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校園暴力事件人們知之甚少?

2020-09-16 鐵劍幫幫主

近年來人們開始關注校園暴力事件,只是這些暴力事件並不在多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讓公眾知悉。那麼,是不是校園暴力事件很少了,或者本來很多由於很多的因素制約,讓人們知道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


關於這類事件,學校很多,學校內的學生更多。龐大的校園和學生人數,再加上一定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現校園暴力事件。只是,這些暴力事件大多被隱藏了,被摁下了,沒有擴而大之,更沒有讓媒體知道。因為在學校發生的暴力事件會讓校方背上責任,校方會千方百計從中調解,讓雙方家長見面,能私了就儘量私了,不能公之於眾,不然,校長和主任等校級官員就會動動位置,也會被處分的。從家長一方來說,只要無關大礙,賠償得當,也不會公之於眾,能好說好商量解決最好。因為說出去就是丟人的事兒,不但孩子受不了,就是家長也受不了。還不如摁下不說,自己解決呢。只是,被傷害了的孩子會遭受一定的身心創傷。但在賠償的金錢面前,這些都不是事兒。最難纏的就是家長雙方達不成一致意見,非要對簿公堂,被新聞媒體知道後,更是廣而告之,結果受傷害的就不僅僅是孩子和家長了,校方領導連同教育局的領導、主管教育的副縣長等等都要受到牽連。於是,這些領導幹部為了不受牽連,就要一手抓防止校園暴力事件宣傳,一手負責協調真正的校園暴力事件,動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源,把事情按下,然後協商解決。如果真的按不下,經了法律,就更要動用權力和資源,力求把損失降到最低————主要是自己受處罰的損失降到最低。



如此一來,校園暴力事件在正面宣傳之下變得少了,但是並不是沒有,有很多校園暴力事件沒有被公布出來,就是同一個學校的學生有的都不知道,可見領導們口風有多嚴!如果不公布出來,不吸取教訓,還會出現下一次傷害,而且傷害之後,受害的並不是領導、老師,而是學生和家長,各級領導只是宣傳和監督還不夠,還應該有勇於認錯的態度,必要的時候引咎辭職,不能把責任和傷害全都推給學生和家長,那樣他們會不服氣的。

其實,校園傷害事件並不在少數,被媒體報導出來的也只是具有代表性的惡性事件,不構成惡性事件的和構成惡性事件但是私下解決的和被捂住蓋子的就沒有被報導,人們也就不知道,就等於沒有發生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即使如當時人也早就不願提起了,那是他們心靈深處一處不可觸碰的傷疤,誰都不願見到,連他自己也不願意見到。

要想消除校園暴力事件就要從立法的角度開始建設,加大懲罰力度,讓未成年人不敢犯罪,不敢進行校園暴力傷害,同時打壓網絡和媒體中的暴力宣傳,更要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不能只是一味變態式地追求成績,而忽視了青少年的道德追求和理想樹立。從根子上說,還是對未成年人的校園傷害懲罰力度太輕,各種權力介入,讓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生,並不被人們知道。


消除校園暴力事件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勇於公布和承擔責任、勇於認錯的精神。很難說,不認錯的人會有什麼大的進步。

相關焦點

  • 8歲女孩下體被打出血,校園暴力事件為何愈演愈烈?
    校園暴力悄無聲息之中蔓延到各個校園之中,原本應該用純真、美好等詞形容的花季少年,雀如今越來越多的與暴力、血腥等詞彙聯繫在一起。校園暴力何時休?這是個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協同幫助才能解決的問題。遏制校園暴力家庭教育首當其衝。
  • 校園霸凌欺凌事件,究竟有多可怕?我們是時候向校園暴力說不了!
    最近幾年間,校園欺凌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時候書聲琅琅的校園,變成了劊子手隨便屠宰的地獄,本該是享受青春靚麗年華的少男少女,卻一不小心步入社會的深淵,走上了校園暴力的不歸路。
  • 【關注】晉城地區校園暴力事件!高平四中224班
    事發時間:2015年11月9日晚,事發地點:高平四中,初三年級224班人物事件:學生鞏XX,邵XX,陳XX對該視頻中穿校服的孩子持木棍毆打腦袋等等。視頻拍攝及上傳者為高平四中224班王XX視頻中,一名學生被腳踹、棍棒擊打頭部,如此暴力事件,相關部門是否該引起重視呢?家長該多麼寒心呢?
  • 電視媒介校園暴力事件報導的框架分析
    本文通過對2016年電視媒介報導校園暴力的節目進行分析,旨在尋找報導規律,發現報導的優點和不足,進而探討電視媒介在報導校園暴力事件時處理專業主義與社會責任關係應堅持的原則,對媒體報導未成年人校園暴力提供借鑑和思路,以期為研究媒介暴力提供一個新的方向,理清在自媒體時代,電視媒介防止媒介暴力的合理舉措和規範行為。
  •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暴力對學生的危害
    如今同學毆打,校外圍堵等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校園是一個學習的天堂,而不是一個充滿暴力的存在。下面講講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發酵  12月8日晚,一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刷屏。
  • 深州榆科中學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2016年5月10日上午9時許,衡水深州市榆科中學學生在課間休息期間,其廁所內發生兩名學生毆鬥事件,一學生持刀捅傷另一學生胸腹部。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未挽回傷者性命。 校園暴力頻發,該如何遏制?
  • 遇到校園暴力如何自保?
    ,孩子要敢於「亮劍」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繁發生,給一些受過欺凌孩子的心靈其實,校園暴力從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在一些家長「孩子打鬧而已,多大點事」的忽視態度及學校的「偶發事件、孩子間玩笑」的不作為處理下沒有被曝光出來,所以人們對它的了解並不多。
  • 日本校園暴力事件激增 皇太子愛女也曾遭受欺凌
    日本校園暴力事件激增 皇太子愛女也曾遭受欺凌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新聞網7月13日報導,2011年10月份,日本滋賀縣大津市一名13歲男孩因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而自殺。據悉,這位男孩在校時常遭到同學欺凌,甚至被迫「練習自殺」。
  • 聯網報警中心—校園暴力事件終結者
    校園,是每個人心中最聖潔的地方,那裡有著青春、知識、師生情、友情,但是,對於一些遭遇過校園暴力的同學,學校,可能是這輩子最不願回憶的地方。校園暴力是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
  • 校園暴力事件,6女打1女?!徐州網警發布核查通報
    徐州網警巡查執法官方微博今天核查通報了網傳「徐州校園暴力事件」。
  • 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 誰之過?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在韓頻現,網絡上流傳大量的學生暴力視頻。暴力手段、情節之惡劣,觸目驚心。據韓國青少年暴力預防財團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6%的學生曾因同學的暴力行為感到痛苦,並且校園霸凌正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各種暴力事件如病毒般穿透韓國校園,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和擔憂,同時也讓人不由深思其背後潛在的社會問題。 韓國《少年法》究竟保護的是誰?
  • 「太原師範學院校園暴力事件」最新回應來了!
    普通人遭受校園暴力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就連明星都沒有擺脫這種事情,其中就有飛輪海的炎亞綸有遭受過,導致炎亞綸患有抑鬱症,也造就了他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校園暴力是對青少年成長有很大的影響。近日,太原師範學院一學生在網絡發布消息稱,受到來自同宿舍室友的「校園暴力」,該事件引發網友廣泛關注。29日,學校做出回應稱,已在第一時間召集相關當事人進行認真核查,將根據核查結果做出相應回應處理,並及時進行公布。
  • 川普將會見遊戲公司高管 討論校園暴力事件
    【PConline資訊】上個月,在佛羅裡達州帕克蘭市Marjory Stoneman Douglas高中發生槍擊事件後,人們討論了各種可能的行動,以限制校園暴力。其中包括提高槍枝持有者的年齡限制或者讓教師武裝起來。
  • 驚人 解碼百部校園暴力視頻:超乎想像的欺凌與暴力
    學生欺凌為何會頻繁發生?暴力傷害帶來了怎樣的危害?對策與辦法又在哪裡呢?△《新聞調查》視頻:致命的欺凌不堪欺凌  15歲少年喝下一整瓶劇毒農藥陶成鵬是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的一名初中學生,在兒童節這一天,他喝下一整瓶劇毒農藥,結束了自己年僅15歲的生命。
  • 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何時止?校園暴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在相關影評和網友跟帖中,那些隱藏多年的屈辱,那些無法磨滅的傷痕,那些放不下的過往,那些字裡行間默默流淌的哀傷,無不引起人們的共鳴,而後化為一聲嘆息。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暴力,比例達到學生總數的32%,其中將近30%的學生不會反抗。網上隨意一搜,就可以搜到很多與校園暴力有關的事件。
  • 校園暴力何時休?
    一直以來,校園暴力和校園凌霸都是讓整個社會擔憂的事。而發生的校園的凌霸和暴力事件也並不在少數。韓國電影《懲戒者》的原型就是廣東人李創發。他從小學開始被校園凌霸,長達6年。因為膽小,他被毆打,潑墨水,扔垃圾石頭。放學被追到公路,踩壞書包,文具盒,被彈弓打眼睛,被脫褲子羞辱等等。
  • 未成年施暴,校園暴力事件源源不斷,是什麼在促使未成年施暴
    近些年來,校園安全及保護未成年一直是百姓們關注的焦點。未成年人施暴及校園暴力事件屢見報導,每當看到關於這類問題報導的時候,小編的心總是揪著的,這種悲劇什麼時候才能不再上演。未成年的安全是個永恆的話題。總之,未成年施暴及校園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到底是什麼在促使這些事件的發生呢?北晚新視覺網報導:海澱法院曾開展過一次針對中小學校園暴力情況的調查問卷,顯示包括學生、家長、老師在內的2400餘名受訪者中,有39.1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孩子身邊偶爾發生校園暴力,另有3.2%表示校園暴力經常發生。
  • 如何界定校園暴力?
    近年來人們對校園暴力越來越關注,不僅在網絡平臺上激烈討論社會的真實案例,而且關於校園暴力題材的影視作品也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在全球範圍內,校園欺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據WHO對48個國家資料的統計,各種形式校園暴力的發生率高達60%,校園暴力是15~44歲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校園暴力除了肢體暴力,被孤立、被排斥等隱形暴力和語言暴力同樣普遍存在,卻更難以界定。是不是自己被排斥或被辱罵就是遭受校園暴力了呢?校園暴力本身又該如何下定義呢?
  • 初三女生遭多名教師毆打,校園暴力的背後,是家長的「冷漠」
    校園暴力多指學校內外,師生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等手段對另一方造成的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事件貴州省餘慶縣,一名初三女孩遭到學校多名老師毆打事件,再次讓校園暴力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
  • 為什麼校園暴力事件頻繁發生?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校園暴力,我們看一下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當然了百度百科裡面收錄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校園暴力資料,其實校園暴力比你想像的更可怕!我們先來了解一起著名的校園暴力事件值日未掃致人死亡鄭某、李某、鄭某某與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學,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掃,鄭某便以此為由與王某發生口角,後鄭某、李某、鄭某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質掃帚把、鋼板等作案工具,造成了王某頭部重傷,後經求治無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