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縣地處陝西北部,位於鄂爾多斯草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使得這裡的養殖業獨樹一幟、成績斐然。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橫山縣先後被國家授予山羊板皮基地縣、絨山羊標準化生產示範縣、陝北絨山羊育種基地縣和主產區、中國百縣優勢特色陝北白絨山羊生產基地縣,這裡產出的「橫山羊肉」被全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至2013年末,全縣羊產業產值從2011年6.5億元增加到11.8億元,分別佔畜牧業和農業總產值的74.9%、52.9%;其中專業戶和家庭羊場年養羊純收入分別達2萬元、6萬元,人均5000元以上。
糧草先行: 大布局讓「軟黃金」迅速著陸
橫山,古稱懷遠,陝北母親河無定河攜細流從這裡經過,造就了沙漠與溼地共存,草原與農田相嵌,高原與峽谷比肩的獨特地理景觀,留下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記載和《五哥牧羊》的傳說。
憑藉底蘊深厚的羊文化,橫山人咬住青山不放鬆,從遼寧蓋縣引進白絨山羊與本地子午岑黑山羊雜交改良,培育出了新品種陝北白絨山羊,具有產絨量高、絨纖維細長、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的特點,贏得了「軟黃金」之稱。橫山生產的羊肉肉質細嫩、風味獨特,高蛋白、低脂肪、無羶味,被譽為「肉中之人參」。
2001年,橫山縣委縣政府在全縣推行封山禁牧政策,將傳統的漫山放牧改為舍飼養羊,率先在陝西完成了一場關於養羊的技術革命。橫山縣相關部門從規劃、政策、投入、資金等方面入手,下功夫、抓典型、樹樣板,同時將振興草業放到尤為重要的位置。
2011年,橫山縣委縣政府全面實施無定河產業板塊開發戰略,大區域布局、大板塊開發,向羊產業注入了強勁發展動力。橫山在榆林市率先啟動林牧一體化模式,林草養牧、以牧促林,解決了白絨山羊生產基地建設過程中的深層次矛盾。
橫山通過建立試驗示範和草種基地,積極開展飼草加工調製,共引進新品種32個,建立試驗基地2000畝,採種基地5萬畝。到2013年,全縣人工種草保留面積達到130萬畝,較1999年增加了95 萬畝;發放農機具9200臺,植被覆蓋度由1999年的20%提高到70%以上,飼草利用率突破50%。
鑄造品牌:吃中藥材和香草的羊名揚國內
針對陝北白絨山羊缺乏產品後續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影響農民養羊正常收入等情況,橫山縣委縣政府組織科技人員和有識之士成立了「橫山縣農業科技扶貧示範中心」,組建了「陝北白絨山羊研究所」,大興羊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這樣的舉措讓
走進雙城鄉羊產業合作社羊肉深加工廠,大型生產線上,工人們在緊張地忙碌著,從道道嚴格工藝程序走下線的羊肉系列產品分裝成箱,運往各大城市超市。
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橫山境內植被中富含中藥材,羊子採食後可預防疾病的發生;百裡香、多根蔥、鐵桿蒿、沙蔥、沙蒜、香艾等60多種香草以及富含蛋氨酸的苜蓿、大豆,使橫山羊肉香味十足,細膩、無羶。於是他們瞄準這一優勢,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雙城鄉」地椒羊肉商標,吸收150戶養羊大戶每戶投資1萬元加入合作社,然後又將入股金額返還給股民鼓勵大家養羊,並以高出市場20%的價格收購股民飼養的山羊,讓股民就地盈利,然後輻射帶動周邊地區。
總投資500萬元、年生產能力達500噸的橫山縣雙城鄉羊肉加工廠正式建成投產。截至2011年底,「雙城鄉」地椒羊肉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成為國務院辦公廳指定食品。陝西電視臺《新聞聯播》春節特別節目、中秋特別節目和中央電視臺《聚焦三農》新聞欄目先後進行了深度報導。
產業升級:百姓養羊致富得實惠
陝北白絨山羊是陝西省畜牧業「四寶」之一。為了把陝北白絨山羊這個品牌打造好,橫山採取首先從繁育體系上做文章,採取以民營科技企業為紐帶,以種羊場為核心,農民育種專業戶為基礎,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的聯合育種方式,推行計算機管理,品系育種,人工授精和早期斷奶等技術;其次,為縣種羊場投資1600萬元,改良天然草地,改善養殖設備,改進育種環境,建成了陝西省陝北白絨山羊原種場,先後向本省及全國提供了5300隻優質陝北細毛羊種羊和1.35萬隻陝北白絨山羊種羊,被稱為「絨羊航母」;三是選派300餘名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戶,建立人工授精網絡和種羊育種檔案,開展改良提質工作。
「只羊平均產絨量由原來450克提高到750克,種公羊最高產絨量突破了1.5公斤。」養羊戶老馬向記者介紹:根據統一要求,他每年除了銷售一部分種羔羊外,都要優中選優,留下精英羊,將品質相對退化的「劣等羊」處理掉,以此保證遺傳品質。
馬家梁養殖小區是陝北白絨山羊的科技示範區,並且是結構調整、人居環境優美的樣板區和農民致富的先行區。2013年,全村養羊14000多隻,其中小區養羊5100多隻,人均養羊20隻,收入達1.5萬元,戶均養羊80隻收入達7萬元,最高戶收入達17萬元,僅養羊一項收入佔總收入的95%以上。全村95%的勞力從事養羊。
目前,橫山建成以北部風沙草灘區6個鄉鎮、130個行政村為主的陝北白絨山羊良種擴繁基地,羊子飼養量達到171.5萬隻,是1999年的4倍,出欄率增長了117.8%,生產羊肉11287噸,羊絨490噸,羊毛560噸,羊皮75.25萬張,佔全省的27%以上,成為「羊老大」、「羊中王」、「七隻羊」服裝加工和羊肉深加工廠的籤約供貨源。生產的羊中王服裝和「雙城羊肉香」等品牌產品遠銷海內外,頗受消費者青睞。其中12家大型肉類聯合加工廠,年屠宰能力50萬隻,生產橫山羊肉9000噸,橫山縣養羊協會、瑞豐公司、亨利飼料公司和50家養羊合作社都從不同方面與養羊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形成了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格局。
橫山羊名天下,讓養羊戶嘗到了「發羊財」的實惠。截止去年年底,橫山植被由1999年的20%提高到70%以上,人均養羊純收入2772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1.6%。其中專業戶戶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人均5000元以上,橫山人依靠養羊走上了一條科學發展的可持續之路。(雷雨虹對此文有貢獻,本組圖片由李強、靜心攝影)
(責編:吳超、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