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個熱愛萌寵的文青都夢想過擁有一間寵物主題咖啡館。
內參君曾專門探訪過北京北鑼鼓巷的貓小院主題咖餐廳,當身處喵星人王國,你除了要做好時不時會有貓咪跳上桌子跟你一起用餐的思想準備,也一定會禁不住掏出手機一直狂拍並曬上網絡,為餐廳老闆做足免費廣告。
在餐廳主題分化已成趨勢的今天,打造一間寵物主題咖餐廳無疑能輕易彰顯特色,形成賣點,也必然吸引一批高粘性的同好用戶。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這麼一大波有組織無紀律的萌寵該如何管理?開這樣一家咖啡館該如何下手?
今天內參君就以喵星人為例,看看一位美國館主的現身說法:
什麼是貓咪咖啡館?不就是能一邊吃茶點喝咖啡一邊和貓咪玩耍的的咖啡館嘛?
說得沒錯——但這是從人類的角度來說的。
從喵星人的角度看來,貓咪咖啡館不僅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地方,它們還需要在這裡舒舒服服地睡大覺、自由自在地爬上爬下,不想見人就躲起來,或者就那麼靜靜地坐著,看窗外雲捲雲舒。
所以,要想開一家貓咪咖啡館,不僅要迎合人類客戶的口味,更要滿足住在店裡的喵星人們的需求——它們通常是來自收容所的流浪貓,等待著有緣人來收養。
很多來店裡的客人都抱著一顆想收養寵物的心,店主們自然希望貓咪們在店裡開心地生活,但他們更希望小傢伙們拿出最好的狀態,給顧客們留下一個好印象,從而找到一個好主人。
那麼,如何打造一間完美的貓咪咖啡館呢?
首先,要讓貓咪有藏身之處
「開店頭幾周我就意識到,我得給店裡的貓咪準備更多的藏身之處,讓它們想靜靜的時候有地方可以躲。我得保證它們的生活質量」,寵物用品店「行星之翼」(Planet Tails)的創建者艾麗卡·巴西萊(Ericka Basile)說。
她還給容易害羞的貓咪們準備了充足的空間,包括用第一代iMac改裝而成的貓舍(超酷的半透明外殼喵可喜歡了)。貓咪們可以坐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看著窗外的街道,或者看看隔壁房間的「行星之翼」。
位於曼哈頓下東區的「喵喵咖啡廳」在店鋪後面騰出一小塊地方,讓貓咪得以安靜地在貓砂盆裡上廁所。「我們開了一個只給貓咪進出的小門,」店主克裡斯汀娜說,「門上掛了個牌子,寫著『除工作人員、貓咪和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外其他人不得入內』」。
讓貓咪錶演
藝術家朗達·利伯曼(Rhonda Lieberma)是「房間裡的喵星人」(Cats-in-Residence)這個節目的創建者。該節目主打裝置藝術,或用利伯曼自己的說法——「貓系列表演」。
演出的主角們是曾在紐約、哈特福特和洛杉磯各大美術館裡出現過的貓咪們。來自當地收容所的貓咪和來參觀的遊客們都可以和它們愉快地玩耍,如果遊客和貓咪特別合得來,可以申請領養。
讓貓咪有地方爬
「房間裡的喵星人」創始人朗達·利伯曼給她的貓咪錶演者們足夠的空間爬行、玩耍。她用極具現代藝術風格的雕塑、盒子、管道和其他裝置搭建起來,讓貓咪們在其間穿梭爬行。
「看它們爬來爬去挺好玩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表演」,利伯曼說,「你會去猜,它們什麼時候會爬出來,哪只貓會爬到哪裡去」。
貓咪越自在,被人收養的機率越高。
克裡斯汀娜說,很多流浪貓在咖啡廳這種舒適的環境裡呆了一段時間後,漸漸變得容光煥發,被顧客收養的機率也就更大。
讓顧客也感到舒適
給顧客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這一點同樣很重要。如果能在店裡體驗賓至如歸的感覺,顧客會更願意收養店裡的貓咪。問題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舒適環境的要求各不相同。
克裡斯汀娜曾去國外的貓咪咖啡館考察過,她發現在日本,由於傳統的餐飲習慣,顧客一般都會脫下鞋子,坐在地上和貓咪一起玩耍;而在法國的貓咪咖啡廳裡,顧客都坐在傳統的歐式餐桌邊用餐。「所以他們吃的也不爽,因為時不時就要往地面看一看,看看貓咪在哪兒」。
「顧客喜歡坐在餐桌上吃東西,我們也不會強迫他們像日本人那樣坐在地上」,她說,「我們特地準備各種高度的座椅,有高有矮,也有正常高度。」
不過一切設計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讓貓貓們感到舒適開心,所以這些椅子具有雙重功能——椅子下留有容一隻貓通過的小洞,貓咪想休息了,可以爬到椅子下面躲起來。
傷別離
貓咪咖啡廳設計得越好,貓咪們住得越開心;貓咪們越開心,找到新主人的可能性越大。對咖啡館的員工來說,看到貓咪被新主人帶走,那感覺甜蜜又憂傷。
不過,最終她們還是希望這些寶貝都能找到合適的新家。
本文轉載來自:根據快公司網整理,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