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陳立群:我想給更多孩子帶去希望

2020-12-22 央視網

  浙江日報杭州9月11日訊 (記者 馬悅) 「現場溫暖而熱烈,在握住習近平總書記手的那一刻,我很激動。」9月11日上午,記者電話連線正在上海的「時代楷模」獲得者、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陳立群。就在前一天,慶祝2019年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們熱情握手,不時交談。列隊整齊的人群中,陳立群格外顯眼,站在第一排中間位置。

  「握手時,我向總書記匯報,我曾經是杭州學軍中學的校長,現在在貴州黔東南的一所普通中學做校長。當習總書記回到隊伍中間,準備同代表們合影時,他再次關切地詢問我所獲得的具體獎項。」電話那頭,陳立群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場景。

  握著總書記的手,接收到的是溫暖和鼓勵,感受到的是責任和使命。陳立群說,他支教就是想給欠發達地區、大山深處的孩子帶去希望,用「考出一個孩子、脫貧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寨子」的意義,去啟發群眾重視教育,用教育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反哺大山。

  就在當天深夜,一條簡訊令陳立群久久不能平靜。發來簡訊的是貴州省盤州市第五中學高二年級部的負責老師。他看了5遍中宣部授予陳立群「時代楷模」稱號的節目,他在簡訊中這樣說:「我們盤州五中當下的現狀和您當年剛接手的臺江民中差不多。作為年級部負責人,我身上有責任,希望能找到一個突破口,看了您的事跡和報導之後,我想我找到了這個突破口。一個好老師,一個肯學習、肯努力的老師,於學生、於學校、於家長都是一種幸運。在再教育的路上,我深知我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還很低,但人總是要前進的,說自私一點為了自己,說大一點為了我們學校3300多名寒門學子和家庭,為此,我再次懇請您能給我和我們高二的部分黨員同志一個來貴校拜訪和學習的機會。」

  在這位盤州五中高二年級部負責老師的眼中,臺江民中的學生是多麼幸運,能遇上「幫大家一把」的陳校長。同樣,他也想把這份幸運傳遞給自己的學生。

  當前,我國扶貧攻堅工作進入了攻城拔寨的衝刺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性,要求加強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扶貧合作。在扶貧攻堅的戰場上,需要像陳立群一樣有情懷、有經驗的教育專家,也需要更多甘於紮根艱苦環境的青年教師力量。

  感受著總書記的關懷和溫暖,陳立群也正把這份暖意帶到更多需要他的地方。「我現在著急回學校。」電話那頭,他歸心似箭,「我要邀請盤州五中的老師來臺江民中參觀,我也會去盤州五中看看他們的情況。」陳立群一直有個信念——人在難時,幫他一把,或許能改變他的一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喚醒更多的心靈,增強貧困地區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造血」功能。

相關焦點

  • 時代楷模陳立群工作室在我區成立
    10日上午,在我區慶祝教師節大會上,區委書記盧春強為「時代楷模陳立群工作室」揭牌。陳立群是全國名校長,退休後去貴州臺江縣無償支教,迅速讓臺江縣民族中學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去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 杭州原學軍中學校長陳立群資料經歷 時代楷模陳立群先進事跡介紹
    3年前,原杭州市學軍中學校長陳立群,婉拒民辦學校兩百萬元高薪,獨自背起行囊,走進貴州省的連綿群山,擔任起黔東南州一所普通中學的校長。他開出的唯一條件是「分文不取」。  3年後,陳立群站在了聚光燈下——在全國人民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9月9日,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陳立群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 我州舉行學習「時代楷模」陳立群先進事跡報告會
    今年是我州「教師隊伍建設年」,為進一步引導全州廣大教育工作者主動學習先進典型,激發工作熱情、弘揚正能量,營造爭做「四有三者」好老師的良好氛圍,9月8日,我州舉行學習「時代楷模」陳立群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會現場「時代楷模」陳立群是原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校長、
  • 「時代楷模陳立群工作室」成立,為臨安教育發展注入新思維
    今天,在臨安區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上,「時代楷模陳立群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它將為臨安教育質量發展注入新思維,開創新境界,為「學在臨安」,打響「美好教育的臨安樣本」添磚加瓦。臨安人陳立群對教育事業滿懷熱情,對故鄉抱有拳拳之心。「沒有臨安基礎教育的良好滋養,就沒有我的今天。」揭牌儀式上,陳立群說,「我一定會盡力做好這份工作,為家鄉教育再上新的臺階,作出自己的貢獻。」
  • 「時代楷模陳立群工作室」在臨安揭牌,未來他想為家鄉教育事業做這些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江萍今天(9月10日)上午,臨安區在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上,「時代楷模陳立群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將為臨安教育質量發展注入新思維,開創新境界。教師工作是辛苦的,教師工作也是快樂的……」會上陳立群校長做了情真意切的講話。陳立群曾赴黔東南貧困地區無償支教4年,幫助貴州臺江縣民族中學本科率由10%提升到79%。他對教育事的滿懷熱情,對故鄉臨安抱有拳拳之心。
  • 「選擇教育,我今生無悔」!"時代楷模"陳立群重回母校,親述教育情懷
    去年教師節,我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去年下半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我先後兩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今年教師節,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我受到袁家軍書記的親切接見。所有這一切,都要感謝母校,浙師大是我人生夢想啟航的地方。可以說,沒有母校的薰陶和栽培,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
  • 「時代楷模」陳立群受聘為浙師大客座教授
    我認為,教育的道,首先是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然後是教育教學規律……」近日,浙江師範大學舉行「時代楷模」陳立群先進事跡報告會,500餘名師生現場聆聽。會上,陳立群受聘為浙江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據悉,陳立群是浙師大1977級校友,報告會上,陳立群講述了自己在浙師大的成長經歷,「精神的豐富填滿生活的艱苦」是他大學期間最深的感受。
  • 放棄200萬年薪,從杭州到貴州扶貧支教 教師節,致敬「時代楷模...
    但王世珍想了又想,最後決定把錢還給陳校長,又寫了一封信,一起塞到校長辦公室:「陳校長,您就像是一盞燈照亮了我的心靈,您的心意我領了,每個人都有苦難的時候,但我明白,人如果不是到了絕境,絕對不能靠別人來,改變自己的處境,而是要有所作為。」
  • 向楷模學習 為先進點讚——陳立群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9日訊 (記者吳秉澤 王新偉)連日來,浙江對口幫扶貴州臺江民中校長陳立群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大家普遍認為,陳立群是在優先發展教育、建設教育強國實踐中湧現的教書育人楷模,是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傑出代表。
  • 陳立群:我為什麼放棄百萬年薪到貧困縣支教
    2016年,年近60歲的陳立群從杭州學軍中學校長崗位卸任。之後,有民辦高中開出百萬年薪想聘請他,但陳校長拒絕了,他決定到臺江縣支教,擔任該縣民族中學校長,開出的惟一條件是:解決吃住,分文不取。  在當天的獎學金發放儀式上,有村民向陳立群提問「為什麼放棄百萬年薪選擇到貧困縣當校長」。陳立群說,想幫助更多的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教育,才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陳立群:退休後拒絕百萬年薪,卻要去深山選擇當一名免費教師
    退休後獲得民辦中學的百萬年薪邀請,可是他不為所動,主動請纓從繁華舒適的家鄉杭州,去了偏遠貧困的黔東南,選擇支教,分文不取。支教期間,他讓本科率從僅有的10%上升到79%,四年間,讓2200多名學生走出大山,改變的不僅僅是這些孩子的命運,連帶著還有這些家庭的命運。他就是陳立群。
  • 讓更多「燃燈者」點亮鄉村孩子的心靈——「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
    讓更多「燃燈者」點亮鄉村孩子的心靈——「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引發教育戰線熱烈反響光明日報記者
  • 兩篇報導成就兩位「時代楷模」,這位新華社記者是如何做到的
    新華每日電訊 薛園資生堂·電訊訪談間她曾先後採寫推出黃大發、陳立群兩名「時代楷模」,也為塵肺病患者爭取權益;跋山涉水是工作常態,  因為我跑口遵義,2016年夏天的時候,好幾個遵義的朋友打電話給我,說播州區有個老支書叫黃大發,他非常了不起。我就問「他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他們的回答幾乎是一樣的,說他修了一條渠。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農村的普通小水渠,可是提供線索的朋友都很激動,力推我去看一看,也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水渠。
  • 本科率10%變79% 陳立群貴州支教4年「點石成金」
    (臺江民中供圖)8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本科率10%變79%,陳立群在苗鄉立起一群「幼苗」——這位被當地孩子敬稱為「名校長爸爸」的時代楷模,貴州支教4年讓一所「差校」發生「點石成金」之變》的報導。最近,63歲的陳立群即將卸任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一職的消息,震動了大山深處的臺江縣。人們捨不得這位兢兢業業為苗鄉付出14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好校長。
  • 放棄百萬年薪遠赴貴州支教 陳立群:讓他們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是...
    這也是我紮根臺江義務支教的初衷,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文化。從外地遊客有文化地走進來,到本地百姓有文化地走出去。傳承與選擇我出生在臨安農村,家住在有著數百個臺階的塔頭嶺之上。即使支教中遇到一些困難,可想到這裡的孩子,還處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讀書,心裡就會有份沉甸甸的責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裡的孩子創設更好的求學環境。中國那麼大,教育欠發達地區那麼多,總要有人來做這些事情。學校教育,一頭挑起的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一頭挑起的是千百個家庭的幸福與期待。我的支教理念就是:人生而平等。
  • 用愛與責任築起教育的豐碑 ——援青教師組織陳立群同志專題學習會...
    ,11月1日,在青浙江援青教師組織開展向陳立群同志學習的專題學習研討活動,學習陳立群同志不忘初心、燭照學子的堅定信念和大愛無私、甘於奉獻的高尚品格。   浙江援青教師一起觀看了時代楷模陳立群的專題片,陳立群從教近40年,退休後他拒絕了多家民辦中學的高薪聘請,前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民族中學擔任校長,分文不取,用愛與責任呵護貧困學子的求學夢,激發學生的內驅力
  • 接過陳立群的教棒 臺江民族中學迎來新的「杭州校長」
    一位是臺江人家喻戶曉的老校長陳立群,再過幾個月,他就即將結束支教,返回杭州;另一位,則是剛剛從杭州趕來的臺江民中新校長——杭州第四中學黨委副書記蔡毛。「我是8月14日抵達臺江的,同行的還有杭州市援派臺江民中支教團的另外三位老師。」蔡毛告訴記者,這幾天他一面忙著深入課堂了解學情和教師教學,一面向陳立群校長和其他校領導請教了解校情,以求儘快熟悉學校情況。
  • 用愛點亮孩子夢想,教育即心靈喚醒
    9月9日,在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陳立群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原杭州學軍中學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在陳立群身上,有著許多耀眼的光環標籤,但最讓人感動又肅然起敬的,是他支教工作者的身份,和淡泊名利、支教扶貧的一片丹心。
  • 不要期望孩子有太多的美德,我從不希望孩子成為道德的楷模
    ,必須準備在孩子的性情進人新階段時作更多的修改。因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成為道德楷模很可能會培養他虛假的人格。而且,我也認為孩子是不應該成為楷模的,因為他自身的可塑性還很大。 任何作為楷模的東西,無一例外地會得到很多榮譽、關注,甚至不切實際的讚揚。這樣會使孩子生活在虛幻的現實內影中,並認為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切(而現實則完全不是這樣)。
  • 本科率10%變79%,「名校長爸爸」陳立群貴州支教4年讓一所「差校」發生「點石成金」之變
    (臺江民中供圖)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李驚亞)8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本科率10%變79%,陳立群在苗鄉立起一群「幼苗」——這位被當地孩子敬稱為「名校長爸爸」的時代楷模,貴州支教4年讓一所「差校」發生「點石成金」之變》的報導。最近,63歲的陳立群即將卸任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一職的消息,震動了大山深處的臺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