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州小學教育有何特點
說起鄭州的小學教育,人們自然會想到「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這個永恆的話題了。每年快到招生季,坊間就會開始了新一輪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大討論。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有兩個角度:
(1)公辦學校:東區小學強調素質教育,西區的學校更側重於應試教育與基礎教育。
東區重視素質教育,西區重視應試教育的說法早已有之,民間甚至按小學畢業生的成績來了個排名,順序從高到低為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區、惠濟區,並且還被眾多家長認可。
之前有鄭州五大知名初中在校生小學學籍比例數據的統計,數據分析顯示,東區重視素質教育,西區重視應試教育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鄭州楓楊外國語中學,在校生2400人左右,其中外地生1300人,佔54%;本地生1100人,佔46%,其中高新區、二七區、中原區,小學生學籍人數689人。
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在校生2400人左右,其中外地生1180人,佔42%;本地生1220人,佔58%,其中高新區、二七區、中原區,小學生學籍人數659人。
鄭州一中桐柏實驗學校,在校生875人,其中外地生305人,佔34%;高新區、二七區、中原區318人,佔36%。
鄭州外國語總校,推薦生300人,僅中原區就差不多100人,這是因為外國語總校是中原區管轄,劃片生500人,大部分是中原區小學學籍的。
河南省實驗中學文博學校,2015年初一12個班,約800人,除外地生以外,70%是東區小學學籍孩子。
(2)民辦學校:一類側重素質教育,一類在素質教育基礎上側重應試教育。
民辦小學兩個不同流派一直存在PK:一個以素質教育為主,側重孩子綜合能力培養,比如艾瑞的、貝斯特、小哈佛等等;一個在素質教育基礎上,側重應試教育的發展,比公立學校要求更嚴,比如思達、鑫苑、北大附小、領航等等,當然,我們不能簡單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可以說的是前者教育理念更先進。可現實呢?後者在家長認可度上佔上風,更多家長還是選擇後者的民辦小學。
以素質教育為主的鄭州民辦小學在初中、高中高一級學府中沒有更好的選擇和銜接,比如一八能不能上初中,還得看考試成績,鄭中國際小學能不能直升鄭州中學,也要看成績。
目前,鄭州還是沒有一個以素質教育為主的完整一站式教育體系,民辦小學的孩子大多還是要走入以分數PK的應試階段。基於此,選擇背靠公辦學校的民辦小學還是相對保險一些,畢竟這些學校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把握還是比較隨主流趨勢的。
當然,對孩子沒有應試要求的家長更建議選擇素質教育為主的民辦小學,這些小學在孩子綜合能力、素質展現上更具優勢,也更於國際教育接軌,更具國際視野。
二、鄭州重點小學的數量與特點
目前鄭州重點小學有33所,其中包含民辦小學和公辦小學,鄭州重點小學具有分布不均衡、入學條件差異大、費用差異大、教學理念差異大、班額差異大等特點。
(1)分布不均衡性
金水區:
金水區小學教育是全市最牛的區域,老行政區的學校更是牛中之牛!金水區很多學校都是老牌名校,教學體系相當完善。例如省實驗小學、緯五路一小、文化路一小、思達外國語小學、鑫苑外國語學校等都是家長們追捧的熱點。
作為國家級課改實驗區,金水區在新課程改革中、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做出了諸多「第一」:率先在全省實施教師交流、校長輪崗,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等,並以特色課程激勵創新;社團活動豐富,把自主權交給學生。
中原區:
教研20多年來都很強,學生語數英基礎知識非常紮實。尤其是伊河路小學、互助路小學,成績在全是拔尖,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這些熱門小學深受家長青睞。除此之外,中原區在外總推薦生名額上佔據絕對優勢,這也是家長們普遍看好中原區小學教育的原因之一。
二七區:
二七區很多小學在這幾年校本課程開發得很好,多彩教育開展得紅紅火火,學生有較多自我展示的機會,介於中原區和金水區之間。
管城區:
屬傳統市內幾區的教育窪地,外來務工子女多,名校相對較少。為家長們熟知的基本上就是管城區外國語小學和管城區創新街小學。
惠濟區:
屬市區學校的就一所——東風路小學,農村學校較多,整體競爭力薄弱。
鄭東新區:
後起之秀,但因新建學校多,再加上原來轄區內農村學校合併,屬磨合穩定階段,沒有明顯特徵。不過近兩年來,聚源路小學、眾意路小學也逐漸成為家長們談論的熱門學校,依靠河南省實驗小學辦學的鄭東小學競爭力日益顯現。
(2)入學條件差異大
鄭州的重點小學中既包含公辦小學也包含民辦小學,各個學校之間的入學條件差距也是非常大的,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年齡戶籍上。
年齡方面:
按照2018年鄭州的入學政策,各區適當放寬了入學年齡,除航空港區是保證6周歲入學外,其他市內八區均保證六周歲四個月,即2012年4月30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入學。概括來說,目前鄭州公辦小學的入學年齡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滿足六歲即可入學(航空港區),第二種是滿足六歲四個月即可入學,這主要是針對一些生源壓力大的熱門小學;第三種是滿足六歲三個月即可入學,這一要求針對的主要是學位相對充足的學校。
與公辦小學不同,鄭州民辦小學對孩子入學年齡的要求相對寬鬆,一般滿足六周歲即可入學。
戶口方面:
公辦小學對於戶口限制比較嚴格,即便是符合入學資格的外來務工隨遷子女,也需要提供諸多證件證明;民辦小學對戶口限制相對寬鬆,大多數民辦小學面向全省招生,部分學校甚至面向全國招生。
(3)學費差異大
目前鄭州重點民辦小學的學費,少則一年兩三萬,多則一年五六萬,再加上午託、校車等額外費用,差距更加明顯,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差距其實沒有特別大,要知道,這只是重點民辦小學內部的對比,與重點公辦小學來比的話,差距更加明顯!眾所周知,公辦小學是不收學費的。
(4)教學理念差異大
雖然處於同一個教育大環境,但是各個整點小學的教學理念卻千差萬別,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不同性質的小學之間,更體現在同性質的學校之間,下面舉幾個例子簡單說明:
鄭州市二七區優智實驗學校VS鄭州貝斯特外語小學:兩者同為民辦小學,但是教育理念卻千差萬別,優智實驗學校非常注重應試教育,孩子學習壓力比較大,家長也蠻有壓力的,不過教的東西比較多,比外面學的要多。除此之外,它注重古代經典誦讀,弘揚傳統文化。要求學生在小學畢業時,背誦完《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貝斯特外語小學注重英語教學,脫離小學傳統教學模式,瞄準的已不是考試,應試等,更多的是培養人,視野格局往往是國際化的。
(5)班額差異大
鄭州重點小學的班額差異不僅體現在公辦小學與民辦小學之間,還體現在公辦小學內容,眾所周知,鄭州的熱門公辦小學班額高達七八十,部分學校甚至達到八九十,熱度可見一斑,但是在熱門的公辦小學中,也不乏小班化教學的學校,例如河南省實驗小學,班額在四十人左右,這在大班額的公裡小學中可謂是一股清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