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在上戲實驗劇院上演

2020-12-20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戲劇學院師生創作排演的新編歷史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日前在上戲實驗劇院精彩上演。

全劇以一個貪官圖謀竊取利瑪竇帶給皇帝的禮物為起點展開衝突,講述了明朝大臣徐光啟與義大利教士利瑪竇的交往、分歧與合作。這部戲展現了中國人對西方文化不卑不亢的學習與交流,對等、正面地反映東西方跨文化關係,這是國際舞臺上也罕見的。

舞臺上寫意的背景和燈光在一桌二椅的舞臺上傳遞人物精神和哲理寓意,不僅保持並發揚了國粹京劇的傳統審美特色,還頻出「亮點」。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是上海戲劇學院與義大利最大的劇院米蘭比克洛劇院多年合作的產物,此前已兩度前往義大利演出簡版。明年秋天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將以完整版形式再度赴米蘭,隨後還將在杜拜世博會的義大利館演出。(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實習編輯:浦帆)

相關焦點

  • 翻譯《幾何原本》的徐光啟、利瑪竇,為什么半途而廢
    與利瑪竇交談後徐光啟盛讚其為「海內博物通達君子」。萬曆三十一年,徐光啟再赴南京,另外兩位耶穌會傳教士接待了他,為他講解天主教教義,並為他施洗,成了天主教徒,教名「保祿」(Paul)。就在他奉教的次年,徐光啟終於高中進士,並考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他將這些都看成是神的恩賜,整個家族都皈依了天主教。做了京官的徐光啟與同樣定居京城的利瑪竇的交往也更加緊密。
  • 利瑪竇與徐光啟:知識不分國界,翻譯見證友誼
    「徐利合譯之(幾何原本》,字字精金美玉 為千古不朽之作——梁啓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十章》公元1608年3月6日,利瑪竇在北京寫下一封信,寄給義大利教會神父高斯塔,信裡熱切地寫下他與徐光啟的功績,那就是前一年將歐幾裡德 《幾何原本》譯成中文。
  • 利瑪竇與徐光啟合作翻譯的《幾何原本》六卷,就是他們發誼的結晶
    五九六年,法國當局任命利瑪竇為中國教區主教。一五九八年隨南京禮部尚書王忠銘至北京,欲向皇帝面獻貢禮,未果途中完成附拉丁字母拼音的漢字字彙表。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至南京。主張把孔孟之道及中國敬祖思想同天主教教義相融合,宣稱中國古書上的「天」或「上帝」即西方崇奉的「天主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再次到北京,向明神宗朱翊釣獻自鳴鐘、八音琴、三稜鏡、天主像、聖母像等。萬曆皇帝朱翔鉤接見了他。能見到中國皇帝,是他的就有原望,也是其最高榮耀。
  • 《空中劇院》打造少兒京劇 創意迎「六一」
    原標題:《空中劇院》打造少兒京劇 創意迎「六一」《草原小姐妹》。京劇 《白雪公主》。《白蛇傳·遊湖》竇曉璇。網易娛樂5月29日報導6月戲曲曲藝歡樂濃,兒童節撞上端午節,央視空中劇院別出心裁,將捧上度節新方式。
  • 京劇名家齊聚國家大劇院 「華彩秋韻」線上系列首推戲曲演出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 (記者 方永磊 實習記者 李聰)闊別半年之久,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舞臺重啟,再次奏響檀板絲弦,首次在「華彩秋韻」線上系列演出中亮相,並推出首場戲曲類演出——「粉墨人生」國家大劇院京劇名家名段薈萃(第一期)。
  • 京劇名家高校傳藝,清華北大博士梅蘭芳大劇院開唱
    「剛剛我們欣賞了由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博士陳思潼、北京大學商法學碩士陳尚為我們帶來的《遊龍戲鳳》選段,接下來請看清華大學物理學博士陳威帶來的餘派骨子老戲《捉放曹》……10月10日、11日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京劇行當藝術名家高校傳藝」匯報展演,大概是這座劇院上演的學歷含金量最高的兩場演出
  • 北京京劇院京劇《三岔口》《遊龍戲鳳》
    演出日期:2010-02-16 至 2010-02-19  演出場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演出票價:120/200/300  北京京劇院京劇《三岔口》《遊龍戲鳳》--詳細介紹  北京京劇院  中國京劇藝術表演團體。
  • 徐光啟研究中西方農業科學,編寫農業百科全書《農政全書》
    徐光啟長大以後因為參加了科學考試,路過南京,聽說那兒來了一個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利瑪竇經常在南京講解一些西方的科學知識。南京的一些讀書人也都喜歡跟利瑪竇結交朋友。徐光啟經過別人的介紹,認識了利瑪竇。徐光啟從利瑪竇那裡聽到的科學道理,都是他過去沒有在古書上讀到過的。從那時候起,他就對西方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十二藝節|上海上戲實驗劇院簡介
    上海上戲實驗劇院位於幽靜的華山路上,於1986年建成。觀眾廳分為兩層,一層有座位510個,二層有400個。劇院舞臺為鏡框式結構,高7米、寬12米、深36米。劇院是上海戲劇學院設備最完備的演出實習基地,學生的畢業演出和重大演出都在此進行。同時,這裡也是上海各種大型活動和國際性文藝交流演出的主要演出場所之一。
  • 梅蘭芳大劇院:老牌劇院的京劇新傳承
    而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背後國家京劇院的各位演員也積極響應,創作《青春戰「疫」國粹情》等十餘部微視頻。自成立至今,梅蘭芳大劇院努力打造國粹精品演出場所的第一品牌,劇院中的每一處附屬設施都帶有京劇演出元素,為觀眾展現京劇傳承的魅力。而在停演期間,梅蘭芳大劇院也發揮線上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擁抱新傳播形式當好京劇傳承者。
  • 徐光啟墓/紀念館
    徐光啟,明末天主教徒。天文學家、農業科學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之一。字子先,號元扈,上海人。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在廣東韶州結識西方傳教士,初步聞知天主教教義及西方科學知識;後又讀到利瑪竇的《山海輿地圖》。次年中舉。二十八年春赴北京應試,途經南京,往訪利瑪竇,對西方科學知識發生興趣。
  • 徐光啟:中西文化會通第一人
    徐光啟和利瑪竇翻譯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一系列著作,至今仍惠澤中國。中國人的近代觀念從利瑪竇開始;同樣,歐洲人對中國的重視和愛好,也是從徐光啟—利瑪竇的關係開始。徐光啟既是一個合格的天主教徒,又是一個完整的中國人。20世紀所說的「多一個基督徒,少一個中國人」這種說法完全不合適於徐光啟,因為他的天主教徒身份,和他的儒信徒的身份一點也不衝突。   徐光啟、利瑪竇認為這個世界,最終可以用儒教、天主教的教義來統一世界。徐光啟、利瑪竇都抵制佛教、道教,徐光啟的《闢妄》,利瑪竇的《天主實義》都表達了這個傾向。
  • 抗疫話劇《護士日記》「重啟」上戲實驗劇院 張文宏坐進了觀眾席
    《護士日記》劇照   上海戲劇學院供圖 人民網上海6月14日電(軒召強)  13日晚,隨著舞臺大幕徐徐拉開,「休眠」了145天的上戲實驗劇院重又開啟,一批特殊的觀眾也受邀專程趕來,觀摩劇院重啟後公演的首部大戲
  • 京劇邂逅交響樂 國家大劇院上演《京城大運河》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晚,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 徐光啟紀念館昨開館
    本報訊(記者劉昕璐)位於南丹路上的徐光啟紀念館昨天全新開館。從此,徐家匯鬧市區裡,又多了一方承載歷史的淨土,這座紀念館集中介紹了明代大科學家徐光啟,這位老上海人的生平、科學成就及歷史影響。  許多人都知道,徐家匯是因徐光啟而得名。但是長期以來徐家匯乃至全上海都沒有一座徐光啟紀念館,其文史地位和近代科學思想沒有「落腳」之地。
  • 文化交流的橋梁 徐光啟紀念館重新布展對外開放
    東方網記者奚亮4月24日報導:今天恰逢徐光啟誕辰,上午9點,「傳承創新·會通超勝——紀念明末愛國科學家徐光啟誕辰454周年系列講壇暨徐光啟紀念館開館」在光啟公園舉行。徐光啟紀念館位於光啟公園內,利用明代宅第建築「南春華堂」改建而成,於今日重新布展對外開放。  開館儀式上,上海市文物局領導、徐匯區領導首先為徐光啟紀念館館標揭牌,上海市科委領導、義大利方代表開啟徐光啟紀念館之門。隨後,共同參觀了重新設計布展的徐光啟紀念館。
  • 國家大劇院明晚揭秘視覺京劇《新白蛇傳》
    國家大劇院明晚揭秘視覺京劇《新白蛇傳》 2008年08月12日 17:06 來源:競報
  • 第六屆京劇藝術節上演辛亥主題京劇
    新華網武漢11月8日電(記者黃豔)講述名將蔡鍔和小鳳仙傳奇故事的辛亥革命主題京劇《知音》,7日晚在首義之都武漢開演。據介紹,這是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首場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京劇劇目。
  • 聽臺灣京劇博士說說臺灣「新老戲」
    ,來到天津大劇院小劇場,邀請臺灣青年京劇藝術家、專職從事京劇營銷推廣和編導工作的兆欣講講臺灣的「新老戲」。&nbsp&nbsp&nbsp&nbsp兆欣任職於臺灣的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專職從事京劇營銷推廣和編導演;他是中央大學中文系戲曲組博士,專攻旦角表演理論——是兩岸少數具博士學位的旦角演員,更是集學術、實踐與創作於一身的全方位青年藝術家;京劇師承於玉蘅、李文敏等名家,亦嘗試將京昆與當代各種表演藝術結合。
  • 國家大劇院送上春節藝術套餐
    本報訊(記者 韓軒)春節即將來臨,國家大劇院為觀眾送來「新年藝術套餐」。2月6日至10日,即大年初二至初六,將有音樂會、舞蹈、京劇、兒童劇四大門類五臺演出在大劇院上演,伴市民們在藝術中迎來新年。大年初二至初六,愛爾蘭國家舞蹈團踢踏舞劇《舞之韻》將連續4天上演,以熱烈的舞姿恭賀新春。踢踏舞是愛爾蘭的文化名片,這部《舞之韻》則是與《大河之舞》《舞之王》齊名的踢踏舞劇,被譽為「歷時兩個小時的藝術奇蹟」,講述了兩支凱爾特部落從敵對到聯手重建家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