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禪城法院法官來評書了!
《三國演義》評書聽得多了
用《民法典》評說《三國演義》
你聽過嗎?
2020年的最後一天
禪法君為你送上最新一期的
《民法典評說三國》
話說,公元219年
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
痛失手足的劉備執意復仇
舉兵七十萬東徵伐吳
孫權求和未果,奮起反擊劉備
夷陵大戰
陸遜一手火燒連營
打得劉備措手不及
被迫退守白帝城
劉備堂堂蜀漢之主
竟輸給了一個無名小卒
他是越想越氣
最終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自知命不久矣的劉備
選定李嚴和諸葛亮為託孤大臣
分別交待兩人的分工安排
劉備在病危時立下的
口頭遺囑是否有效?
又是否可以遺囑形式
指定由諸葛亮擔任阿鬥的監護人?
禪城法院法官張小敏告訴你!
《民法典評說三國》·第五期
話說,劉備選定李嚴和諸葛亮為託孤大臣,分別交待兩人的分工安排。依照《民法典》,劉備在命懸一線時立下口頭遺囑,意識清醒,加之現場有多位大臣及侍從作為見證人,因而該遺囑是有效的。如果劉備此後病情好轉,撤回、變更遺囑,則以最後意見為準。
病榻前,劉備讓阿鬥拜諸葛亮為亞父,並囑託諸葛亮輔佐阿鬥。劉備作為阿鬥的監護人,面臨生命危險時,以遺囑的形式指定由諸葛亮擔任阿鬥的監護人,符合《民法典》關於遺囑指定監護人的規定。
雖然有諸葛亮撐場子,但劉備依舊擔憂阿鬥不靠譜,辛苦打下的江山遲早崩盤。於是,劉備承諾,若阿鬥不成大器,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承繼帝位。劉備的一番「商業吹捧」令諸葛亮十分感動,當即表示願做一輩子打工人。聽了諸葛亮的保證後,劉備倍感欣慰,不久便離世,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劉備死後,諸葛亮不負故主,一生鞠躬盡瘁,輔佐後主,操持蜀漢。雖然最終蜀漢因權力紛爭逐漸沒落,但他的高風亮節、忠肝義膽也成為了千古美談。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
可以立口頭遺囑?
立口頭遺囑的時候
需要注意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口頭遺囑
口頭遺囑是由遺囑人口頭表達、不以任何方式記載的遺囑。因口頭遺囑完全靠見證人表述證明,極容易發生糾紛,因此《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規定,遺囑人只能在危急的情況下,才可以立口頭遺囑,並且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在上述故事中,劉備是在命懸一線、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立下口頭遺囑。在立遺囑的時候,現場也有多位見證人,所以劉備立下的口頭遺囑是有效的。如果此後劉備病情好轉,重新以書面形式立下遺囑,那當時所立的口頭遺囑就無效。
而《民法典》繼承編
有一個新亮點
那就是擴大了
代位繼承人的範圍
接著來看看吧!
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是法定繼承的一種補充形式,適用法定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來確定繼承人的範圍、順序及遺產分配份額,只有在法定繼承中才能發生代位繼承。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即系,將第二順序繼承人中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規定為代位繼承人。
本期《民法典評說三國》
到此結束
欲知後事如何
那就記得關注「禪城法院」微信公眾號
我們下期再見!
法條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原標題:《民法典評說三國⑤|明日施行!《出師表》背後的《民法典》知識,你知道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