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兩周不到的時間,福州部分酒店力推謝師宴套餐,且預訂數已超百桌。昨日,東南快報記者獲悉,我省各地紀委禁止教師參加謝師宴。因此不少教師進退兩難,紛紛選擇另類「散夥」方式。(6月16日《東南快報》)
「十二年寒窗,兩日見分曉」。高考、填報志願、舉辦謝師宴,這些都是每年高考之後的老套路。按理說,學生今天能夠有優異的成績,與老師辛勤培育是分不開的,學生感恩老師也是天經地義的。但筆者認為,感恩老師沒錯,卻未必非要通過大擺宴席形式來表達。
以筆者之見,從小處講,學生考出好成績,這本身就是在感恩老師,因為你們沒有讓老師的辛苦白費。從大處講,莘莘學子今後不論在哪個地方,只要能為社會做貢獻,為國家增光彩,也算是對老師的另一種感恩。因為不論學生走多遠,根還是留在自己的家鄉,恩師每每聽到曾經的學生功成名就,又怎能不為之高興呢?
如今我們早已告別了少吃沒穿的物質匱乏年代,講排場的大吃大喝,看似是個懂感恩、重情意的謝師宴,其實質就是一種盲目攀比、盲目跟風的鋪張浪費,對於老師和學生家長都沒多大意義。老師整天疲於應付,家長也忙得焦頭爛額,還耗費了許多人力物力,到頭來只是讓懂得經營的酒店賺個盆滿缽滿而已,實在得不償失。更何況全國上下都在反四風和踐行八項規定,老師和家長們又何必頂風而上給學生做不好的表率呢。
因此,筆者認為,感恩老師並不需要物質上的酬勞和犒勞,而是要看你對恩師有沒有心,有沒有情。有時一次師生間的談心,就勝似高規格的酒宴;一張小小感恩賀卡,往往要比宴席上敬杯酒更有誠意;再或者撰寫一篇老師的文章,這都足以讓老師感受到學生的謝意。
當然,感恩老師不只是一時的形式,而要有持久性,不管你身處何地,也不論你地位高低,只要對老師有顆感恩的心,多問候幾次多關心幾回,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