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對象:地球!| 新原理研究所

2021-02-08 蔻享學術

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

數百千米之外的大氣是什麼樣子?數千千米深的地球深處又正在發生什麼?

這些問題,都在地球科學所關注的範圍之內。地球科學包羅萬象,關注著地球各個部位的「一舉一動」。從大氣到地球內部,從山川到海洋,從自然甚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地球科學的研究範圍;在每一道炫麗的極光,每一座雄偉的山脈,每一次海浪的翻滾,背後都必定藏著地球科學的探索和研究。

 四大圈層 

 地球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地球外部有三個圈層,分別是大氣圈、水圈與生物圈。在我們腳下,巖石圈的表面也暴露在我們的眼前。這四大圈層可以通過直接觀測與測量的手段進行研究。這些圈層並非彼此獨立的,而是相互作用,讓我們的星球充滿生機,不斷演化。

 地球結構 

 地球結構:從大氣外層到地心。

但地球遠不止我們目光所及的這般「膚淺」。如果仔細審視,這顆星球其實更像一個「千層蛋糕」,從外到內,每一層都有獨特的風景。

地球科學家利用各種物理學、化學等科學方法,向孕育了我們的這顆美麗星球釋放我們的好奇心;他們藉助各種測繪和勘探技術,一層層揭開那些與地球有關的秘密。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龐大的系統,我們將進行一次貫穿地球的科學之旅。從頭頂數百千米以上的大氣外逸層出發,直抵腳下米深處的6000多千米的地心。一路點擊圖片,你將有機會了解地球風景背後的科學。

圖片說明:

1、圖片未按比例繪製;

2、圖中右欄以千米為單位,標註 ca. 則代表大致高(深)度;

3、地下部分(地殼、地幔與地核)僅為藝術表現圖,不反映地球內部的實際情況;

4、真實的地殼厚度非常不均勻,陸地與洋底有很大差異,圖中僅為示意;

5、圖中學科分類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包含地球科學之下的二級學科(藍),以及少數具有代表性的三級學科(橙)。根據該標準,在我國將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下二級學科,人文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屬特例;

6、地球科學中的絕大多數領域橫跨地球結構的多個部分,圖中學科所在位置僅代表該學科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範圍,不表示學科所有範圍。

我們雖然每天生活在地球家園之上,但這顆星球帶給我們的科學謎題甚至並不比宇宙要少。

迄今為止,人類的飛行器已經朝著太陽系邊緣進發,高精度的太空望遠鏡在遙遠的星系中搜尋。但我們對地球內部深處的探索似乎要困難得多。人類鑽探項目的深度大約只進行到了萬米的深度,遠沒有達到地殼的一半,這樣的深度與地球半徑相比更顯得「不值一提」。

深藏在腳底的秘密,看似不如星空耀眼,卻與我們更加密不可分。

撰文:原原

圖片設計:嶽嶽

圖片素材:Pixabay/Wikicommons/NOAA/NASA

參考連結:

陳俊勇 等,《中國大地測量學發展的若干問題》;

吳泰然&何國琦 等,《普通地質學》;

https://www.nesdis.noaa.go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icjZLScaM;

http://www.cma.gov.cn/kppd/kppdqxsj/kppdqxgc/201211/t20121119_190636.html;

http://html.rhhz.net/yyqxxb/html/200606128.htm;

https://es.nju.edu.cn/25220/list.htm

為滿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臺開通了各科研領域的微信交流群。進群請添加微信18019902656(備註您的科研方向)小編拉您入群喲!蔻享網站www.koushare.com已開通自主上傳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歡迎大家提供各類學術會議或學術報告信息,以便廣大科研人員參與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三亞研究中心成立
    5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遙感地球所)三亞研究中心組建工作報告會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國防科工局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海南省及三亞市有關領導,中國科學院機關和有關研究所領導和相關專家等100餘人出席了會議。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史貽雲,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 Julia程式語言:地球物理研究的新選擇
    (4)Riken公司用BioJulia軟體寶開展RNA測序研究,開發了一種新的單細胞RNA測序方法。   (5)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用Julia開展空間發射規劃。   (6)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Aviva用Julia進行償付能力和合規性分析。
  • 吳福元任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日祥去職
    吳福元任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日祥去職 吳福元 資料圖中國科學院關於吳福元等職務任免的通知
  • 中石大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籤署教育合作協議
    中石大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籤署教育合作協議 2020-12-0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郝柏林:聖菲研究所與複雜性研究
    > 四、教育和出版活動 五、中國與聖菲研究所 六、對我國複雜性研究的一些感想 引 言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並非不毛之地。
  •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2018推免生接收辦法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簡稱遙感地球所)是培養遙感、對地觀測、空間地球信息科學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導師隊伍、科研條件、學術氛圍等方面,能為優秀推薦免試生(簡稱推免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環境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周傳明研究員領導的新元古代研究團隊,通過對華南成冰紀兩段地層的高精度年齡測定,精確限定了成冰紀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的結束時間,為新元古代冰川消融的瞬時性和全球等時性提供了直接證據。該研究發表於國際地學著名期刊《地質學》上。
  • 湖北省地震局召開武漢地球觀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聘任儀式...
    1月14日上午,湖北省地震局舉行武漢地球觀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聘任儀式暨學術交流會。湖北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晁洪太同志,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滿達同志、熊宗龍同志出席會議,局辦公室、監測預報與科技處、武漢地球觀測研究所負責人及科研人員共60餘人參加會議,王滿達同志主持會議。
  • 中科院利用反應腔實驗平臺等設備在水體系模擬研究取得新進展
    人類賴以維持生活的自然資源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組成地球外殼的物質。從環境地質學的角度,在資源開發、土地利用等方面,需要地質專家及構造地質、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專家的投入工作,做到有效的開發與利用。應用地質學著重一切與人類利益及實用方面相關的地質問題之研究,系地質學各個不同學科(例如: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地層學、構造地質學、地形學、地球物理學及地球化學等)在資源、工程、水文及軍事問題上的應用。近日,中科院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室在廣域溫壓條件下H2S–H2O體系模擬研究取得新進展。
  • 第一章 概論--一、醫學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第一章 概 論 一、醫學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醫學遺傳學(medical genetics)是醫學與遺傳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是遺傳學知識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而醫學遺傳學的理論和實踐又豐富和發展了遺傳學。醫學遺傳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
  • 地球科學 | 2020年度研究精選
    Springer Nature地球科學出版項目為地球科學領域的新研究和發現提供了優秀的出版平臺。展望2021年,地球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將繼續在科學進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全球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歡迎瀏覽我們為您匯集的2020年地球科學領域研究精華。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限時免費閱讀下載所有精選內容!
  • 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
    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於1971年,現由大氣科學系、地球物理系、區域與資源規劃系、地理信息科學系、地質系、地球環境實驗教學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雲南省地理研究所、雲南大學地質研究所、雲南大學遙感地質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擁有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理科學、
  • 地學系地球系統模式研發再上新臺階
    清華新聞網8月10日電 經過多年發展,清華大學地學系聯合國內多家單位於2019年順利完成聯合地球系統模式1.1版本(Community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Model, CIESM)的開發。
  • 2020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職員崗位應聘通知_北京中公教育
    根據中國科學院《關於印發〈中國科學院崗位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科發人字〔2017〕8號)和《地質地球所崗位管理實施細則》(質球所字〔2020〕40號),經所務會研究決定,2020年度職員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如下。
  • 進展|國產新鎖相的原理研究與技術開發取得重要進展
    因而,通過鎖相原理的創新來推動微弱信號測量技術進步,具有非常強的理論與現實意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共技術組陸俊副主任工程師長期進行鎖相放大器從原理到應用場景的研究,並積累產生了一系列的技術成果。早在十幾年前,陸俊就開始研究鎖相放大器,並開創性的採用虛擬儀器方法進行鎖相放大器的原理和應用研究【Meas.
  •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2010年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研 究 所 簡 介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位於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學科及生物、物理、材料、納米、信息等前沿交叉領域研究。
  • 瑞士聯邦材料測試與開發研究所:石墨烯納米帶研究取得新成果!
    導讀近日,瑞士聯邦材料測試與開發研究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的同事們以及其他合作夥伴一起實現了一項關鍵性突破。未來,它將用於精準的納米電晶體,甚至用於量子計算機。背景石墨烯,是時下頗受各界追捧的新材料之一。
  • 對哲學和科學「相對性原理」的認識
    地球危機觸發了人類太空移民的靈感,霍金等太空科學家一直主張,以太空移民的方式解決地球人日益加劇的生存危機。奇遇和漂泊心理觸動了人們太空移民的渴望,比如:一些社會人士表達了在火星安葬、在月球度過餘生的願望。地球危機和好奇心態對太空移民的促動符合哲學動機論的「等效原理」。(2)為什麼行星科學家對宜居性行星、或「雙胞胎地球」的搜索極感興趣?
  • 地球科學學院
    雲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23年辦校之初的礦冶系,現由大氣科學系、地球物理系、區域與資源規劃系、地理信息科學系、地質系、地球環境實驗教學中心、雲南省地理研究所、雲南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擁有雲南省示範實驗教學中心、雲南省重點實驗室、雲南省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雲南省高校工程中心、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擁有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
  • 地質地球所揭示新石器時代晚期東亞地磁場強度變化
    近期,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巖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蔡書慧與合作者對陝西西安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楊官寨遺址)開展了系統的考古磁學研究。楊官寨遺址北部發現廟底溝時期環壕聚落,考古工作者在環壕西南部進行深入發掘,揭露出5-6 m的堆積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