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實驗活動,將實驗和課堂有效結合,緊扣STSE的教學方向。6月18日,以「武侯區名師工作室探討將創新實驗融入STSE教學」為主題的馮化友名師工作室研修暨武侯區初中STSE教育研討活動在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分校開展。武侯區教研員中學特級教師馮化友,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校長古和平、副校長王成川,馮化友名師工作室成員、武侯區初中理科STSE課題組成員參與活動。
活動中,川大附中新城分校設置了創新實驗展示區,展示區分為「展板展示、實物展示、視頻展示」三個板塊,展示學校的實驗常態、創新實驗成果以及創新實驗的一些具體應用和探索,更好地讓參會教師了解到川大附中新城分校的創新實驗成果。活動中,學校物理教師鄧蓉通過公開課《自行車中的物理知識》,向參會專家、教師展示了一堂「創新實驗結合課堂教學」的優質課。
「STSE教育本就是物理教學的屬性,將STSE教育融入物理教學中是很有探索研究必要的。」川大附中新城分校物理備課組組長楊婷做《創新實驗走進課堂》專題匯報,全面介紹了學校在物理教學中如何融入STSE。「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是一個才成立兩年的新學校,就像一個『嬰兒』一樣,我們把他抱在懷裡,精心呵護著長大。」王成川說,「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學校物理組就像一粒小小的苔花,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不懼壓力奮勇向前,像牡丹一樣盡情綻放。
「解題-解決問題-解決真實問題是STSE教育的思路理念;科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是STSE教育的核心素養;全方位、全過程、全體師生是STSE教育的常態化實施」。馮化友在「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理科STSE教育的常態化實施」中談到,要從「課程與教學設計、課型與課堂教學、校內與社會實踐活動、線下與線上教學」等7個方面中落實常態化實施,落實STSE教育的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形成學生STSE的協調發展觀念,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
「研討活動給了學校教師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更好推動學校課堂教學不斷改革。」古和平表示,目前學校主要以加強教師隊伍培養為主,並針對學生與老師的實際情況對課堂教育教學做深入、全面的研究,相信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終會形成川大附中新城分校自身的特色。(宋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