行。許澤嘉的母親陳樹敏所說:「一次考試成績並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學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積累出來的。作為父母,我們在背後默默支持孩子,給他更多的信心和自由,才能讓他飛得更高更遠。」
黃煜楠:復讀過程調整心態很重要
今年高考,南春中學考生黃煜楠專業分數、文化課分數雙線上中央美術學院分數線,實驗藝術專業校考排名全國第八名。
黃煜楠說,她從小就喜歡畫畫,所以上高中後就走上了藝考這條路。因去年成績不理想,黃煜楠毅然選擇復讀。回憶起「藝考」復讀之路,煜楠說,「心情挺複雜的,但經過去年的試水,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在哪裡,總結了很多經驗,心態也調整得比以前好。」
一切重頭再來。每天除了複習文化課和吃飯睡覺,黃煜楠其餘的時間幾乎都在畫畫,素描,色彩,構圖,哪裡比較薄弱,就拼命練習哪裡。就這樣,畫紙一張張地減少,畫本上記錄的繪畫心得和方法卻一頁頁的多了起來。堅持,再堅持,如今終於如願以償。她說,「那段『苦日子』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因為疫情,今年的備考和校考方式與往年很不一樣。例如,今年央美的校考改為線上遠程考試,考生要準備的東西就更多了。煜楠說,「其實,考試的內容都差不多,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來做就行。這裡,我要特別感謝爸媽和老師的支持和鼓勵。」
藝考路上如何平衡好專業課和文化課學習,對藝考生來說至關重要。黃煜楠建議,積極樂觀投入學習的同時,給自己規劃好複習模塊,劃分好學習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時間,嚴格執行,查漏補缺。
黃煜楠的爸爸黃先生坦言,看到女兒取得成績,家人既感動又欣慰。作為父母,主要是做好家校溝通,了解學校要求,督促孩子;做好後勤保障和孩子的心理疏導。「校考的專業選擇很重要,校考一定要有主攻方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黃先生說,藝考之路很艱辛,家長要理解、支持配合孩子。
(記者 吳育杭 詹妙蓉 丁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