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2020-12-24 澎湃新聞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此時也是陽氣初生之時

固護好陽氣,人體陽氣充足,才能祛病延年

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

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

冬至如何養生

1

藥補不如食補

在冬季應恰當選擇既美味又補益身體的食物。

溫補類食物:如龍眼肉、荔枝、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溫補一定要適量,並且要忌生冷,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特別是血虛的人適宜吃溫性食物,如羊肉、雞肉、鱔魚、海蝦等,但要注意不可過量,否則,過多食用溫性食物會容易上火,損陰津,口腔容易潰瘍,容易引起咽喉炎等。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2

三九「補冬」小心上火

冬至時節,天氣寒冷乾燥,導致鼻咽乾燥、皮膚缺水,易上火,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別忘補充津液,可食用荸薺、藕、蘿蔔、白菜、獼猴桃、柚子、橙子等滋陰去燥的食物。

3

一把堅果 溫腎助陽

冬至時節,陰氣最盛,陽氣初生。中醫認為,堅果多偏溫熱,此時吃就如同「雪中送炭」。大多堅果還有補腎的功效,與冬季養腎的規律相契合。

1. 杏仁

富含鋅、鎂、鉀、鐵等礦物質,其鈣含量更是所有堅果之冠,胺基酸種類也非常豐富。杏仁還是一味中藥,能止咳化痰、潤腸通便,《本草綱目》認為其有「潤肺,消積食,散滯氣」三大功效,對五臟都有好處。經常吃還能養顏益壽、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腦血管。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腹瀉時別吃。

2. 核桃

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有助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中醫認為核桃仁味甘性溫,能黑髮,固精,治燥,調血。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能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

3. 慄子

慄子有「乾果之王」的美譽,是「味美價廉」的滋補良藥。它的碳水化合物比其他堅果多3~4倍,蛋白質和脂肪相對較少,還富含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慄子味甘、性溫,有補腎壯腰、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改善腎虛,腰膝酸軟無力、筋骨疼痛等病症。

4. 花生

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體每日所需的一半以上蛋白質,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鎂、鐵、鋅等營養物質。《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之癢」,經常吃有養血補血、補脾潤肺、滋潤肌膚的效果,對心腦血管也有益。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連皮(紅衣)一起食用,可增強養血止血的效果。

4

防寒保暖 曬太陽

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們應當加強對身體的保健,可以延年益壽。

防寒保暖:冬至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時陰寒之氣最重,要多著衣,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氣入侵。

一年四季都應以溫開水為主要飲品,天冷時還應通過飲食禦寒,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的食物都有助驅寒。

「動則生陽」 ,陽氣足,寒邪就容易排出。冬季可以選擇天氣晴好暖和的時候到公園慢跑、散步、騎車等,最好每周3 ~5次、每次30 ~ 60分鐘。

曬太陽:午後太陽當頭之時,曬20分鐘左右,讓陽光溫煦頭頂中心的百會穴,可起到通暢全身經脈、養腦補陽的作用。

下午4點則可以背對陽光曬後背,最好是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5

按摩護健康

陽池穴——常按能暖身

陽池,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陽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

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手冷發愁。

搓後腰——養陽氣

腰眼為經外奇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

冬至吃什麼

1

一隻雞——禦寒補身

雞肉性微溫,偏向於性平,身體比較健康,既不體虛又沒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雞肉。南方雖然入冬,但氣溫較北方要溫暖得多,雞、鴨、魚類就很適合清補。

雞湯的營養非常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質,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強筋健骨,預防寒涼。

注意:一定要湯肉一起吃。

2

一口羊肉——溫陽補虛

南方冬季適合雞、鴨、魚類清補,而北方冬季則更為寒涼,食補上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羊肉就是不錯的選擇,溫陽補虛,可以散寒溼、補精血、暖心胃。可以搭配白蘿蔔食用,不僅在味道上相得益彰,營養方面也可以取長補短。

3

一碗蘿蔔湯——化痰消食

「冬吃蘿蔔夏吃薑」,白蘿蔔有消積化痰補氣順氣的作用,冬天容易受寒感冒,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可以在家裡燉點白蘿蔔湯輔助治療。

注意: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洩瀉的人最好少吃。

4

一籠山藥——健脾胃

先調脾胃後進補,脾胃好,才能吸收營養。中醫認為,山藥性甘平、無毒,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之功效,補而不滯,不熱不燥,男女老幼都適宜,有病無病都適用。

5

一碗慄子粥——補腎

冬季主閉藏,正是補腎的季節。中醫上講,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民間俗話說:「腰酸腿軟缺腎氣,慄子稀飯賽補劑。」

進入冬季以後,飲食中的肉類增多,經常喝慄子粥調理,不僅補腎,而且滋養脾胃,緩解肉食帶來的負擔。

原標題:《今日冬至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你需要知道的冬至養生食譜
    歡迎添加關注,讓我們一起聊聊家常,聊聊你我的生活日常。 2019年冬至如期而至,今天來說說冬至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冬至養生食譜。 冬季是滋養進補的季節。那麼,大家在進補的時候都有哪些需要留意的事項呢?
  •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2020-12-21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小寒|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此時一定要注意養生!長按圖片保存,收藏養生知識小寒如何養生1小寒養腎為先小寒雖冷,但陽氣也在緩慢積攢、上升,是個進補的大好時節,尤其是對腎臟的補益。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補好了,五臟都可受益。
  • 營養|冬至養生保健康
    好好學 一個改變人生的公眾號 關注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冬至。 至,極也。
  • 今日冬至,餃子湯圓你pick哪個?
    今日冬至,餃子湯圓你pick哪個?18時02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將來到你我身邊動圖來自SOOGIF冬至一個普遍的風俗,是吃餃子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
  • 今日冬至,吃餃子吃麵別忘了它,做法簡單滋補養生,天越冷越愛吃
    導語:今日冬至,吃餃子吃麵別忘了它,做法簡單滋補養生,天越冷越愛吃今日是冬至節氣,各地有吃餃子、吃麵的習俗,主食這樣吃,而菜吃什麼好呢?白蘿蔔作為這個季節的當時蔬菜,在冬至這個重要的節氣當然更是不能錯過吃,白蘿蔔除了可以燉湯,還可用高湯煨,既能消除蘿蔔散發出的人們難以接受的異味,而且還能讓這道菜的口感更加清甜,這道蘿蔔煲便是我家每年冬至必做的,簡單好做,而且滋補養生,冬天吃蘿蔔養生,這道菜我家冷天特愛吃,時不時便要做,下面我便將這道蘿蔔煲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 「數九」首日寒意不足 冬至養生牢記20字訣
    「數九」首日寒意不足 冬至養生牢記20字訣 2017-12-2220字訣  作者:快報張珊珊 張昭   內容提要:今日0時27分,進入「冬至」節氣,這是一年中最冷的階段。
  • 「今日冬至」2018年只剩9天了!這些事你得知道
    今日冬至是今年最後一個節氣2018年還剩9天啦「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自冬至開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寒風蕭蕭,雪花飄飄。為啥說冬至大過年?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日。殷周時,以冬至前一天為歲終,後二十四節氣則以冬至為首。因此,中國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一說。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2020-12-2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立冬,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今天立冬,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立冬如何養生?1.溫補為主 不盲補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但羊肉等溫燥的食物也不宜過多,以平補滋陰潛陽為主。
  • 今日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此時的養生重點在身上三個位置
    今日冬至,這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其實在曆法時代之前,冬至就被古人看作新年,當時的人們通過天象觀測發現冬至點,並以此作為年度時間循環的起點,由此可見這個節氣的重要性。時至今日,冬至也有「亞歲」「小歲」的稱謂。
  • 冬至| 冬至養生,補對一天,身體健康一整年
    ——喬金龍《冬至到》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 冬至冬至,幸福必至!最早的冬至祝福送給你~
    今天是12月21日 農曆十一月初七今日冬至提前祝你【祝】冬至到訪,養生有道,【你】靜神少慮,快樂第一,【健】不計瑣事,豁達心裡,【康】頭腳保暖,感冒遠離,【平】勞而勿過,注重休息,【安】適當運動,慢跑太極,【吉】食宜多樣,谷肉蔬配,【祥】溫熱當道,熱粥為宜,【如】起居有常,早睡晚起。
  • 今日冬至,最暖心的祝福送給你,祝您全家幸福、安康!
    親愛的朋友 今日冬至 提前祝你 【祝】冬至到訪,養生有道, 【你】靜神少慮,快樂第一, 【健】不計瑣事,豁達心裡,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
    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至」有極致的意思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三候dong zhi san hou「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冬至三候您知道是什麼嗎?
  • 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說說祝福語
    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祝福語!今日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大家當地有什麼習俗麼?比如宴飲、吃水餃等等。這天又該如何發祝福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