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該不該惋惜?

2020-09-09 心田花開網校

許你還有印象,就在8月初各大高校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一個叫鍾芳蓉的女孩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衝上了微博熱搜。

可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奮鬥經歷,而是她以「留守兒童」的身份,考上北大,並選擇了「不掙錢的」考古專業。


這本該是一個值得人點讚的勵志故事,網友卻紛紛惋惜,認為對於出身「寒門」的她來說,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讀一個「來錢」的專業來改善家庭未來經濟條件,而不是選擇考古這樣冷門且沒有「錢途」的專業。

難道家庭不富裕的「留守孩子」,就應該為了「錢途」而放棄自己熱愛的專業嗎?




她是全村的希望


高考成績出來那天,鍾芳蓉查到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一瞬間,鍾芳蓉成了「全村的希望」。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

可鍾芳蓉不走尋常路,並沒有選擇當下熱門的專業,而是選擇了考古。

一時間,大量「好心」網友湧現,他們敲著鍵盤,留下一行又一行「過來人」建議。

「以後買不起房,可別怪咱們沒提醒你」

「還是沒有接受過社會的毒打。」

「考這麼高分真浪費了。」

「這個專業沒錢途。」

實際上,北大考古系不算什麼大冷門專業,橫向對比的話,甚至是相當好的選擇。根據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專業位居全球第十七名,亞洲第一名。

如果有人想學考古,至少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沒有比北大更好的選擇了。

鍾同學在採訪中也回應道:「我個人特別喜歡(考古專業),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這個簡單直接的回答清晰地表達了她選擇專業的本質和初衷,她就是喜歡。

她說,自己從小就對歷史、文物感興趣。

她說,未來可能去做老師,去博物館,或者走得更遠,進一步深造研究,像自己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一樣,去敦煌做很多喜歡並有意義的事情。

她的父母也相當開明,表示說,孩子把金錢看得比較淡,也支持孩子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是考古界團寵


就在網友們爭論不一的時候,考古圈正式加入群聊。各官方院所坐不住了,紛紛「翻箱倒櫃」,找出了自家的好物來寵這名幸運女孩。

禮物一波接著一波,這50斤重的禮物,來自半個考古圈。

鍾芳蓉的開箱視頻,更是讓網友們直呼「羨慕」:「考古圈的團寵!」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給她送去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並寫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該不該感到惋惜


一部分網友認為:鍾芳蓉有選擇自己熱愛專業的權利。即使她身處「寒門」,但仍舊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會因為外界的聲音而改變自己的初心。

做個獨立能力思考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且有能力去選擇自己想要的,這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終極目標。她小小年紀已經實現了,有什麼可惋惜的?

而另一部分網友認為:鍾芳蓉太天真,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學文科,還是應該現實一點。好不容易考上北大,應該選擇一個熱門專業,也不白白浪費分數。

那麼,你怎麼看呢?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該不該惋惜?

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END


相關焦點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的啟示
    來源:廊坊雲報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從就業和「錢途」的角度,為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感到惋惜和憂慮;也有不少人因其執著於夢想為其點讚。說起高考志願填報,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難免頭疼。
  • 「北大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輿情觀察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績,被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受到千萬網友祝福。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沒「錢途」?未必吧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也驚動了整個考古圈。鍾芳蓉今年考出676分好成績,填報了北大考古專業。對於這一選擇,部分網友覺得可惜,認為「這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也有網友擔心女孩家庭收入,認為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了,還不選個熱門的,為什麼選考古這樣一個沒「錢」途的專業?高考填報志願,原本是考生的個人選擇;能夠進入北大,原本是眾多考生的夢想。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來源:湖南民生網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 「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事件回顧湖南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 留守女孩堅持夢想報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窮娃該談夢想嗎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議論,甚至還有人嘲笑這女孩傻,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不過,女孩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夢想罷了。故而,有人又說,在現實的驅使下,窮孩子追求夢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更有人表示:窮孩子沒資格談夢想。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成熱搜:喜歡歷史,堅守夢想,看淡金錢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考出了文科676的高分,位列全省第四。自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六年級起進入寄宿學校獨自面對學習,一月回家一次。這個專業聽起來有些冷門,不是人們眼中的賺錢專業。選擇這個專業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的認為應該選擇一個熱門的專業,畢業後可以拿高薪,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好不容易脫離農門,再選擇一個冷門又艱苦的專業,真有點兒惋惜。
  • 留守女孩讀北大考古系,你憑什麼替她不值?
    考上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鍾芳蓉,這幾天頻繁擠進熱搜榜,可重點似乎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傲人成績,而是她曾為「留守女生」的身份。本是個該被祝福的勵志故事,半路卻爭議滿滿。怎麼,家庭不那麼富裕的「留守孩子」,難道就沒有忠於熱愛的權利?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如果是我,我會這麼選
    文|歆小迪最近,湖南省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引人關注,除了因為她考出676分的好成績的留守女孩以外,還因為她報考了大家認為的冷門考古專業。自從得知她考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績後,各大名校拋出了橄欖枝,但讓大家意外的是鍾芳蓉最終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
  • 父親只看過她4次,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系,窮孩子該不該追夢
    (扎心,原來爹媽打著麻將,娃就上了清華北大的梗,是真的。)鍾姑娘一直就喜歡歷史和考古,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被譽為敦煌守護神的樊錦詩教授,因此她報了北大考古系。於是乎,網友的羨慕和讚揚就漸漸變了調。(喂,作為歷史大號,問人家進考古專業正不正確,我看你有點政治不正確呀。)還有網友說,鍾芳蓉是被招生辦忽悠去學考古的。網友大概意思是鍾姑娘成績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報北大光華學經管,或者報個元培呢?
  • 考古是選擇自由#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引發網友熱議#
    對未來就業的考慮,女孩鍾芳蓉也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說明鍾芳容並非是頭腦衝動,也是經過了考慮而做出的選擇。只要這個專業存在,就應該是有人報考、有人做出選擇的。但是,為什么女孩鍾芳蓉選擇了考古專業,會引起這麼大的熱議呢?莫非僅僅因為鍾芳蓉是個女孩?顯然不全是。
  • 676分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被指沒前途!後代的「錢途」在哪裡?
    新聞截圖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鍾芳蓉成了真正的「全村的驕傲」。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 網友擔心沒「錢」途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自然可喜可賀;然而網友們幾乎一片倒的「惋惜」、擔心之聲,著實令活著就要遠行君「無言以對」了。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引熱議:該堅持夢想還是面對現實?
    鍾芳蓉平時住學,不允許用手機,半個月回家一次才能跟家裡人聯繫。雖然北大和清華都爭搶這個留守女孩,鍾芳蓉也很喜歡清華,但最終鍾芳蓉還是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於是網友炸開了鍋,各種評論都有,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說,只能基於自己的閱歷來做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當夢想和現實不能兼顧時,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網友痛批"沒錢途",業界大佬紛紛出手
    我們常教育孩子要做個有理想的人,但在高考選擇專業這種可能決定一生走向的十字路口上,人們又通常變得現實起來,希望孩子選擇一個將來畢業後能有高薪或是安穩輕鬆的專業。面對自己追求的理想與無奈的現實壓力,孩子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 留守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網友噴,北大發話了
    在今年的高考成績發布後,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為了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成功,50多名老師扛著鞭炮和煙花連夜趕到鍾芳蓉的村子裡熱烈慶祝。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鍾芳蓉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她說自己深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對考古專業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自己以後會讀研深造,繼續考古研究。
  • 考676分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她的選擇真的是「浪費分數」嗎?
    主編:王濤欄目主編:劉廣彥、楊文慧 / 責編:孟麗 審校:孫夢霞 / 美編:趙寶茹編者按留守女孩,寒門學子,冷門專業,湖南女孩鍾芳蓉以高分的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無疑給這個浮躁的社會帶來一股清涼別用世俗眼光看待「報北大考古專業」(標題即觀點,祈使語句,態度鮮明。)①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
  •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反思的是誰?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但她選擇的高考志願——北大考古專業,卻引發了輿論熱議,許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目前,此事在微博上的關注量已經破億。一個年輕女生的個人選擇,為何會上升至備受爭議的公共事件?這顯然與此事中的諸多關鍵元素有關。
  • 留守學霸鍾芳容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理想與現實,該如何抉擇?
    零 背景七月流火,國人關注的2020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八月未央,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容以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高考成績受到北大清華爭搶,最終鍾同學決定報考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並因此上了熱搜。在很多人心目中,考古專業很冷門、很生僻,肯定就業難、收入少。高考是人生的裡程碑、分水嶺,報考什麼學校和專業決定人生的走向、階層的躍升。既然千辛萬苦成了全省拔尖的學霸,北大清華爭搶的寶貝,那必然是好專業任其挑選。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錢途」和夢想你如何選擇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據《成都商報》報導,鍾芳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對未來規劃的考慮,她最終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還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 留守女孩堅定報北大考古,被考古圈團寵,是傳承,是希望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文科她留守兒童的身份,父母不在身邊,六年級開始寄宿生活,但她獨立自覺自主自律,憑藉努力成就了夢想。努力創造奇蹟,此為其二。她選報了北大考古冷門專業。按照常理,很多人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考慮興趣愛好,專業的前景和往後就業形勢等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