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語文課本中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五個斷句方式讓你秒會

2020-12-12 小藝老師早自習

練毛筆字的都知道,臨摹碑文是必經之路!特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每個學習書法的是必須不斷的臨摹蘭亭序的,但是即便臨摹了無數次,也不一定能理解蘭亭序中表述的含義,因為古人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對我們從小使用現代文的語言的人來說要看懂讀懂古文,則是非常痛苦的事!

所以學習古文的首要原則是要學會和掌握「斷句」的技巧,如何斷句直接影響著對古文內容的理解和主題,那怎麼斷句?如何確保斷句的正確性以及合理性呢?那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理解古文篇章中關鍵字詞、詞語與詞語之間的含義

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知識,需要了解一些固定字詞的含義,如常出現的「是」翻譯為「這樣」,「子」對應「你」,「走」對應「逃跑」,「豈」對應「難道」,「乃」對應「竟然」,「孰」對應「哪個」等等,這些常用文言文字詞表網上都有總結歸納,可以默背牢記!基本上掌握了差不多100個左右的古文常用字,基本上古文閱讀是不會存在障礙了!

第二點:掌握基礎的古代文化常識

古文中出現的文化常識其實要比現代文、近代文要容易一些,考試出現的知識點也一般集中在作者人名、朝代、字號、官爵封號等等,而且名家對應的著名作品集的考試內容也不外乎這幾類,所以古文文化常識相對容易掌握,只要記得不混淆即可!另外需要了解作者習慣的表達方式和行文習慣,這個只需要作者對應選取他最著名的篇幅即可,比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諸葛亮的《出師表》等等,先掌握這些名家最為有名的文章之後,再去延生閱讀內容!

第三點:熟悉古文中常用的一些寫作手法規律

這就需要學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對話、轉述、引用的一些規律,比如看到文中出現「曰、雲、謂」的字詞,則可認為文中開始出現對話或者引用之類的內容,這是很明顯的古文中的規定標誌!比如王安石的「傷仲永」中寫到「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其中有一個「曰」字則可認為開始說話的標記,正確答案是「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第四點:對於句首、句尾的特定詞語進行判斷和辨析

這點只要我們抓住句首和句尾重要的字詞作為斷句的識別,比如常用語句首的「蓋、夫、是時、後、既而、寡人」等等,用於句尾的字詞「與、邪、乎、哉、也」等等。可見句首用的第一人稱開頭的比較多,而句尾用語氣詞的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熟悉這個規律,一句句子先找有沒有用開頭的字詞,然後如果有句尾的詞出現就可以先斷定這是句尾。

第五點:根據古文中常見的慣用詞語來斷句

慣用詞語一般是表示序數和表示順序的詞語,表達疑問的詞語。此外,還可以用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者修辭手法來斷句!

這五點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言文中的「斷句」,克服這個難關除了平日多看一些古文閱讀外,也可以多做一些常規斷句的訓練。方式也很簡單,可以用一些已斷句的簡單古文來開始進行斷句的訓練,先自己開始斷句,然後再對照實際此句的標點符號是否寫的對,這樣的訓練可以提高自己對常用古文字詞的理解!

歡迎下方留言溝通交流學習和教育,請成為小藝老師早自習的粉絲,求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三年級語文如何預習文言文,做好這五步,古文學習不再難
    但是文言文來了,仍舊讓人忐忑不安,畢竟文言文沒有古詩的那種韻律,理解和背誦起來都有難度,而且有了文言文的課文,那麼考試肯定也會涉及到其它文言文的課外閱讀題目。根據之前查到的一篇新聞報導,2017年部編版教材修訂,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加了55篇(一年級就有古詩),增幅高達80%;總計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3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提升至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2、但是在學習古文過程中,我更在乎的是感受古文簡潔的美感,學習整體理解。
  • 說說語文中的古文學習
    以前高中生中曾流傳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哈哈哈,今天羅老師就來跟大家聊聊古文學習。目前高考語文試卷中一般設置四篇閱讀,其中兩篇是古文閱讀:一篇古詩詞、一篇文言文。其實高考語文對於古文的考察要求並沒有太高,考察的實詞大約300多個、虛詞18個、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特殊語言現象也都不算太多,相比較於高考英語3500的詞彙量、龐大複雜的語法體系,真的可以算是小巫見大巫。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學生還是覺得古文比英語難多了呢?
  • 你會讀古文嗎?此文教你如何斷句,練就火眼金睛秒殺文言文題!
    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都是一個漢字挨著一個漢字地寫下來的,所以古代人讀書都要自己斷句。在近幾年的高考語文卷中,出現了文言斷句題,主要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和文言文旬讀的把握能力。這類題平時老師不重視,加上訓練又少,考生作答不知從何入手。
  • 中學語文:文言文斷句口訣
    二、考點解析   2004年,斷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作為一項能力來考查。北京卷的《考試說明》古代詩文閱讀的第3項是:文章內容的理解(包括翻譯、斷句等)。2005年復旦自主招生試題中也出現了給文言文加標點的題目。  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
  • 標點符號誰發明的呢?那古代有標點符號嗎?
    一、古代有標點符號嗎首先,在文章中出現符號其實歷史久遠,從商周時期的一些竹簡就可以發現「└」型符號,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結束。西方也是,在基督徒寫的福音書裡面可以看到一些......等等的符號,只不過這些符號在以前沒有一個標準或是系統規範,也可以說,你想要怎樣的符號都可以,反正當時識字的也不多,依個人習慣就好。
  • 小學生這樣學小古文,很輕鬆
    事實上,父母的做法的確有一些先見之明,近年來教育部關於語文學科屢屢改革,課本古詩文內容逐漸增多。讓孩子早一些學習小古文,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巨大意義的,但是很多父母沒有掌握讓孩子學習小古文的能力和技巧,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古詩和成語,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那麼父母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習小古文更輕鬆呢?
  • 語文:文言文如何斷句
    大家好,今天講解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文言文是我們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都要學習的一種題材。從部編版的三年級上冊,就開始學習文言文。古文一般沒有標點符號,斷句就是在閱讀時將句子分隔開,便於理解的過程。小學語文常用的文言文斷句有以下方法。
  • 如何學好文言文?這4種方法學霸都在用
    語文的學習,向來離不開文言文,中考和高考中都必有一道文言文的閱讀理解題,隨著語文地位的提升,文言文的學習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文言文對不少同學來說是塊硬骨頭,但是只要掌握好適當的方法,文言文的學習會變得非常有趣,不再枯燥無味。
  • 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是怎麼給文章斷句的?
    古代書籍數量稀少,很難獲得,根本沒有必要讀得那麼快,這些書沒有標點符號,也不分段落,怎麼理解是讀者的事。梁文道在《古書沒有標點符號》這篇文章中說:標點符號的流行只是近兩三百年間的事情。標點符號是怎麼誕生的呢?它其實是一個商業行為的結果。五六百年前,歐洲出現了古登堡印刷術,書籍出現並成為最古老的工業產品,進入市場成了商品。
  • 古文沒有標點符號,斷句是門技術活兒,康熙一句話讓人細思極恐
    我們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民國時期胡適先生等人才開始提出的,在這之前,我國的古文中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也就是說,那時候的人們看書,斷句完全是按照自己及前輩們的經驗。關於祝枝山的斷句對聯其實還有很多,這裡再提幾個,供諸位把玩:(1)上聯:明日逢春好不晦氣下聯:終年倒運少有餘財(2)上聯: 今年真好晦氣全無財寶進門
  • 二年級複習別忽略標點符號!語文老師整理出全書易錯標點!可列印
    ,多數家長都是帶著孩子讀讀三個例句,很少有老師和家長帶著孩子讀課文時關注每篇課文中的易錯標點。在孩子們做練習題的時候,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拋開語文園地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三個例句,一旦測試題中出現了課文中的一些句子,尤其是標點符號使用比較特殊的,孩子們多數都會答錯。比如「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麼開心!」孩子們一看是表示感嘆的語氣詞「啊」,很容易就填上感嘆號。但是,由於句子沒有說完,中間用逗號,「是那麼開心」後面才要用感嘆號。
  • 古代書籍裡為什麼沒有標點符號?
    句讀是進入文言文體系的一種方式,俗稱『斷句』。       句讀 拼音為jù dòu,也稱為句逗,也就是現在的句號、逗號之意。《三字經》中也有關於句讀的記載「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古代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首先就是要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並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      一:中國古代有標點符號嗎?
  • 名師談 | 王力:修煉古文功底的秘訣——大量閱讀、記誦
    那我們到底該怎樣學習古文呢?其實,我們的前輩學者王力先生早就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學好古文。在經典教材《古代漢語》中,王力先生將書的體例設計成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部分。在大量的古文字材料的接觸記憶之後,這些問題只需稍加點撥,自然會迎刃而解。
  • 成年人如何從零開始學好古文和詩詞?
    說沒有古文功底,那就不算個成年中國人了。即便小學沒畢業,順口溜總念過。古文和白話文雖然相差有點遠,但是漢字的根在這裡,跑不到哪裡去。而漢字的發音規律又決定了從古到今大部分語言結構,韻律節奏是一致的(注意,大部分,別槓),德雲社的相聲、山東的快板總聽得懂吧?沒有一處不浸潤著漢文化和詩詞文化。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 小朋友古文啟蒙網課+自雞路線乾貨分享 這份雞娃方案請收好!
    第二個問題,一二年級開始做小古文啟蒙會太早了嗎?我的答案是不會,三年級語文教材裡已經有小古文內容,所以一二年級開始可以讓娃接觸。來看,這是一道三年級小古文《刻舟求劍》的閱讀題,家長可以仔細品一品。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級古文讀得少,到了三年級學習這樣的小古文,能hold得住嗎?不僅hold不住,還容易出現理解困難和背誦困難這兩個問題。今天的文章並不是來販賣古文學習焦慮的,這是一篇實打實的乾貨文,手把手教你如何給娃做小古文啟蒙。籠統來說,我認為主要兩條路線。
  • 語文高考文言文斷句的做題技巧,不同以往,讓你的準確率快速提高
    語文高考文言文斷句的做題技巧,不同以往,讓你的準確率快速提高文言文斷句在語文高考裡是必考題,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察。這類題型相對於文言文閱讀的其他題型了來說,相對簡單容易一些。掌握必要的做題技巧,可以讓你的準確率大幅提高。
  • 考編文言文斷句口訣,輕鬆拿分
    理解內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聯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當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反覆鑽研,然後根據文章的內容,先斷出幾個層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斷開。
  • 人民日報公布:最新版《標點符號使用大全》,實實在在的乾貨!
    在古文中沒有標點符號,斷句只能靠人的經驗來完成(在文章裡加入「句讀符號」:句號貌似現在的句號,表示句子的完結;讀號貌似現在的頓號,表示語氣的停頓),經常出現歧義、造成對文章字句的誤解。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
  • 斷句法 讀懂英語長難句
    一口氣讀完這句子,制度一遍,難免會影響你理解句意。如果你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意識的斷句,一口氣讀懂句意也許就容易多了。   以上這句話怎麼停頓呢?你還記得那些年嗎?   (2)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 smoking would kill us.科學界認為吸菸會謀殺我們。   (3)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但是懷疑者認為我們並不確信。   將長句斷為三個短句之後,句意馬上付出水面。
  • 高中文言文斷句口訣
    「習其句讀」,就是教學生斷句。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都是一個漢字挨著一個漢字地寫下來的,所以前人讀書都要自己斷句,常常在一句話的末了用「。」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斷開,叫「讀」(dòu)。給古書斷句也可以叫斷句讀。 二、考點解析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