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名市民預約貼藥!廣東省中醫院「三伏貼灸」 分時段做天灸

2020-12-23 郭靜廣東記者

今年調整貼藥穴位,更側重陽氣補充以增強人體免疫力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宋莉萍

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 「 大戲」 嶺南傳統天灸7月16日拉開了序幕。記者現場了解到,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首開網上預約,而當日上午10時多的統計顯示,網上預約人數已達 8000 多人。而初伏當天該院5000個號實行提前分時段預約貼藥,但也有不少街坊現場排隊貼藥,廣東省中醫院今年天灸依舊火爆。

醫院專門開發了三伏天灸分時段預約的小程序

「由於疫情關係,我們很早關注今年三伏天灸,希望能幫孩子提高免疫力。」家住越秀的黃女士特意請一天假帶著孩子來到省中醫院貼藥。記者了解到,為做好疫情防控,醫院專門開發了三伏天灸分時段預約的小程序,現場也加派人手進行了人流疏導和限流劃線的措施,有序安排街坊分批入內貼藥。

今年23歲的何小姐說,今天是專門請了假來醫院貼初灸的。她說,「自己主要是想調理過敏性鼻炎,貼完灸就立馬趕回單位上班。貼灸的隊伍中,也有不少老年人,黃奶奶說自己專門坐地鐵一早趕來,希望可以緩解頸椎疼痛等肩頸腰腿痛的症狀」。記者注意到,貼灸的人群中除了年輕人有所增加,現場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過來貼藥。

何謂冬病夏治?在夏季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抗病能力

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紹,冬病夏治來源於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素問·六節髒象論》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和「長夏勝冬」的記載是冬病夏治的雛形,後世醫家在中醫「整體觀」和「天人合一」理論指導下,將冬病夏治逐漸發展為在夏季對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的治療方法。

而在嶺南地區,由晉代著名醫家葛洪、鮑姑兩位著名醫家根據地域特點和人體體質特點選用嶺南道地藥材用於防病治病,具有「簡便廉效驗」的優點,為維護嶺南人民健康做出了極大貢獻,成為冬病夏治的典範。記者了解到,今年廣東省中醫院中伏時間為7月26日,末伏時間為8月15日。

冬病夏治如何選擇時間?如果錯過了怎麼辦?

李滋平主任提到,冬病夏治常用於治療平素身體偏虛以及風寒溼型痺症(疼痛)等中醫辨證為「陽虛」的患者。以最常見的冬病夏治療法傳統天灸為例,在不同藥物配方基礎上,主要的應用於:①肺系相關病症:鼻炎、慢性咳喘、慢性咽炎、虛人感冒等;②痛症:頸肩腰腿痛、膝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網球肘、胃痛、痛經等;③其他類:慢性腸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遺尿等。

冬病夏治一般選擇在初伏、中伏、末伏進行治療。因為三伏天時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亦最旺,當腠理開洩,經絡腧穴更為敏感,辛溫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實現溫煦陽氣、驅散內寒的治療作用。假如錯過了三伏,也可選擇在當月農曆的庚日時間進行治療,間隔10天/次,以達到鞏固治療的目的。

冬病夏治常用治療方法有哪些?哪些可以自行操作?

李滋平主任表示,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有穴位敷貼、穴位按摩、艾灸、針刺等等。最合適自行操作的是艾灸:可在醫院或藥店購買艾條,點燃後距離皮膚3-5裡面(以能耐受、不燙傷為度),每周2-3次燻灼肚臍(神闕穴)、小腿外側的足三裡或足心處的湧泉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穴位敷貼、針刺等治療方法對穴位定位操作有較高要求不建議自行在家操作,需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避免危險。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網上購買天灸貼或天灸粉在家自行貼敷的做法是十分不妥的:因為,天灸療效雖好,但並非適用所有人群;其次,穴位的準確與否對療效好壞起關鍵作用,非專業醫務人員的指點,通常難找準穴位位置;再者,天灸治療時,醫生根據患者的病症辨證結果,及不同體質等因素選擇不同的穴位治療,而患者往往沒有醫學知識,對中醫的辨病辨證不熟悉,治療效果就難得到保證。

溫馨提示:冬病夏治有無年齡限制?

李滋平主任提醒,以冬病夏治最常用的天灸穴位敷貼為例,一般為2歲以上的兒童或成人更適合。因為幼童皮膚嬌嫩、且不能很好地表達自身感受,要謹慎使用。

●相關連結:天灸時間表

◆初 伏:2020年7月16日 。

◆中 伏:2020年7月26日 。

◆末 伏:2020年8月15日。

◆天灸地址

1. 大德路總院:大德路111號,研修樓一樓。 貼藥時間:7:30-17:30。

2. 二沙島醫院:二沙島大通路261號,門診一樓大廳。貼藥時間:8:00-17:30。

3. 芳村醫院:芳村花地湧岸街36號,門診一樓大堂外。貼藥時間:7:30-17:30。

4. 大學城醫院:大學城內環西路55號,門診一樓大廳。貼藥時間:8:00-17:00。

5. 珠海醫院:珠海市吉大區景樂路53號,新住院樓負一樓貼藥時間:8:00-20:00。

6. 下塘門診部:麓景路上塘街13巷9號,門診一樓大廳。貼藥時間:8:00-12:00,14:30-17:00。

7.天河門診:天河東路60號,門診一樓。貼藥時間:7:30-17:00。

8.石井門診:石槎路718號,門診一樓大廳。貼藥時間:8:30-12:00,14:00-17:00。

相關焦點

  • 92名兒童貼三伏貼後被灼傷,傷口破皮滲液!醫生這樣說…
    江西省兒童醫院:已暫停該項目,原因待查據江西省兒童醫院通報,有家長陸續反應接受「三伏貼」治療的部分兒童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經查,7月12日至13日,做「三伏貼」治療兒童881人,其中92人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症狀。目前醫院已暫停「三伏貼」治療項目。
  • 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李滋平教授:三伏天灸後不宜吃發物洗冷水澡
    核心提示:天灸前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滋平教授表示,三伏天灸有三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是天灸時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是天灸後飲食方面的忌口;還有一方面就是進行天灸後注意「養陽」不能洗冷水澡、遊泳和長時間待在空調房。   近年來,三伏天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最捧。天灸已成獨具嶺南特色的「中醫節」。
  • 他們用天灸治療失眠,逾8成患者見效
    文/圖 金羊網 記者豐西西,通訊員徐書君、李雪7月2日,廣東省中醫院的「三伏天灸」開貼,近2萬人次齊赴養生盛宴。「今年省中醫院將按照初伏加強(7月2日)、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中伏加強(8月1日)、末伏(8月11日)五次貼藥時間為市民提供貼藥服務。」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滋平表示,為保證相關的治療效果,市民最好能五次都來貼藥,至少也應該保證三次以上貼藥,「如果市民在正日當天無法前來,我們可以在稍後一天提供補貼服務。」
  • 92名兒童貼完三伏貼成了這樣:要不要貼,醫生都吵起來了
    三伏貼一般在每年初伏開始,中伏、末伏各敷貼1次,共敷貼3次。 一個月前,江西省兒童醫院發布《【速搶】三伏貼即將開始火爆預約·亞健康/體弱多病/的孩子快來》,為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貼活動預熱。 吳萌(化名)看到此消息後,決定帶兒子和女兒去貼三伏貼,「孩子體質差,經常咳嗽。
  • 看著心疼,92名兒童貼完三伏貼成了這樣!要不要貼,醫生都吵起來了
    一個月前,江西省兒童醫院發布《【速搶】三伏貼即將開始火爆預約·亞健康/體弱多病/的孩子快來》,為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貼活動預熱。吳萌(化名)看到此消息後,決定帶兒子和女兒去貼三伏貼,「孩子體質差,經常咳嗽。之前沒試過,看到他們說三伏貼對支氣管炎與哮喘有功效,就帶著孩子去了。」
  • 今早許多市民到中醫院貼"三伏貼" 錯過者兩個時段可補貼
    -市中醫院兒科的「伏九貼敷」。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龔小莞 通訊員 李琪彬 圖/劉東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段,中醫認為這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機會。今天是初伏,早上6點40分,就有許多市民到市中醫院針灸科排隊貼「三伏貼」,17名醫生和14名護士現場為市民服務。一個多小時就有近200人貼了「初伏貼」。  兒科的貼敷上午7點半開始,有10名醫生和4名護士為孩子們貼敷。兒科的「伏九貼敷」主要用於治療體虛反覆感冒、小兒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針對的是呼吸道系統的疾病。
  • 三九天灸貼藥季 冬病冬治正當時
    古人有:「夏養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三伏天和三九天雖然是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兩個時間段,但在中醫養生中卻是保健調病的黃金期。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三九」是一年中氣候最為寒冷的時候,極易引起舊病復發或加重,因此古語有云:「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如果可以通過「三九天灸」加以幹預,不僅可有效預防,對疾病的康復也大有好處。
  • 三伏天即將來臨,天灸療法適宜易感冒人群
    三伏天即將來臨,這是一年氣溫最高的時段。中醫認為,這一時段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最適宜通過天灸療法治療陽氣不足之症。市中醫院三水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潘星安介紹,三伏五次天灸,將刺激性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處表麵皮膚,可刺激穴位、通經入絡,補足身體陽氣,有效緩解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腸胃炎、頸椎病、腰腿痛、易感冒等症狀。
  • 三伏貼開始了 今年貼敷 每個市民有「專屬時段」
    今年貼敷每個市民有「專屬時段」三伏貼開始了,一共要貼四次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海慈醫療集團九個科室推出冬病夏治特色診療項目,組合療法深受市民喜愛。與往年市民扎堆到醫院爭貼三伏天第一貼的景象不同,今年到海慈醫療集團貼敷的每位市民都有一個專屬時段。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市民到醫院貼敷需要在網上提前預約,分流錯峰就診。冬病夏治簡便廉驗,近年來廣受市民青睞。
  • 夏病冬治三九天灸治療預約開啟!附江海兩家醫院貼藥時間
    夏病冬治三九天灸治療預約開啟! 寒冷的三九天即將來臨江門市中心醫院江海分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江海分院將為大家提供三九天灸江門市中心醫院江海分院貼藥時間
  • 數萬人去醫院貼「三伏貼」,它到底有什麼用?揭秘三伏貼的真相
    三伏貼,又稱三伏灸、天灸、發泡灸,它是根據中醫《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來對疾病進行治療,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治療,也就是「冬病夏治」。三伏貼選用的是具有溫陽祛寒、舒經活絡、活血活瘀等作用的藥物,然後將藥物研成細末,用醋、薑汁等調成糊狀,或將中藥熬成膏劑,最後直接貼敷在穴位上。
  • 青島市民開貼三伏貼 注意:今年需貼敷四次 提前預約再就診
    以往許多市民扎堆來到醫院,爭貼三伏天第一貼。不過,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市民前來醫院貼敷需要在網上提前預約,錯峰分流就診。另外,島城許多家醫院推出冬病夏治特色診療項目,組合療法深受市民喜愛。入院貼敷需要提前預約三伏天首日,島城氣溫明顯升高。在「冬病夏治」的最佳時節,針對不同人群,島城多年醫院今年繼續推出特色診療項目。
  • 廣東省中醫院接入就醫160預約掛號平臺
    點擊查看 近日,廣東省中醫院接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就醫160。據悉,就醫160 為廣東省中醫院開通了網站、微信、手機APP、電話等多種預約掛號途徑。廣東省中醫院也是目前就醫160接入的規模最大的一家中醫院。
  • 貼三伏貼,兒童跟大人不同,爸爸媽媽記好了!
    三伏天越來越近了。對於那些體質較差、經常感冒的孩子來說,天灸貼藥可以幫寶寶強壯身體,如果能連續堅持貼的話,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李滋平提醒家長:兒童貼藥,無論是用藥量,還是貼藥的時間,與成年人是有很大差異的。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三伏「天灸」治療關節炎
    對於廣大慢性病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時節,因為「天灸」又要開始了!據了解,廣州各大醫院紛紛表示,將舉行天灸義診活動。小編近日來到廣州軍區總醫院,該院中醫科主任孫維峰告訴小編,很多患者認為天灸只適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鼻炎等,其實,慢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疾病也是可以用天灸來治療的。
  • 2020廣州三伏天天灸指南(時間表+治療範圍+收費+地點)
    2020三伏天時間:7月16日-8月24日  「伏」,即「暑氣潛伏於地」之意,它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自7月16日開始至7月25日為初伏,中伏則始於7月26日,末伏要等到8月15日,直至8月24日結束。
  • 廣東省中醫醫院于濤:天灸用辛溫之藥治白領亞健康
    核心提示:天灸療法又稱藥物灸、發泡灸,是採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處,使局部皮膚自然充血、潮紅或起泡的治療方法。因天灸的藥物是自動透到人體皮膚或腧穴中,所以又稱 「自然灸」或「自灸」。   三伏天灸,冬病夏治,是現代人提倡的健康生活理念。但是你了解什麼是天灸麼,做天灸常用的藥物有哪些?
  • 寧波市中醫院「三伏貼」一年接待近10萬人次
    與之相對應的,寧波各醫院的「三伏貼」也開始變得火熱異常。僅孔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天就接待市民100多人。隨著市民對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每年入伏後貼「三伏貼」的市民也逐年攀升。據了解,市中醫院2017年貼敷達96247人次,2018年貼敷達97648人次,呈逐年攀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