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好,「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2020-12-25 騰訊網

陽氣始生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這一天也是數九的開始。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注意保暖防凍。冬至是一年中人體陰氣極盛而陽氣始生的轉折點,滋補自是事半功倍。中醫裡也有說法:入冬即補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反倒是到了冬至再補,才能有最佳效果。

適合冬至養生的食物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事實上,在江南地區,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進補,所吃的正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

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樣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脫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做成點心、湯圓、粽子、麵包等。

生薑

冬至的另一道民俗食物是腊味姜飯,生薑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一植物以肥厚而具辛辣氣味的地下根莖作為入饌的材料,細分來又有白姜、黃姜、黑肉姜、沙姜等不下十種,常見的生薑多半則是辣味適中的黃姜。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選,它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

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相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冬至節氣,意味著進入數九天,迎來最寒冷的天氣,《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因此,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冬至遵循三個基本原則

起居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應注意,晨練時間不宜過早,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

藥補在這個階段,有些人喜歡藥物的冬令進補。比如膏方。膏方中加入不少甘甜滋潤補養藥物,服用時感滑潤爽口,既能進補,又能治病。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所以冬季進補膏方在有些地方成為一種時尚。

食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各類食物的優點和缺點

溫補類食物,如龍眼肉、荔枝、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防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等。

遇見冬至,世界漸寒;遇見你,我心漸暖。

相關焦點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中醫科醫生教你冬季養生「四要點」
    冬至之後,天地間萬物皆調零衰敗,當此之時,人與萬物盡內藏矣,值蕭條零落之季,歸萬物之根本;於霜飛雪漲之時,藏五臟之陽氣。故爾冬季養生,亦不可或缺之要事。
  • 冬病冬治正當時|三九貼一貼,來年無病痛!
    冬病冬治正當時|三九貼一貼,來年無病痛!」是冬至後的三個九天,即為「大寒」,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黃帝內經認為此時人體陽氣內斂衰微,氣血運行緩慢,毛孔閉塞,各種「冬病」容易發作。
  • 【今日小寒】節氣小課堂開課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鄉:小寒二陽之際,雖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陽氣已動,因此候鳥大雁感陽出現向北飛的跡象。二候鵲始巢:禽鳥最早得知氣候變化,此時喜鵲已得來年之氣,開始銜草築巢,準備孕育後代。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林和可約「三九天灸」啦!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進補,可以扶正祛邪、防病強身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趁天氣嚴寒來做個三九天灸強身健體吧!三九天指的是從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為一個九,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第三個九天為「三九」。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寒冬養生多喝暖茶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古人認為,冬季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是保養、積蓄能量的最佳時機,應講究養藏之道,適時進補,可以增加營養,祛寒氣、壯身體。可適當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蘿蔔、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此外,很多人喜歡在大冷天泡壺茶,喝點熱茶驅散寒意。茶一直中國人最為熱衷的飲品之一。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也開始越來越注意養生問題。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點開有驚喜,助你來年無病痛
    今日18時02分迎來冬至節氣「數九寒天」正式開始這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數九又稱冬九九從冬至當天起以九天為一個單位俗話說「學會過一冬,來年無病痛」如何健康度過寒冬,為來年儲備能量?送你一份「九九」冬季健康指南溫暖你的冬天一九一隻雞,最該防寒冷一九最好喝一點雞湯或者吃一些雞肉,預防寒冷。雞肉是優質蛋白的來源,屬於「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白肉。
  • 冬至養生,有「四個字」要做好,更容易長壽
    冬至養生,「吃穿動養」四者缺一不可,四方面做好了,更容易長壽。2019年12月22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裡的「冬至」。冬至冬至,也意味著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那麼,冬至養生,和平常時候有何不同呢?俗話說「冬練三九」,所謂的數九嚴寒,也就是冬至前後開始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冷在三九」,形象地道出了、一年裡最冷的隆冬嚴寒的味道。如何度過「生命中非常的寒冷」?在我看來,也就是四個方面要做好,它們就是:吃、穿、動、養。
  • 冬至| 冬至養生,補對一天,身體健康一整年
    ——喬金龍《冬至到》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 冬至到了,全家跟營養師學4個養生技巧,學會了平安過一冬
    下班回家,聽樓下孩子唱著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孩子們開始唱「數九」歌謠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冬至」就要到了,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對冬至很重視,「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從冬至開始冬季養生吧!
  • 冬至大如年,養生重在「藏」 這樣進補來年打虎
    今天是24節氣的冬至,冬至後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那麼冬至該如何養生,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因此中醫認為,冬至之後重在「藏」,注意慢節奏養生,散步、慢跑、做操、太極拳等等,都是不錯的運動選擇。不過提醒老年人,冬至之後,晨練不宜過早,最好在太陽升起之後。此外在三九天,慢性病患者還可以通過貼服艾灸、服用膏方,來達到振奮陽氣、疏通經絡、調理腑臟功能的作用。
  • 冬至時節養生,你需要富萊欣蛋白粉
    本網12月17日訊 冬至,也意味著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那麼,冬至養生,和平常時候有何不同呢?俗話說「冬練三九」,所謂的數九嚴寒,也就是冬至前後開始的。如果溫度低於5度,更要帶好帽子,防止熱量散耗,也就養護好了陽氣,更利於健康長壽。2、動——合理運動,養護陽氣三九隆冬,多數人選擇「貓冬」避寒。實際上,寒冬臘月,正是我們乘機提高抵抗力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氣溫低時,身體會有一種蜷縮成一團的意願,更不願意活動。門縫裡的一絲寒風,也會讓全身都哆嗦起來。
  • 三九天灸貼藥季 冬病冬治正當時
    古人有:「夏養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三伏天和三九天雖然是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兩個時間段,但在中醫養生中卻是保健調病的黃金期。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三九」是一年中氣候最為寒冷的時候,極易引起舊病復發或加重,因此古語有云:「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如果可以通過「三九天灸」加以幹預,不僅可有效預防,對疾病的康復也大有好處。
  • 冬至養生,體弱者可溫補 不宜過食辛辣燥熱、肥膩食物
    長沙晚報12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陳安妮 朱婷)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中醫認為,冬至節氣期間是一年中養生的好時節,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馮國湘表示,冬至食補,別只會吃羊肉,應掌握健康吃法。 辛辣食物儘量少吃。
  • 冬至養生:注意避寒邪 適當體育鍛鍊 多吃溫性食物
    編者按:「冬至」是全年陰氣最盛的一天。但古人也有「冬至一陽生」之說,這一天陽氣也悄悄地生發出來,而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冬至養生的那些兒。
  • 冬至後正式入九進入數九寒天 2014年數九日曆與進九習俗
    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正式入九,最冷的天,要數數九天了。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漢族民間節氣。其實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那麼2014年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呢?2014年數九日曆表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小編盤點2014年數九日曆表和進九習俗。
  • 冬至一定要知道的9件事
    【冬至這些事】又到一年一度的南北大戰,餃子湯圓或成最大贏家。[斜眼R] [斜眼R]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白晝逐漸變長。除了傳統的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現在還有一些新的健康的指南,讓你度過溫暖的冬天。1. 一九一隻雞,最該防寒涼一九最好喝一點雞湯或吃一點雞肉,雞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預防寒涼。2. 二九一把豆,養生腎為先二九補腎特別重要,應該多吃一些豆類的食物。3.
  • 二十四節氣話冬至
    冬至(2017年12月22日)是中國農曆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之後開始「數九」,俗稱交九。冬至日成了數九第一天。此時並不是最冷的時候,到了三九,天氣會越來越冷,有「冷在三九」之說。今日冬至日,白山市氣溫異常高,市區最高氣溫為零上1.4℃,靖宇縣最高氣溫零上1.9℃,達12月份新高。白山市氣象臺預測:未來兩天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氣溫變化不大,溫度仍維持較高態勢,到25日,受冷空氣影響,氣溫會下降,最低氣溫將達到零下20℃左右。近期溫度波動大,驟升驟降,提醒市民注意預防感冒及心腦血管疾病。冬至養生: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不病痛」。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冬至吃餃子風俗 冬至優美詩句...
    2020年12月21日,今天是今年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也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進補養生吃哪些食物水果蔬菜
    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令進補在我國歷史悠久。古人認為,冬季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是保養、積蓄能量的最佳時機,應講究「養藏之道」,適時進補,更好地發揮食材、藥材的作用,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