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為何非要招安不可?因為不招也活不成,至少3種死法

2020-12-20 騰訊網

梁山一百零八將聚義廳歃血盟誓後,人馬各歸其位分撥已定,宋江立刻就把招安提上日程。大排位之後,正值涼秋重陽佳節,梁山排賞菊大宴,諸頭領齊聚忠義堂,共享肉山酒海百般吃食。酒過三巡之後,宋江提筆賦詞,感慨「日月常懸忠烈膽,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此言一處,武松拍案而起,李逵一腳踢碎酒桌。

部下這樣的反應,宋江不禁發悲發怒,但還是忍著脾氣,把武松魯智深一夥都叫來勸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武松低頭不語,魯智深說出心裡話「招安不濟事,今多奸邪,蒙蔽聖聰,怎得乾淨···」,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擋招安的心,直接趁著元宵節溜去汴梁找路子了。

宋江為何如此迫切的急於招安?拋卻滿口忠烈,根本在於他深知「梁山久必生禍」,等著他宋江的是不少於3種的死法。其一,蟄伏在梁山的眾多仇家,一旦相互聯合,宋江之死只在朝夕之間。原著中,宋江為了壯大聲勢拉各路豪傑上梁山,可是手起刀落逼得家破人亡,十分心狠手辣的。盧俊義、朱仝、扈三娘、秦明等等,無一不背負深仇大恨。

這108人中,大批都是被宋江吳用算計的走投無路,逼上梁山的。宋江很明白,王倫僅僅是小肚雞腸,擠兌了林衝,就被搠死刀下,而他犯下的罪過遠比王倫更甚,時間一長,光憑一張嘴恐怕摁不住。派系林立恩仇交加,宋江不能不後怕。其二,第二任泊主晁蓋之死猶在眼前,晁蓋到底怎麼死的,過程就是個懸案,這其中不知有多少算計。

無論宋江有沒有下黑手,是不是主使,他怕的是,有人如法炮製來算計他。要知道梁山大部分都是傷人害命的老手,譬如孫二娘那等賣肉包子的不是個例,宋江想起來簡直不敢合眼。再者,梁山距離汴梁並沒有太遠,就憑這108號綠林,真要對陣正牌大宋將士,能有幾分活路,下場無疑是全部剿滅。所以,由遠及近由內及外,立即折騰著招安,才是唯一出路。

相關焦點

  • 晁蓋臨終遺言疑點,為何不把寨主傳給宋江?
    晁蓋之死,議在遺言。此遺言甚怪。夫在公,梁山為宋江,非晁蓋而是江也;私,蓋亦私於宋之不惡也。故晁蓋皆當傳寨長於宋江。而怪者,不唯無為,反謂能執射自殺,乃以為寨主。然文武勳高,五虎將之一秦明皆為所破。蓋言如故欲難之,不欲宋為寨主。
  • 宋江為什麼能夠順利完成招安?居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晁蓋讓手下給宋江送去金銀和信件的時候,不小心被他的小妾看到了,他的小妾本來就跟別人勾搭成奸,見到宋江的錢之後,心中就起了貪念,他告訴宋江,如果不把錢都給她,她就去官府告發宋江跟山賊有來往。她心中打的也是好算盤,認定宋江不敢被官府知道他跟山賊有來往,肯定願意把錢都給她,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宋江被她的話給惹惱了,本來宋江就知道她背著他偷情,現在還敢明目張胆的過來威脅他要錢,宋江一怒之下就把她給殺了。殺了閻惜嬌的宋江,被閻惜嬌的母親告到了官府,官府就派朱仝前去捉拿宋江,但是朱仝敬佩宋江的為人,私自把宋江放了。宋江為了避難,就逃到了柴進的家裡。
  • 水滸傳中做思想工作的高手,宋江只說3句話,解決招安的分歧
    梁山好漢相聚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快活,這當然是小人物想過的日子了,但是作為梁山首領的宋江,卻有著自己的理想報復。在儒家思想影響深遠的中國社會,能在朝廷當官,成為皇帝重臣,在當時社會看來才是正統,才是光宗耀祖的頭等大事。於是被朝廷招安,就成了宋江當上梁山首領後的政治路線。
  • 當收到朝廷毒酒,宋江為何不叫武松花榮等人重上梁山?
    對於宋江來說,他是萬萬都沒想到自己的人生會是這樣一個結局。好不容易實現了招安,好不容易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務拿下方臘,經過千辛萬苦得到朝廷封賞並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當上官之後,他也積極工作,成為百姓喜歡的人,正當自己幹得風生水起的時候,結果朝廷卻要殺了他,他想不通。他想不通的是,自己奮鬥了一輩子,結果卻完全超出自己的預料,與原先的設想差之千裡。
  • 水滸宋江為啥主張招安?民以食為天,不招安梁山必亂
    宋江之所以會接受招安,有許多原因。
  • 《水滸傳》宋江被毒死後,手裡有兵有權的好漢為什麼不為宋江報仇
    要知道宋江當年要「賺」朱仝上梁山,殺死了朱仝打心眼裡疼愛的小衙內的,而且是虐殺——黑旋風李逵把這個可愛的小童一斧子砍開了腦袋,直把朱仝氣得發誓與李逵不共戴天。李逵卻很不仗義地出賣了幕後主使:「教你咬我鳥!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幹我屁事!」雖然朱仝沒有公開跟宋江吳用翻臉,但卻盯住李逵不放:「若有黑旋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
  • 梁山好漢中共有多少人反對招安?只有三人,接受招安才是大勢所趨
    小時候看《水滸傳》,總為梁山好漢的結局感到痛惜,並且十分討厭宋江,認為他執意招安,才讓梁山好漢們死的死,亡的亡,實在是太憋屈了。
  • 宋江精通的超前心理學:以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為其招安大計鋪路
    這個疑問中,夾雜最多的情緒,就是不忿和對宋江的聲討。為什麼一定要招安?每天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豈不暢快?賣了兄弟,只為自己前途,實在是可恨。但實際上,宋江背著這個罵名冤枉的很。難道只有他一個人迫切希望朝廷招安?
  • 宋江精通的超前心理學:以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為其招安大計鋪路
    這個疑問中,夾雜最多的情緒,就是不忿和對宋江的聲討。為什麼一定要招安?每天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豈不暢快?賣了兄弟,只為自己前途,實在是可恨。但實際上,宋江背著這個罵名冤枉的很。招安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打算揭竿而起,再造皇朝,自己當皇帝。當然,歷史上的朝代也就那麼些,真正成功的沒有幾個。敢造反,還敢稱帝的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大氣運和魄力集於一身者,另一種是純粹的幻想主義者。這裡我們說的是前者,其追求的是自我實現需求。各位可能已經看得很明白了。梁山泊無論從整體實力、地理位置、人員素質上,都夠不上造反當皇帝的層次。
  • 如果宋江死活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怎樣?只會有一種結局
    《水滸傳》裡面最令人唏噓的事情,莫過於宋江從梁山隊伍建立完整之後就開始謀劃招安的事情,最後被招安的梁山好漢卻被朝廷一個一個的幾乎全部害死,令人忍不住思考,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不會好一些呢?
  • 梁山招安後,到底誰的成就最大?這兩人不分伯仲,官職都比宋江高
    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招安後,並沒有馬上獲得朝廷的封賞,而是先被派去攻打遼國、平定方臘之亂。說得難聽點,梁山好漢一招安,便淪為了朝廷的炮灰。直到平定方臘之亂後,朝廷才下詔封賞梁山好漢。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反常的決定,即使朝廷想讓梁山好漢當炮灰,難道不該是招安後就封賞梁山好漢嗎?
  • 敢笑黃巢不丈夫,可論造反,宋江還差太遠了
    光憑這一點,黃巢就比宋江好很多了,黃巢是準備做官去的,但是宋江只是個吏。更何況黃巢所在的唐朝很坑,一年也就招十多人,進士難考程度堪比考公務員,但是宋江在的宋朝不一樣,那個時候已經擴招了,一年能出上百個進士,但就是這樣,宋江都沒去。不過黃巢也很倒黴,考了很多次都沒考上。
  • 《水滸傳》如果宋江拒絕招安,率領眾將與大宋決一死戰,能否推翻大...
    很多人讀《水滸傳》的時候,都喜歡讀前半部分,後半部分梁山好漢一個一個慘死的情節不忍心讀下去。八百裡水泊梁山,起義事業轟轟烈烈,最後竟然以接受朝廷招安、成為朝廷鷹犬被利用而分崩離析,實在令人扼腕痛惜。於是乎有人在想,如果宋江拒絕招安,帶領梁山好漢與大宋決一死戰,能不能推翻大宋朝廷呢?
  • 宋江接受招安,竟是因為九陰真經?
    宋江接受招安,竟為學習九陰真經?看了大萌今天的標題,肯定很多老鐵會吐槽,神TM《九陰真經》,大萌你咋不說宋江去少林學《九陽神功》呢?首先,宋江確實能跟九陰真經扯上關係,至於九陽神功,宋江是學不到的,因為九陽神功還沒有被武松創出來,好了,大萌知道看到九陽神功被武松創出來,肯定各位老鐵又是一陣騷動,咱們先別亂,先讓大萌好好分說一下,話說在宋朝時期,因為南北朝的緣故,南北對立的文化,一直廣為存在,而這個時期,南北最有名的一對南北對立人物,就是南慕容與北喬峰了。
  • 第一個說招安的是誰?不是宋江,是阮小七、魯智深和武松
    不過,水滸中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卻不是宋江,而是反對招安的這幾個人。其中,阮小七是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宋江招安的想法還是武松教他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來看原著:宋江阮小七出場時就喊出了招安:晁蓋和吳用等人要取生辰綱,可是人手不夠,吳用便去找阮氏三兄弟幫忙。吳用見到阮小七的時候,阮小七正在漁船上放聲高歌,唱的是什麼呢?
  • 宋江題反詩: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後來卻主張招安
    宋江所題兩句:「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原意應是酒後輕狂自負有經天緯地之才、替天行道之志,應當成為登堂入室的大宋朝廷一二品大員,而不是淪為黃巢那樣的動搖國本的亂臣賊子、禍害民眾的刁民草寇!
  • 此人武藝勝過梁山五虎將,比宋江更早被招安,還暗示了梁山的命運
    等橋段,他們的知名度也許是在《水滸傳》這作品本身之上的,寫過書的人便知要將如此多的人物塑造得各不相同有多難,更不用說還要讓人印象深刻了。 而書中沒有交代結局的猛人還挺多,咱們本文就只聊聊這位武藝勝過五虎將,且在宋江之前就早早被招安的人。
  • 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如果他知道是誰殺了黃巢,還能笑出來嗎?
    且不管姑蘇轍還是懷來轍,反正寫這首詩的絕不會是什麼忠臣,因為黃巢造了唐朝的反,並間接導致了大唐的滅亡。宋江想比黃巢做得更徹底,就說明他也想把宋徽宗趙佶的龍椅掀翻。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就是因為黃巢只做了不到五年皇帝,就眾叛親離身首異處了。如果宋江知道是誰殺了黃巢,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 花榮為何成了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
    晁蓋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被毒箭射中,不久便因為傷勢過重不治身亡。為了追查殺死自己的兇手,晁蓋在臨死的時候對眾好漢說:「誰抓住射我的那個人,誰就是梁山泊之主!」之後宋江以射死晁蓋的箭上刻著史文恭的名字為由,直接將史文恭認定為殺死晁蓋的兇手。
  • 明明是老種經略相公麾下軍官,魯智深為什麼後來反對招安?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梁山大聚義後,宋江一直要招安。但魯智深和武松很反感,兩人堅決反對招安。要知道武松因為哥哥被害,自己也差點死在張都監等人手裡,所以他反對招安,可魯智深不一樣啊,他是軍官出身,而且是老種經略相公麾下的將領。既然是軍官出身,為什麼魯智深還反對招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