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文明鄉風潤心田 鄉村振興譜新篇

2020-12-17 中國文明網

秀麗鄉村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培育良好鄉風民風,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之力。如今,一幅幅鄉風文明、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珠源大地徐徐展開。

  強農富民興產業 打造美麗鄉村聚寶盆

  陽春三月,走進白水鎮大德彝族村,村口的牌坊處讓人眼前一亮:「鄉村振興感黨恩,民族團結向前進;不忘初心記恩情,各族人民大團結」,醒目的對聯充分詮釋了黨建引領該村繁榮發展的真諦。在路旁,大德村致富帶頭人張春指導村民正忙著挑揀採摘好的小莢豌豆裝框售賣,忙碌的村民們臉上露出了質樸而幸福的笑臉,一派美麗鄉村豐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近年來,霑益區堅持「建基地、扶龍頭、創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蔬菜、萬壽菊、蠶桑、水果、畜牧、中藥材等六大產業,引導農業與休閒、旅遊、文化、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以上,發展農業「小巨人」3個,培育家庭農場10個、市級以上農業專業合作組織10個、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個,建設農業產業化集中示範點7個。創建休閒農業示範點3個,打造最美休閒鄉村6個,優化提升花山現代農業產業園,新建珠江源片區、龍興片區2個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

  一村一韻煥新顏 鑄造生態鄉村新風貌

  霑益區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精準施策,聚焦「宜居、宜業、宜遊」建設標準,堅持「政府引導、科學規劃、群眾主體」原則,建立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組四級領導包保的網格化管理制度,以「三改三提升一示範」為抓手,統籌推進農村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近日,走進炎方鄉磨腳村,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民風淳樸、村容整潔,群山環繞,呈現一派美麗新農村的生態景象,讓人流連忘返。

  磨腳村完善美麗鄉村規劃和農民建房規劃,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農村廁所革命」。堅持「黨建+」模式,開展「主題黨日+創文+人居環境提升」志願服務活動,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五有」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堅持整治、監督、鞏固與發展同頻共振,確保農村環境長治久美。村民生活習慣得以改變,村容村貌明顯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磨腳村是全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全區134個村(社)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一邊做清「四堆」、拆「兩房」、改「旱廁」、清「河湖」等「清零」的減法,一邊做「增綠」的加法,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區已硬化農村公路102公裡,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08件,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程27項,夯實了農村基礎設施。清理廢棄建築和殘垣斷壁483處,清潔村內道路3947公裡,清理「四堆」3600餘噸,共清理生活垃圾8000餘噸,完成危房改造3066戶,改建農村戶廁2632座。健全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成垃圾焚燒廠4座、垃圾中轉站5座、垃圾填埋場2座,建有垃圾收集池500餘座,增設各類垃圾收儲設施400餘個,鄉鎮配備垃圾壓縮車6輛,保潔車輛40餘輛,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為81.5%。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發動專(兼)職巡河力量,開展了聯合執法和專項清理行動,清理河(溝、渠)609公裡、清理淤泥1200餘噸,建成鄉村汙水管網177.78公裡。

  西平街道彩雲社區渾水塘村入選雲南省2019年度州市級美麗村莊,龍華街道新龍社區、花山街道松林社區松林村、德澤鄉熱水村、大坡鄉耕德村入選雲南省2019年度縣級美麗村莊,德澤鄉老官營村、炎方鄉磨腳村、白水鎮大塘村、盤江鎮吳家莊村等4個村成為美麗鄉村示範點。

  村規民約塑鄉風 提升鄉村振興精氣神

  走進德澤鄉老官營村,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在鄉間田野鋪展開來。

  「誡黃賭毒,傷風又敗俗;誡盜搶騙,害人害己路;誡鄰裡鬥,兩敗俱傷途;誡操辦風,攀比難重負……」這便是老官營村全體村民修訂完善的村規民約,凝聚著村民的共同價值觀,規範千家萬戶的道德準則,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順應農村群眾對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新變化新期盼,反映著「民願」,推動老官營村不斷向前發展。

  「我們老官營村自從制定完善了這個村規民約後,不管是婚喪嫁娶風俗還是人居環境,都比以前好多了,成了家庭和睦、鄰裡和順、幹群和諧,生態環境美、人居生活美、鄉風文明美的『三和三美』新農村。」老官營村黨總支書記梅永坤介紹說。

  盤江鎮大興村依法依規修訂完善了符合本地實際、操作性強的村規民約,一紙「硬辦法」,破解農村工作難題,推進基層自治更加科學化,以村規民約助推鄉村振興。吳家莊村巧用村規民約,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大力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節儉養德、奉獻公益」文明新風尚。大坡鄉耕德村把人居環境整治、老舊房拆除、嚴禁濫辦酒席等,納入「誠信紅黑榜」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德澤鄉熱水村村規民約修訂完善後,踐約成為全體村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近年來,霑益區134個村(社)結合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實現村規民約全覆蓋,提倡什麼,摒棄什麼,清晰明了,聚攏人氣,規範鄉村管理「接地氣」,讓農民精神生活實起來,形成新風尚,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文明力量。

  塑形鑄魂強文化 催生鄉村文明新動能

  漫步在全國文明村——白水鎮大德彝族村,醒目的村規民約標牌,雅致的休閒廊亭,整潔的文體廣場,到處洋溢著一股清鮮的文明之風。目前,該村活躍著廣場舞隊、舞龍隊、演唱隊、地方曲藝表演隊等多支文藝隊伍。

  為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補齊農村文化短板,霑益區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保護和傳承鄉土特色文化,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各村(社)抓好陣地建設,建好農家書屋,打造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廣場等,對村民加強文化宣傳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明道德素養。目前,全區建成農家書屋122個,圖書30萬餘冊,農村文化活動場所130餘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全覆蓋。134個村(社)按照「六個一」標準規範建設了道德講堂,定期開展活動,為鄉村文明催生新動能。

  近年來,霑益區組織文藝工作者開展「四下鄉」「常下鄉」文化下鄉志願服務活動200餘場次,把舞蹈、器樂、書法、繪畫等藝術培訓和文化巡演送到百姓身邊。大坡、菱角、德澤、炎方、白水、盤江等鄉鎮,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婦女開展了刺繡、剪紙等地方民族特色工藝文化培訓50餘期,助其居家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實現農村5000餘人次家門口增收致富和素質提升,實現了非物質文化工藝的傳承和保護。

  如今,霑益區鄉村勁吹文明之風,浸潤著每個市民心田,引領著鄉村振興,每個鄉村都在闊步向前,越來越美,越走越文明。(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施會鵬 文/圖)

相關焦點

  • 坡頭區:鄉風文明潤民心 鄉村振興展新顏
    近年來,坡頭區做實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平臺覆蓋區鎮村的基礎上,整合村文化樓、大戲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努力打通精神文明創建的「最後一公裡」,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 【新文明實踐】以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五個方面的總體要求中,鄉風文明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堅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以優秀文化引領鄉村文化的前進方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群眾的思想問題,是鄉村振興戰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抓住鄉風文明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奮進中的霑益區
    建國以來,霑益歷經三分三合,1950年成立霑益縣,1958年霑益、曲靖兩縣合併為曲靖縣;1965年7月恢復霑益縣制,1983年9月曲靖、霑益兩縣合併為縣級曲靖市;1997年撤銷原縣級曲靖市分設霑益縣、麒麟區,2016年3月撤銷霑益縣設立曲靖市霑益區。
  •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2020-12-19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西安: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
    原標題: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
  • 雲南霑益: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以來,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力舉措,深入貫徹實施,發揮《條例》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的「強心劑」和市民自發規範行為舉止「催化劑」作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推動霑益文明程度邁上新臺階。
  • 鄉村振興譜新篇 擊鼓催徵正當時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沐浴著鄉村振興的春風,福州大膽實踐:立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吹響特色農業發展集結號;從環境整治入手,持續推進鄉村生態宜居建設;回應群眾關切,探索農村基層治理新模式……福州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農」發展正鋪開斑斕畫卷。
  • 2020年甘肅遴選考試策論文寫作:建設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
    遴選策論文寫作:建設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鄉風自古以來就是純樸,恬淡的代名詞。我們有「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田園童趣,也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豐收富足,美好的田園生活與文明的鄉風緊密相連。鄉風不僅能滋養農民的精神境界,也是帶動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塑造文明家風才能為實現鄉村振興助力。建設文明鄉風,有其內在要求和現實需要。
  • 【鄉村振興】義都鎮新潭村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向「三美」新農村目標邁進!
    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過程中,義都鎮新潭村大力推進「三美」新農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鄉風文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除了完善基礎設施,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四小園」建設、美化鄉村環境外,新潭村還於2019年投資20多萬元興建公共圖書室。
  • 為幸福家園鑄魂——鮓洲村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抓住鄉風文明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這為鮓洲村迎來了「蝶變」的轉機。鮓洲村村容村貌整潔 記者 蔡亞文 攝志願服務改變了民風村貌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不僅我們的日子好過了,我們這裡還建成了鄉風文明的幸福家園。」冬日暖陽下,村民趙帶弟拿一把木耙,將剛倒出來的稻穀薄薄攤開,在地面上輕輕拉出一道道柔美勻稱的金色紋路。文明鄉風涵養和諧鄉村文明鄉風,不能囿於傳統鄉村社會固有的道德規範。隨著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無形中成了「新常態」,正風俗是當務之急。
  • 【曬績推優】不忘初心擔使命 振興鄉村譜新篇——大新莊鎮2019年度...
    【曬績推優】不忘初心擔使命 振興鄉村譜新篇——大新莊鎮2019年度重點工作紀實 2019-12-2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鄒城市大束鎮: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今年以來,鄒城市大束鎮依託豐厚的山水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優勢,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大束鎮實現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孟子學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建設全覆蓋。
  • 曲靖市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村等擬推薦名單公示
    >和第四屆曲靖市文明家庭名單的公示根據中共曲靖市委辦公室曲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曲靖市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管理辦法》(曲辦發〔2015〕6號)、《曲靖市文明家庭創建評選管理辦法》(曲辦字〔2017〕28號),市文明委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市級文明單位、文明行業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初心如磐謀新篇——磐石市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初心如磐謀新篇——磐石市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2020-10-2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教育廳檢查組到霑益區檢查指導雲南省2020年公務員筆試考點準備工作
    8月18日下午,省教育廳檢查組到霑益區第四中學檢查指導雲南省2020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考點設置工作,副區長程萬軍、區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陪同檢查。  檢查組一行現場查看了霑益區第四中學考點布置、監控現場等情況,聽取考點負責人關於考點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匯報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
    遴選申論:本文整理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 從2005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十九大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要求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鄉風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富庶而文明,此謂『澤惠綿亙』」。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於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質,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賈寨鎮:生態宜居 鄉風文明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孟莊村緊扣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針內涵,走出了一條「兩委主導、規劃引領,試點先行,持續推進」的鄉村治理模式,孟莊村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孟莊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28日下午,記者一行來到賈寨鎮孟莊村,村支部書記孟慶海帶領我們進行村內參觀。
  • 無為市洪巷鎮:聚力鄉風文明 奏響振興大曲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無為市洪巷鎮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