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20-12-18 06:07 |人民網

身體健康是人的「本錢」,但是,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有時卻忽略了身體健康這塊「風水寶地」。其實,不用太複雜,只要平時掌握一些小竅門小方法,也能實現養生護健康這個「大目標」。

俗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老筋太短,壽命難長」,這些說明了抻一抻筋對健康的益處。中醫理論中,十二經筋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而後盛於輔骨,結於肘腕,繫於關節,連於肌肉,上於頸項,終於頭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一科副主任劉勇表示,由於十二經筋皆走向頭面,故五官是五臟通往外界之窗口,五臟功能的好壞與五官關係密切。《靈樞經》一書中提出,五官適配五臟,五臟調理全身的觀點。因此,我們可通過五官抻筋的方法,達到調五臟、養全身的小目標。

心開竅於舌,繞舌捲舌能養心。具體方法是,吸氣時將舌頭捲起,憋到最大限度呼氣時收回;吸氣時把舌頭轉向左側,呼氣時轉向右側;吸氣時將舌頭儘量吐出,呼氣時收回。經常抻舌筋能產生更多唾液,有利健康。抻舌筋可以緩解頭暈心悸症狀以及假性心絞痛。在此基礎上,配合上肢運動,可緩解心臟不適。

腎開竅於耳,時常揪耳筋能保腎。具體方法是,第一步先抻耳尖,用力捏緊耳尖,吸氣時向上揪,呼氣時放下。連續3次,揪到有熱感。感冒、上火時抻耳筋能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第二步抻耳垂,用力捏緊耳垂,吸氣時向下揪,呼氣時收回。第三步揪耳部中間,用力捏緊耳朵中間,吸氣時向外抻,呼氣時收回。耳朵癢、聽力下降、耳鳴均是腎虛的表現,經常抻耳筋能達到補腎氣、調腎虛的功效。

肝開竅於目,瞠目揪瞼可養肝。具體方法是,第一步,睜大眼睛,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吸氣時向上揪,呼氣時收回。然後捏住下眼皮,吸氣時向下揪,呼氣時收回,反覆10次。抻眼筋一定要揪住眼瞼,否則起不到抻拉的作用。第二步,握拳怒目,雙手將拇指握與手內,前臂端於平臍,盡力瞪眼,用力握拳30下。平日裡,我們通過瞠目揪瞼,也能起到刺激肝臟、護肝保肝的功效。

脾開竅於口,咧嘴伸頜能健脾。脾氣通於口,脾不好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口淡無味的症狀。因此,適度叩齒每天100次左右;輕輕抻拉嘴唇、沿著嘴唇按壓或輪刮唇部;常做抿嘴笑、噘嘴翹的動作等,都能起到很好的刺激脾胃作用。保脾胃抻筋方法是通過咧嘴伸頜,嘴用力咧開同時將下頜向前伸出,達到抻嘴筋調脾胃的效果。

肺開竅於鼻,動動鼻翼通肺氣。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常常按壓鼻翼兩側有助吐故納新,起到很好的護肺作用。鼻子抻筋方法是吸氣時兩側鼻翼張開讓鼻孔自然放大,呼氣時復原,連續做20次。此法可起到緩解鼻炎,減少哮喘和呼吸疾病的功效。

1608242825000

相關焦點

  • 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茶葉泡腳勝過吃補藥
    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茶葉泡腳勝過吃補藥 編者按:身體健康是人的「本錢」,但是,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有時卻忽略了身體健康這塊「風水寶地」。其實,不用太複雜,只要平時掌握一些小竅門小方法,也能實現養生護健康這個「大目標」。
  • 養生秘訣:茶葉泡腳勝過吃補藥
    (原標題《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茶葉泡腳勝過吃補藥》。編輯張卉卉)1608102695000
  • 《家政女皇》通過五官養五臟 五官也能做瑜伽 20141218
    《家政女皇》通過五官養五臟 五官也能做瑜伽 20141218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瑜伽如今是熱門健身養心的運動,五官也能做瑜伽,通過五官養五臟。
  • 人的五臟與五官的關係,如何通過五官防疾病!
    人是一個整體,身上的每一處反應都體現了身體的變化,下面跟隨小編一起看看,人的面部五官發生了變化是我們的哪裡出問題了。五官變化與健康(一)眼睛忽然看不見東西了,這是肝功能衰弱的標誌。(二)嗅覺越來越不靈了,這是肺功能衰弱的標誌。
  • 五穀養五臟,養生吃雜糧
    可就是這些我們日日見,天天吃的五穀雜糧,卻並非凡物,用適當的烹飪方式,能使它們發揮養生功效,養出你的健康五臟!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 筋骨保健丨拉開身上「筋結」,專家獨門拉筋法,幫助養生防病!
    筋縮就是伸縮範圍減小了,原來能拉一米的筋現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縮的「筋」從病理上看,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有老百姓所說的「筋疙瘩」形成。這種「筋疙瘩」即筋結。「身有千千結」,這千千結就是我們身上的筋結。
  • 五官對應五臟 3分鐘識別身體疾病信號
    原標題:五官對應五臟 3分鐘識別身體疾病信號   科技的進步在醫學上也有重要的體現,也是現在很多醫療機構常用的檢查和治療疾病的方式,但是我們不可能稍微有點不適就趕到醫院就診,那麼掌握自我檢測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中醫強調的四診法中的「望」是自我檢測的最好方式,而中醫也認為,五官是與我們的五臟相對應的
  • 四十首養生音樂,養五臟、解抑鬱、去煩燥
    四十首養生音樂,養五臟、解抑鬱、去煩燥 2020-07-13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
    人體才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人類經過幾千萬年的進化,可能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五官長這樣?或許這是個謎,但是人體的五官也不是隨隨便便長的。在中醫的理論中,人的五官是人體五臟的反射區,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五官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五臟的健康情況。
  • 五官與五臟隱藏的病變密切相關,這幾個自測方法!不妨了解一下
    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臟的健康狀況,它們的一些異常變化也代表了五臟隱藏的病變。心臟問題看舌頭中醫認為,舌的形態、色澤、靈活度、味覺情況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若舌色紅潤、轉動靈活、味覺靈敏說明心血充足健康;舌尖糜爛、生瘡、疼痛,多為心火上炎;舌有瘀斑,多為心血瘀阻;舌色紅而深暗,多為心陰不足;舌體胖嫩,多為心陽不足。
  • 最養五臟的食物 你都知道哪一些
    五臟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那麼我們身體中的五臟最喜歡哪些食物呢?來了解一下吧。心、肝、脾、肺、腎,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五臟。這五個器官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整天健康。對於我們來說,要想保護五臟,就得先了解五臟最喜歡哪些食物。
  • 健康一招靈|踮腳、伸懶腰……五臟最喜歡的養生動作,簡單易學
    而元氣的運行,就跟人體的五臟有很大關係。所謂五臟,就是指心、肝、脾、肺、腎。俗話說:「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五臟功能衰弱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養護好臟腑,方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那麼,怎麼「養好」五臟呢?今天就教你5個養生動作!【養「心」:拍打手臂內側】心與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兩個經絡相連,且都位於上肢內側。
  • 五官對應五臟,滋養五臟,要注意舌、目、口、鼻、耳的哪些信號?
    人長得好不好看,一方面是父母遺傳的因素,一方面則是和五臟的變化有關係。有句話叫做「你的五臟是啥樣,長相就是什麼樣」,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五臟健康的人,五官長得會比較好看,舌頭、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各方面會很勻稱、乾淨。反之,五臟不好了,這些地方會開始「變醜」,透露出信號。
  • 五官對應五臟,身體有沒有問題,照照鏡子就能知道,別不信
    五官的說法最早出自《黃帝內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現在的五官也就是人體的五種感覺器官,分別是鼻子、眼睛、嘴巴、舌頭、耳朵,中醫謂之:鼻、目、口、舌耳。五臟一詞出自《呂氏春秋》: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
  • 今日冬至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冬至如何養生1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應恰當選擇既美味又補益身體的食物。下午4點則可以背對陽光曬後背,最好是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搓後腰——養陽氣腰眼為經外奇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 五味食物對應人體五臟養生 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
    五味食物對應人體五臟養生 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  中醫學認為,五味(酸、苦、甘、辛、鹹)源於天地之氣,五臟對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對五臟各有所歸,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長期地五味偏嗜會引發五臟的「連鎖反應」,不利於健康;反之,五臟病變會影響舌的味覺功能,使人對五味的喜惡發生改變,產生不同的飲食嗜味或口味的突然變化。  1.偏嗜酸味提示肝臟問題  酸入肝,酸味對肝有滋養作用,如山西、陝西一帶菜餚多酸,緣於當地氣候乾燥,人體津液易損,適當食酸可滋養陰液。
  • 《黃帝內經》:五臟應七竅,五臟的問題,全「寫」在臉上
    我們知道,五臟六腑乃是身體的核心所在,大部分的中醫養生,都是圍繞調理五臟六腑,維持它們正常的機能而來。既然需要維護臟腑的機能,自然就需要知道臟腑的情況,才能有目的地做點什麼。五臟六腑又一一對應,所謂「髒為裡、腑為表」,作為深藏在體內的臟腑,它們的情況如何,我們從外面是不能直接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