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雜誌: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通州後,如何「生根」

2021-01-08 澎湃新聞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高屋建瓴地回答了「為何建設」「建成什麼樣」「怎樣建設」「必須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前提性、全局性、關鍵性問題。會議提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通州之後,更為核心的問題是如何「生根」於通州,如何與周邊區域環境相協調,實現北京城市副中心「人—產—城」的融合。為此,我們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與通州區域發展應實現共生共軛的發展:時間上要實現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共軛協同發展,空間上要實現一定地理區域範圍不同層級不同單元的共生協調發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理論指導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是行政主導下的嵌入式發展模式。這需要解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如何把從外部嵌入的力量(外力)內化為城市建設和區域發展的原動力(內力)。在具體實踐層面,嵌入式發展模式必須充分利用好本地現有資源環境,實現外來資源與本地資源多層面的磨合整合直至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外部優勢轉化為內生力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必須根植於通州區域發展之中。城市副中心建設與通州區域發展融為一體,其內在要求是實現「人—產—城」的融合,並進行空間拓展、結構調整、容量擴充、資源整合、治理有序等內容的探索,最終實現通州城市規模擴大和功能升級。探討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既有通州區及周邊區域的融合與協同發展,是一個全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這種行政主導型外部嵌入式的建設發展模式,不是嫁接改造,更不是全面覆蓋替代通州既有的基礎條件,而是要利用好通州本身的現有資源環境,實現外來資源與本地資源的多層面整合共軛,真正讓北京城市副中心根植於通州,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可持續成長的生命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要以通州區域資源環境條件為本底。這是城市副中心建設與通州區域發展之間共軛協同、合作共享的基礎條件。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範圍是在通州區90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劃定了155平方公裡。副中心建設的這片「土壤」的現狀、基礎條件本底是什麼,城市副中心建設的資源稟賦如何等,這是城市副中心建設與通州區域發展的承載條件。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在空間上要實現多極耦合,在時間上要實現多元共軛。這是城市副中心建設與通州區域發展之間共軛協同、合作共享的空間拓展條件和基本內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要處理好如下幾個層面的關係:與通州區的關係,與北京主城區的關係,與北三縣的關係,與雄安新區的關係,與整個京津冀的關係,與環渤海之間的關係,以及與國家整體層面的關係。研究理順以上關係,直接牽涉到以實現行政辦公區—副中心劃定的空間範圍—通州區劃範圍—北京區劃範圍—京津冀區劃範圍—環渤海範圍—全國範圍的空間多級耦合。同時,應大力聚焦城市副中心建設對通州區域發展的影響因素,包括經濟結構、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城市管理等多個側面。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內在要求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格局已定。在通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河北設立雄安新區,這「兩翼」是在既有行政區劃不變的條件下,重構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並作為新的發展支點來撬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一方面是為了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通過市委市政府搬遷,帶動資源要素流動,促進產城融合。另一方面是為了促進空間格局調整,帶動盤活京津冀東部地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增長極,帶動通州區—通武廊(北三縣)—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為此,要研究推進身心宜居、產城融合、資環一體、資源整合、文化相契、區域聯動六個主要領域的共生共軛發展。

身心宜居。為實現疏解帶動40萬人口到副中心工作、生活的預期,北京城市副中心需要建設宜居的環境和便捷的服務配套。當前,迫切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就是首批搬遷公務員是否留得住?高時間成本、長距離通勤以及子女教育等問題都已經成為現實問題,需要重視、引導,並在現實層面逐步予以解決。

資環一體。依據《城市副中心綠地系統專項規劃》,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形成「兩帶、一環、一心」的園林綠化空間布局。城市外圍是一道由森林溼地公園組成的綠色休閒環,「水韻林海,藍綠交織」。在潮白河西岸與河北北三縣交界處建設寬100米以上、面積3萬畝的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通州打造成綠色發展的示範區,在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汙水、垃圾處理等方面達到一流的綠色標準。

資源整合。探討資源整合的思路和方式,以實現新城建設的根植性和發展性問題。資源整合包括兩方面。一是經濟發展方面,通過傳統產業改造、新興產業培育和未來產業孵化三種思路提升新城建設的經濟發展水平。二是社會發展方面,通過公共服務提升和環境質量改善,促進民生生活改善。

產城融合。產城融合要求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以達到產業、城市、人之間的有序協同。通過「拆籠騰地」「騰籠換鳥」,加快調整退出不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產業,這成為通州區的必然選擇。具體包括調整退出中低端產業、整治工業大院,為城市副中心建設留足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要順應產業集聚的要求,從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出發,布局產業促進城市功能,「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

文化相契。通州文化源遠流長,主要包括運河文化(生態文化)、創意文化(藝術創作)和現代文化(休閒娛樂、環球影視)。首先要解決文化傳承問題,既要體現北京特點,又要有通州的地方文化特色。其次是進行文化創新,實現傳統文化與國際文化相對接,以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通州現在的藝術品創作交易、出版發行、動漫網遊、原創音樂、影視節目製作等文化產業已嶄露頭角,獨樹一幟。

區域聯動。通過實現城市副中心與通州區的一體化發展,加強與中心城區的錯位發展,實現與雄安新區「一體兩翼」的聯動發展,促進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的「三統一」整合發展,由此帶動京津冀東部地區的協同發展,把未來的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高端示範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對策建議

北京城市副中心現在處於由規劃向建設落實的轉變階段。北京市現在的工作重點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抓手,從低端產業轉移入手有序推進副中心建設與服務首都的平衡協調。通過城市副中心建設,有序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實現「人—產—城」的高度融合。同時,充分發揮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地位作用,把創新型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副中心發展的未來取向。在城市副中心建設階段,要有序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與城市治理及其服務首都的平衡協調。

從思想上客觀認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高標準要求與通州區基礎薄弱的現實狀況。只有認清現實,才能在現實的基礎上,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謀篇布局階段,在開始的頂層設計中就要充分考慮通州區的狀況,而不是邊規劃邊建設,或者邊建設邊規劃。深刻理解「都」與「城」的概念,理解「副中心」與「通州區」的關係,讓兩者更好地融合。在建設和管理層面,尤其是在城市管理方面,要用「工匠精神」,如同繡花一樣,靜心雕刻這座歷史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規即將出臺,民眾對此期待很高,如何滿足回應市委書記蔡奇提出的關於「便利性、宜居性、公正性、多樣性、安全性」的標準和要求,關鍵還是要體現在具體規劃的執行落地上。

從空間上彰顯系統的開放性,奠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與穩定運營的基礎條件。在區域空間的多極耦合性上,主要需妥善處理好五個關係。一是處理好「一主一副」的關係,副中心帶動中心城區的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是重要的空間節點,也將履行城市新中心的部分職能。二是處理好155平方公裡與906平方公裡的關係,即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通州區,二者如同雞蛋黃和雞蛋清本是一體。解決的突破點在於打造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特色小鎮(如臺湖、永順、梨園特色小鎮),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三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京東部地區的關係。副中心的發展要統籌與周邊鄰區的共同發展,可通過建立快速便捷的網狀交通體系,加強副中心與平谷、順義、亦莊的聯繫,促進整個東部地區發展。四是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的關係。這是核心與外圍、中心與腹地的一體化關係,將聯合形成相對緊密型區域,在功能上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通勤密集的區域功能綜合體,在形態上是通過便捷交通聯繫起來的多節點網絡型區域綜合體,在管理上是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聯合體,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動交通、公共服務、產業等向北三縣延伸布局。五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的關係。它們共同構成北京新的「一體兩翼」,是相對北京、天津兩個中心城市來說的「反磁力」中心,但這「兩翼」一定要錯位發展、優勢互補。

通過結構優化與功能整合促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與城市的融合。加強產業與功能區之間的銜接協調。注重產業生態化融合,通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功能區整合,培育一批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促進社會服務體系的結構優化與功能整合,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強精細化管理,實現社會服務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由防範、控制型向人性化、服務型的功能轉變。(本文是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大都市圈的發展與治理研究》(ZT2015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玉海,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何海巖,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博士)

(原標題為《 如何實現「人—產—城」的共生共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理論與現實思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後,在通州建設城市副中心的設想,開始步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視察北京時提出,北京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2015年6月,在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頒布。
  • 通州如何變身: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正在編制(圖)
    北京攤大餅式擴張早已難以為繼,而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提速,則是打破舊有城市發展模式的標誌。通州作為副中心的提法由來已久,北京甚至規劃了包括通州在內的11個新城,但是這些年來無論是副中心還是新城的建設,都不足以有效分解中心城區的壓力。
  •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區到底是什麼關係?!
    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通州,但通州卻不等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因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為155平方公裡,通州區卻有906平方公裡。↑北京城市副中心沙盤看到沒?北京城市副中心就是這約155平方公裡的地方!也就是此前規劃的通州新城範圍。
  • 北京城市副中心拉開建設框架
    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開工、城市綠心今年9月底開園、智慧綜合管廊上半年全部建成……一批有著重大影響的工程紮實推進,標誌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1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處處生機勃勃,由打基礎階段邁入拉開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這些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卡地」
    天安門向東30公裡,京杭大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如火如荼。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長啥樣?形如「赤印」的圖書館,「帆船」模樣的博物館,「糧倉」構造的劇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設的三大建築外形別致,充滿「未來感」,讓人耳目一新。
  • 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總量為1200億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今天(11月19日)上午,在第二十三屆京港洽談會投資北京推介會上,通州區政府副區長蘇國斌引用詩人王維珍的詩句,向參會嘉賓推介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國斌介紹,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投資總量為1200億,佔北京市投資總量的17%。11月19日上午,通州區政府副區長蘇國斌在第二十三屆京港洽談會投資北京推介會上發言。
  • 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為什麼大興機場臨空區比不了城市副中心
    今天,《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發布,所謂首都功能疏解的兩個集中承載地——通州和大興,自然會進行一番對比。通州的拳頭級項目是城市副中心,大興則是臨空經濟區。
  • 通州副中心的中心是哪裡?
    年底臨近,各個項目都在加速,通州副中心的首個限競房也馬上就要開盤了...之前也給大家介紹過,今兒借著給大家分析項目,重點聊聊通州副中心這個區域。先說第一個概念,通州不等於副中心,好像很多人並分不太清「通州」和「副中心」這倆之間的區別。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添1萬餘個優質學位
    來源:北京日報連續3年,城市副中心每年都有新增優質校開學,僅今年一年就新增2880個優質中小學學位。「十四五」期間,這種速度將繼續保持。目前,副中心規劃在建幼兒園和學校將新添一萬餘個優質學位。最近幾年,人大附中、理工附中、北京二中、北京五中、黃城根小學、北京一幼海晟實驗園等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先後入駐副中心,新增優質學位9千餘個。市教委說,所有學校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由本校校長任法人,帶領團隊進駐城市副中心,確保教育質量。
  • 北投集團董事長李長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規模已超過3000億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5日-27日,「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在北京召開。27日上午,在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專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利進行了分享。李長利表示,目前北投集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的項目超過了150個,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
  • 榜樣力量 溫暖城市副中心——2019-2020年北京通州榜樣光榮榜發布
    來源標題:榜樣力量 溫暖城市副中心 北京之東,運河之畔,乘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東風,通州區城市形象、人文風貌不斷帶來「驚喜」。城市的發展背後,總是離不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努力,閃耀著奮進之光的「人」。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助力副中心復工復產加速度
    疫情防控期間,北投集團所屬北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簡稱「副中心基金」)充分發揮產業基金引領作用,協調推動社會投資人和合作夥伴的力量,合力保障副中心投資建設和產業有效落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曾在文創領域、文博領域都引起極大轟動的「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會議中心重新起航,並將參賽的文化資源擴大至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企業和品牌賽道、文旅景區賽道、博物館賽道、北京城市副中心賽道。新的賽道,更高的平臺,使該設計大賽成為2020年最引人矚目的文化活動之一。
  • 北京城投董事長李長利:城市副中心建設是萬億級的投資,鼓勵更多...
    「未來副中心將落地一批現代產業,其發展需要股權投資、融資擔保、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等一系列金融服務。」他表示。李長利還指出,2019年北投集團成功發起設立了總規模不低於1000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得到了央企、市屬企業和外資企業等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基金募集成功,既解決了副中心建設資金缺口,又使社會資本共享副中心發展帶來的紅利。
  • 通州副中心130萬的人口規劃量太少?親,這相當於今天浦東兩倍的人口...
    文|葉書利 副中心規劃終於揭開面紗了,北京的通州時代到來了。 有關副中心規劃的詳細文章,可點擊文章《央府批覆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與北三縣是一家》。 接下來,在壹書生(環京置業首席社群:公眾號「壹書生說房」微信ID:yishusheng-fang)逐條與壹粉們擇重點解讀下相關事宜: 130萬人口上限量太少?
  • 北京婦產醫院、首兒所……市屬醫院紛紛進駐城市副中心
    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新感染樓啟用、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北京胸科醫院改建項目開工建設、首兒所通州院區項目完成規劃設計開工在即……伴隨城市副中心建設,一大批優質的醫療資源正在向城市副中心有序轉移。近年來,在市醫院管理中心的帶領下,北京市屬醫院向東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 千億級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正式起航
    千龍網北京3月29日訊  3月2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籤約儀式暨基金成立大會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報告廳隆重舉行。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磊,市金融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妍,市發改委副中心辦投資計劃處處長姚偉龍等領導,通州區相關委辦局、北投集團,以及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冶、通州國資、香港新華集團等投資人代表約100人參加。
  • 愛琴海落子通州副中心 打造北京第二座「愛琴海購物公園」
    2020年4月,愛琴海購物公園通州京杭廣場項目正式落地。該項目為愛琴海集團與北投集團旗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基金、綠城中國三方合作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集購物中心、住宅、五星酒店和甲級寫字樓為一體,是目前通州存量市場中稀有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作為該項目商業規劃的核心,愛琴海購物公園整體建築面積約8.1萬㎡,規劃地下2層地上6層。
  • 北京婦產醫院、首兒所...市屬醫院紛紛進駐城市副中心
    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新感染樓啟用、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和北京胸科醫院改建項目開工建設、首兒所通州院區項目完成規劃設計開工在即……伴隨城市副中心建設,一大批優質的醫療資源正在向城市副中心有序轉移。近年來,在市醫院管理中心的帶領下,北京市屬醫院向東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 通州首個高鐵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原來在通州這裡!
    城市副中心將建地下火車站今年正式開建的京唐城際北京段起點設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而這座車站將成為未來全新的北京大型鐵路樞紐。城市副中心火車站位於通州楊坨地區,北邊是運潮減河、南邊是北運河。今年正式開建的京唐城際北京段起點,設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而這座車站將成為未來全新的北京大型鐵路樞紐。魏成林說,城市副中心火車站位於通州楊坨地區,北邊是運潮減河、南邊是北運河。魏成林說,這個車站主要是給京唐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以及若干條軌道交通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