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辦京劇社團帶開京劇課程!杭州這所小學本周將舉行京劇專場演出

2020-12-27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沈蒙和

本周五晚上,浙江省音樂廳將有一場京劇盛宴。值得一提的是,現場出演《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智鬥》等著名京劇選段的,清一色是小學生。他們都來自杭州市長壽橋小學。

據悉,長壽橋小學少兒京劇社從1998年成立至今,已有20年歷史。最出名的一幕,當然要數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期間,該少兒京劇社為各國領導人的夫人們獻上了精彩的京劇表演《唱臉譜》,受到各國元首夫人的高度讚揚。

此次京劇盛宴,正是該校京劇社團成立二十周年的文藝匯報演出,目的是「回首難忘過去,展望璀璨將來」。

長壽橋小學少兒京劇社的前身是中北二小少兒京劇團。1995年,周莉莉老師在下城區少年宮成立了京劇班,七八位學生每周一次去少年宮培訓,三年的堅持,收穫了「浙江省少兒戲曲大賽」、「中國首屆少兒戲曲大賽」。看到學生收穫金獎,時任中北二小校長吳曉梅發起創辦了少兒京劇社。2004年,中北二小等多所小學併入長壽橋小學,少兒京劇社團正式成為長壽橋小學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重要的載體。

20年來,學校以普及京劇藝術為切入口,不僅精心培育京劇社團,還在全校推廣京劇操,讓每個年級的學生學唱和欣賞京劇,扇面畫臉譜,手工製作戲服。以至於住在附近的居民從校門口路過時,聽到裡面飄出來幾句京劇,都覺得習以為常。

2008年,作為全國首批「京劇進課堂」的試點學校,把京劇藝術真正意義上帶入到了普通的「課堂」,編了一整套一到六年級的京劇教材和教案。學生們既可以在京劇課上學唱京劇,也可以了解京劇的伴奏樂器、唱腔特色等專業知識。同時,積極培養業餘京劇「小演員」,在全校掀起了學習京劇的熱潮。如今該校學生人人都能像模像樣唱兩句。

今年2月,教育部官網公布了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名單,以少兒京劇為特色教學的長壽橋小學名列其中。

昨天下午,長壽橋小學正式對外公布了京劇社成立二十周年文藝匯報演出的劇目,並同時邀請浙江京劇團團長翁國生做了一次京劇微講座。據了解,這也是浙江京劇團「2018京劇進校園」的首講。

為啥將「京劇進校園」第一站選在了長壽橋小學。翁國生表示,該校一直在進行京劇課的課堂教學探索,長期聘請浙江京劇團國家級演員擔任校外指導老師,在京劇演出的劇目上有更廣泛的傳承,基礎和氛圍比較好。

為向小學生講解京劇常識,他現場舉了好幾個實例——請浙江京劇團的幾位青年演員表演了多個著名選段。同時,他還現場教起小學生如何「以鞭代馬」。儘管是頭一回學這個動作,幾個小學生都毫不怯場,似模似樣,估計將來就算不讀專業戲曲學院,也會成為京劇票友。

相關焦點

  • 傳承京劇特色20年 這所小學把社團課堅持成了校本課程
    今天下午,一群京劇大家齊聚杭州市長壽橋小學,一起慶賀這座小學了不得的京劇社團成立20周年。  喜歡國粹才會主動去傳承  一曲鏗鏘婉轉的《智鬥》響起,五年級的孫千惠和李興瑞一段聲情並茂的表演,引來京劇大家們掌聲無數。
  • 北京東城區10所中學成為京劇實驗教材試點校
    昨天下午,東城區中小學生京劇專場演出在北京65中學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171中學、109中學等10所東城區中學成為首批京劇實驗教材的試點中學。  據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介紹,目前史家分校、板廠小學、史家小學、109中學小學部等10多所學校與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中央戲劇學院等大專院校和專業團體建立起「傳、幫、帶」的京劇文化教育基地。目前,東城區共建立了學生京劇藝術社團38個、京劇興趣小組80多個。
  • 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
    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10月15日,全國9省市的15位唐派班的學員齊聚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星河劇場,喜迎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唐派藝術人才培養》的結項匯報專場演出。93歲高齡的「唐派京劇藝術」國家非遺傳承人周仲博、戲曲教育家鈕驃、戲曲理論家龔和德、王安奎等專家親執教鞭,共同推進京劇唐派藝術的發展與傳承。天津青年京劇團的優秀青年演員唐春園、江蘇長榮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姚中文,山西省京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國輝進行了劇目《驅車戰將》和《未央宮》的匯報表演。
  • 圖片故事:京劇少年初長成
    2017年9月,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西場小學聘請專業老師,成立「和潤京韻」社團,給孩子們教授京劇課程。每逢周末,孩子們便放棄休息時間,早早來到京劇教室,上午基本功訓練,唱念做打依次進行,壓腿、劈腿、踢腿、下腰、大跳……一遍又一遍;下午練排經典節目,手、 眼、 身、法、步,手勢的變化多端,眼神的顧盼生輝,身段的靈活多姿,步法的嫻熟多變,都是孩子們不懈的追求。
  • 京劇名家--侯丹梅
    1988年11月20日,農曆戊辰年十月十二日:滬、港、臺京劇交流演出舉行11月20日至11月23日,大地文化社主辦的滬、港、臺京劇交流演出在上海人民大舞臺舉行。於是,她找了貴陽市文化局,親自將馮元的材料送到省人事廳,人事廳的同志說,馮元的職稱問題要等有關政策出來,這可把侯丹梅難住了。如果是這樣等,不僅留不住馮元,想引進的人才早就跑了。並打聽到上海、山東京劇院都想要馮元,心裡更是急得想跺腳,為這事,在省人事廳一位廳長的面前我哭了。侯丹梅說:「為我自己的事我都沒有這麼艱辛,為什麼這事就這樣難。」
  • 我市學校開展多樣化體育美育課程 武術醒獅入校園 京劇影視進課堂
    關於美育工作,文件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高中階段開設多樣化藝術課程,增加藝術課程的可選擇性。日前,小編走訪了我市多所學校,看到了武術、醒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內蓬勃開展,京劇、影視等美育課程走進課堂,在深化和拓展體育、美育的內涵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
  • 「國粹沐童心」,泰興萬名京劇娃「童頌中華」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8月22日,泰興市鼓樓小學教育集團「童頌中華」全民「悅」讀成果展示活動、「國粹沐童心」京劇社團暑期活動成果匯報演出同時舉行,家長、同學和老師們歡聚一堂,現場分享閱讀收穫,體驗閱讀樂趣,展示學習成果;小朋友們表演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鍘美案
  • 浙江京劇團團長翁國生:劇團出戲出人是根本
    12月29日上午,記者走進浙江京劇團京韻坊劇場,團長翁國生率領演員們正在緊張排練中。望著臺上念唱坐打的演員們,翁國生不禁聯想到,前不久浙京在烏鎮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演出的盛況:大型戲曲藝術秀《國色天香》向中外嘉賓展現了傳統京劇的悠久歷史和多樣風格。
  • 臺灣京劇名家魏海敏
    今年9月,她又推出《在梅邊˙知遇》專場演出,感謝北京同行和戲迷的知遇之恩。  9月14日,魏海敏將特邀崑劇名家蔡正仁先生和京劇馬派名家朱強分別合演《奇雙會·寫狀》和《武家坡》。15日,她將時隔20餘年再次在北京演出《宇宙鋒·修本》,並邀請京劇名家趙葆秀合演《穆桂英掛帥·捧印》。
  • 瀋陽師範大學舉行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
    中青在線瀋陽10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晨)今天,瀋陽師範大學在該校舉行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唐派班的學員和來自遼寧省內的京劇老藝術家等齊聚學校星河劇場。    據介紹,唐派人才培養自開班以來,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
  • 天津湘江道小學師生近距離接觸京劇
    這一切,讓幾位觀眾早已看得入迷——他們是京劇院請來的特殊客人、天津市湘江道小學的師生。  湘江道小學1997年成立了綠芽北方戲曲團,在十餘年的傳承中,學校將每周一節的京劇課列入學校課程計劃,不僅教學生唱京劇,還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欣賞京劇、理解京劇中所蘊含的中華文化。更有意思的是,學校課間鈴聲是悠揚的京劇曲牌,樓層間是國粹藝術長廊,不同學科的老師也都將京劇鑑賞融入課堂。
  • 攝影手記:「誤入」京劇演出後臺
    每一個角色、每一段唱腔、每一個身段都能流露出藝術的無限魅力,並將其融入生活之中。春節期間,6臺大戲11場演出,在四方、李滄兩大劇場接連上演。由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與本土優秀京劇演員聯袂獻藝,為賀歲京劇帶來新鮮的視聽體驗。
  • 不是真愛又是什麼,郭德綱官宣京劇演出,票價讓黃牛都興奮不已
    隨著德雲社演出逐漸恢復正常,酷愛京劇的郭德綱又把精力瞄準了京劇演出,雖然從經濟效益上講,舉辦京劇商演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最近幾年,郭德綱對京劇投注了巨大的精力,每年都舉辦很多場演出。即使在相聲行業裡如日中天的郭德綱,在京劇商演上也一直是演一場賠一場。為什麼這樣呢?根本原因還是京劇的市場化做得很不夠,就像曾經的相聲市場一樣,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郭德綱對京劇名家的演出費毫不吝嗇,以遠高於市場價很多倍的價格來付費,這也是讓人感到佩服的地方之一。
  • 京劇名家王珮瑜成都開講「京劇課」 京劇念白繞口令、再現「怒沉...
    3月26日下午,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珮瑜走進川音大音樂廳,為成都觀眾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瑜樂京劇課」。成都市文化館作為協辦單位,將此次講座作為「走近藝術」全民藝術普及講座的特約專場推出,現場坐滿了趕來聽課的觀眾,熱鬧非凡。
  • 中國傳統文化,京劇文化,研究京劇習俗
    《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在這部書裡,對於京劇習俗研究最有價值的是兩部分:一為「譚鑫培的藝術道路」,記錄了譚派的成名成派過程,相關的奇聞軼事,以及譚鑫培的琴師及後人對於譚派的評價等內容,如果我們拋開那些奇異的事實記述,這裡面的許多內容對於我們了解京劇早期的生存狀況,京劇藝人的情況及京劇演出的一些習俗等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二是「梅邊瑣記
  • 瓊樓一曲笙留韻——京劇唐派培訓班匯報演出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
    東北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洋) 10月15日,來自來自省內的京劇老藝術家,國家藝術基金領導,省文化廳領導,全國9省市的15位唐派班的學員齊聚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星河劇場,觀看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唐派藝術人才培養》的結項匯報專場演出。
  • 京劇走進南京秦淮一中心小學校園
    有一所小學,竟有座京劇博物館!這事兒不僅在江蘇不尋常,就是放眼全國,也是件稀罕事兒。這所學校是南京市秦淮區第一中心小學。並且,學校設立介紹專業京劇知識的京劇博物館,並非為奪人眼球做噱頭,實在是因為京劇文化已經滲透進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
  • 第六屆京劇藝術節上演辛亥主題京劇
    新華網武漢11月8日電(記者黃豔)講述名將蔡鍔和小鳳仙傳奇故事的辛亥革命主題京劇《知音》,7日晚在首義之都武漢開演。據介紹,這是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首場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京劇劇目。
  • 「京劇,美得炫目」
    ,演出團一行74人攜經典京劇劇目於8月31日至9月8日先後赴白俄羅斯、亞美尼亞,進行中國文化日專場演出,並舉辦京劇藝術互動講座。此次交流演出是中國國家京劇院首次走進兩國,也是京劇藝術首次走進亞美尼亞。在白俄羅斯、亞美尼亞舉辦的中國文化日是重要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分別和中國駐兩國大使館、白俄羅斯文化部、亞美尼亞教科文體部聯合主辦,中國國家京劇院、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白俄羅斯活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活動在兩國均包括2場京劇演出和1場京劇藝術互動講座。
  • 淄博市京劇院六下江南演出取得圓滿成功
    2013年2月19日至2月27日,淄博市京劇院應浙江、江蘇等地商業演出機構邀請,全院80餘名演職人員攜《光輝照耀天地明》紅色經典京劇名段演唱會和新編京劇《詩傑王勃》兩臺大戲,先後輾轉杭州、溧陽、太倉三個城市進行第六次南下巡演的五場演出,所到之處喝彩不斷,好評如潮,浙江日報、錢江在線、溧陽電視臺等省外媒體和淄博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