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飄雪,隆冬將至
回望2020年
一些讓我們溫暖的面孔和事跡
仍歷歷在目
時代在變,感動不變
由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燕趙都市報社主辦、
河北省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協辦的
「福彩杯2020感動河北」年度人物評選活動
正式啟帷
燕趙熱土,英雄輩出
今年我們將進行廣泛的公眾海選
希望您積極參與
將您心中的「感動人物」推薦給我們
推選渠道詳見文章最後
2020感動河北
年度人物候選人的感人事跡
正在陸續刊發
今天與您見面的是
「鐵人」醫生楊楠:
兩萬字戰疫日記詮釋戰疫精神
推薦理由
楊楠,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呼吸二科主治醫師,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在武漢的55天裡,他不但用自己的醫術和堅守贏得了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讚譽,更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寫下了22000餘字的「戰疫日記」。作為一線醫護人員,他用樸實真切的語言,通過燕都融媒體等各大媒體,將真實的武漢一線醫護人員的救助工作展現在了公眾面前,詮釋了冀鄂醫護共同堅守,並為之奮鬥的戰疫精神,也為人們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增添了信心。
回放
工作之餘寫下兩萬字戰疫日記
2月13日,來武漢市第七醫院支援的第18天。楊楠醫生寫道:「我們醫療組的一線隊員經過近二十天的朝夕相處,所形成的戰鬥力是驚人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應該就是這樣的吧。」「獨處時難免會想家,可一旦穿上防護服,心中只想守住我的陣地,贏得這場仗!今晚夜班,新冠(肺炎),等我來戰!」
2月14日,第19天。楊楠醫生寫道:「昨日夜班,耳朵的壓傷又重了,上班前用了敷料貼,好處是能緩解一定的疼痛,不好的地方是口罩帶容易滑脫。進隔離病房沒多久,擔心的事發生了,口罩帶滑下來了,趕緊用手背壓住,必須更換了。二線的董老師知道情況後,想讓我歇一歇,但這樣,我的搭檔就要單獨支撐13個小時,我沒答應。我把更換後的口罩帶和耳朵粘在一起,又進了病房。不是不怕疼,而是當身處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內心的勇氣就會被激發出來,敢於面對所有困難。」
2月17日。「就我們病區這個小戰場來說,在我們醫療團隊共同的努力下,重症患者趨於穩定,近些天累計治癒出院20餘人,並且預計出院人數每天都在增加。縱然知道目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但我仿佛還是嗅到一絲勝利的氣息……我們已不再在意壓痕、孤單和疲勞,只剩下對勝利的渴望!這種信念會支撐我們打贏阻擊戰,迎來殲滅戰,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2月26日。「時間好快,來武漢一個月了。昨天夜班,把之前記錄的患者病情變化表整理了一下,一共12名患者出院,3名患者轉入ICU。看著那一張張患者病情記錄表,回想著每個患者的情況,總結治療經驗,以便更好地開展診治活動。晨起查房,最高興的是家中四人染病的老王可以出院了,更高興的是他告訴我,他七歲的大孫子也是今天出院……」
在楊楠的日記裡,還出現過這樣一些意義非凡的數字。比如55,這是他隨河北醫療隊進駐武漢市第七醫院工作的天數;比如17,這是他在隔離病房工作時間最長的小時數。「不是我不知道防護服和口罩是有使用時限的,實在是疫情初期,物資相對匱乏,患者病情危重。我怕出去後,沒有物資,不能再進病房;我怕出去後,我的武漢搭檔忙不過來,錯失救治時間。說實話,過後我也很怕,但如果遇到同樣的情況,我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防護服裡的衣服全都溼透了,坐下來寫病歷,如同泡在冰水中。」「我這個『鐵人』也想好好洗個澡、睡一覺。」「今天,我們回家了!回想在武漢的這些天,閃現出無數令人感動的瞬間,他們來自患者,來自武漢同行,還有很多不知道姓名的陌生人。」……日記裡,支援湖北的醫療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看似平常,卻有著常人難以體會的艱辛。
2月23日17時,本報值班熱線接到了這樣一個感謝電話,一位操著湖北口音的龍大姐,哭述了自己被救治的經歷。「感謝來自河北的醫護人員,我的救命恩人。」
記者了解到,龍大姐所感謝的,正是楊楠。當時,在得知龍大姐全身過敏的情況後,楊楠當機立斷調整了治療方案,一兩天後,龍大姐身上的疹子下去了,心情也好了起來。
▲左一楊楠(和康復要出院的龍大姐)
龍大姐忘不掉楊楠醫生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大姐,今後我就是您的主管醫生。」楊楠醫生也記得,他給龍大姐調整治療方案的第二天,她激動地跟正在查房的他打招呼:「帥哥醫生,我想死你啦!」
這位「鐵人」醫生楊楠,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到病房問診、治療,還利用休息時間寫出了30篇、22000餘字的「戰疫日記」。
回訪
武漢經歷增添一份責任
12月4日,作為燕趙都市報主辦的福彩杯2020感動河北年度人物候選人,回歸日常工作的楊楠,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呼吸二科接受了記者面對面的採訪。
見到楊楠的第一感覺是比之前照片上的時候要瘦了一些。「應5歲女兒的要求,我從武漢回到石家莊就開始減肥了,從230斤減到190斤。一些病症往往會『找上』那些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除了老人、兒童,高體重人群同樣屬高危人群,經歷了武漢一戰,作為醫生,我想我也應以身作則。」楊楠說。
記者了解到,湖北的龍大姐和那些被治癒的人總會熱情地邀請河北醫療隊隊員們再回武漢看看,他們在「湖北河北一家親」的微信群裡交流,也常會發來一些武漢如今的美好生活圖片。
一位曾感染新冠肺炎、60歲左右的大V博主發來的照片就令楊楠感慨萬分。「2月中旬,這名曾被診斷為重症的患者經治癒回家了,他興奮地隔著他家窗戶拍照,發來一張武漢東湖美景。當時,地處武漢市中心的這家5A景區,照片裡沒有一個人。到了七八月份,他又隔著窗戶拍下了東湖的美景,這時,人多了,跳廣場舞的也回來了,武漢恢復了以往的煙火氣。」
「我也非常想回去看看,但總也找不到回武漢的最好時機,一方面自己的孩子還小,另一方面,總是有分管的病人。」楊楠說,一次,一位共同援鄂的「戰友」從唐山來石辦事,特想見上一面,約了個飯,但由於自己正接診一個感染中毒休克的患者走不開,到了晚上11點半,他才看到戰友發來「下次再見」的微信。鼻子一酸,電話回復過去,「因為是同行,都特別理解,而那位患者被救治過來,成了我們共同的欣慰。」
楊楠告訴記者,在赴武漢抗疫時,「沒有想太多,但也不魯莽。我上研究生、博士時研究的課題都與肺結核有關,經常穿隔離衣、防護服,戴口罩培養結核菌,對傳染病有一定了解,所以防護做好就沒問題。」楊楠說,能完成自己的願望,還要感謝家人對他的理解和支持。「剛到武漢,有一次跟孩子視頻通話,5歲的寶貝就知道自己把發燒的退熱貼揭去,不讓我擔心。」
「回歸到石家莊的日常工作,作為河北醫大三院呼吸二科的一名主治醫師,我每天都會用到在武漢積累的呼吸系統診治經驗,在對病情把控、抗感染藥物的選擇方面,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好的實踐。」
感動語錄
「怕上廁所,起床後喝了一口水,飯就不吃了。」
「不是不怕疼,而是當身處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內心的勇氣就會被激發出來,敢於面對所有困難。」
「今晚夜班,新冠(肺炎),等我來戰!」
「國家給醫療隊的保障很好,讓我們的工作特別純粹,我們一定會做好本職工作,體現出醫療水平,為燕趙大地的父老鄉親爭光。」
「這次武漢抗疫的經歷與我們平時的工作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就是治病救人。」
——楊楠
推選渠道
由燕趙都市報社主辦、河北省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協辦的「福彩杯2020感動河北」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已經啟動,您可以通過以下渠道推選您心中的「感動人物」。
方式1:掃描二維碼,直接進入推選頁面,推薦候選人。
方式2:關注燕趙都市報官方微信。
▲掃描上方二維碼直接關注
回復「感動河北」,或者點擊燕趙都市報官方微信底部菜單「燕都活動—感動河北」,點擊連結,上傳感動人物相關圖片,並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被推薦人姓名、聯繫方式、感動事跡。(如下圖所示)
(燕都融媒體記者 宗苗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