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校園暴力跟網絡暴力沒有什麼不一樣

2020-08-22 一紙逸然

校園暴力/網絡暴力發生的地點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並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導,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所以,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並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而網絡暴力雖然是每一天都有發生在網絡,雖然網上沒有報導,但是大眾都知道,不論是影視劇或是現實生活中都有因為網絡暴力而去世的受害者。所以關於網絡暴力,我們大家作為上網的一分鐘也要重視,作為網友,我們應該注意自己言論不要過於偏激。



校園暴力/網絡暴力一般的原因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自以為是、無理取鬧、無法無天。而造成他們這種行為的通常就是群眾因素。因為群眾的&34;默默圍觀或者煽風點火,會讓他們覺得這樣也沒什麼關係啊。以至於更加變本加厲。

而網絡暴力的原因有很多,有網民的匿名性、網絡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約束、有一些網民的素質原因。這都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應出臺整頓、治理、監督網吧和電子遊藝廳的嚴格管理條例,並制定有效的監督辦法和懲罰措施,嚴令執行。


關於校園暴力/網絡暴力的電影

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電視劇有很多,但是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部電影是《悲傷逆流成河》,《悲傷逆流成河》是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主要講述了上海弄堂裡一起長大的一對年輕人齊銘、易遙在校園內外情愫糾葛,並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語中捲入校園欺凌,最終以悲劇結尾的故事。

而關於網絡暴力的電影電視劇本人就孤陋寡聞,我知道的不多。我知道的那部電影是《搜索》。《搜索》影片改編自小說《請你原諒我》,講述都市白領葉藍秋因為一件公車不讓座的小事,而引發了蝴蝶效應般的網絡暴力,以致最終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


校園暴力和網絡暴力都是一種不可忽視的一種暴力行為。學校和網絡都不是法外之地,而這關乎於我們的家庭,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家人因為這種暴力而不在人世,心裡會有多麼難過呢?這些都應該從我們做起,不管關於校園還是網絡,家庭教育應該也多出一份力,畢竟家庭是人生第一次教育。

相關焦點

  • 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何時止?校園暴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在相關影評和網友跟帖中,那些隱藏多年的屈辱,那些無法磨滅的傷痕,那些放不下的過往,那些字裡行間默默流淌的哀傷,無不引起人們的共鳴,而後化為一聲嘆息。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暴力,比例達到學生總數的32%,其中將近30%的學生不會反抗。網上隨意一搜,就可以搜到很多與校園暴力有關的事件。
  • 過半中學生遭網絡校園暴力 以語言暴力為主
    其中指出,50%以上被調查中學生聊天和玩遊戲時遭遇過不良內容或行為,這一比例遠遠高於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校園暴力的比例。藍皮書指出,網絡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網路遊戲中高度仿真的血腥場景等,都可被稱為是網絡時代下的校園暴力。因為網際網路的虛擬性和無邊界使校園監管難度增大,傳統的校園安全防線一定程度上失效。
  • 棗莊又見校園暴力 心理輔導是解決校園暴力的重要途徑
    齊魯網濟南10月9日訊(記者 李淼 馬萌萌)近日,多段疑似「棗莊嶧城區多名未成年人辱罵毆打一名少女」的視頻在網絡傳播。視頻中,幾名女孩對一名少女扇耳光、腳踹,手段惡劣,視頻一出引起不少人憤慨。花一樣的年紀卻如此的暴戾,值得深思。校園,原本是一個寄存美好的地方,但在純真爛漫的校園生活中,一樣隱藏著陽光沒有照射到的地方。近年來,校園暴力頻頻發生,身處於校園漩渦中心的家長、學校有著各自的擔憂與行動。那麼,面對校園暴力,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 語言暴力:長期被忽視的校園暴力形式
    老師給學生戴上「差生」頭銜,是否屬於校園暴力行為?主要應該看教師的行為是否對學生產生危害、危害達到了怎樣的程度。一、語言暴力屬於校園暴力,是一種精神傷害。了解一下「校園暴力」的幾種形式:1.性暴力。5. 反擊型暴力:長期受到暴力控制的學生,在得不到學校和家長的有效援助下,會產生反擊行為,對實施暴力者進行打擊報復。也有一些被害人會轉向去欺負比他更為弱小的人。6. 網絡暴力。
  • 校園暴力的現狀、成因及預防對策
    □王又丹    校園本應給人以陽光明媚的感覺,是正當花季的少年安靜學習的地方。但是,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在網絡上搜索「校園暴力」的關鍵字,就會出現大量的相關新聞,其中不乏觸目驚心的視頻。
  • 是什麼在促使未成年人犯罪?為什麼校園暴力事件頻繁發生?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校園暴力,我們看一下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當然了百度百科裡面收錄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校園暴力資料,其實校園暴力比你想像的更可怕!類似的案件還有很多,有興趣朋友可以在在網上搜索一下校園暴力事件案例去查看,因為這類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細說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校園暴力的事情發生呢?校園暴力最主要的還是暴力事件,而通常這些實施校園暴力的人之前也都受到過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其實這就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 網絡欺凌成校園暴力新形式 近半學生遭受過語言暴力
    ;網絡欺凌作為校園暴力的新形式,其發生率也達到了14.5%。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有7.5%的初中生遭受全部四種類型的暴力,有11.1%的初中生遭遇過三種類型的暴力,有18.9%遭受過兩種類型的暴力,19.9%遇到過一種類型的暴力,而沒有受到過任何形式的校園暴力侵害的初中生只有42.6%。
  • 《失控的校園》: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力氣小的孩子較為消極內向,身材小不善於打架。力氣大的孩子,持續欺負力氣小的孩子,就形成了「校園暴力」。遭受到暴力的孩子,覺得像誰求助都沒用,甚至還擔心被父母責罵,只能選擇忍氣吞聲。如果施加暴力的人加以威脅,孩子就更不敢表現出來。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如果沒有得到幫助而繼續忍耐,會議演變成兩種情況。
  • 父母要教會孩子對校園暴力說不
    ,但卻離我們的孩子很近,在你不知道的角落,你的孩子可能正承受著校園暴力。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點表現,您就要留意他是否正在經受著校園暴力:1: 孩子越來越膽小懦弱,總是低著頭走路。2: 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說話聲音也越來越小,老師問他問題也一聲不吭。3. 沒有什麼朋友,也不願意和你溝通交流。4. 不願意再去學校,也不肯說 出原因。5. 家裡有一點動靜他就會突然嚇一跳。6.
  • 校園暴力及預防辦法
    新聞多次報導的關於校園暴力帶給孩子嚴重的傷害仍觸目驚心,孩子在學校一呆就是一整天,家長難免會有所顧慮。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什麼是校園暴力,以及如果自己孩子不幸遇上了該怎麼處理?、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暴力)。
  • 那些被校園暴力的孩子,身邊沒有英雄,也沒有小北
    當我向齊爸回憶學生時代是否看到過校園暴力的時候他開始的狀態是心不在焉,直到第二天告訴我他把電影看完了,在朋友圈發了觀後感並看到作為教師朋友的留言後感覺十分焦慮,因為他的朋友說:「這樣的校園暴力確實是真實存在,但卻又無能為力,他們似有發生又藏在角落。」
  • 李尚龍:拔掉校園暴力那根「刺」
    其實很多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們都想過報復,所以想要確保安定,就要全力避免校園暴力的發生……李尚龍,90後,武漢伢,曾經的新東方英語名師,已出版《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等知名暢銷書,網絡上流行著他的不少金句名言。這一次,李尚龍選擇了校園反暴力主題,閉關創作出小說《根》,並接受楚天都市報採訪。
  • 校園暴力層出不窮,原來是這些原因,遠離暴力刻不容緩!
    導致這種校園暴力事件的原因有很多。學校教育的缺失,相關人員的不負責。老師的素質低下,認知低下。施暴者的家庭教育及家庭引導有問題。社會的不良風氣影響。受害者不能及時正確保護自己。這些都是跟我們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有關係的。
  • 為何校園暴力事件人們知之甚少?
    龐大的校園和學生人數,再加上一定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現校園暴力事件。只是,這些暴力事件大多被隱藏了,被摁下了,沒有擴而大之,更沒有讓媒體知道。因為在學校發生的暴力事件會讓校方背上責任,校方會千方百計從中調解,讓雙方家長見面,能私了就儘量私了,不能公之於眾,不然,校長和主任等校級官員就會動動位置,也會被處分的。從家長一方來說,只要無關大礙,賠償得當,也不會公之於眾,能好說好商量解決最好。
  • 《三年A班》校園霸凌,網絡暴力,畢業前的最後一課
    畢竟不上學什麼的,真是爽歪歪而今天要說的是日劇《三年A班》這個老師把學校給炸了影片講述了作為三年A班班主任的柊一颯炸毀了學校走廊,將三年A班的學生困在教室中,教他們上畢業前最後一課的故事事件的起因在前兩集中揭露了一部分
  • 遇到校園暴力如何自保?
    其實,校園暴力從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在一些家長「孩子打鬧而已,多大點事」的忽視態度及學校的「偶發事件、孩子間玩笑」的不作為處理下沒有被曝光出來,所以人們對它的了解並不多。實際上,有很多孩子都遭受過或者正在遭受校園暴力!
  • 如何界定校園暴力?
    近年來人們對校園暴力越來越關注,不僅在網絡平臺上激烈討論社會的真實案例,而且關於校園暴力題材的影視作品也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在全球範圍內,校園欺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據WHO對48個國家資料的統計,各種形式校園暴力的發生率高達60%,校園暴力是15~44歲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校園暴力除了肢體暴力,被孤立、被排斥等隱形暴力和語言暴力同樣普遍存在,卻更難以界定。是不是自己被排斥或被辱罵就是遭受校園暴力了呢?校園暴力本身又該如何下定義呢?
  • 教師們是如何跟「校園暴力」掛上鉤的?
    今天我們開始關注校園裡的「精神暴力」,說明我們的教育體制真的好了很多,是一種集體進步,在這種背景下,我想聊聊其中最糟糕的那種——由教師主導的校園肢體暴力氛圍。而在中國土地上,越偏遠和越貧窮的地方,校園暴力就越猖狂,天高皇帝遠,法律還只是人們腦袋中虛無縹緲的東西。與學生之間主導的校園暴力不同,由老師主導的校園暴力顯得隱蔽而模糊。
  • 對不起,保護不了你!校園暴力,誰在縱容你的任性妄為!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校園欺凌、暴力現象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近日安徽省黃山市一所學校「3名高三男生給女同學下藥」的新聞,讓這個話題更成為輿情焦點。包括全國人大代表、東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等都將目光投向校園暴力,期待立法解決校園暴力問題。這起網絡熱點事件又是起源於自媒體。
  • 遭到校園暴力時該不該反擊?
    對校園暴力說「不」校園暴力這四個字或許有人聽說過,有人遭遇過。校園暴力往往是校園當中最嚴重的一件事情,有多少少年在遭遇校園暴力後不敢反抗並且留下心理陰影。校園暴力這個事情是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在學校時總是被欺負的那一個,老師的不管不問,同學的變本加厲。在那時我總是跟父母說我不想去上學。由於小時候遭受過校園暴力後就對學校產生陰影,從小學開始慢慢地變得不愛去上學,不愛學習甚至是逃學、對課堂有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