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永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永福鎮漁洞村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國家稅務總局永福縣稅務局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近年來,永福縣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貫穿於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全過程、融入鄉村振興各個方面,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軟實力,通過推進移風易俗打造群眾精神高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將「新時代文明種子」遍撒永福大地。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永福縣以志願服務為依託,精準把握百姓需求,開展助學、助困、醫療、法治宣傳、文藝演出等志願服務;不斷拓展資源整合路徑,將基層陣地用起來、工作力量動起來、各類活動開展起來;通過自媒體開設「文明實踐」專題專欄、戶外開設文明實踐宣傳欄等,傳頌孝行美德、播撒德行種子。截至目前,該縣累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000餘場次,12萬多人次參與志願服務。其中,今年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扶貧扶智」等主題,組織1萬餘名黨員志願者廣泛開展「社區鄰裡守望」「農村扶貧助困」「愛衛五大清潔行動」等600餘場志願服務活動。
為了充分發揮當代鄉賢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上的示範帶動作用,引領農村社會文明新風尚,永福縣評選一批致富帶頭人、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代表、文明家庭代表等先進典型,通過「上講臺」「鄰裡講」「課堂講」等多種文明實踐形式,用鄉音鄉情以事說理、以理明德,在潤物無聲中轉變群眾觀念,培育良好道德風尚。《桂系演義》的作者、國家一級作家黃繼樹把對家鄉的情懷融入挖掘和傳承福壽文化之中,主編《福壽之鄉》以文育人;入選「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青年」的秦文勇用英雄事跡以事育人;先後榮獲「桂林市鄉村創業創富好青年」稱號、第五屆自治區道德模範誠實守信提名獎的有為青年潘小波用親身經歷以己育人。
永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通過弘揚特色鄉土文化,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茅江之夏」彩調展演、「彩調周周唱」、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等文化下基層主題活動,把「送文化」與「種文化」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文化的滋養和涵育作用,實現以文育民、樂民、惠民,傳承發展提升鄉風文明。由縣非物質文化遺傳中心精心打造的、彰顯永福群眾勤勞奮鬥時代精神和誠實守信淳樸民風的現代彩調劇《追夢》,獲得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最高獎——優秀劇目獎,併入選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節目;現代小彩調《狗蛋扶貧》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屆全區基層群眾文藝會演榮獲二等獎。(廣西日報 記者 巫美橋紅 通訊員 丁宏偉)
【來源:廣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