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成立於2018年1月,2019年6月正式掛牌,其前身是信陽學院數學與信息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3個本科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1個專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03年開始招生,是學校最早招生的本科專業之一。目前,學院正在籌建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現有在院學生1000餘人。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技術、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4個教研室和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研究所、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實驗教學中心。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教師60餘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博士9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
學院始終堅持教學的中心地位,以科研促進教學。近年來,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其中SCI、EI收錄30多篇;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主持省級科研教研項目9項、市級科研項目13項、校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國家專利9項、軟體著作權8項;主編參編教材10多部。
學院始終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近年來,先後在科大訊飛、智遊集團、中軟國際等單位設立了實習、實訓基地。2019年12月,與科大訊飛合作共建「信陽學院科大訊飛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教學實驗中心」。近年來,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ACM程序設計大賽、大學生 「挑戰杯」競賽、「藍橋杯」大賽、師範生技能競賽等各類競賽活動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省級以上獎勵55項。其中國家三等獎1項,河南省一等獎5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36項。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堅持以高質量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教風、學風建設為抓手,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向全國同類高校一流學院邁進。
開設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類)
【專業特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開發和應用的專業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原理、作業系統原理、編譯原理、資料庫原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教育部門、事業單位、機關及企業等從事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信息管理、開發與應用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物聯網工程
【專業特色】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和文化素養,系統掌握物聯網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術,具備從事物聯網的應用、開發、設計、配置、維護、檢測與優化等能力,能夠從事物聯網工程與技術相關的設計、開發、管理、系統集成及應用的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高等數學、物聯網導論、RFID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原理、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傳感器網絡技術及應用、物聯網數據處理技術、無線網絡與移動技術、人工智慧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行業部門、事業單位、公司企業、開發研究機構等從事物聯網及相關技術領域的工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管理與維護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專業特色】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和文化素養,掌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備大數據分析與處理、大數據應用、數據採集、數據挖掘、可視化、系統開發與集成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高等數學、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Python程序設計、作業系統、技術原理與應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行業部門、事業單位、公司企業、信息產業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等從事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大數據處理、數據管理與維護、大數據系統開發與應用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實驗室建設
一、 計算機軟體實驗室
該實驗室能夠滿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彙編語言程序設計、網頁設計與製作、編譯原理、資料庫原理、數據結構、軟體測試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的實驗。
承擔有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ACM程序設計大賽、「藍橋杯」程序設計大賽等專業競賽的培訓。
二、物聯網工程實驗室
該實驗室能夠滿足物聯網工程專業傳感器技術及應用、傳感器網絡技術及應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嵌入式系統開發、資料庫設計等課程的實驗,同時配備物聯網工程開發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物聯網工程專業綜合實訓,能實現物聯網應用企業級的實訓環境,能夠為學生參加專業競賽提供實驗場地。
三、信陽學院與科大訊飛集團共建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教學實驗中心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教學實驗中心主要包含軟體平臺、硬體平臺、實驗資源、平臺服務組件以及硬體集群。軟體平臺分為大數據與AI實驗平臺和AI能力平臺,大數據與AI實驗平臺支撐各類實驗資源、在線實驗、數據分析等主要在線實驗功能;AI能力平臺提供AI能力模型,包括語音類、圖像識別類等;硬體平臺包括高性能伺服器、核心萬兆交換機、超融合管理系統、智能人機互動綜合開發平臺、智慧機器人實驗套件等。
2019年12月8日,我校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共建大數學據與人工智慧教實驗中心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教學實驗中心,是校企雙方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實踐,對培養符合國家戰略和地方產業急需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名師風採
院長:鄔長安
鄔長安,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優秀教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院長。中國計算機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數字圖像處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7篇;出版著作3部;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或參與完成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省教育廳等項目29項;獲國家專利7項、軟體著作權9項;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
知名專家學者
侯秀紅,教授,碩士生導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特聘教授,主要從事計算機軟體理論與方法、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或參與完成省級以上項目10餘項,獨立或與他人合作發表學術和教學研究論文30多篇。2012年獲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成果優秀成果一等獎;2013年獲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6年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新形勢下地方綜合高校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項目,曾獲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主編或參編教4部。
陳玉科,教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特聘教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曾參與空軍相關單位軟體研發十餘年。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分別刊登在《中國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國成人教育》、《計算機工程與設計》、《微計算機信息》、《軟體導刊》等雜誌,出版著作2部,參與著作5部。2014年獲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0年獲得空軍信息化理論研究一等獎;2014年獲空軍士官建設研究一等獎;2015年獲學院雜誌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
沈文軒,教授,遼寧人,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特聘教授,畢業於東北大學電氣傳動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布式計算、軟體工程。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等有關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及專業課的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先後發表核心學術論文十餘篇,主持參與項目省廳級項目8項,編寫出版著作2部。2018年榮獲全國計算機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2004年榮獲鞍山市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榮譽稱號。
杜祝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特聘教授,畢業於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2次,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獲河南省人事廳、科技廳、省科協聯合頒發的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三等獎多篇;先後主持或參與廳、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CN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副主編計算機專業本、專科教材6部。
張冬松,博士,副教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教師,畢業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現為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科研流動站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是基於仿腦認知的任務型智能人機對話模型與機理研究,負責設計、研發智能對話機器人系統項目,參與設計、研發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產業項目。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篇,其中SCI檢索1篇,EI檢索8篇,包括國外頂級期刊1篇,國外會議3篇,國內學報4篇,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6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
賈彥茹,副教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教師,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要研究方向機器學習。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主持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出版主編教材3部。先後榮獲河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個人、信陽學院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學校 「優秀教師」、「先進科研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董建軍,副教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教師,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機電控制、嵌入式系統。先後在《機車電動》、《機車車輛工藝》、《信陽師範學院報》以及國際會議等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多篇獲檢索。主編《飛機供電系統》、《XX飛機電氣設備與維護》等教材4部。主持並完成《XX照明調諧板實驗器》項目並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
閆輝,博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教師,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物聯網工程。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研製了多個海軍裝備技術革新項目的實踐應用系統,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8年,作為課題組核心成員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骨幹,參與國家海洋專項基金資助項目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理論、技術成果。提出的三分量磁場延拓的「曲面積分法」,在重大工程項目中得到推廣應用。
優秀學子
學術交流與培訓
實習實踐
學科競賽
黨團風採
天青色等煙雨
而小智在等你
快來加入「大人院」這個大家庭
青春最好的模樣
到最美校園信院
一起綻放光芒吧!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