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編輯 陳顯婷 通訊員 黃田心)「走再遠也不要忘了來時的路。要時常想一想我們的初心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入黨,要沿著初心的方向前行」,浙江傳媒學院管理學院的鄧鈺明同學剛剛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政治生日」,走出會場時,他還在回味黨委書記楊立平的這句「生日寄語」。初夏的暖陽灑落,他看了看胸口的黨徽,將手中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捂入懷中,這是楊書記親手送給他的「政治生日禮物」。
倍感溫暖和震撼的還有即將畢業的郭天溪同學,就在剛剛,她對著會場的所有老師和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去西藏當一名基層公務員的就業選擇。楊書記笑著聽完,頻頻點頭,打趣說她「看似文弱,卻有雄心壯志」。殷切的勉勵讓郭天溪感到親切,對她來說,這是逐夢路上美好的開始,更是力量的源泉。
6月15日,對於楊立平書記來說,同樣意義重大,這是她入黨三十周年紀念日。這一次,她選擇來到桐鄉校區,來到同學們中間,和他們談談心、說說話,一起重溫入黨初心,暢想紅色理想,度過一個莊重而有儀式感的「政治生日」。 面對面的交流,讓楊書記對同學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她不僅看到了放棄大都市優渥生活條件選擇支援西藏建設的郭天溪,遠赴開羅為難民小孩送去啟蒙課堂的陳若昕,臨近畢業對學校「愛得深沉」的畢業生黨員鄧鈺明……楊書記微笑著傾聽,臉上寫滿了欣慰和驕傲。「這次政治生日聽到許多學生、黨員抒發的初心情懷,很感動」,她說。
作為全場年齡最小的黨員,張瀟然同學的講述格外引人注意。她坦言,當初「黨」對她來說「像是空中樓閣,看得見,但離得很遠」,但來到學校後,通過一次次革命歷史宣講、紅色實踐,才加深了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堅定了理想信念。如今,當她站在南湖紅船邊上,就會想起楊書記曾經說過的「一船紅中國,萬眾跟黨走」。實際上作為學校的黨委書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做到『四個自信』」一直是她在師生中反覆強調的。2017級新生迎新講話中,她就曾對著所有新生,強調「要把紅色作為青春的底色」,幫助他們扣緊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在這次政治生日中,她同樣強調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並勉勵大家要牢固樹立四個自信,不懼困難,把黨性作為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指引,要對黨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毅,把磨礪當成一筆財富,「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最動人的華章」,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領下走過人生年華。楊書記還對管理學院的「浙時紅傳」公眾號給予了讚揚:「我每天都會去看哦,了解孩子們在想什麼、悟什麼,相信它一定會成為浙江傳媒學院的黨建品牌」。
「不忘初心」「磨練意志」「不斷學習」「要走正道」「感恩母校」,這是楊立平書記為學生送上的二十字「生日箴言」。「大家以後的路還很長,碰到的困難會很多,要自覺強化意志力,不負在校所學」、「在信息化時代,知識分秒更新,學習知識的同時,更要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與方法」、「要學會在信息魚龍混雜的社會進行鑑別和判斷,不要人云亦云,不能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判斷,保持身心健康」、「人人皆可成才,同學們要自信,在浙傳的四年,只要努力了、認真了、付出了,就一定可以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楊書記重複著對孩子們的殷殷囑託,為他們的前行之路送去紅色力量。
現場,楊立平書記為學生黨員送上精心準備的「政治生日禮物」——《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並語重心長地叮囑:「這本書是習總書記初心的起點,很值得一讀,不要把它作為案頭上的擺設」。學生黨員也送上了自己為書記準備的禮物——一封寫滿心裡話的信和一隻黨員紀念相框,用小小的禮物傳遞了心聲和愛。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師長的關愛,更重要的是通過和老師、校領導共同度過政治生日,增強對黨的信念,這是一種紅色信仰的傳承。對於校領導、教師們來說,通過這樣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能夠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現場聽到他們說夢想、說未來,我們也很受鼓舞,很感動。這次活動就像一條紅紐帶,用紅色力量串起了領導、教師和學生的心」,一位經歷了活動的老師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