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冬至養生保健康

2020-12-23 騰訊網

好好學

一個改變人生的公眾號

關注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冬至。

至,極也。冬至,冬藏之氣至此而極,一陽初生,春意萌發。藏之終,生之始,故在古代冬至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從冬至起,就進入了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此時開始也是陽氣初生之時,護好陽氣,人體陽氣充足,才能祛病延年。

冬至養生

起居養生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常搓手對健康大有裨益。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勞宮、魚際、合谷等。通過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於手心的勞宮穴,讓心臟逐漸興奮起來;

經常刺激位於雙手拇指根部隆起處的魚際穴,可疏通經絡,增強呼吸系統功能,預防感冒。搓手時間可長可短,貴在每天堅持。

常曬背以養陽

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風寒之邪極易通過背部侵入人體而引發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冬至時節氣候寒冷,在陽光充足的時候,經常曬曬後背有助於補益身體陽氣。

暖雙足防體寒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與人的健康關係密切。

腳部一旦受寒,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婦女痛經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時節應格外重視腳部保暖。

除了要穿著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平時還要多活動雙腳,可常進行跑步、競走、散步等運動,並應養成泡腳的習慣。(註:年老體弱之人泡腳不宜水溫過熱)

飲食養生

飲食忌辛辣

燥熱「氣始於冬至」,因此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節。

此時在飲食方面宜多樣化,注意谷、肉、蔬、果合理搭配。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辛辣燥熱、肥膩食物。

可常食堅果冬至時節可多食些堅果。因為堅果性味偏溫熱,在其他季節吃容易上火,而冬至時天氣較冷,多數人吃後不存在這個問題。

忌暴飲暴食

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運動養生

避免劇烈運動

冬至後應注意運動不可過多,要在動中求靜。

假如一個人平時運動較多,在冬至前後就應適當減少運動量,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大自然的變化,對身體也更好。冬至時可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以養生。

精神養生

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儘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合理用腦,有意識的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時刻保持快樂的心態,振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生活的樂趣,消除冬季的煩悶。

溫馨提示

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

為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注意防寒保暖,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冬至陽生春又來。新的開始,祝大家平安如意!

本文來源:網絡,具體出處及作者不詳,由好好學教育整理編輯,推文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網際網路,具體出處不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非商業用途,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家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等智慧財產權,請聯繫刪除,本公眾平臺不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營養、健康知識,關注慢慢告訴你

相關焦點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冬至到了,全家跟營養師學4個養生技巧,學會了平安過一冬
    孩子們開始唱「數九」歌謠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冬至」就要到了,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對冬至很重視,「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從冬至開始冬季養生吧!
  • 冬至飲食養生,就看這些食物還有蛋白粉的作用!
    冬至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又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標誌著已經進入寒冬,各地紛紛迎來降雪天氣,氣溫寒冷乾燥,在這個時節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很容易感冒著涼。因此,很多人選擇在冬至這個健康「儲蓄」的好時節開始養生,改善體質健康平穩度過冬季。
  • 冬至養生就得這麼吃 推薦5種養生食譜
    2015年12月22日是冬至節氣,冬至養生吃什麼好呢?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此,此時節更應當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養生推薦5種養生食譜  1.湯圓  湯圓有著「團圓」的意思,冬至吃湯圓如今在全國都十分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進補養生吃哪些食物水果蔬菜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冬至吃餃子,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 甘肅醫衛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原標題:冬至到, 開啟養生模式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 24節氣養生家常菜丨冬至養生第一米——玉米
    介紹二十四節氣美食養生「法寶」,從「吃出健康來」的角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傳達健康養生理念。並在每個節氣當天,推薦一道節氣養生菜品及其製作方法。今天,就從冬至講起!2020年12月21日,是冬至。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你需要知道的冬至養生食譜
    2019年冬至如期而至,今天來說說冬至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冬至養生食譜。 冬季是滋養進補的季節。那麼,大家在進補的時候都有哪些需要留意的事項呢?
  • 冬至| 冬至養生,補對一天,身體健康一整年
    ——喬金龍《冬至到》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 冬至養生水果大全
    到了冬至,天氣更加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乾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那麼冬至養生吃什麼水果呢?1.山楂    在寒冷的冬至節氣到來之時,吃一些美味又營養的山楂,讓它來幫我們調節我們的身體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每百克山楂果肉中含膳食纖維3.1克。俗話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膳食纖維是身體的「腸道清道夫」,充足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有利於食腸的消化和廢物的排洩,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果膠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糖、預防膽結石形成的功效。
  • 今日冬至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此時也是陽氣初生之時固護好陽氣,人體陽氣充足,才能祛病延年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冬至如何養生1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應恰當選擇既美味又補益身體的食物。
  • 冬至時節養生,你需要富萊欣蛋白粉
    本網12月17日訊 冬至,也意味著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那麼,冬至養生,和平常時候有何不同呢?俗話說「冬練三九」,所謂的數九嚴寒,也就是冬至前後開始的。3、吃——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進補是我們的傳統養生方式。古人認為,冬季的氣機以「藏」為貴。也就是要將陽氣好好珍藏,避免不必要的洩露。冬季養藏,也就是好好保養、積蓄能量的代名詞。順應自然,適時進補,不但能增加機體的營養,還能調理陰陽,祛散寒氣、強壯身體。可以適當多吃牛肉、羊肉、芹菜、白蘿蔔、土豆、大白菜、桂圓等。
  • 冬至後,養生進補靠「雙湯」
    原創 名醫話養生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傳統醫學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自冬至起,自然界陰氣逐漸消退,陽氣開始回升,人體機能也漸趨旺盛。此時進補,可以更好地增強扶元固本的作用,為來年的養生防病打好基礎。
  •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源於什麼,科學養生怎麼做?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的到來,一是說明太陽黃經達270度,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二是說明我國正式進入傳統的九九寒冬。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冬吃蘿蔔保健康,冬至之後多吃這幾種蘿蔔,強健體質,健康吃出來
    蘿蔔可以說是冬天最好的養生食品,尤其是冬至之後,天氣越來越冷,無論是經常手腳冰涼的人群,還是體質弱的老人兒童,多吃蘿蔔,不僅能夠強健體質,而且具有防皺抗衰的效果。冬至之後,這幾種蘿蔔輪流吃,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 冬至宜養生,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精力,並且防早衰
    冬至宜養生,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精力,並且防早衰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24節氣之一,又是漢族的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我國民間有「冬至過大年」和「冬至大於年」的說法,意思是這一天與過年同樣重要。
  • 冬至養生,有「四個字」要做好,更容易長壽
    冬至養生,「吃穿動養」四者缺一不可,四方面做好了,更容易長壽。2019年12月22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裡的「冬至」。冬至冬至,也意味著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那麼,冬至養生,和平常時候有何不同呢?1、 吃——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進補是我們的傳統養生方式。古人認為,冬季的氣機以「藏」為貴。也就是要將陽氣好好珍藏,避免不必要的洩露。冬季養藏,也就是好好保養、積蓄能量的代名詞。順應自然,適時進補,不但能增加機體的營養,還能調理陰陽,祛散寒氣、強壯身體。
  • 冬至養生好,「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適合冬至養生的食物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但是冬季養生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有些人盲目養生3.不管是什麼「雞湯」都不是百分百的好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因其營養豐富,大家奉之為療愈傷病的好湯。就連治療心靈傷痛的文字都叫做"心靈雞湯」。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裡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