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於含可待因感冒藥說明》的公告,要求含可待因藥物需在「禁忌症」及「兒童用藥」一欄中,必須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
也就是說
含有可待因的藥品被踢出青少年用藥了
為什麼青少年不能用?
哪些藥物含可待因 ?
除此之外,
還有哪些兒童禁用(慎用) 藥 你還不知道的?
本報特邀
✦艾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韓瑩,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青少年喝感冒藥上癮 鎮咳藥中或含阿片類物質
說起可待因,我們可能會覺得陌生。但如果說起嗎啡,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可待因就是嗎啡的兄弟——他們都是從罌粟殼中提取出來的。
可待因、嗎啡、罌粟、海洛因等被統稱為「阿片類物質」。
韓瑩主管藥師說,阿片類物質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乾咳和刺激性咳嗽,由於藥還有鎮痛作用,尤其適用於伴有胸痛的劇烈乾咳。
雖然可待因感冒藥臨床使用廣泛,但也存在包括心理變態或幻想、呼吸微弱、緩慢或不規則,以及心率或快或慢異常等較多見的不良反應,長期應用可引起依賴性 。
近年,時不時有青少年吃止咳藥上癮的新聞,而這些藥裡大多含有嗎啡、麻黃鹼等「阿片類物質」。 ▼
今年初,美國FDA梳理了阿片類藥物(尤其是可待因)用於兒童鎮咳的治療背景、臨床應用趨勢、嚴重不良反應及濫用情況。經專家論證會表決, 認為含有可待因的感冒鎮咳藥在18歲以下人群中使用,其風險高於獲益 ,要求將含可待因或氫可酮的阿片類感冒鎮咳處方藥適應症範圍限制在18歲及以上成人。
「正因為借鑑了國際其他監管機構的監管策略及風險信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決定,將含阿片類成分的用於感冒或過敏引起咳嗽的藥物禁用於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韓瑩說。
哪些藥物裡含有可待因?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搜索,共有45條國產藥品,12條進口藥品中含有可待因成分,其中大部分為複方製劑。
因此,韓瑩建議, 患者選擇感冒藥時,若藥名中含有「可待因」「可」「待因」,基本上為含有可待因成分, 可通過閱讀藥物說明書進一步確認。
韓瑩還列舉了一些 常見的含可待因類似成分的止咳藥物:複方可待因溶液,可待因桔梗片,複方甘草合劑,強力枇杷露等。
對付咳嗽,不應一味止咳
「有部分家長一聽到孩子咳嗽,就如臨大敵,病急亂投醫,甚至出現亂吃藥的現象,實際上大可不必。」兒科副主任醫師艾斯說,對付兒童咳嗽,家長們往往存在四個誤區:
家長經常犯這四大錯誤
①盲目使用鎮咳藥:
咳嗽對人體是有利的,其實這是人體呼吸道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若採用鎮咳的方法,則直接抑制大腦的咳嗽中樞,反而不利於痰液的排出,使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容易繼發感染而使病情加重。
②濫用抗生素:
除了細菌感染,引起咳嗽的原因有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等,還有其它因素如過敏、胃食管返流、吸入異物等。在沒有明確咳嗽病因前就使用抗生素,不僅治療效果不好,甚至可能出現抗生素耐藥及藥物副作用;
③頻繁更換藥物:
咳嗽治療的療程一般情況下需要3天到14天。有個別家長給孩子用藥1-2天不見好轉就開始頻繁換藥,甚至要求輸液,結果造成孩子抵抗力更加脆弱;
④聯合使用多種藥物:
孩子感冒咳嗽,有些家長把退熱藥、感冒藥、咳嗽藥、化痰藥、清熱解毒藥、清熱利咽藥等全部用上,最後咳嗽沒好,反而出現食慾下降、腹瀉等情況。所以孩子 用藥儘量少而精 。
艾斯推薦家長可以這麼做:
✦ 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要使用任何中樞性止咳鎮咳藥物。如果擔心寶寶難受,可以用叩背、吸痰、霧化等物理方式 來緩解。
✦早期咳嗽,2歲以上小兒痰多者,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液,4歲以上, 可使用桉檸蒎(兒童裝)等。
近期公布的兒童禁用(慎用)藥
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這些關乎孩子們的生命安全!
快轉發分享提醒更多人!
END
福建衛生報記者 | 陳坤
綜合 | 國家藥監局、賽柏藍
福建衛生報整合編輯
轉載請備註完整信息來源
編輯 | 小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