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養生,補對一天,身體健康一整年

2020-12-20 騰訊網

晝短摒棄煩憂事,夜常相伴歡樂聲。

小餃暖盡心頭寒,更勝金銀百十千。

——喬金龍《冬至到》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所以冬至,也代表了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起來。

冬至習俗知多少

在古代,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在這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吃餃子、餛飩的習俗,而南方則吃米丸、糰子、湯圓。

因為冬至日陰陽爭,陰窮而陽萌。人們用吃餃子表達對一年農事活動的慶賀,也表達對來年五穀豐登的期盼。南方吃的米丸、湯圓等,則象徵太陽,寄託了人們對新生的期盼。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並在之後的三九天中持續。

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溫補類: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可配枸杞、馬蹄、甘蔗等一起煮,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

平補類:如蓮子、芡實、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甲魚、鮑魚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注意:天寒地凍,吃飯的時候宜少而緩,少量多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又不傷脾胃。

冬至養生藏陽氣,重點在「躲」

冬天陽氣藏得好,春天人體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躲」,才能保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飲食上:躲暴飲暴食

如今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這期間大家一般聚會比較多,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2、起居上:躲寒冷

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

3、運動上:躲大汗

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

4、情緒上: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補陽氣小妙招

1、曬後背,補陽氣

天下第一補陽品是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補充人體的陽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曬太陽。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補陽的方式是曬背部

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曬曬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2、搓後腰,養陽氣

腰眼為經外奇穴,平時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

冬至艾灸正當時

冬至適合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哦!

方法: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燻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注意:1、灸時要避風寒,戒生冷和油膩;2、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3、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不宜艾灸;4、孕婦不能灸。

冬至養生食譜推薦

1、羊肉蘿蔔餃子

食材:

羊肉、蘿蔔、蔥末、薑末等

做法:

1、羊肉攪成泥,蘿蔔插絲剁餡,加上蔥末、薑末、鹽即成餡。

2、包在擀好的皮裡下鍋煮熟即可。

功效:

對虛寒病症大有裨益。

2、西紅柿土豆燉牛腩

食材:

牛腩、西紅柿、土豆等

做法:

1、牛腩肉洗淨切塊,放入冷水鍋,加京蔥段和薑片,大火焯水後洗去浮沫,備用。

2、熱鍋冷油,放入京蔥圈、洋蔥末、蒜片、八角和香葉炒出香味,下焯好水的牛腩肉,中火翻炒均勻。

3、倒入燉鍋,加清水沒過牛腩肉,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左右,至牛腩肉燉軟時,八角和香葉棄用。

4、2隻番茄,頂部劃十字刀,放入鍋中,從頂部淋上沸水,再小火煮約30秒取出,撕去表皮後切塊;1個土豆洗淨去皮,切塊備用。

5、熱鍋熱油,倒入番茄塊煸炒,炒出紅油後加2勺番茄醬炒勻,再加入土豆塊翻炒均勻。

6、牛腩肉已燉軟時,將煸炒好的番茄和土豆連帶炒出的紅油一同倒入燉鍋,加清水沒過所有食材。大火煮沸後,加1勺生抽、適量鹽、少許白胡椒粉和冰糖調味。

7、轉小火燉煮30分鐘,盛出撒上少許蔥花,番茄土豆燉牛腩完成!

功效:

健中、和胃。

3、滋補羊肉湯

食材:

羊脊骨、洋蔥、香菜等

做法:

1、羊脊骨(或帶骨肋排)分割成適當大小。

2、鍋內添加足量的水,切好的肉入冷水鍋煮。

3、開鍋後保持一定的火力,在翻騰的水中把煮出的浮沫撇乾淨,轉小火燉至少1小時,最好煮2小時以上。

4、羊湯內加適量鹽調味,出鍋加洋蔥碎和香菜碎、胡椒粉,即可出鍋。

功效:

溫陽散寒,補益氣血。

4、香菇慄子雞

食材:

雞肉、水發香菇、去殼板慄等

做法:

1、鍋內放油燒至7成熱時下姜、八角、花椒、蒜瓣爆香。

2、將雞肉入鍋翻炒,並下料酒,再加入香菇、板慄、蠔油翻炒。

3、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改中火燜煮15分鐘,適當調味,湯汁基本收幹即可出鍋。

功效:

補氣血,提高免疫力。

冬至養生,你學會了嗎?分享給親友,一起享健康吧!

總編/羅櫻 責編/趙益龍審校/馬濤

相關焦點

  • 冬至之後,吃三素,戒四習,做好五件事,溫暖過寒冬,健康一整年
    今日冬至,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 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 而冬至一過,新年就近在眼前了。 在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 冬至到,幸福到!養生這樣吃,健脾養胃補腎壯陽健康一整年!
    今日冬至,冬至過後,全國各地將迎來持續低溫、暴雪等最寒冷的日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如何度過這些寒冷的日子?請先在冬至把養生做好。冬至時節氣候寒冷乾燥,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對較低。飲食注意不要吃寒涼食物,多吃溫補食物。
  • 冬至一定要知道的9件事
    【冬至這些事】又到一年一度的南北大戰,餃子湯圓或成最大贏家。[斜眼R] [斜眼R]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白晝逐漸變長。除了傳統的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現在還有一些新的健康的指南,讓你度過溫暖的冬天。1. 一九一隻雞,最該防寒涼一九最好喝一點雞湯或吃一點雞肉,雞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預防寒涼。2. 二九一把豆,養生腎為先二九補腎特別重要,應該多吃一些豆類的食物。3.
  • 冬至養生好,「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陽氣始生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也開始越來越注意養生問題。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冬至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此時也是陽氣初生之時固護好陽氣,人體陽氣充足,才能祛病延年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冬至如何養生1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應恰當選擇既美味又補益身體的食物。
  • 冬至後的27天,是最好的養生日子,養生堅持10個一,來年少寎痛!
    但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在中醫中流行這一句話叫,「數九寒天好養生」。冬至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 中醫認為「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簡單地說就是這個時候是陽氣開始逐漸萌發生長的時機,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冬至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進補,來年一整年都能生龍活虎,能量充足!
  • 營養|冬至養生保健康
    冬至養生 起居養生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常搓手對健康大有裨益。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勞宮、魚際、合谷等。
  • 冬至到了,全家跟營養師學4個養生技巧,學會了平安過一冬
    孩子們開始唱「數九」歌謠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冬至」就要到了,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對冬至很重視,「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從冬至開始冬季養生吧!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冬季是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所謂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但是冬季養生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有些人盲目養生4.無病也要跟風補是藥就有三分毒,即便是藥食同源的某些中藥,如果用不對,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對於沒有任何疾病的人來說,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 節令養生|除了溫補,冬至養生還可以這麼做!
    今日是冬至,是不是一大早,家裡人就開始籌劃今天的豐盛晚餐了?作為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在中醫師們看來,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將迎來一年中最佳的進補時節,如俗話中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 冬至進補三倍功,養生新起點,傳統習俗如何補?養陽湯喝起來!
    大家好,這裡是美玲食記,很高興在冬至能跟大家分享一道很好喝的養陽湯。如果在所有的節氣裡面,選一個節氣作為一年養生的開端,那麼這個節氣,就應該是冬至!冬至雖然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但是從傳統養生日曆來看,冬至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家裡老人家就說「冬至大過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否極泰來,一陽復始。
  • 冬至飲食養生,就看這些食物還有蛋白粉的作用!
    冬至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又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標誌著已經進入寒冬,各地紛紛迎來降雪天氣,氣溫寒冷乾燥,在這個時節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很容易感冒著涼。因此,很多人選擇在冬至這個健康「儲蓄」的好時節開始養生,改善體質健康平穩度過冬季。
  • 「冬至大如年」中醫養生盤點:艾灸補陽藥膳補冬
    艾灸神闕穴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  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二、飲食注意「三多三少」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 「省立三院健康速遞」冬至節氣灸,艾灸養生正當時
    12月21日為冬至節氣,一年當中最冷的時間即將到來。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 冬至祝福語簡單溫馨 2020最新冬至微信簡訊祝福問候語冬至快樂
    12月21日下午6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就要進入「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冬至迎寒冬,冬至祝福語送給大家。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說的是冬至過後90天春天就會到來。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之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縮著身體。
  • 冬至溫暖至 養生這樣做身體好
    冬至節氣就要到了,天氣將更冷,你做好準備了嗎?為了身體健康,請做好養生措施。因為寒冷的冬季,很適合各種細菌、病毒等生存。稍微不小心就可能導致導致疾病纏身,所以說為了身體人們務必要提前了解清楚冬至養生的訣竅,從現在開始認真做好冬至節氣養生準備。
  • 漢代,「冬至」竟然要放5天假?「冬至大如年」是為什呢?
    12月22日,是今年的冬至,也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數九寒天要開始了。「冬至」這個節氣,是中國很重要的一個日子。隱含著陰陽交割,萬物亡寂,生機禁閉的意蘊。但是同時,冬至這一天也是我們養生的開始。因為氣始於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