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房睡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掌握這四個技巧,事半功倍

2020-09-23 芮至育兒

幾歲分房睡最合適?這是寶媽們都很關心的問題。

其實,對於跟娃分床睡這件事,我也曾經焦慮過。之前總聽說越大分房就越難分,特別是身邊剛好有一個朋友家的小孩,三歲就成功分床睡了。

後來看到演員馬伊琍發的微博,說不知道自己在著急什麼?後悔強制女兒分床睡。到了7歲的時候,女兒也主動提出了自己睡。

看完馬伊琍的微博,瞬間釋懷。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當然,分房睡這件事,順其自然的同時也要提前做一些準備。可以先從分床睡開始慢慢過渡。


我們家娃一開始是睡拼接在大床的小床,沒有圍欄隔開大床, 就仿佛跟大人睡在同一張床上,有時候半夜還會睡到大床去了。


後來,大一點了睡得比較安穩了,換了一張比較大的床也是拼在大床旁邊,但是有圍欄的,而且高度也不一樣,只能睡在自己的小床。一般來說,在同一個房間,孩子還是比較能接受的,一開始買新床了,娃還特別開心,也不需要怎麼過度就自己睡小床了。



最近,我家娃過完五歲生日,開始分房睡,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了,算是順利分房,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提前約定好分房時間: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大概在娃三歲的時候,就跟娃討論過什麼時候自己睡一個房間的問題,那時候娃說,等我五歲了,我就自己睡一個房間。估計那時候娃覺得五歲還很遙遠,畢竟分房睡對於三歲的他覺得還是一件挺害怕的事情。


分房之前,我們可以跟孩子偶爾聊一聊分房睡的事情,或者帶孩子看一些相關的繪本,讓孩子有點心理準備。但是不要問「你敢不敢一個人睡?」有時候孩子不害怕的,給你這麼一問「敢不敢」,可能心理就會覺得分房睡是讓人害怕的一件事。



雖然娃之前說過五歲就要自己睡一個房間,但是臨近五歲那一兩個月,我再次跟他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表示他還不敢。我那時候內心也是想,可能還沒到時候吧,要不就明年再來分房睡。


結果過完五歲生日,我隨口提了這件事,沒想到娃就說好啊,我自己可以睡一個房間。沒想到幸福來得這麼突然,感覺娃一瞬間長大了。


這個年齡的孩子,感覺長大一歲是很開心的一件事,過完生日,遇到人就要跟人說我五歲了。我想,對於我們家娃來說,這個大概就是分房睡最好的時機了。

分房需要儀式感:讓孩子參與兒童房布置

娃決定自己睡一個房間了,接下來就是帶著娃一起布置他的新房間。我們主臥隔壁的房間原本是有個大床的,但是我想著讓他繼續睡原來的小床會比較有安全感。於是把大床拆了收起來,把娃的小床搬進去。



根據娃的喜好,重新買了太空圖案的窗簾,汽車城市公路的地毯。再把娃的樂高桌和繪本架放進去房間。布置好的房間娃很喜歡,因為周圍都是他喜歡的東西。

確保兒童房環境安全:床頭小夜燈,監控

娃自己睡一個房間,要確保房間的環境是安全的。儘可能不要擺放那麼多的家具和東西,特別是那些擺放不穩固的家具,怕孩子半夜醒來磕到絆倒。


我家娃的床是鐵藝床,買了一個磁吸的小夜燈粘在床頭,娃伸手就可以按到開關。告訴娃說,如果半夜醒來想要下床,可以伸手先開一下燈再下床,不然太黑看不到。



同時又裝了一個監控,可以隨時看娃睡得怎樣。有時候半夜暴風雨聲很大,就會醒來看下監控,看看娃會不會被吵醒了。


剛開始分房睡的前三晚,我在小床旁邊打地鋪睡了三個晚上,感受一下房間空調是否合適?半夜娃會不會醒來?確保了房間的環境安全,我再正式讓娃單獨睡一個房間。

實施過程講究方法方式: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心太軟。

跟很多寶媽請教了分房睡的經驗,說娃一開始可能不太習慣,可以跟娃約定每周可以回大人房間睡一晚。於是,我就跟娃約定每周三可以回我們房間睡一晚,結果,分房睡的第一個周三,娃竟然說,不用回大床睡,他自己睡就好了!



內心有點小激動,原來分房睡這麼簡單啊。結果,半個月後打臉了,娃可能是過了自己睡的新鮮勁了,開始想辦法回我們房間睡了。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就說,「媽媽,我好想在你們房間睡覺。」 有時候會半夜醒來,走來過我們房間到大床上睡。


半夜被吵醒了,很困很想睡覺,娃過來了就讓他在大床上睡著了。結果連續三個晚上都這樣,我想著要是繼續這樣下去分房睡直接宣告失敗,大人小孩都睡不好。



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試試看,儘量能夠成功分房睡吧,半途而廢下次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


於是,後面的幾晚,娃半夜醒來過來我們房間找我,我就把他帶回去房間,陪他在床上睡一會,等他睡著了我再回房間。


就這樣辛苦了三四晚,娃意識到半夜醒來也會被帶回去房間睡覺,之後就都一覺睡到天亮了。


現在,還是繼續每周有一晚可以到我們房間睡覺的約定,慢慢的,娃似乎也是習慣了,算是分房睡階段性勝利吧。



目前,娃睡覺之前,我會開著小夜燈,給娃講睡前故事,等到娃睡著了,我再關燈出來。娃能夠一覺睡到天亮的,其實分房睡也不是很「害怕」的事情。


等到娃能夠自己關燈睡覺,那才算是真正分房睡成功。不過,現在還是很享受睡前的親子時光,給娃講講睡前故事,跟娃聊聊天。


畢竟,娃不經意間就長大了,可能大一些娃不需要我們的陪伴了,我們反倒是會有一些失落。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到了「分房睡的年齡」還沒有分房睡,也不用著急,好好珍惜和孩子的親密時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等待孩子長大。


如果正準備和孩子分房睡了,可以借鑑一下我們家的經驗,或許能夠幫到你。


我是芮至,一個愛美食、愛生活、愛分享的寶媽,和娃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動動你的手指點個讚吧,你的認可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分房睡,沒有那麼難!掌握這幾大原則,娃聽話媽省心
    在分房睡前提前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分開睡,分開睡的好處。讓他知道分開睡是長大的一個標誌,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適時給孩子鼓勵。另外,假如孩子還與父母同床睡,建議 先採取分床不分房的形式,讓孩子逐漸習慣,單獨睡小床無障礙時,再逐漸過渡到分房睡。
  • 孩子分房睡,又難又重要?遵循5個小技巧,辯證3種偽科學
    外婆帶著弟弟回老家後,無意中提起分房睡,3歲9個月的哥哥居然答應了,驚喜來的太突然。想著再也不用「容忍」他的360°旋轉,外加突然坐起、反方向倒下,還有鐵頭功、無敵腿、多動症……一陣竊喜,趕緊的,把分房睡這件事提上日程。
  • 母乳媽媽奶睡很難戒?掌握這4個小技巧,輕鬆擺脫「人肉奶嘴」
    原本打算等到母乳餵到2歲然後自然離乳,但是這一年來寶寶頻繁地夜醒、無法自主入睡、接覺能力差弄得依依焦頭爛額。任何哄睡方式都不如兩口母乳來得奏效,半夜醒了必須也得吃兩口奶才能再次入睡,幾次想斷奶都以失敗告終。相信大多數母乳媽媽都遇到過奶睡這一問題:餓了吃幾口、醒了吃幾口、高興了來幾口、含著奶睡覺等。隨著寶寶長大,奶睡越來越難戒掉。
  • 孩子分房睡年齡期限」害人不淺?家長們應該正確認識這一點
    所以,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與孩子共眠對孩子有什麼害處。另外,孩子分房睡的年齡期限沒有固定的標準,5~6歲,7~8歲其實都可以,父母們還應該以自身情況調節這一點。分房睡的年齡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只是分房睡的過程要根據孩子的表現,循序漸進。
  • 「備孕」,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難
    「懷孕」本該是這天時地利間,一場不經意的遇見,是你我相愛的結晶,並不是不「備孕」就不「懷孕」!以前的人們啥都沒有,也沒有見那麼多不懷孕的?懷孕是有技巧的,這些技巧關係到夫妻雙方的健康,更關係到未來孩子的健康。
  • 停止母乳餵養難嗎?掌握以下四個技巧來擺脫「人肉奶嘴」
    本文將分享寶媽的五個技巧,以幫助寶媽擺脫「人肉奶嘴」。「奶睡」的優點是什麼?寶寶媽媽之所以廣泛使用牛奶睡眠,是因為他有很多優點:從0到3個月,寶寶牛奶睡眠可以幫助寶寶快速入睡,寶寶睡可以讓媽媽們更加放鬆。在寶寶餵食期間,也能及時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
  • 孩子大了不想跟爸媽分房睡?想順利「攆出」,關鍵要掌握以下絕招
    她家兒子今年已經12歲了,還一直跟父母擠在一起睡,據說他之前一個人睡過,但是晚上被嚇哭了,這膽子真是跟他這165cm的身高嚴重不相符。鄰居寶媽也很發愁,不管怎麼攆,兒子就是不出屋。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對父母有依賴心理,自己一個人睡沒有安全感,甚至內心恐懼,導致無法獨自入睡。
  • 幾歲分房睡,訓練孩子自己入睡,掌握3個時機
    獨睡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訓練孩子不過度依賴父母。孩子不敢自己睡,要求多,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分房睡不是不能訓練,是可以隨著孩子的心智能力的發展,要有不同的做法。分房睡也是有技巧的。分齡訓練。0-2歲的寶寶沒有辦法自行入睡非常正常。在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孩子沒有辦法自行入睡,可以同房不同床。也是一種漸進式的訓練。
  • 寶寶多大可以分房睡?年齡不是關鍵,這幾個標準更重要
    一方面看到孩子已經到了分房的建議年齡,擔心不分房睡會影響孩子的性別認知;另一方面,看孩子這麼牴觸,內心也難免懷疑,是不是真的應該和寶寶分房睡。那麼如何和孩子分房睡才是正確的呢?我們一起聊聊吧!為什麼一定要分房睡?閨蜜的孩子葉兒向來乖巧聽話,可是當她向孩子提出:「媽媽要和你分房睡了。」
  • 孩子和父母分房睡反反覆覆,無法徹底執行,怎麼辦?用這5個方法
    同時,孩子和父母分房睡也更能增進家庭和諧,因為一起睡在客觀上會對夫妻相處形成幹擾。在養成孩子獨立睡覺這件事上,一開始會有困難,但是相較而言,如果3歲或幼年時不養成,到10歲後再要求孩子獨立睡,將更難實現。因為,3歲是養成一個睡眠習慣,而10歲則是糾正一個習慣,相較而言,「糾正」會比「養成」更難。
  • 自學英語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讓你事半功倍
    其實,學習英語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對於報班,這樣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不如你自己學,闖一闖,你就會發現效果好不一樣!會說英語取決於會精通語法程度,單詞的詞彙量,這是最基礎的。學會這五大句型是學習英語語法的開端!語法沒有什麼難的,去了解它、精通、運用它,它就會是你的墊腳石!
  • 5周歲女兒要求分房睡:和孩子分房睡需要注意什麼?
    她說:我已經長大了,我想自己先一個人試著睡睡看。小溫馨從小到大一直是跟我或者姥姥睡的,在我眼裡,她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也曾想過有一天會和她分床睡,也一直以為讓她自己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她也不會答應。可沒想到,孩子成長的節奏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 ​一分房睡就上演「苦情戲」,掌握這4個要點,獨立娃可自主養成
    文|蛋黃育兒很多媽媽都在育兒書籍或者電視中看到專家說過:孩子上了幼兒園長大了以後,必須要和孩子分房睡了,不然不會培養出來孩子獨立的能力。那麼這種強迫性的分房行為是否正確呢?當家長決定和孩子分房睡以後,把孩子單獨放到一張床上,孩子就會用委屈的眼神望著父母,「你們是不要我了嗎?」
  • 一位執業律師:記憶沒有想像的那麼難,用合理方法能事半功倍!
    2016年的6月,先是學習了思維導圖訓練,但後來的身體健康原因,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超級記憶的學習。身體狀況稍微好轉後,我便進行了時間管理的學習。前幾天進行了超級記憶訓練,感覺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數字樁可謂是所有訓練的基礎,沒有數字樁,其他的東西就無從談起,因為以前參加過其他的編碼記憶,所以我結合現有的創建自己的編碼圖,主要以諧音為主。剛開始訓練的時候還是容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點錯,但隨著熟練度的增加,這種現象就越來越少,最後也就能順利通關了。
  • 孩子何時能分床、分房睡?幾個表現是預兆,不超過這個年齡就行
    每個孩子到一定的年紀,就要慢慢開始學著獨立,分床睡、分房睡就是典型的行為標誌之一,不少家長在時間上遲遲拿不定主意,那麼,最科學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並且,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慢慢建立行為習慣,也已經開始上幼兒園,分床睡能讓寶寶適應獨立睡覺,為今後分房睡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到了四五歲再分床,孩子已經形成睡覺的陪伴習慣,此時分床難上加難,他們會很不適應,經常以哭鬧反抗。
  • 學吉他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掌握技巧,就可以告別老師了
    也許在你身邊經常會聽到一些彈吉他的朋友說,其實學吉他並沒有那麼難,完全是可以自學的,這句話沒有錯,因為站在一個已經學會吉他的人的角度上來講,學吉他確實挺簡單的
  • 產後分房不分房 關鍵是否用心
    小編本人沒有這樣的感受,所以有點難理解。但是認真觀察發現,發出這樣槽點的寶媽有個共同點:有了娃後,寶媽和寶爸都是分房睡。  說起「分房睡」,寶媽有吐不盡的苦水。明明當初分房睡主要是為了降低寶寶對寶爸睡眠的影響,結果卻給家庭矛盾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但是如果能回到選擇分房睡還是同房睡的時候,不少寶媽還是會選擇分房睡,原因如下。
  • 孩子和父母分房睡,不能早於這個年齡,不然造成的傷害難補救
    文|文兒這幾天,我發現一到夜裡十點左右,鄰居家的小孩兒都會準時哭鬧。我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今天特意問鄰居是什麼原因。鄰居跟我說,過完年家裡孩子就兩歲了。聽別人說,父母早點和孩子分房睡,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 孩子幾歲可以分房睡?別只看年齡,這些行為出現就是分房睡的標誌
    對於孩子來講,自己想跟父母睡在一起,是因為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而若是強制分房睡,並沒有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再加上家長粗暴行為只會讓孩子認為家長之所以想要把自己「趕」到別的房間睡,是因為不愛自己了。因此,如果在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就貿然與孩子分床睡,孩子的情緒會變得焦慮不安,甚至會通過大哭大鬧的方式來向父母傳遞求救的信號。所以說,作為家長不應該用某個年齡區段來強制要求孩子獨立,年齡並不是判定的唯一標準。若是出現這些行為才算是分房睡的標誌。
  • 孩子分房睡年齡期限害人不淺!界定孩子能否分房睡的從不是年齡
    在這之後,一整夜再也沒有聽到孩子的敲門聲,夫妻倆安心入眠。、發出性別「拷問」4分房睡四步走孩子一點準備都沒有,讓他如何接受這個殘酷的分房?最好的方式是提前一周將分房睡的想法告訴孩子,不僅能讓孩子有時間做好準備,同時也是對孩子的尊重。2、父母及時表達愛有些孩子一時之間接受不了,就會胡思亂想: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我了才不跟我一起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