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4-02-24 14:07 來源:
全力協助收復臺灣
1943年11月《開羅宣言》後,蔣介石開始加緊籌劃臺灣的收復工作,1944年指示相關部門研擬復臺計劃,批准成立「國防最高委員會中央設計局臺灣調查委員會(簡稱『臺調會』)」,做為負責收復臺灣工作的職能機構。
為充實「臺調會」的力量,1944年9月25日,蔣介石同意將「臺調會」委員名額增為11人,批准李友邦等臺籍人士為委員;同時臺灣義勇隊總算擺脫了原先「身份未明」的尷尬地位,正式隸屬於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擴編為「臺灣義勇總隊」,李友邦升任為中將總隊長。總隊下設4個支隊,活躍在抗日前線,聲勢不斷壯大。
抗戰勝利前夕,有人藉口臺灣已被日本殖民統治了50年,妄言根據「國際民族自決論」主張「臺灣應當獨立」。李友邦堅決反對,主張臺灣回歸中國,積極規劃「建設新臺灣」的藍圖。當李友邦聽到國民黨當局準備收復臺灣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立即致電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自請率部協助收復臺灣,表示:「當率屬磨礪以須,謹候驅策,俾500萬臺胞得早登衽席也。」他在6月17日龍巖出版的《臺灣青年》第60號上撰文,指出:「臺灣革命的內容,必然隨著世機國運急劇的轉變,將由『保衛祖國,收復臺灣』而進入『建設臺灣,保衛祖國』的階段……隨著勝利的接近,我們的革命任務即將以『建設臺灣』為『保衛祖國』的方式,以『保衛祖國』為『建設臺灣』之內容,前者的目的在脫離日寇的統治,回歸祖國;後者的目的則以建立國防的基地,拱衛祖國的安全。」李友邦的主張,得到其他臺籍人士的支持。
為了抗戰及臺灣建設的需要,李友邦決定擴大隊伍,從居住在大陸的臺籍青年和閩粵祖籍地的青年中再招募一批新隊員。但國民黨當局一向排斥異己,容不得其它軍事力量的發展,隨著義勇隊隊伍的不斷壯大,再次招致猜忌,他們不僅對李友邦的「建設新臺灣」的提案擱置不理,還在抗戰勝利前4個月,停發臺灣義勇隊的糧餉,從經濟上進行封鎖。幸賴龍巖當地民眾熱情援助,義勇隊方勉強渡過難關。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義勇隊和全國軍民一樣,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巨大喜悅中。不過他們的興奮更勝一層,因為他們即將回到臺灣故鄉,重建一個富強康樂的家園。9月3日,李友邦派遣臺灣義勇隊上校副總隊長張士德(原名張克敏)率領部分隊員,搭乘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柯克上將的飛機先行抵達臺灣。
當島內民眾為臺灣復歸祖國而萬眾歡騰時,日本殖民者卻仍不甘心失敗。除了組織日臺浪人暗殺團,阻止接收工作,進行種種破壞活動外,還鼓動親日臺籍分子倡導「臺灣獨立」。李友邦得悉日敵在臺策劃的陰謀後,急電國民黨接收官員作好預防措施。當時,由於國民黨當局尚未正式接收臺灣,島內一時處於無政府狀態,加之駐臺16萬日軍又未繳械,隨時有發生變故的可能。這時,先行抵臺的義勇隊副總隊長張士德毅然擔起重任,以所率先遣部隊為基礎,組織起治安服務隊,維護島內社會秩序。
在「白色恐怖」中慘遭殺害
1945年底,李友邦回到臺灣,任三民主義青年團直屬臺灣支部主任。抵臺伊始,他就到處奔走,呼籲和勉勵臺灣人民特別是青年團結起來,積極投身於戰後家園的建設和民族的復興工作。1946年元旦,他在臺灣電臺發布「新臺灣建設的意義與前途」演說,強調「今後我們永遠與中華民族同生存共命運,故臺灣重建不僅有新的模型,而且有新的特質」。當時,島內社會各階層精英份子紛紛參加他主持的三民主義青年團,準備在李的領導下共同建設新臺灣。但國民黨當權者忌諱李友邦在島內民眾中威望,將其視為異類,深恐不利於他們在臺灣的統治,對其在政治上不斷打壓。
為了解除李友邦的軍權,1946年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解散「臺灣義勇總隊」,對義勇隊員不進行安置,不發給退伍證書及退休金。驟然間,這支經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的、曾為民族抗日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隊伍,頓時變成一支失業之軍,他們流落街頭,陷於饑寒交迫之中。李友邦夫人嚴秀峰迴憶說:「當時許多同志擁擠在一起,暫時棲居在我家裡,過著兩餐稀飯一餐乾飯果腹的日子。」
1947年春,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事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陳儀誣陷李友邦在背後操縱暴動並窩藏共產黨,於3月10日將他非法逮捕並押送南京。嚴秀峰在臺灣投訴無門,只得渡海到南京找到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第一處組織處處長蔣經國,為李友邦申訴。蔣經國賞識李友邦的才幹,同意保釋他出獄。
然而,李友邦逃過了「二二八」的劫難,卻逃不過白色恐怖的魔掌。1951年11月18日,身為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副主任委員和臺灣省政府委員的李友邦,被國民黨當局以「參加中共組織、在臺掩護中共地下人員、意圖顛覆政府」的罪名再度逮捕入獄,並於次年4月22日被國民黨當局以「匪諜叛亂罪」處以極刑。可嘆臺灣抗日民族英雄李友邦終生為中華民族解放和振興鞠躬盡瘁、浴血奮戰,未死在抗日前線戰場,卻在抗戰勝利後倒在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的屠刀下!
雖然李友邦和他領導的義勇隊,瓦解、犧牲在國民黨當局的殘酷鎮壓下,但他們的英雄事跡永垂青史。祖國大陸沒有忘記他們,人民沒有忘記他們,當年臺灣義勇隊在祖國大陸戰鬥過的地方,如今已被當地黨和政府做為重要革命遺址完整地保存下來;1995年9月,李友邦夫人嚴秀峰做為特邀代表到北京出席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的系列活動。
(原載臺灣《傳記文學》月刊2003年6月號,編輯時進行了刪節並對文字做了處理,大小標題亦重擬。)
《臺灣周刊》2003年第30期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