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待因止咳藥老人兒童慎用 藥物存不良反應

2020-12-22 中國江西網

  近日,美國FDA發出一則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信息稱,可待因類鎮痛劑應慎重用於外科手術後的兒童。根據去年8月收集到的可待因鎮痛劑嚴重不良反應監測,美國有四名兒童在扁桃體切除手術後因使用可待因藥物止痛出現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其中3名兒童死亡。

  作為一種阿片類藥物成分,可待因除了有止痛作用,還有較好的止咳效果,因而不少止咳藥都含有可待因。

  以「可待因止咳藥」為關鍵詞搜索後,會發現在一些過往的報導中,這種止咳藥與「濫用」、「成癮」相關。

  那麼可待因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藥物成分?可待因止咳藥又是否存在一定的風險?

  -事件

  「可待因鎮痛藥致死」只是小概率事件

  根據FDA報告,3名致死兒童都是因為在術後使用了可待因鎮痛藥物而在睡眠中發生局部上呼吸道阻塞導致窒息。事發前,他們都曾出現嗜睡、昏迷或呼吸時發出怪聲、呼吸困難等症狀。FDA表示,可待因是一種被用於鎮痛和止咳藥等處方藥中的成分,進入體內,部分將被肝臟中名為CYP2D6的酶轉化成嗎啡。不同的人對可待因的代謝速度和程度不同。有些人可待因的代謝更快、更完全,因而在使用此類藥物後,這部分人血液中的嗎啡水平高於其他人,會出現嗎啡過量時的不良反應,即過度鎮靜和呼吸抑制效應,表現出上述症狀。這類人在醫學裡有一個專有名詞「超快速代謝者」。檢測報告表明,3名致死兒童都具有「超快速代謝者」的特徵。

  FDA資料顯示,「超快速代謝者」主要由基因決定,黑人中「超快速代謝者」出現的比例最高,每100人中29人帶有這種基因。亞洲人中「超快速代謝者」較為罕見,每100人大概有1-2人帶有相關基因。

  雖然可待因鎮痛劑致死事件只是小概率事件,但FDA還是發出警告,提醒醫務人員使用此類鎮靜劑時,應把握最低劑量、最短使用時間和非必要不使用的原則,另外,他們還要求,可待因類鎮靜劑包裝要標註警示信息。

  -適應證

  可待因可抑制咳嗽不適用於有痰者

  可待因鎮痛劑在我國使用的情況如何?是否也存在不良反應情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管藥師任振宇告訴記者,可待因屬於阿片類藥物,是來源於鴉片原料罌粟中的一種成分。可待因是一種甲基嗎啡,進入人體後,約15%經脫甲基變為嗎啡。醫療上,它和嗎啡的作用有一定相似性,可用於止痛。此外,可待因也是止咳藥中常用的一種成分。

  可待因是被聯合國列入麻醉品管制的十種成癮性較低的麻醉品之一,任振宇表示,無論在鎮痛還是止咳功效上,可待因比嗎啡都相對弱一些,「可待因的鎮痛效果大概相當於嗎啡的1/10,止咳作用相當於嗎啡的1/4。」

  正是基於可待因這種「什麼都是弱弱的特性」,任振宇說,目前可待因作為鎮痛藥在臨床上已經不常用。更廣泛的應用是在止咳藥領域。

  可待因是如何起到止咳作用的?任振宇介紹,我們腦幹部有一個「咳嗽中樞」,叫做延髓,它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司令部,所有咳嗽的動作反應指令都從這裡發出,可待因可以抑制這個咳嗽中樞,讓咳嗽的動作無法行使,進而達到止咳的目的。

  這決定了可待因作為止咳藥,只能起到暫時抑制的作用,而沒有治療咳嗽的作用。所以,可待因類止咳藥只適用於緩解乾咳、劇烈和頻繁的咳嗽。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有痰的咳嗽,切不可服用可待因類止咳藥。這種止咳藥會讓你的咳嗽反射消失,而痰本身是氣管、支氣管內的分泌物,其中有很多感染微生物壞死的細胞,這些廢物一定要排出來。用了止咳藥,咳嗽沒了,這些廢物排不出來,反倒會引起炎症擴散,不容易治癒。如果只是乾咳,可以用點止咳藥緩解一下,但如果有痰,建議使用化痰的藥物,以便使痰液變得稀薄,容易排出。」任振宇說。

  -不良反應

  可待因止咳藥或可致藥物成癮切忌大劑量長期服用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可待因類止咳藥多是磷酸可待因複方製劑,如可愈糖漿、珮夫人克露、歐博士止咳露、聯邦止咳露、可非等,這些止咳藥水都有一個共同點:止咳效果好,但一旦濫用會有成癮的可能。

  2010年8月發表在《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刊物上的一份文獻顯示,以關鍵詞「可待因」、「磷酸可待因」、「甲基嗎啡」、「磷酸甲基嗎啡」和「不良反應」為關鍵詞在中國期刊資料庫中檢索,共收集到37篇共計105例可待因致不良反應報告。其中,以神經系統損害最多,佔全部案例的80.95%,患者主要表現為藥物依賴、頭痛、眩暈、嗜睡、煩躁不安、急躁、易發脾氣、精神不振、失眠、情緒低落等,其中最突出是藥物依賴,且主要集中在15-40歲人群。這份文獻稱,可待因不良反應發生的時間,最短為服藥後20分鐘,最遲為連續用藥至10天後。而出現這些不良反應主要是由於服用了可待因中樞性止咳藥。文獻結語中寫道「可待因止咳藥長期應用可引起依賴性,停藥時可引起戒斷症候群。」

  記者以「可待因止咳藥」和「不良反應」為關鍵詞進行網絡搜索後看到曾有可待因止咳藥成癮的報導。報導稱,一些青少年將聯邦止咳露當做飲料喝,導致可待因成癮。

  資料顯示,聯邦止咳露是一種同時含可待因和麻黃鹼的複方口服藥,醫療上具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局部血管及平喘作用,臨床主要用於鎮咳,療效較好、使用面廣。正常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但如果大劑量使用,其中所含的磷酸可待因和麻黃鹼兩種成分作用疊加,會產生致幻作用,極易造成濫用,對人體造成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鑑於此,1998年我國將所有含可待因的止咳口服溶液列入處方藥管理,並且在2000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要求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含可待因止咳口服溶液生產、經營、使用的監督。含可待因等麻醉藥品的複方製劑,其處方量也有明確限制規定。

  但是記者在進行網絡搜索時,看到近兩年仍然有人發帖稱自己因服用可待因止咳藥成癮。

  對於可待因止咳藥是否具有成癮性的問題,專家強調,可待因是從阿片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衍生物,其藥理作用與嗎啡相似,雖然成癮性較嗎啡低,但也屬於阿片類成癮性藥物,故若連續應用,也可產生耐受性和成癮性,使用時,一定要嚴格遵守醫囑或藥品說明。

  -提示

  老人兒童慎用可待因止咳藥

  有些病人不管患了哪種咳嗽,只要咳嗽一直不好,就希望醫生開可待因,好像可待因是咳嗽的萬能藥,有藥到病除之功。對此,專家表示,可待因止咳藥其實也有很多缺點,不是所有的咳嗽、所有人群都適用。首先,可待因能抑制肺支氣管腺體的分泌,使痰的黏稠度增高,不易咳出,對那些痰多、痰較黏稠的病人易造成痰咳不出而堵塞氣道,不宜應用。年老體弱的病人及嬰幼兒,氣管彈力、黏液腺的分泌和纖毛的活動功能本來就較差,用可待因後痰不易排出,更會引起胸悶、氣急、呼吸不暢,因此也不宜使用;對已有呼吸不暢的病人,由於可待因能引起支氣管平滑肌輕度收縮,可增加這類病人呼吸抑制,故支氣管哮喘性咳嗽病人也不宜使用;此外,可待因能增加肛門括約肌的緊張性而引起便秘,對老年有便秘習慣史者,用時應加以注意。

  專家強調,咳嗽是機體保護性反應,能將呼吸道內過多的分泌物和異物通過咳嗽排出體外,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因此,不必一咳就止。同時,應用咳嗽藥時應分析咳嗽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專家表示,咳嗽病因多種多樣,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因素均可以導致咳嗽,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後再選擇一款真正適合的止咳藥,切勿自行亂用藥。如果盲目使用止咳藥而不及時祛痰,會造成痰阻塞支氣管,不僅加重咳嗽,還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轉成支氣管炎,進一步發展為肺炎。

  晨報記者孔瑤瑤

相關焦點

  • 12歲以下兒童禁用 含可待因藥物
    原標題:12歲以下兒童禁用 含可待因藥物   近日,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國家食藥總局發布關於修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公告,要求對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不良反應」、「禁忌」、「兒童用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等項進行修定。其中,禁忌一項修訂為,12歲以下兒童禁用含可待因藥品。
  • 12歲以下禁用「止咳藥水」 可待因被踢出兒童藥範疇
    「實際上,監管部門早就開始整治『止咳藥水』濫用了,此前曾曝出有中小學生濫用『止咳藥水』成癮的現象,這次乾脆直接禁用,相信臨床醫生可以找到替代治療藥使用。」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可待因被踢出兒童藥範疇  本報記者留意到,食藥監總局官網最新發布《關於修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公告(2016年第199號)》,表示即日起將其踢出「兒童藥」領域。據了解,可待因是一種鴉片類藥物,有止痛、止咳和止瀉的藥效,它的硫酸鹽或磷酸鹽常用於藥品中。
  • 國家食藥監總局叫停含可待因藥物的止咳藥水
    根據公告,12歲以下兒童禁用含可待因藥物,這意味著對於曾爆出有中小學生濫用的「止咳藥水」,終於要被棄用了。杭州大醫院的醫生一致認為,此類止咳藥藥效不錯,但伴隨著良好療效的同時,其副作用也同樣比較大,那麼這類「止咳藥水」被叫停,孩子們咳嗽了該怎麼辦?錢江晚報昨日走訪了一些藥店,發現了有許多止咳藥,不過並非含有可待因成分,這樣的止咳藥管用嗎?兒童服用後是否安全呢?
  • 濫用含「可待因」藥物易成癮
    那麼,可待因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藥物成分?如何正確使用含「可待因」藥物?記者就此採訪了我省專業人士。    可抑制咳嗽不適用於有痰者    「可待因是從罌粟屬植物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天然阿片類生物鹼,有鎮咳、鎮痛和鎮靜作用。」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務科主任張慧芝說,目前可待因作為鎮痛藥在臨床上已不常用,廣泛應用是在止咳藥領域。
  • 18歲以下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藥 這些常用藥裡就有
    9月6日下午,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於含可待因感冒藥說明》的公告,要求含可待因藥物需在「禁忌症」及「兒童用藥」一欄中,必須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也就是說含有可待因的藥品被踢出青少年用藥了為什麼青少年不能用?哪些藥物含可待因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兒童禁用(慎用) 藥 你還不知道的?
  • 咳嗽為什麼慎用複方可待因口服溶液?
    原標題:咳嗽為什麼慎用複方可待因口服溶液?   複方可待因口服液是一類常見的止咳藥品,但如今臨床上使用的量已比以往少。而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還在2017年01月04日發布了要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修訂要求,這是為什麼?咳嗽為什麼慎用複方可待因口服溶液?
  • 藥監局發布最新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兒童慎用禁用!
    10月1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發布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對去年全年不良藥品及事件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分析。即便以前常用的藥物逐漸被淘汰,不代表從前就有多麼不堪,而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現在有能力給孩子選擇更安全的藥物了。
  • 日本大規模召回兒童感冒糖漿!家長注意,這些糖漿也要慎用
    喝點止咳糖漿吧。」在大多數人心中,止咳糖漿可稱得上是「國民藥物」,似乎凡是身邊有孩子感冒咳嗽了,家長們都會買瓶止咳糖漿給孩子喝。 但是,近日據媒體報導,日本一款廣受本土和海外市場歡迎的「兒童感冒糖漿」系列產品,因為質檢工序問題,宣布被大規模召回約775萬瓶。
  • 【兒醫提醒】兒童咳嗽別買含可待因藥
    霧霾肆虐,很多患兒出現咳嗽狀況,醫生提醒:不要隨意給孩子購買服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藥物。 有家長發現,孩子愛喝止咳藥水,這背後的真相驚人。有些止咳水因其成分中含有可待因、麻黃鹼成分,可刺激中樞神經,達到鎮痛、鎮靜、止咳作用,大量服用會產生快感和幻覺,長期飲用易上癮。 食藥監總局官網最新發布《關於修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公告(2016年第199號)》,表示將其踢出「兒童藥」領域。
  • 官方:12歲以下兒童禁用止咳水等含可待因藥品
    國家食藥監總局最新修改說明書,12歲以下兒童禁用含可待因藥品!「實際上,監管部門早就開始整治 止咳藥水 濫用了,此前曾曝出有中小學生濫用 止咳藥水 成癮的現象,這次乾脆直接禁用,相信臨床醫生可以找到替代治療藥使用。」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 謹慎用兩種常見止咳藥!不管寶寶是哪類咳嗽
    這兩天,不少育兒朋友圈內都在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不少小兒止咳藥含有毒品成分,小孩服用後會引起藥物依賴,嚴重的還會造成小兒「興奮」成癮。小兒止咳藥中真的含有毒品成分嗎?小兒服用止咳藥後會造成此類嚴重後果嗎?
  • 999小兒止咳糖漿,沒有可待因更安全
    有的家長著急,就到樓下藥店購買止咳藥,還沒看清藥品說明說就給寶寶用。這樣不僅不能給寶寶止咳,還可能引發不良反應。專家提醒:兒童咳嗽用藥需謹慎,應儘量選擇兒童專用藥,並遵醫囑。很多成人鎮咳藥中都含有一種成分——可待因。
  • 這兩種止咳神藥兒童禁用 可能致死
    此項修改的依據源於美國FDA近期梳理的阿片類藥物(可待因codeine和氫可酮hydrocodone)用於兒童鎮咳的治療背景、臨床應用趨勢、嚴重不良反應及濫用情況可待因和氫可酮的用藥安全性得到再次評估早在20年前,美國兒科協會就建議在治療兒童咳嗽和感冒時不使用含有可待因的藥物,2015年FDA發現兒童使用可待因可能產生例如呼吸抑制等更加嚴重的不良反應。
  • 兒童用藥黑名單:醫生給孩子開了4類藥物,爸媽應主動說不
    2011年,我國規定此藥禁止用於退燒藥使用,禁止用於12歲以下兒童。全國各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監測報告顯示,兒童使用尼美舒利發生肝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風險較高。兩種止咳藥已進入用藥黑名單1.含可待因的止咳藥可待因是一種作用於中樞的鎮咳成分,屬於麻醉類管理用藥,具有顯著的止咳作用。常見的含可待因的止咳藥有強力枇杷露、複方甘草合劑、複方甘草口服溶液等。
  • 這些藥兒童要禁用慎用!
    其實,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在多份藥品說明書的修改中,都已經明示了兒童禁用。這些藥說明書已改 兒童務必禁用慎用參麥注射液2018年4月2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決定對參麥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
  • 又有20種感冒藥被禁用了! 最全『兒童用藥黑名單』,轉走不謝!
    可待因是一種能夠直接抑制咳嗽的藥物,止咳作用迅猛,其作用強度約為嗎啡的1/4,也具有鎮痛作用,強於一般的解熱鎮痛藥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乾咳和刺激性咳嗽、中等度疼痛的鎮痛、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時的輔助用藥。
  • 又有兩種藥停用、停產!最新兒童用藥黑名單出爐!每個家長都該看看
    這類藥包括:氨酚雙氫可待因片、複方磷酸可待因糖漿、複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磷酸可待因糖漿等,共計29 個批號。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18 歲以下禁用今年 9 月,藥監局將含有可待因的感冒咳嗽藥品列入 18 歲以下禁用黑名單。
  • 國家藥監局:18歲以下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藥
    首先是要求所有含可待因感冒藥藥品生產企業均應當依據《藥品註冊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按照含可待因感冒藥藥品說明書修訂要求,即將「禁忌症」及「兒童用藥」中相關內容均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本品」,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充申請,於2018年11月5日前報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在補充申請備案後6個月內對已出廠的藥品說明書及標籤予以更換。
  • 鎮咳效果好但含易成癮成分 專家:慎用甘草類止咳藥
    止咳藥是治療咳嗽效果明顯的藥物,在正常劑量下服用無需擔心成癮。然而,許多人在咳嗽時都會隨意購買止咳藥,這種做法並不安全,因為濫用止咳藥有成癮的可能。 藥學專家提醒,複方甘草片、複方甘草合劑就是臨床常用的鎮咳藥之一,其療效明顯且價格低廉,深受廣大患者青睞。但大多數患者對複方甘草片及甘草類藥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誤解及盲區。}
  • 這些藥,都是兒童禁用的!家裡面有的要注意了!
    由於眾多不良事件的發生,2018年初國家藥監局發文明確表明:賴氨匹林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兒童用藥後可能引起瑞氏症候群。 兒童發熱,可以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相對安全的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 三、尼美舒利:感冒發熱? 曾經很多地方喜歡用尼美舒利給兒童退熱治療,而尼美舒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