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夏養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三伏天和三九天雖然是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兩個時間段,但在中醫養生中卻是保健調病的黃金期。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三九」是一年中氣候最為寒冷的時候,極易引起舊病復發或加重,因此古語有云:「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如果可以通過「三九天灸」加以幹預,不僅可有效預防,對疾病的康復也大有好處。那麼,什麼是三九天灸?它到底有什麼作用?一起來了解一下:
1. 三九天灸是什麼?
「三九」指二十四節氣「冬至」後的三個九天,在節令上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而「三九天灸」指在每年三九天中應用中藥外敷和艾灸等中醫療法,以達到祛除和預防疾病的一種傳統外治療法,被稱為「中醫疫苗」。
2. 為什麼要做三九天灸?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 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
3. 已經貼過三伏貼,還可以貼三九貼嗎?
三九天貼藥是三伏天貼藥的補充,前者是夏病冬治,後者是冬病夏治,陰陽平和,疾病不生。三九天灸還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天灸的療效。
4. 哪些人適合三九天灸?
此療法有著治療及保健作用,對體質偏虛、陽虛以及風寒溼型痺症(疼痛)患者,療效更佳。
主要的適應症有:
1.肺系相關病症: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咳嗽、慢性肺氣腫等)、慢性咽炎、虛人感冒等病症防治。
2.痛症:頸痛、膝痛、腰痛、風溼性關節炎、網球肘、胃痛、痛經等慢性疼痛疾病。
3.其他類:失眠、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慢性盆腔炎、凍瘡、亞健康狀態等。
5. 什麼時候開始貼?
第一次 2020年12月12日 (引灸)
第二次 2020年12月21日 (一九)
第三次 2020年12月30日 (二九)
第四次 2021年01月08日 (三九)
第五次 2021年01月17日 (加強)
6. 貼完後需要注意什麼?
(1)貼敷時間。呼吸貼:兒童貼敷半小時——1小時,成人貼敷1——2小時。脾胃貼、暖宮貼、通痺貼、創新貼每次貼敷6-8小時。小兒及敏感膚質者酌情縮短時間。貼敷後皮膚潮紅,局部輕度搔癢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2)貼藥時注意保持皮膚乾燥,不宜劇烈活動,以免出汗致藥膏脫落。
(3)因患者體質問題,個別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發紅、局部刺痛等症狀。若出現這些症狀時,請立即去除藥物。極少患者會出現水泡,一般數日能自行消退,若水泡症狀嚴重可至外科或皮膚科門診按正常就醫流程處理。
(4)因天灸藥膏中含有較強的刺激性藥物,故孕婦、惡性腫瘤患者、強過敏體質者不宜進行天灸,月經期女性腰背部不宜貼藥, 特別是月經量多者(痛經治療除外)。糖尿病病人慎貼。發熱患者不可天灸。另外,由於嬰幼兒皮膚較細嫩,容易灼傷皮膚,建議二歲以下嬰兒慎行「天灸療法」的治療,但個別嬰幼兒因病情需要者,建議貼藥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
(5)貼藥當日戒酒、海鮮、牛肉、芋頭、花生等食物,並避免進食生冷、辛辣食品。
來源:青田網 青田縣中醫醫院 張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