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凌晨,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渾身貼滿暖寶寶的嫦娥五號返回器,不僅讓千萬網友看到了「玉兔」,更是作為「月表最強挖礦工」、「地月最佳快遞員」,帶著月球「土特產」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至此,我國千年的「奔月夢」已經成為「可上九天攬月」的現實。
為了守護這份獨一無二的「土特產」,國家航天局經組織研究,進行異地災備,這樣既能「未雨綢繆」,又能實現「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談到異地災備,就不得不提到雲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當前,隨著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雲作為災備資源和手段大大降低了災備系統建設的成本、難度和複雜度。雲災備服務獨有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擴展性、易維護性、責任風險低以及高性價比的服務特色,為政企數據信息系統保駕護航,深受政企客戶信賴。天翼雲依託資源優勢,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成本低的災備系統。
天翼雲災備系統基於中國電信彈性雲計算及強大帶寬資源,採用源端塊級去重、虛擬全副本等先進技術,面向廣大政企單位等全行業用戶,提供簡單易用、高性價比的雲災備服務,全面支持對Windows / Linux作業系統平臺的文件、資料庫等應用的保護。其靈活的備份策略、安全可靠的存儲機制、7*24小時實時監控功能、彈性可擴展、按需付費等優勢特性,為客戶數據提供安全、高效、放心、低成本的雲災備服務。
目前,依託全國一省一池資源布局、藉助數據中心網際網路(DCI網絡)雲網融合優勢,以及合作生態的能力,天翼雲容災服務可實現為各類政企客戶打造量身制定的容災方案,以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
總體而言,天翼雲容災備份方案以高可靠、易演練、易適配、低成本等優勢深受客戶信賴:
1
高可靠
跨AZ容災,RPO等於0;兩地三中心容災,有效地應對地域災害所導致的系統災難。
2
易演練
一鍵式演練,圖形化操作;資源彈性使用,演練完即釋放。
3
易適配
存儲層容災與系統架構無關,無需對不同的應用系統使用不同的容災技術,有效簡化方案。
4
低成本
不需額外購買第三方容災軟體;主系統正常運行時,容災系統不需要啟動計算資源,有效降低成本。
天翼雲容災備份致力於做好政企客戶數據守護的「最後一公裡」,即使面對電力、網絡中斷、硬體故障、自然災害、人為錯誤造成的數據丟失和應用癱瘓,也能提供數據守護最後一道強有力的保障,保障用戶數據安全,確保數據零丟失,為企業信息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