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京劇藝術節上演辛亥主題京劇

2020-12-24 網易教育

新華網武漢11月8日電(記者黃豔)講述名將蔡鍔和小鳳仙傳奇故事的辛亥革命主題京劇《知音》,7日晚在首義之都武漢開演。據介紹,這是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首場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京劇劇目。

《知音》由中國著名京劇演員于魁智、李勝素主演,山西省京劇院、國家京劇院和山西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聯手打造,戲中融合了多種現代、西方藝術元素。

主演蔡鍔的于魁智表示,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知音》在首義之城武漢演出,主要是緬懷革命先烈志士,用京劇演繹辛亥故事;同時也讓武漢的新老票友、各界觀眾看看他們這三年對京劇藝術的新探索和嘗試。

山西省京劇院黨總支書記趙新田說:「《知音》根據現代觀眾的審美要求,在京劇中減少了武戲,以文戲為主,穿插話劇、歌劇等元素,在曲折的情節中表現辛亥名將蔡鍔和小鳳仙的傳奇佳話。」

據了解,《知音》是根據30年前山西省京劇院創作的《蔡鍔與小鳳仙》改編而來,故事情節大致未變,但是在舞美、服飾、音樂等方面均有新特色。據趙新田介紹,《知音》被定義為「交響京劇」,因為整個演出過程的音樂都是由一隻50人組成的交響樂隊完成,「音樂比過去的『四大件』更加豐富,也比過去的交響京劇樣板戲要更加飽滿」。

今年21歲的京劇票友、武漢工程大學大三學生王純看完《知音》後表示,《知音》吸引普通觀眾的地方是蔡鍔和小鳳仙這段傳奇佳話,還有融合了眾多現代的、西方的藝術元素的創新表現形式。「有了人氣,京劇才能走得更遠。國粹不該只是小眾票友的喜好,應該讓更多普通觀眾喜愛接受。」王純說。

據了解,本屆京劇藝術節上辛亥題材的劇目,還有北京京劇院將在11月15日開演的《宋家姐妹》等。(來源:新華網)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連演三天 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開幕
    12月21日,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在深圳福田拉開序幕,藝術節以惠民便民的形式普及京劇,讓市民共同參與到弘揚京劇文化的行列。  據介紹,從2018年至今,福田區京劇藝術節已走過第三屆,延續「名家陣容、國粹京劇普及、公益惠民」的特點,由京劇表演藝術家、福田區文化名人于魁智、李勝素領銜,國家京劇院一團傾情獻藝。
  • 淄博市京劇院在京籤約新編京劇《王勃》
    7月16日,淄博市京劇院與新編京劇《王勃》主創團隊在國家京劇院舉行籤約儀式。淄博市文廣新局局長李貢平同志、新編京劇《王勃》導演高牧坤及其主創團隊成員、淄博市京劇院院長劉新玲同志參加了籤約儀式。    高牧坤,國家一級導演、演員,2000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墨西哥講授中國京劇藝術,被國務院授予「特殊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代表劇目有《挑滑車》、《豔陽樓》、《長坂坡·漢津口》等。其導演作品有京劇《火醒神州》、《瀘水彝山》、《寶蓮燈》、《哪吒》、《漢蘇武》等。
  • 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圓滿閉幕
    2020年10月21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繁星戲劇村承辦,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支持的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繁星戲劇村拉開帷幕。16部梨園精品劇目在繁星戲劇村上演。
  • 瀋陽師範大學2020年新年京劇晚會精彩上演
    (攝影:劉曉秋)2019年12月25日晚,「瑰寶我傳承」瀋陽師範大學2020新年京劇晚會在星河劇場上演。現場座無虛席,演員隆重登場。本場新年京劇晚會積累歷年成功演出經驗,唱念俱佳,文武兼備,韻味十足,集中展示了師大京劇專業強大陣容,呈現了膾炙人口的京劇聯唱、京劇小品、名家風採、張派經典唱段、京劇武打集錦、現代京劇等,完美演繹京劇藝術行當美、流派美、程式美,戲劇藝術學院師生聯袂奉獻了一臺具有京劇氣韻和藝術氣派的國粹盛宴。
  • 京劇名家--侯丹梅
    尤其是進入2000年之後,侯丹梅還排演了一系列的新劇目,有《布依女人》、《魚玄機》等,並多次參加中國京劇藝術節。)賀小漢(湖南省湘劇院)倪同芳(江蘇省錫劇院)章蘭(山東省聊城市豫劇團)2001年12月16日,農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閉幕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南京閉幕。
  • 深圳周末藝文指南(12月5、6日)①《哈姆雷特》②京劇藝術節③文學...
    深圳讀書月進入尾聲,本周末,文壇大咖劉震雲將在中心書城演講「文學的潛臺詞」,著名評論家閻晶明在羅湖書城演講「走進魯迅的世界」,第二屆深圳書展仍在進行中。本周末,深圳戲劇音樂舞臺熱鬧非凡,2020當代戲劇雙年展好戲連臺,《哈姆雷特》《維納斯日記》《周六下午兩點半的咖啡館》精彩上演,不容錯過。
  • 京劇《鑑證》:以「一桌二椅」揭秘光緒之死
    11月14日至15日,以「光緒帝死因」為題材的新編京劇《鑑證》在北京繁星戲劇村上演。該劇由小劇場戲曲領軍人物李卓群領銜其團隊歷時兩年打造,自今年9月在南京首演以來就廣受關注,亦作為邀請劇目亮相「大華大戲院·群劇場」開幕演出季。
  • 廈門實驗中學18名京劇班學生登上央視唱京劇
    廈門實驗中學京劇班學生風採。  昨天下午的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快樂戲園》欄目,播出了廈門實驗中學18名初一京劇班學生表演的京劇聯唱《唱響梨園》。  這群廈門娃之所以登上央視唱京劇,是因為他們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六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中獲得一等獎,這是此次比賽,廈門和福建省唯一一支參賽代表隊,廈門娃經過預賽、決賽層層選拔,最終斬獲一等獎。  「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中國戲曲學院、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承辦的大型賽事,廈門實驗中學是第一次參加,而且是京外獲得一等獎學校中,來自最南邊省份的。
  • 口碑佳作京劇《鑑證》亮相中國小劇場戲曲藝術節
    12月15日,新編京劇《鑑證》在上海長江劇場紅匣子上演。該劇以「光緒帝死因」為題材,自今年九月在南京首演以來,熱演不息,收穫了喜人的票房與口碑。作為中國首部以國粹京劇呈現史學前沿課題的作品,京劇《鑑證》是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扶持項目、2019年度南京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南京市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劇目,由南京市京劇團與李卓群工作室共同出品。劇中以光緒帝離世前的最後十天說起,以「十日之變」洞見戊戌變法後晚清風雲激變的十年。
  • 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在上戲實驗劇院上演
    上海戲劇學院師生創作排演的新編歷史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日前在上戲實驗劇院精彩上演。舞臺上寫意的背景和燈光在一桌二椅的舞臺上傳遞人物精神和哲理寓意,不僅保持並發揚了國粹京劇的傳統審美特色,還頻出「亮點」。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是上海戲劇學院與義大利最大的劇院米蘭比克洛劇院多年合作的產物,此前已兩度前往義大利演出簡版。
  • 京劇李小春資料簡介 緬懷一位為京劇藝術獻身的大師
    二十年前的1990年年底,首都北京隆重舉辦了徽班進京200周年紀念活動;黨和政府很為重視京劇藝術的發展前景,也很為關注京劇事業的後繼有人問題。 一場熱烈而持久的紀念活動,所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已讓京劇業內外人士、包括廣大觀眾,看得頗為清晰了;最為明顯的當屬京劇的「申遺」成功、五屆研究生班的開辦和一代青年京劇演員的崛起。
  • 餘少群、白凱南《傳承中國》齊唱京劇
    白凱南、姜亦珊表演   中新網4月8日電 4月8日晚21:08,北京衛視京劇文化傳承節目《傳承中國》第六期即將上演。
  • 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兩椅 一掃舞臺豪華風
    張藝謀導演京劇《天下歸心》登臺東方藝術中心  今晚起至15日,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這也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繼去年引進新編歷史京劇 《赤壁》後,引進的又一部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京劇作品。  《天下歸心》的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非凡智慧。  該劇是張藝謀首次在戲曲演出領域出任總導演。
  • 《青春京劇社》,京劇文化的現代化青春表達
    在《青春京劇社》的舞臺上,紅衣長衫的老生王珮瑜,立於全息投影塑造的城樓之下,一曲京劇《空城計》唱出諸葛亮大敵當前的從容灑脫。即將來臨的2020年,是京劇誕生230周年。公元1790年起,四大徽班陸續進京。各劇種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如今被視為國粹的京劇。200餘載歲月中,京劇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國民,從青年、壯年至遲暮之年,在京劇中領會忠孝禮儀,明白修身立德。
  • 張藝謀跨界執導京劇 「一桌兩椅」傳達簡約美感
    由張藝謀任總導演、匯集尚長榮和陳少雲等眾多名家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11月13日至15日將上演於東方藝術中心。這部由國家大劇院之作的京劇巨獻,也是2013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壓軸大戲。  據悉《天下歸心》故事取材於《左轉》「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
  • 「風從運河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篇之臨清京劇
    近年來,臨清每年規模比較大的票友演出達50餘場次, 2001年9月,臨清成功舉辦全國京劇票友藝術節。2006年11月京劇團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了《巡營》、《女起解》、《探皇陵》、《望江亭》四出折子戲,轟動京城,中央電視臺「空中劇院」向全國播放了實況錄像,多家媒體給予了及時報導。  臨清還積極參加省及全國票界的大型活動。
  • 當藏戲「遇見」京劇_國內_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達成這樣一個合作,離不開京劇院派到藏劇團的第一位援藏幹部——京劇演員孫少東。」一壺熱茶開啟了吳江的記憶。2004年,在杭州舉辦的中國第七屆藝術節上,孫少東給吳江帶去了藏劇團演出的藏戲《文成公主》劇本。「他特地跟我商量能不能通過合適的改編推動藏戲的傳播。」吳江說。吳江心想,《文成公主》講的正是吐蕃與中原的交往,「不如藏劇團演藏戲,京劇院唱京劇,我們合作一個京劇藏戲版本的《文成公主》」。
  • 「瑜老闆」的「京劇清音會」讓年輕觀眾成為「追星族」
    11月12日晚,泰州大劇院組織京劇票友異地觀演活動,我市的30多名京劇票友前往南京保利大劇院觀看「老生常談」——王珮瑜京劇清音會,助力泰州梅蘭芳藝術節。 王珮瑜是著名京劇演員,餘派老生。她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現為國家一級演員,第十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上海市第十屆青聯副主席。
  • 京劇名家王珮瑜成都開講「京劇課」 京劇念白繞口令、再現「怒沉...
    講座現場「現場有多少人曾走進劇場聽過京劇?」「現場有多少人曾駐足聽過京劇?」——王珮瑜開場便把問題拋向觀眾,為大家總結出「聽不懂」「節奏慢」「老人才喜歡」等京劇為何受眾不廣的痛點。講座圍繞何謂「有聲必歌、無動不舞」的主題展開,王珮瑜從京劇起源、音韻、京劇前輩們的奮鬥史和演藝經歷開始,從唱、念、做、打四個角度多方面地展示出京劇的魅力和生命力。
  • 日本大學生赴京上演京劇,精湛演出博得滿堂喝彩
    12月27日晚,由日本櫻美林大學與櫻美林大學孔子學院共同策劃的櫻美林大學學生京劇公演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的舞臺上演,《三岔口》、《白蛇傳》等京劇經典劇目,使近2000名觀眾享受了一場中國國粹視覺盛宴,精彩的演出不僅讓中日學子深切領略中國文化之美,更深刻領會了文化交流互鑑之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