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只看過她4次,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系,窮孩子該不該追夢

2020-12-11 媽媽智囊團

作為一個中年老母親,看到這種消息實在是非常地酸:今年湖南有個名叫鍾芳蓉的小姑娘高考文科676分,名列全省第四。

分數本身沒什麼可酸的,那麼多高考狀元都酸不過來呢。問題是這個妹子是個留守兒童,她爹接受採訪的時候,高興地語無倫次,說:女兒從六年級開始住校,到現在他只去看過3、4次。

女孩的媽媽沒露面,聽爸爸的意思,女兒長那麼大,他們夫妻可能就帶過1年,1歲以後扔給爺爺奶奶,6年級後就去學校寄宿了。

這是什麼神仙孩子,又是什麼神仙父母,孩子是充話費送的吧?

上一對頭這麼鐵,娃還有大出息的父母還是白素貞和許仙。

同樣是養孩子,怎麼別人上手就是天胡,什麼心都不用操,咱只能瞅著一手小碎牌左拼右湊,爭取打得漂亮一點呢?(扎心,原來爹媽打著麻將,娃就上了清華北大的梗,是真的。)

鍾姑娘一直就喜歡歷史和考古,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被譽為敦煌守護神的樊錦詩教授,因此她報了北大考古系。

於是乎,網友的羨慕和讚揚就漸漸變了調。

有人質疑「她的選擇正確嗎?」(喂,作為歷史大號,問人家進考古專業正不正確,我看你有點政治不正確呀。)

還有網友說,鍾芳蓉是被招生辦忽悠去學考古的。

網友大概意思是鍾姑娘成績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報北大光華學經管,或者報個元培呢?

目測女孩的家境很一般,父母在外打工,都捨不得每年回來看看。而考古系實在是一個性價比很低的專業。哪怕當到教授,也就那樣,偶爾別人出個幾千讓鑑定個花瓶不得了了。同年齡的其他系的教授們,早就已經自己開公司或者掛名開公司,躺賺了。

為了一個夢想,放棄富貴榮華,前程似錦,以及帶領家庭走向輝煌的可能,是否值得?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窮人家的孩子該不該追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高考填志願的第一參考坐標就是畢業以後就業形勢如何。簡而言之一句話:什麼專業更賺錢?

每年計算機、金融、外貿這些離錢近的專業分數線都高於同校其他專業一大截。再不然就是圖安穩的專業,比如師範、法律之類的除非主動辭職,不然很難下崗的專業。

難道真的人人都想當程式設計師,個個都稀罕成為基金經理?

未必。

中國人已經漸漸地失去了理想,就連17、8歲正當熱血的青年人,大部分也失了那份銳氣和朝氣。

偶爾有個別抱著理想不撒手的孩子,拿著可以進熱門專業的分,非要奔冷門的專業去,七大姑八大姨也能勸到你懷疑人生。

什麼「你吃過的飯還沒我吃過的鹽多啦」,「年輕人不懂事,將來有你後悔的時候」,「理想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

好不容易鍾姑娘作為留守兒童,父母親人不好意思說三道四,網友又一擁而上,扮演起苦口婆心的角色了。

這事兒咱們從兩個層面掰扯一下道理。

宏觀層面上,這個世界能前進,其實是被少數理想主義者推動的。

科學家、程式設計師多得滿坑滿谷,可埃隆·馬斯克只有一個。當年他做夢要移民火星的時候,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熱情嘲諷,結果這傢伙還是搗鼓出了Space X,專門研究怎麼把各種東西送上天。

金融危機那幾年,受Space X拖累,馬斯克差一點破產,天天借錢度日,連自己住的房租都得找人借。換了一般人老早把這累贅玩意給棄了,好歹還有特斯拉呢。

馬斯克為啥能堅持下來?還不就是因為「上天」是他的夢想。雖然現在看來Space X前途無量,但若當初換了任何一個現實點的傢伙來經營,Space X一定早就不在人間了。

同樣的,蘋果如果不是賈伯斯,也絕不可能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喬幫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從他走後,蘋果手機就徹底失去了想像力,鑽進更大、更薄的死胡同裡出不來了。

賈伯斯後,蘋果再無「驚豔」二字。

世界之所以能變得更美好,正是因為有這些理想主義者。他們有的憑著理想發了大財,有的像錢學森一樣甘守清貧,但他們都未變過初心。

一個沒有理想,只有現實的社會是無趣、無聊、不值得期待的。

微觀層面上,也應該支持孩子實現理想。

有人說,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就不會勸他遵從本心了。

(首先如果我有個娃,不用管就上了北大,做夢也笑醒,更不用說勸她改志願了。人家憑自己本事上的北大,就算是父母,又有什麼資格置喙?)

我們來討論一下普遍情況,比方說孩子本來可以讀計算機系,卻偏偏喜歡生物。或者明明喜歡文科,卻逼著他學理。這個時候父母如果一定強逼著孩子改了志願,會如何呢?

讀不喜歡的專業,就想跟不喜歡的人談戀愛一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包辦婚姻都不作興了,包辦專業可還行?

逼著孩子讀下去,只會讓他越讀越痛苦,越讀越後悔,就算真的讀出來找了高薪的工作,他也會始終覺得意難平,好像這輩子沒有為自己活過一樣。

因為父母的希望讀了不喜歡的專業,讀著讀著又半道轉去做喜歡的事的大有人在。

比方說羅大佑出身於一個醫學世家,拗不過父親讀了醫。他都已經讀到畢業,去醫院上班了,想想不甘心還是辭職做音樂了。

然而中途變向畢竟是有成本的,為人父母又何必去做孩子的絆腳石呢?

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追逐理想最多固守清貧,餓是餓不死的。無論是從小我還是大我層面考慮,我們都應該對理想主義的孩子多一些寬容。

最後來講一講留守女孩鍾芳蓉的偶像樊錦詩的故事。

40多年前,一個生於北京,長於上海的年輕女孩也像今天的鐘芳蓉一樣愛上了考古,愛上了敦煌。

大西北的環境惡劣加上水土不服,幾乎壓垮了這個瘦弱單薄的小姑娘。那裡到處是黃沙,吹得臉生疼。夜裡老鼠打架,吱吱叫著掉到被子上,上個廁所要拿著手電筒走上好遠。少女樊錦詩望著月亮,想家想得掉眼淚。

可只要一看到石窟裡的壁畫,她就忘記了一切,甘之如飴。

她這一生沒有享過什麼福,對丈夫孩子也多有虧欠,可她是「敦煌的女兒」,她把青春獻給了所愛,又有什麼可後悔的呢?

能為理想奮鬥一生,就已經堪稱美滿了。

希望鍾芳蓉也能收穫一個圓滿的人生,也希望中國人,少一點浮躁,對理想主義者多一些寬容。

相關焦點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該不該惋惜?
    可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奮鬥經歷,而是她以「留守兒童」的身份,考上北大,並選擇了「不掙錢的」考古專業。難道家庭不富裕的「留守孩子」,就應該為了「錢途」而放棄自己熱愛的專業嗎?實際上,北大考古系不算什麼大冷門專業,橫向對比的話,甚至是相當好的選擇。根據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專業位居全球第十七名,亞洲第一名。
  • 「留守女孩」高分進入北大考古系:別拿世俗的眼光衡量夢想
    而是一位來自湖南的留守女孩讓考古界沸騰了.....事情起因源自: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了在大多數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一事。 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真的沒前途? 「學考古沒前途?」此言論一出,立即引來了整個考古圈的注意。山西、湖南、天津、四川、瀋陽、陝西、廣東、河南、甘肅各地的考古研究院和博物館都為留守女孩鍾芳蓉發來賀電。紛紛送上了各式各樣的考古書籍、相關周邊,作為強有力的反擊!
  • 留守女孩讀北大考古系,你憑什麼替她不值?
    考上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鍾芳蓉,這幾天頻繁擠進熱搜榜,可重點似乎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傲人成績,而是她曾為「留守女生」的身份。本是個該被祝福的勵志故事,半路卻爭議滿滿。怎麼,家庭不那麼富裕的「留守孩子」,難道就沒有忠於熱愛的權利?
  • 留守女孩堅持夢想報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窮娃該談夢想嗎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議論,甚至還有人嘲笑這女孩傻,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不過,女孩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夢想罷了。故而,有人又說,在現實的驅使下,窮孩子追求夢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更有人表示:窮孩子沒資格談夢想。
  • 沒有「錢」途,留守女孩就不該追夢考古?華為、中芯就是前車之見
    湖南高考分數公布的當天,人們便被「留守女孩鍾芳蓉676分,校長連夜報喜」的消息刷屏。近日,「鍾芳蓉高分報北大考古系」又引起人們的熱議,輿論兩極化明顯。部分網友對女孩勇於追夢,堅守所愛,表達了祝願和讚揚;但也有一些網友質疑:考古專業太冷門了,不好就業,不富裕的家庭出身應該去學類似金融這樣的專業;更令人可氣的是,竟有一些噴子嘲諷窮人家的孩子不該追夢。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沒「錢途」?未必吧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也驚動了整個考古圈。鍾芳蓉今年考出676分好成績,填報了北大考古專業。對於這一選擇,部分網友覺得可惜,認為「這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也有網友擔心女孩家庭收入,認為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了,還不選個熱門的,為什麼選考古這樣一個沒「錢」途的專業?高考填報志願,原本是考生的個人選擇;能夠進入北大,原本是眾多考生的夢想。
  • 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留守孩子不容易,由於父母長期沒有和子女在一起,相當多的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兒童一般由爺爺、奶奶等老人照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一般不好,而近日,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因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受到關注,成為留守孩子的特例。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專業遭網友質疑,考古=沒「錢」途?
    前兩天有個很暖心的新聞傳出湖南耒陽有位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以676的好成績獲湖南省第四名校長攜50多位老師連夜趕了30多裡山路,就是為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她,村民們也紛紛放鞭炮為其慶祝。鍾芳蓉家住在一個小山村,她的父母和村裡大多數人一樣,為了生計常年在外打工,她一歲開始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6歲開始住校學習,一直到高考結束,這期間父母只來回看過幾次鍾芳蓉,父母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不能,只有努力工作賺錢才能讓鍾芳蓉更安心的學習。
  • 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評論區酸透了:她在追夢你在求生存
    「湖南留守女生選擇北大考古專業」上了熱搜。我專門去查看一下這個新聞的背景,根據瀟湘晨報的信息:這個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從6歲開始就是寄宿生,一個月回家一次。OK,求仁得仁,女孩最終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可喜可賀。
  • 考上北大留守女孩被罵上熱搜!當事人回應:我覺得喜歡就夠了
    她是留守兒童,一歲時父母外出打工,便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六年級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直到高考,父親也只去過學校四五次。即便人生的開頭沒有拿到好的劇本,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她依然靠讀書改寫了命運,走出大山。她叫鍾芳蓉,今年高考676分,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
  • 留守女孩鍾芳蓉,比就讀北大考古系更自豪的是,她成了弟弟的偶像
    近日,湖南耒陽的一位留守女孩鍾芳蓉被廣為人知,她以高考676分的成績被清華北大兩高校爭搶,50位老師乘坐9輛車連夜趕到芳蓉家報喜,喜慶的煙花爆竹更是震天地響。據芳蓉爸爸介紹,芳蓉1歲時便被留守在了家裡,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
  • 留守女孩676分報北大考古被嘲諷:窮人家的孩子,該早找「錢」途
    可能很多人不熟悉樊錦詩先生,她1963年畢業於北大考古系,50年堅守大漠,致力於敦煌石窟的保護和研究鍾芳蓉是學校的驕傲,是村子的驕傲,更是她父母的驕傲。鍾芳蓉的父母在得知她的成績之後,立馬調班回家看望女兒。她父親說:這孩子,從小就那麼獨立。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被指沒「錢」途?這些大佬出手罩她
    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 鍾芳蓉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希望未來做考古研究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網友擔心沒「錢」途消息衝上熱搜後,網上卻出現一種聲音:不富裕家庭的孩子為什麼選擇一個「極其冷門又不賺錢
  • 留守女孩讀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你憑什麼替她不值?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的高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被北京大學錄取。本來考上北大是一件大喜事,可是鍾芳蓉公布了報考專業——北大考古系後,網友卻炸開了鍋。其中原因,讓人語塞。留守女孩鍾芳蓉一家激動壞了,她考出了676分的高分。
  • 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系,卻被網友指責:窮人家的孩子不要學文科
    今天早上,小編在看新聞的時候刷到了一則留守女孩考上北大的新聞。點開視頻看了這個孩子,覺得這個女孩子真的非常厲害。她是一名留守兒童,家庭條件不好,也沒有錢去請名師指點、報輔導班之類的。但是這個女孩卻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北大,還是考古專業。小編真的非常羨慕了,真的是妥妥別人家的孩子啊!但是這條新聞下的評論,明顯就很不友好,不少網友說,這個女孩子家庭條件不好,就應該選一個熱門的專業,今後方便找工作。也有人說,應該選擇一個賺錢的專業,才能更好地改善家庭條件。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打了誰的臉?
    近日,作為高考生,作為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高考生鍾芳蓉火了,她為什麼火,因為她是留守女孩,在發榜的那一天,她所在高中幾十位老師連夜出動,驅車前往她家祝賀。一時間,她馬上躥升為紅人。而這個女孩接下來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更讓人吃驚。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沒想到卻因為女孩打算報考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被網友群嘲登上熱搜。鍾芳蓉父母外出打工7年僅能看望她3、4次她從6年級開始在校寄宿一月回家一次獨立自強的她考取高分千萬網友也送上祝福:真·全村的希望!
  • 留守女孩 676 分報考北大考古系,興趣VS 現實
    然而有這樣一個女孩,她考上了北大,卻招致非議和嘲諷。留守女孩鍾芳蓉憑藉文科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然而,眾聲喧譁中,也夾雜著不和諧的聲音。給這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女孩狠狠地澆了一盆冷水。有人認為,作為一名留守家庭出來的孩子,鍾芳蓉不應該學別人去做什麼詩人,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很大的,選考古這樣冷門的專業太不現實。
  • 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系,揭秘寒門學子逆襲之路
    相信很多父母也像我一樣,對這個考上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感到好奇。在如今的教育環境和條件下,很多人曾斷言:寒門難出貴子。但這個留守女孩卻創造了奇蹟,就像峭壁裡頑強的小草一樣,讓人驚豔、讓人動容。作為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禁產生了很多疑問。
  • 考古是選擇自由#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引發網友熱議#
    對未來就業的考慮,女孩鍾芳蓉也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說明鍾芳容並非是頭腦衝動,也是經過了考慮而做出的選擇。但是,為什么女孩鍾芳蓉選擇了考古專業,會引起這麼大的熱議呢?莫非僅僅因為鍾芳蓉是個女孩?顯然不全是。莫非是因為她有一個好的分數而未能和其他人一樣去選擇熱門?答案顯然也有這個成分的。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之所以引起熱議,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劍走偏鋒的招數令人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