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餘」習俗之由來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年年有餘」習俗之由來

2017-01-25 15:43:59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2017年01月25日 15:43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 

  原標題:「年年有餘」習俗之由來

  吳正格

  除夕,家家年夜飯必有一盤「全魚」,這種「年年有餘(魚)」的風俗,自古已有,至今盛行。此俗從何而來?

  也許是史官不經意,未能給「年年有餘」以明確的傳襲掌故。其實此俗的源頭在漁民那裡,漁民歷代身置水境,近魚既久,則生漁俗。

  漁民靠水吃魚。船中就餐,魚頭慣朝船大,魚尾朝船二,船腳們則各食其近。食畢魚之上爿,皆忌翻身:因船「三面朝水,一面朝天」,漁民最忌「翻」字。俟食魚之下爿時,礙於骨刺,挑之易斷,等於折了船大、船二的「首尾相連」,不吉;即使骨刺不斷,若食淨魚之下爿,又等於食個「漏底兒」,亦不吉。故而食魚習於有餘,不有餘則易犯忌。這樣積久成俗,就成為船文化的一種屬性,即「以魚諧餘,以魚寓吉,以吉示富」,更是漁民祈願船行安之,獲魚豐之,討彩生計興裕。這大概是「年年有餘」的原始之義。

  漁民有此俗,源於何朝何代?總該受染於與之相關聯的地域背景、生態環境和飲食文明的進化。這樣去看,東晉是前基期,宋代是形成期。

  自三國時孫吳據治江東,置主渡口於蕪湖、建鄴(今南京)間,漁業隨之起興。又設農官,稻植亦勃。西晉時,北人為避「八王之亂」,由中原南遷江東者為數眾多。至東晉,司馬睿又建都建康(亦今南京),後傳位十帝。其間,黃河、長江流域漁俗交匯,江東進而開發,魚稻遠勝孫吳之時,時人則始稱江東為「魚米之鄉」。那時,漁業勃興,商機遍水,為生財時尚之道。漁業發達必然帶動漁俗興起,「食魚寓吉」、「以魚譬餘」的祈福輿情的「苗頭性」,是「魚米之鄉」的江東漁業人士所張揚,隨順情理。起碼,這裡是有了「年年有餘」之年俗的成因氛圍。

  此外,至宋以前,宴舉大凡是每人一杌宴者在地席上盤腿大坐,稱「跏趺坐」,「大件」或整形之饌分派「各吃」(分餐),而非合食。但自入宋,「各吃」開始發展為合食,這是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的。抵因這時期有了以供合食享宴的桌椅,也是促成「年年有餘」之年俗的直接原因。

  先說椅。椅初名「胡床」,為胡人所習,不用時活腳交疊,故又稱「交椅」,漢時傳入中國。因非古制,時為士大夫們所不屑。入宋,椅子才具備型格。《宋史·丁謂傳》:「(帝)遂賜坐,左右欲設墩,謂顧曰:『有旨復平章事。』乃更以杌進。」但初期還只是男人的特權。陸遊《老學庵筆記》裡說:「往時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杌子,則人譏笑其無法度。」指的即是北宋時雖然有了椅子(或墩),但婦女若坐乃為無禮之為。自金兵奪汴,高宗南渡,「民之從者如歸市」(《宋史·食貨志》語)。捕食黃河魚的北宋人浩蕩南遷,中原、江南的漁俗再度交匯,併合染於重。所以,南宋已是中國漁俗的積重時期。而且椅的樣式不斷改進,一般為木質,飾以雕漆,且普及民間。這不僅是生活方式的一大進步,也是眾人合食即桌式宴席成因的拐點。

  再說桌,即餐桌。坐椅而食,杌(小凳)需接高腳,對應為桌。這樣,桌不必單人獨用,更適於闔家或聚友同桌享宴。這又是飲食方式的一大進化。緣此,大席面取代了小杌案,大餐具取代了小餐具,共食取代了分食。而且這促使了制饌術的突破性發展,食材調配、製作方法和餚饌的樣式、造型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尤其是魚饌,宴時的大餐具盛行,「全魚」便大行其道,為「年年有餘」創造了先決條件。須知,得先有眾人合食之宴,方可造「年年有餘」之俗。椅和桌的物象存在,是此俗形成的物質保證。

  因而,謂「年年有餘」之俗起興於宋時,是由於物質文明的演進帶動人們的食魚觀念而成因的。至今南方許多地區,「全魚」仍是宴中亮點,通常是宴尾之饌,基本是端上來行俗,誰也不會大啖圖盡。還有一些地區,頭饌即是全魚,一直置於席面中間,俟至宴尾,人們才對它象徵性地動動筷子。此二種食魚習俗都意味著,這尾魚是今年餘下的,留給明年,以循「年年有餘」之吉也。

相關焦點

  • 新年就要年年有餘,想好年夜飯做什麼魚了嗎?
    每次年夜飯桌上都會有魚,過年吃魚代表著年年有餘,通俗點說就是每一年都會賺大錢。那麼年夜飯吃魚夜市有一些講究的,接下來飛魚俠講給大家介紹下年夜飯吃魚的那些事。吃魚有什麼講究?為了突出年年有餘的寓意,推薦在除夕做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連年有餘。如果做一條魚的話,那就年夜飯吃中段,初一吃頭尾,同樣有著連年有餘,有頭有尾的意思。吃什麼魚?
  • 年夜飯的由來 閩南人年夜飯習俗盤點
    年夜飯的由來  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接著就是守歲。  西晉周處的《風土誌》 說:「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 天津年畫「年年有餘」的寓意和內涵
    這樣的年畫,被大家稱作「年年有餘」。要知道,這幅「年年有餘」就是天津楊柳青的代表之作,是我國年畫之中的精品之作。天津楊柳青的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和四川綿竹的年畫齊名,是我國四大年畫產地之一。「年年有餘」這幅年畫寓意深刻,簡單地說,就是取「魚」和「餘」的同音,寄寓了「年年都有剩餘,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 除夕了,你可知道除夕的由來和習俗?
    一、除夕的由來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專門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夕」神出鬼沒,只在太陽落山後出來,半夜後又不見其蹤影,沒有人知道它住在哪兒。老百姓對它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二、節日習俗除夕是新舊交替之際,所有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1、守歲守歲,俗稱「熬年」。
  • 福彩刮刮樂祝你「年年有餘」
    「年年有餘」票樣。「年年有餘」也叫做年年有魚,「魚」與「餘」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年年有餘實際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希望年年有餘,富貴平安,五穀豐登。也正是懷著這樣的美好祝願,福彩在春節過後為彩民們打造了這款富有中國特色的彩票——「年年有餘」。「年年有餘」票面上方是一對紅色的魚,整張票面呈黃色調,富貴、大氣;在每個玩法區的刮開區上都配合這款彩票的名字做了細節上的修飾:比如玩法一的復古花紋、玩法二上的蓮花、玩法三的浪花等。這些小細節,都緊緊圍繞著「年年有餘」而設計。在玩法上「年年有餘」彩票為多玩法設計,主要玩法為對數字。
  • "年夜飯"和"年年有餘"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年夜飯"和"年年有餘"英語怎麼說 2012-01-11 14:34 來源:閱讀網 作者:
  • 生活富足年年有餘 漁門鎮得名寓意深
    明末清初,為了躲避戰亂,祖居在現湖南省境內的吳氏四兄弟攜帶家眷遷徙到了這裡,山高林密、土地肥沃,遠離戰亂,正是從事農耕生活的理想之地。  當時,這裡居住的納西族人,主要從事店鋪經營,為過往的商人提供屯貨、中轉和食宿服務,並把這裡稱為「卡索」。關於「卡索」這個詞的由來和含義,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納西族語,也有人說是彝族語。大多數人認為「卡索」的意思是:這裡是一個好地方。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本該是枝繁葉茂的樹木,卻是孤零零的搖晃著老樹幹,地上落滿了枯黃的樹葉。步入冬季,立冬的日光格外嬌顯明媚,柔和可人的立冬是怎麼來的呢?在這個初冬時節,人們都有哪些習俗活動呢?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立冬由來春秋時期,人們用土圭(立杆測影)測量日影長短。
  • 專題五十八丨中國傳統魚藝術,祝您年年有餘
    魚的形象一直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不僅是因為魚所代表的富貴有餘、金玉滿堂等的美好寓意,除此之外魚還表達了事業高升、魚躍龍門、如魚得水的好兆頭,中國的「魚」文化博大精深,但其實魚更多的是文人畫家們來表達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
  • 【烘焙教程分享】——年年有魚蛋糕卷,祝心粉年年有餘!
    年年有魚蛋糕卷
  • 南方端午節的餐桌上,這幾樣菜少不了,寓意年年有餘又有福,好吃
    南方端午節的餐桌上,這幾樣菜少不了,寓意年年有餘又有福,好吃。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了,這是過年後的第一個大節,外出返鄉的朋友都會回來和家人們團聚,自然少不了做上一桌子豐盛的菜來招待家人。娟媽媽也來曬曬自己在端午節聚餐時做在一桌農家菜。
  •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的由來及習俗
    又會有哪些習俗活動呢?下面,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驚蟄的由來和習俗  驚蟄的由來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蟄」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動物躲起來冬眠,叫入蟄;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時再鑽出來,叫做出蟄。
  • 元旦的由來和習俗
    元旦的由來和習俗一、中國元旦的由來中國元旦的由來,據說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在古代中國最早稱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開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稱並是「初始的日子」。而在曆法上,專家們習慣稱地球圍繞太陽1周為1年。
  • 頭像 | 年年有餘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本期主題     年年有餘一、時間最會騙人,但也能讓你明白,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留下的盡力珍惜,得不到的都不重要。二、生活就是這樣,別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面對生活,我們除了堅強,就是繼續,別無選擇,路可以回頭看,但不可以回頭走。
  • 年夜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寓意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
    而春節也有一家團圓、一家團聚吃年夜飯的習俗,中國人講究吉祥如意,喜慶和圓滿,吃的年夜飯上,每道菜也有特別的含義,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高;糖醋排骨代表節節高升;那麼吃雞代表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說到吃雞,可能有小夥伴可能會想到,」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一款射擊網路遊戲。
  • 年夜飯的由來 傳統年夜飯的8道食譜
    過年吃年夜飯,小孩子都知道,但要說這年夜飯的由來,還真不一定人人都了解。 除夕晚上的家宴俗稱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比如古代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現在倒是沒有了,但吃飯時,人們都講些圓圓滿滿的吉利話,祝願來年幸福的習俗一直留下來了。 而且年夜飯的講究,還有上菜。
  • 過年蒸花饃,這份年年有餘不能少,詳細製作步驟分享!
    今天先來分享一款「年年有餘(魚)的花饃做法,希望所有看到它的小夥伴都能夠年年有餘,吉祥如意!【花饅頭之年年有餘】原料:麵粉、清水、酵母粉、紅棗;製作過程:1、將清水和酵母粉混合,如果室溫較低,可以用溫水混和酵母粉;
  • 「年年有餘」美妝微商年會在深圳順利召開
    1月31日,國內專業的美妝微商團隊——「年年有餘」交流年會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MEEPLUS內舉行。   據年年有餘團隊負責人廖蔚(微信號:kaishui2007)介紹,目前越來越多傳統品牌商家加入微商,而微商團隊面臨著越來越多品牌的選擇和轉型,傳統的網際網路領域公司也開始進軍微商,在這個發展和變化迅猛的移動電商時代速度是第一位的,如何把不同領域的三方聯繫在一起、加強彼此間的緊密合作,是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中元節由來與習俗!
    節日由來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員,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為死者靈魂超度。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