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5月29日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新理念:紅白喜事新辦

  5月26日上午,渦陽縣舉辦第三屆集體婚禮。圖為新人們在「移風易俗我踐行 婚事新辦我帶頭」籤名牆上簽名。圖片來源:亳州文明網

  5月20日,「愛團圓·愛溪你·相約高新」2019年南昌市青年中式集體婚禮在南昌高新區艾溪湖溼地公園舉行。此次活動有一個特別的口號——「抵制高價彩禮 幸福從零開始」,旨在向南昌市廣大青年倡導婚事新辦、儀式從簡、健康文明的婚俗新理念,讓簡辦婚禮重內涵,彩禮隨禮重情義,喜慶儀式重文明,通過中式集體婚禮的體驗將積極的婚姻價值觀傳遞給新人及其家庭,為忠於愛情、熱愛傳統文化的新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珠釵搖曳,裙裾飛揚。4月30日,2019世界月季洲際大會「幸福像花兒一樣」漢式集體婚禮在河南南陽月季大觀園如期舉行,30對新人在充滿漢代風情的音樂詩篇中,身著端莊的紅色漢式婚禮服,在月季大舞臺攜手成為伴侶。集體婚禮嚴格遵循史料,再現了迎賓禮、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解纓禮等傳統婚禮流程,儀式感十分厚重,同時又弘揚傳統美德、倡樹文明節儉婚俗,令廣大群眾連連稱讚。

5月22日,浙江溫州「濃情五月·執手共漫」2019文成縣首屆新式集體婚禮舉行。圖片來源:溫州文明網

  在浙江紹興越城區,「婚事簡辦雅辦」這一移風易俗的倡議其實已經提倡了很多年,很多新人其實都已經在踐行;而好的風尚實際上是需要一定的載體來傳播的,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好的影響不斷擴大。於是,紹興越城區民政局借著要搞活動的契機,擬定了一份承諾書,內容包括:「婚事雅辦,不講排場;提倡舉辦集體婚禮、家庭婚禮、旅行婚禮等有紀念意義的婚禮;反對奢侈浪費、抵制『天價』婚姻……」承諾書用了大紅色的紙張,末尾讓新郎和新娘鄭重地籤下各自的名字。

  近年來,武漢江夏烏龍泉街狠剎農村紅白喜事比排場、比闊氣的風氣,邀請「土廚師」加入紅白理事會。徐啟亮就是「土廚師」之一,因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熟悉村灣世故,可以第一時間介入,在辦宴席過程中勸導村民節儉辦酒席。目前,江夏區已邀請36名鄉村廚師加入理事會,推動移風易俗,讓鄉村風清氣正。

  新風尚:家風家訓入心

5月12號,安徽宿州碭山縣舉辦「建設好家庭 傳承好家教 弘揚好家風」家庭表彰活動 圖片來源:宿州文明網

  家風家訓,懿德流芳;成風化人,浸潤心靈。近年來,安徽宣城績溪縣實施「百村家風家訓引領工程」,不斷提升群眾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績溪縣將立於祠堂中、家譜裡的家訓家規拿出來,讓村民們時刻比照、爭學趕超、提升素養,此外,良好的家風家訓經過提煉,有些已寫入「村規民約」,並成為每位村民自覺遵守的準則,從而帶動鄉風民風的轉變。

  5月25日,福建泉州晉江靈源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六守六無」平安創建暨「倡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親子闖關活動在靈源街道靈水古民居靈溪谷9棟古厝裡舉行。活動現場還表彰「平安家庭」「最美家庭」,鼓勵他們用良好的家風帶動淳樸的民風。近年來,晉江靈源街道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宣傳活動,不斷深化平安創建及移風易俗工作,為幸福新靈源建設營造出了良好的氛圍。

福建三明建寧縣巾幗志願者進社區向住戶、市民分發「好家風好家訓」宣傳手冊。 圖片來源:三明文明網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山東濰坊壽光市聖城街道深入推進,各村各社區各項活動朝氣蓬勃開展起來,餃子宴、孝德大講堂、好婆婆好媳婦、巾幗美家……一項項活動如春風化雨浸潤到老百姓心裡,讓家風美吸引村風美,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新的社會風尚蔚然成風。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良好的家風家訓如同春風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培育良好家風家教,廣東河源利用「網際網路+婦聯」「婦聯好聲音」服務欄目等,通過宣講、培訓等方式,傳承好家風家訓,培育良好家風家教。近年來,河源市婦聯把家庭文明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載體,常態性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宣傳倡導家庭文明創建。

  新內涵:鄉村文化繁榮

南陽市西峽縣「舞臺藝術送基層」惠民演出走進蓮花街道 圖片來源:南陽文明網

  近年來,廣東珠海市鬥門區傾力打造文化節、鄉村旅遊節、體育節和美食節四大品牌活動;在全區127個村居建設127個村居文化活動中心;舉辦十裡蓮江音樂節、白蕉海鱸旅遊文化節、農耕文化體驗等文旅活動;以「裝泥魚、鬥門水上婚嫁」為代表的兩項國家級非遺項目,連結多項省市區非遺項目,讓鬥門文脈的精華得以傳承,煥發出鄉風文明的魅力。

  山東威海東車門夼村不斷加強文化建設,豐富群眾生活。圍繞文化惠民,繁榮農村生活主題,村委大院配齊了黨員活動室、老年人活動室、農家書屋等惠民辦公文化活動設施,為村民休閒娛樂提供了好去處。還將村老磨坊舊址改建成鄉村記憶館,保存好百年民居胡同等文化遺產,把帶有鄉村特色的符號和元素留住,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成立了秧歌、鑼鼓等文藝隊伍,在春節、中秋節等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

雲南騰衝市固東鎮小組活動場所上的文藝活動 圖片來源:騰衝市婦聯微信

  為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昌高新區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促進農村移風易俗,構建了特色鄉村文明體系,描繪出「鄉風文明」之美。

  蘆洲南瓜節,俗稱金瓜節,因當地人稱南瓜為金瓜。每年農曆二月十三,廣東惠州惠城區蘆洲鎮東勝村都會舉行盛大的南瓜節。據介紹,近年來,南瓜節被注入更加文明健康的內涵,儀式期間,村裡會放電影,還舉行唱歌、舞蹈、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成為村民情感深處的文化紐帶,傳承著淳樸的民風民情。

  新制度:村規民約訂製

滁州南譙:文化長廊中白廟村的村規民約「三字經」 圖片來源:南譙區人民政府

  福建泉州鯉城區鯉中街道促進社區是一個以樓棟小區為主的社區,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該社區利用區位優勢,為每個小區量身訂製,實行「一區一圖一規定」,各小區根據實際情況,劃定不同的集中治喪場所、出殯路線、靈車停放點等,並制定不同的操辦婚喪喜慶管理規定。據了解,目前,鯉城轄區81個社區已全面完成移風易俗社規民約制定工作,並全部建立紅白理事會。所有社區均對出殯詳細路線進行規劃,盡力縮短路線,減少擾民行為。

  「玉皇山下,媯水南岸,滿族漢族,團結典範」……在北京市延慶區井莊鎮南老君堂村委會外牆上,精心繪製的南老君堂村規民約吸引著村民駐足觀看。目前,井莊鎮31個行政村中,已有18個村完成了「個性化」村規民約上牆,成為村莊一道獨特的風景,也在井莊鎮掀起了一股「學村規民約,守村規民約」的熱潮。村規民約上牆後,井莊鎮各村「兩委」,積極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開展黨員帶群眾共讀村規民約活動和踐行村規民約黨員先鋒行動,鼓勵黨員帶頭主動學習村規民約、模範遵守踐行村規民約,促進實現村規民約逐步轉化為村民自覺行動。

雲南麗江華坪縣白姑河村建立鄉風文明「紅黑榜」制度 圖片來源:麗江日報

  雲南麗江華坪縣為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近日起結合「村規民約」,引導基層群眾建立鄉風文明「紅黑榜」制度。「紅榜」弘揚正能量,「黑榜」鞭策反面典型,對推動農村移風易俗、提升鄉風文明和德治水平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通過實施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鄉風文明「紅黑榜」制度,在有效提高了鄉村自我管理和村民自治水平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農村各項工作。

  為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安徽銅陵在自治領域兩手做探索:一方面,用好村規民約,革除陋習,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實施「傳家訓、育家風、立家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傳育立行」教育工程,厚植美德,弘揚正氣。在銅陵,用村規民約規範婚喪事宜,頗為普遍:如天門鎮金塔村提出,「要移風易俗,喪事簡辦」;浮山鎮女兒橋村規定,「反對紅白喜事鋪張浪費」。

  新舉措:鄉賢榜樣德治

合肥肥東縣石塘鎮四合村鄉賢館展示的身邊好人 來源:合肥文明網

  鄉賢文化紮根鄉土,廣大鄉賢人士崇文興學,德高望重,以嘉言懿行垂範鄉裡,成為引領鄉風文明的活標杆。近年來,山東德州樂陵丁塢鎮鄉賢通過將優秀鄉賢事跡和傳統文化中愛鄉睦鄰的典型嵌入廣場、搬進禮堂、請上舞臺,發揮他們在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上的示範帶動作用,引領農村社會新風尚,營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圍。此外,該鎮積極探索建立「村『兩委』+鄉賢」鄉村治理議事制度,協助村「兩委」參與基層治理。

  為大力弘揚社會正氣,宣揚身邊好人、先進典型,倡樹文明鄉風,提升群眾文明素質,近日,安徽巢湖中廟街道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了「學習身邊好人 感受榜樣力量」先進事跡宣講活動,利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來教育和引導身邊的人,進一步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通過先進典型引領帶動,營造崇德向善、文明向上的環境,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舉行十星級文明戶授牌儀式 圖片來源:南陽文明網

  在四川邛崍市臨江社區,新鄉賢的評選,倡導的是講文明、重禮儀、守秩序、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為的是教育、示範、帶動廣大社區居民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新鄉賢只是臨江社區的榜樣力量之一。在臨江社區榜樣力量多種多樣:有優秀黨員幹部,有新鄉賢,有道德出眾的普通群眾,有產業發展的帶頭人,也有生活中的好兒媳、好公婆,還有最美家庭、最美院落……正是這些文明的細胞為臨江社區的發展增添了文明的活力與動力。

  近年來,遼寧盤錦盤山縣通過舉辦道德講堂、「善行義舉榜」「好人榜」和組織典型事跡文藝演出等方式,宣揚「身邊好人」,講述「盤山故事」同時,還通過縣主流媒體展示「最美人物」「最美家庭」「最美鄉村」的先進事跡,組織幹部職工加入「文明盤山」微博群和「印象盤山」微信公眾號,利用微信、微博、微視和文明網客戶端,擴大覆蓋面和輻射力,大力傳播「最美人物」「最美家庭」「最美鄉村」的正能量。  

  結語

  移風易俗潤民心。各地在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鄉風的過程中,通過多樣形式宣傳引導,多措並舉推進治理,有效促進文明鄉風成為群眾的共識,為廣袤的農村大地帶來怡人心脾的新氣象、新風貌,為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紮實基礎。(中國文明網策劃 南陽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新文明實踐】以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五個方面的總體要求中,鄉風文明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堅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以優秀文化引領鄉村文化的前進方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群眾的思想問題,是鄉村振興戰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抓住鄉風文明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
  • 臨澤縣:培育文明鄉風 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向心力
    ,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著力建設文明鄉風,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加快發展鄉村文化,強勁助力鄉村振興。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培育踐行主流價值,樹立鄉村振興正確價值導向。
  • 鄒城市大束鎮: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今年以來,鄒城市大束鎮依託豐厚的山水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優勢,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大束鎮實現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孟子學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建設全覆蓋。
  •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六個一」建設文明鄉風 領跑鄉村振興 2020-12-19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二、鄉風文明建設的5大措施1、優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風文明水平,要立足地方實際,探索創新發展以「山、水、田、林、園」相結合的鄉土農業景觀新模式,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旅遊景觀,引領農村農業產業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
  • 慶陽市多舉措加強鄉風文明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和有力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突出了鄉風文明建設對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極端重要性。
  • 無為縣紅廟鎮推進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無為縣紅廟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發展思路,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並緊緊依託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深入開展。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重點推進示範基地建設、龍頭企業發展、農業科技進步,突出「一鎮一業」培育,發展高效現代農業,建設了海雲永安河畔家庭農場、橫塘在福家庭農場、張永龍家庭農場等3個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重點打造閘北珍品苗木花卉、正崗畜禽養殖、橫塘稻漁綜合養殖產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不但增強了村級經濟發展硬實力,而且提升了美麗鄉村發展品質。
  • 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文明鄉風潤心田 鄉村振興譜新篇
    、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培育良好鄉風民風,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之力。如今,一幅幅鄉風文明、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珠源大地徐徐展開。  村規民約塑鄉風 提升鄉村振興精氣神  走進德澤鄉老官營村,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在鄉間田野鋪展開來。
  • 這就是山東|助農扶智、移風易俗,山東各地育「新農人」樹「新鄉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孫小茹)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山東各地因地制宜,通過創建直播「合作社」、黨建引領、移風易俗等舉措,育「新農人」,樹「新鄉風」,讓鄉村既有美麗「面子」,也有厚實「裡子」。
  • 陝西西安: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
    原標題: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
  •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程,明年濰坊市所有村莊把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
    為大力倡樹社會文明新風,有效破除陳規陋習、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全面提升鄉村文明水平、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近日,濰坊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濰坊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入推進實施移風易俗工程。
  • 承德市聚焦「五大目標」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承德市聚焦「五大目標」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想都不敢想,自己生活了半輩子的窮山溝,變成了現在這麼漂亮的地方2018年以來,承德市緊緊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奮鬥目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聚焦「五大目標」,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聚焦「產業興旺」,在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上實現突破。
  • 無為市洪巷鎮:聚力鄉風文明 奏響振興大曲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無為市洪巷鎮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振興。
  • 為幸福家園鑄魂——鮓洲村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抓住鄉風文明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這為鮓洲村迎來了「蝶變」的轉機。鮓洲村村容村貌整潔 記者 蔡亞文 攝志願服務改變了民風村貌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不僅我們的日子好過了,我們這裡還建成了鄉風文明的幸福家園。」冬日暖陽下,村民趙帶弟拿一把木耙,將剛倒出來的稻穀薄薄攤開,在地面上輕輕拉出一道道柔美勻稱的金色紋路。文明鄉風涵養和諧鄉村文明鄉風,不能囿於傳統鄉村社會固有的道德規範。隨著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無形中成了「新常態」,正風俗是當務之急。
  • 潮州:陋習破 鄉風正(移風易俗氣象新)
    此次集體海葬活動,是自2011年潮州市開展海葬活動以來參加家庭最多的一次,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推動,海葬作為一種文明節儉的殯葬方式逐漸被潮州民眾認可。  潮州素有「嶺東首邑」「海濱鄒魯」之美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為此,潮州市針對痼疾,多措並舉,破陋習、正鄉風,移風易俗,助推鄉村振興。
  • 永福: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2020年,永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永福鎮漁洞村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國家稅務總局永福縣稅務局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近年來,永福縣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貫穿於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全過程、融入鄉村振興各個方面,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軟實力,通過推進移風易俗打造群眾精神高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將「新時代文明種子」遍撒永福大地。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
    遴選申論:本文整理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 從2005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十九大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要求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鄉風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富庶而文明,此謂『澤惠綿亙』」。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於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質,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把握「二十個字」 統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個字總要求是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準確把握總要求的具體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理清鄉村振興戰略思路、全面科學系統落實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重要一環。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就業、高的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
  • 加強法治鄉村建設 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進入2021年,我們繼續推出第四季節目,本季節目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鄉村建設」為主題邀請河南、湖北、廣西等省(區)司法廳(局)長參加訪談。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湖北省司法廳廳長龔舉文,他分享的題目是:《加強法治鄉村建設 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湖北省司法廳廳長龔舉文接受採訪主持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精神文明建設巡禮」專題報導:安徽省推進文明村鎮創建綜述:鄉風...
    近年來,安徽各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以文明村鎮創建為載體,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持續倡導移風易俗,塑造鄉村文明新風,努力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綻放文明村鎮幸福花。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省亳州市譙城區、古井鎮等81個村鎮當選全國文明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