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女孩」:希望好好學習 不被外界過多打擾

2020-09-04 蒙城檢察

鍾芳蓉(左)在宿舍樓內完善學生公寓住宿卡。圖據澎湃新聞

鍾芳蓉收到的「入學大禮包」裡有三本與考古相關的書

9月1日,北大迎來3300多名前來報到的2020級本科新生。今年該校共錄取了4326名本科新生,他們將分批次陸續抵達燕園。

據北大招辦透露,今年被錄取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今年,共有4對雙胞胎攜手走進北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

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

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8月27日接受央視採訪時,還扎著馬尾辮。對於臨開學前換的新髮型,鍾芳蓉表示,短髮打理起來更方便。

接受媒體採訪時,鍾芳蓉表示,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報到

「考古女孩」被保安認出

上午9點左右,鍾芳蓉來到北大邱德拔體育館排隊,這裡是迎接本科新生的「首站」。

換了髮型又戴著帽子和口罩的鐘芳蓉,報到當天在新生人群中很難被認出來。不過,她坦言,沒料到自己還是被一名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認出來了。「對方問我是不是新聞裡那個報了考古專業的女生。」鍾芳蓉當時有些不好意思,回答「是」,看衣著,對方是保安。

為了9月1日一早就能到學校報到,8月31日,鍾芳蓉就和她高中時的同班同學、另一名考進北大外語學院的女孩一起乘高鐵抵達北京。

從家鄉湖南耒陽到北京要坐8個多小時的高鐵。鍾芳蓉的爸爸原本買好了送她到北大報到的火車票,但最終因太忙未能同行。

好在鍾芳蓉的舅舅在北京。8月31日晚9時許出站後,她和同學被舅舅接到家中休息了一晚,9月1日一早她們就來到北大報到。

入住

「今年的考古專業有50多人」

鍾芳蓉個子不高,小巧的臉被口罩遮住了大半,但是辦起事來乾淨利索。不到10點,她就完成了報到,和其他同學相約前往宿舍。

2017年,鍾芳蓉曾以遊客身份逛過北大。但三年後再次來到這裡,北大對她來說仍是一個大而陌生的園子。

不過,她表現出一貫的冷靜、理性,打開手機導航,花了10分鐘就找到了即將入住的宿舍樓。

然後,從辦理入住手續到鋪床單、掛蚊帳,鍾芳蓉很快就熟練地完成了。說話間,她已在宿舍的書桌上擺出了從老家帶來的檯燈,方便看書、學習時用。大學生活第一天,鍾芳蓉已想好,以後會多多去圖書館學習。

據鍾芳蓉透露,在已經建立的班級群裡看到,今年的考古專業有50多人,「並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冷門,考古專業還是挺多人報的。」

禮物

「入學大禮包」裡有三本書

9月1日報到時,鍾芳蓉收到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為新生準備的「入學大禮包」,其中有三本與考古相關的書籍——《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考古學初階》和《我的父親蘇秉琦:一個考古學家和他的時代》。

對於《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這本書,鍾芳蓉感到熟悉而有親切感。

完成報到到宿舍整理物品時,看到新發的這本書,冷靜到有點「不苟言笑」的鐘芳蓉開心地說,「我之前收到的那本《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有樊先生籤名。」

對於接下來的大學生活,鍾芳蓉說,希望能繼續好好學習,「安安靜靜的,不被外界過多打擾。」

此前,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在社會上引發了熱議。對此,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受訪時表示,學生並不希望再被過多打擾,學院也盡力保護學生。陳建立強調,不止是鍾芳蓉,任何同學只要來到北大,來到學院,喜歡考古專業,學院就有責任把他們教育好、培養好,「找到自己的興趣,這是最關鍵的。」

新生

選專業首要考慮還是興趣

今年,北大考古文博學院迎來50多位新生,北京女孩董思奇就是其中之一。

「我喜歡歷史,也喜歡逛博物館。」董思奇覺得,自己的性格和考古學是「絕配」,她就想安安靜靜做點喜歡的事情。

暑假期間,她已在網上看到了關於鍾芳蓉的新聞。那時,董思奇還不確定自己能否進入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心裡生出的是對這位未來同學的羨慕——能去北大念考古,真好啊。

董思奇覺得,身邊的同齡人對考古並沒有什麼「偏見」,也不會因為這是所謂的「冷門專業」而刻意避開。她期待這種「既在書齋又在田野」的生活。「我願意去過一種物質上普通的生活。以後我肯定還是要留在這個領域。畢業之後可能去研究所、考古隊或者博物館,都挺好的。」

投身基礎學科的學生,在交談中也說出了同樣的話——興趣。

來自上海的學生陳宇驍,在高考分數出爐後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物理。他喜歡量子物理,覺得它「反常識」,以後也想在微觀世界做更多探索。

學生呂喆也是一門心思奔著物理來的。「沒有考慮過其他專業。」呂喆說,物理是基礎學科,念物理,將來的職業選擇範圍反而可以更寬廣。而且,物理世界令他著迷。如果將來有機會,呂喆希望能做科研。「不斷突破知識的邊界,發現新的東西,尋找規律,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其實,和呂喆同分數段的很多同學,都去了其他專業。「從同學們的選擇來看,物理至少不算熱門吧。」不過,冷不冷門對個體來說並不重要,呂喆坦言,選專業的首要考慮,還是興趣和愛好。

從青海來到北大的女生趙雯昕念的是數學,這也是她填報志願時的第一選擇。

「有句話叫科學改變世界,數學改變科學。」趙雯昕說,「我覺得,如果想要在科學上取得長足進步的話,首先要有突破的就是數學。」她期待著,能把數學上的突破轉化為科學上的應用,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更大的影響。

綜合澎湃新聞、《北京青年報》、北京日報客戶端、《科技日報》等

(來源:華西都市報)

收藏

相關焦點

  • 北大「考古女孩」:希望好好學習 不被外界打擾
    最後,她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因為這是心之所至。高分考生去了冷門專業,社會上也有不同聲音。9月1日,是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的日子。上午10時左右,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鍾芳蓉此前已經完成了報到手續,正式開始了她的大學時光。女孩並不希望再被過多打擾,學院也盡力保護學生。
  • 「考古女孩」鍾芳蓉入讀北大:想去故宮逛逛,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據北大招辦透露,今年被錄取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今年,共有4對雙胞胎攜手走進北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8月27日接受央視採訪時,還扎著馬尾辮。
  • 值得團寵的不只是「考古女孩」
    東原9月1日,北大迎來3300多名前來報到的2020級本科新生。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接受媒體採訪時,鍾芳蓉表示,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 樊錦詩為「考古女孩」發聲:希望社會各界不要再去打擾她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北大,選擇了她鍾愛的考古專業。消息一出,卻遭到一些網友質疑,稱「沒錢途」「考古專業冷門,不容易找到好工作」……這件事引發網友熱議,鍾芳蓉通過微博作出回應,稱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影響選擇報考考古專業。
  • 「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北大報到:希望找到心靈歸處,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被譽為「考古界團寵」的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也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低調完成報到,希望在北大考古找到「心靈歸處」。過去一個多月,「高分報北大考古」的鐘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拿到676分的高考成績單,成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 考古女孩鍾芳蓉今日到北大報到:想去故宮逛逛
    被譽為「考古界團寵」的鐘芳蓉也於上午入燕園報到。上午9點左右,鍾芳蓉來到北大邱德拔體育館排隊,這裡是迎接本科新生的「首站」。在報到前,鍾芳蓉剪了短髮,匆忙辦完各種手續,便消失在人群中。她告訴北青報記者,此行赴京是跟同學結伴而來,沒有父母的陪伴,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 「考古界團寵」女孩鍾芳蓉今日入讀北大,本人發聲: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從高分報北大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獲考古圈力挺、收到重達50斤的禮包和樊錦詩來信,再到登上央視,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9月1日,北京大學本科新生開學,被贊為「考古界團寵」的她已入燕園報到。她告訴北京日報記者,自己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該不該惋惜?
    可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奮鬥經歷,而是她以「留守兒童」的身份,考上北大,並選擇了「不掙錢的」考古專業。如果有人想學考古,至少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沒有比北大更好的選擇了。鍾同學在採訪中也回應道:「我個人特別喜歡(考古專業),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 「考古女孩」婉拒媒體採訪——請給她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的人認為「學考古不賺錢,高分進北大卻選擇學考古,太不值當」,但也有人表示,女孩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無可厚非。一些考古專家和各地的博物館還紛紛給女孩送上了「考古大禮包」。8月3日上午,當不少媒體記者來到她的家中,想對這位「神奇的女孩」進行採訪時,鍾芳蓉卻以不出門、不回話的方式婉拒了所有媒體。
  • 留守女孩堅定報北大考古,被考古圈團寵,是傳承,是希望
    她留守兒童的身份,父母不在身邊,六年級開始寄宿生活,但她獨立自覺自主自律,憑藉努力成就了夢想。努力創造奇蹟,此為其二。她選報了北大考古冷門專業。按照常理,很多人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考慮興趣愛好,專業的前景和往後就業形勢等多方面的因素。
  • 「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北大報到,跟同學結伴而來,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從高分報北大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獲考古圈力挺、收到重達50斤的禮包和樊錦詩來信,再到登上央視,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今天,北京大學本科新生開學,被贊為「考古界團寵」的她已入燕園報到。她告訴記者,自己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 那個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女孩
    一個來自湖南耒陽的女孩今年高考考了676分,是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這樣的成績足以進入中國最高學府讀書。一直以來,通過高考考上清華北大,那是很讓人高興而又充滿期待的學校。只要在學校努力學習,完成課業畢業。那畢業之後,想找到一份工資高點的工作不是什麼難事。對於來自農村或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這是一個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家庭命運的機會。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北大回應:學習,因熱愛而變得更美好
    在無數網友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時,又一則關於「留守女孩」的新聞衝上了熱搜。留守女孩考上北大選擇了考古專業。看到這裡,網友眾說紛紜,但大多都是在表示留守女孩選錯專業,不好就業等問題。很快,「留守女孩」做出了回應,她向大家表示: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看到「留守女孩」的發文,北大做出了回應,也成功再一次衝上了熱搜榜。
  • 北大發聲!樊錦詩寄語 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生成了團寵
    8月2日下午,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
  • 676分考上北大的女孩,學考古被網友爆批
    即便有一手爛牌的女孩,即使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她依然努力打好自己這手爛牌,求知若渴的學習,為的是走出大山看世界。可這個優秀的女孩的一個決定,卻讓網友們炸了鍋:她報考了北大的考古系。據說北大考古系每年就招一個學生,感覺像在上一對一。
  • 北大考古女孩要出發了,懷著夢想和熱愛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北大考古女孩」要出發了,懷著夢想和熱愛……新華社長沙8月27日電(記者白田田 張格)「鍾芳蓉同學:我校決定錄取你入 考古文博學院(系)專業學習。請你準時於二〇二〇年九月一日憑本通知書到校報到。」錄取通知書落款——「北京大學」。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追星,讓她成為最好的自己!
    她因為填報高考志願「北大考古專業」而引發全網熱議。網友們紛紛留言:考古專業太冷門啦;考古專業沒有「錢」途……面對網友們的質疑,這個心懷夢想的女孩說出了自己的初心:「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報考考古專業。」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回信致謝「偶像」: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為考古獻身
    新京報訊 (見習記者 汪暢)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總分676分,因報考相對「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而引發關注。3日,新京報記者從鍾芳蓉所在的湖南省耒陽市正源學校獲悉,鍾芳蓉已經回信致謝「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稱,「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考古女孩」給偶像樊錦詩回信,並立了個flag
    近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備受關注。日前,她收到了「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書和信。她連夜回信,「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希望能在樊先生和顧教授的鼓勵下實現自己的夢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新時代的新青年!樊先生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 &34;,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考古同行送她的「大禮包」。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7月30日,鍾芳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