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引熱議:該堅持夢想還是面對現實?

2020-08-26 逍遙木軒

近日,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因考出676分(湖南文科第四)的好成績受到關注。高考成績出來當晚,學校校長率領老師們抱著鞭炮煙花到村裡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

鍾芳蓉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她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了,她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鍾芳蓉平時住學,不允許用手機,半個月回家一次才能跟家裡人聯繫。

雖然北大和清華都爭搶這個留守女孩,鍾芳蓉也很喜歡清華,但最終鍾芳蓉還是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於是網友炸開了鍋,各種評論都有,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說,只能基於自己的閱歷來做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當夢想和現實不能兼顧時,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考古真的是她追求一生的夢想麼?

對於一個基本不接觸社會,來自小縣城父母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留守女孩來說,考古學真就是她一生的夢想?我們看看她是怎麼說的:「談及選擇考古專業是否受小說或影視劇的影響時,她笑稱『可能會有一點吧,有時候看小說會講到有些主角是學歷史的,我就覺得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她也僅僅是從電影、電視劇和小說當中看到考古。她知道真正考古環境麼,要去現場田野挖掘查看吧,要忍耐孤獨和鼓譟吧。如果僅僅是在博物館翻翻資料,你的考古夢想能維持多久呢?其實對於沒踏入社會的學生來說,談論夢想有點太不真實,畢竟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分析能力,不基於現實不經過洗禮的夢想稱得上夢想麼?只有經過了社會洗禮,承受著生活的煎熬,那你的堅持才稱得上夢想。

夢想重要還是現實重要呢?

我們大部分人還是屈服現實,尤其是家庭條件艱苦的學生。我讀書那個年代,很多成績不錯的同學早早報考中專,為的是補貼家用。現在的大部分農村學生和家長,更注重讀出來後能不能掙錢,畢竟沒錢的話如何在城市立足,如何保證家人的生活水平。但也有小部分人如鍾芳蓉一樣,堅持自己的夢想。「面對未來的就業情況,鍾芳蓉表示也有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對於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她表示希望當一名老師或是在博物館工作。」說明她也知道考古的待遇不會很高,至少現在她能接受當老師或博物館的薪資。只要她不後悔此時的選擇,那她的夢想還是有意義的。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考古去向只能是事業單位,薪資能達到平均水平就不錯了。當然不排除個別考古做出名堂來,但那是個別人,絕大多數人達不到。

生活的壓力已經讓我們忘記夢想,對大部分人來說,估計還是更注重考慮畢業以後的生活,所以選計算機、金融、臨床等高薪專業。這也是一種理智的選擇,畢竟我們都是凡人,更關注畢業後能不能在大城市買得起房,能不能養活自己並幫助爹媽改善生活條件,能不能買得起學區房,能不能給孩子報一對一的輔導班。一些那種寒酸的工資堅持一輩子做研究的人值得尊敬,但對於其家人來說太殘忍。海潤這樣的清官不容易,但海潤的妻兒更不容易。

工作之餘的堅持也能實現夢想

在工作之餘再發展自己的愛好,更適合我們大多數人。我覺得胡適的畢業講話很有道理:

離開學校之後,大家總得尋個吃飯的職業。可是你尋得的職業未必就是你所學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學而實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在這種狀況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覺興趣了。為餬口而作那種「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難保持求知的興趣和生活的思想主義。最好的救濟方法只有多多發展職業以外的正當興趣與活動。往往他的業餘活動比他的職業還更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樣用他的閒暇時間。

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當工作和愛好不能結合起來時,不妨多發展點業餘愛好吧!

如果你安於清貧,不注重物質生活,選擇一個考古這樣的專業也不錯;如果你想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好一些,計算機這樣的熱門專業也是明智的選擇。

夢想和現實的選擇,談不上誰高尚誰庸俗。有人追求陽春白雪,也有人追求下裡巴人,這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也值得生活回報。

相關焦點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成熱搜:喜歡歷史,堅守夢想,看淡金錢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考出了文科676的高分,位列全省第四。自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六年級起進入寄宿學校獨自面對學習,一月回家一次。鍾芳蓉喜歡歷史,又對考古感興趣,所以選擇了北大考古系,只為了成就自己的夢想,打算以後讀研深造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遭群嘲: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逐夢的資格嗎?
    一位湖南的留守女孩考了676的高分,成為了眾人的楷模。但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遭群嘲,理想和現實哪個重要引發熱議。而學校得知這個喜訊後,特意組織了50多個老師趕赴女生家中,和她的家人一起慶賀。不過令人較為震驚的是,留守女生報的是北大的考古專業。女生說這是她個人的興趣所在,但是她的選擇卻在網上遭到眾多網友嘲笑。
  • 留守學霸鍾芳容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理想與現實,該如何抉擇?
    零 背景七月流火,國人關注的2020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八月未央,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容以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高考成績受到北大清華爭搶,最終鍾同學決定報考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並因此上了熱搜。在很多人心目中,考古專業很冷門、很生僻,肯定就業難、收入少。高考是人生的裡程碑、分水嶺,報考什麼學校和專業決定人生的走向、階層的躍升。既然千辛萬苦成了全省拔尖的學霸,北大清華爭搶的寶貝,那必然是好專業任其挑選。
  • 留守女孩堅持夢想報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窮娃該談夢想嗎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議論,甚至還有人嘲笑這女孩傻,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不過,女孩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夢想罷了。故而,有人又說,在現實的驅使下,窮孩子追求夢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更有人表示:窮孩子沒資格談夢想。
  • 一歲成留守女生高考676分,報北大考古專業,是留守孩子的榜樣
    一歲成留守女生高考676分,報北大考古專業,是留守孩子的榜樣各省市高考成績均已放榜,而一位留守女生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大家稱她是留守孩子的榜樣。這位高分留守女生準備填報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反思的是誰?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但她選擇的高考志願——北大考古專業,卻引發了輿論熱議,許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目前,此事在微博上的關注量已經破億。一個年輕女生的個人選擇,為何會上升至備受爭議的公共事件?這顯然與此事中的諸多關鍵元素有關。
  • 考古是選擇自由#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引發網友熱議#
    對未來就業的考慮,女孩鍾芳蓉也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說明鍾芳容並非是頭腦衝動,也是經過了考慮而做出的選擇。但是,為什么女孩鍾芳蓉選擇了考古專業,會引起這麼大的熱議呢?莫非僅僅因為鍾芳蓉是個女孩?顯然不全是。莫非是因為她有一個好的分數而未能和其他人一樣去選擇熱門?答案顯然也有這個成分的。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之所以引起熱議,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劍走偏鋒的招數令人驚奇。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引熱議:可怕的不是貧窮,是被貧窮的思維設限
    文/霓裳近日,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的高分獲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轟動了全村,卻又因為選擇了北大考古系再次引發網友的熱議。多年後的我,最終還是從事了與文字相關的工作。很多時候,喜歡就是長期堅持的動力,也是成功的一半。
  • 留守女孩676分報北大考古系引爭議:誰知道夢想和現實哪個更殘酷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自小隨爺爺、奶奶生活,自六年級起更是進入寄宿學校獨自面對學習,然而爭氣的她今年考出了文科676的高分,位列全省第四。全校50名老師在校長的帶領下,連夜進村報喜,村裡更是放鞭炮慶祝。
  • 留守女孩676分報北大考古系引爭議:誰知道夢想和現實哪個更殘酷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自小隨爺爺、奶奶生活,自六年級起更是進入寄宿學校獨自面對學習,然而爭氣的她今年考出了文科676的高分,位列全省第四。全校50名老師在校長的帶領下,連夜進村報喜,村裡更是放鞭炮慶祝。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事件回顧湖南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 「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事件回顧湖南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 留守女生高考676分選北大考古專業,網友:不合適
    一、留守女生分高不易大部分留守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例如受教育的環境、資源、啟蒙晚、心理素質等等,要麼是早早的輟學打工主動放棄受教育權利,要麼就是成績並不是那麼好。但是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高考考了676分成功的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其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留守的高分女生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合不合適的問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討一下留守女孩高分選擇北大的冷門考古專業合不合適的問題。
  • 「北大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輿情觀察
    隨後,主流媒體紛紛發聲,對留守女生鍾芳蓉的決定表示支持。8月2日,@北京大學官方微博回應「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女生,能有這樣的人文情懷與崇高理想,這難道不是極其可貴的嗎?難道不是應該引起外界讚嘆嗎?——中青觀點《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反思的是誰?》在物質和精神追求之間,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前者、捨棄後者。
  • 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反思的是誰?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但她選擇的高考志願——北大考古專業,卻引發了輿論熱議,許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目前,此事在微博上的關注量已經破億。一個年輕女生的個人選擇,為何會上升至備受爭議的公共事件?這顯然與此事中的諸多關鍵元素有關。「留守女生」「北大」「考古」等幾個概念堆在一起,難免刺激到輿論的敏感點。
  • 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惹爭議,北大終於回應:整個考古圈寵起來
    近日,湖南耒陽的一名留守女生考入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很多網友認為這個專業沒有「錢」途。留守女生選擇考古專業,北大回應了!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高考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成績出來當天,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可謂是「全村的驕傲」了。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引熱議: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逐夢的資格嗎?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報北大考古,但是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鍾芳蓉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自己很喜歡。以後也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但是很多網友關注的就是:「為什麼她不能選擇更好就業的專業,更賺錢的專業?」
  • 報北大考古女生,「開箱」快樂
    今天下午一個「開箱」視頻火了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收到了來自半個考古圈送上的沉甸甸的50斤重的禮物小編看後表示「實名羨慕」報考北大考古學樊錦詩寫信鼓勵:不忘初心今年高考鍾芳蓉考出了676高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報志願時鐘芳蓉選擇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網友熱議當時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
  • 留守女孩考取676分,卻報北大考古系:誰說窮人孩子就不能談夢想
    伴隨著各地考生的學習成績逐漸放榜,廣大父母們逐漸成為了一眾「學霸」的「七大姑八大姨」,幫著孩子排名、幫著孩子報志願、幫著孩子規劃前途和人生,而在這些事件中,最讓廣大父母們熱議的就是留守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這件事了。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的啟示
    來源:廊坊雲報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從就業和「錢途」的角度,為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感到惋惜和憂慮;也有不少人因其執著於夢想為其點讚。說起高考志願填報,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難免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