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月球最珍貴「土特產」,我們有妙招!

2020-12-22 中國電信天翼雲

12月17日凌晨,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渾身貼滿暖寶寶的嫦娥五號返回器,不僅讓千萬網友看到了「玉兔」,更是作為「月表最強挖礦工」、「地月最佳快遞員」,帶著月球「土特產」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至此,我國千年的「奔月夢」已經成為「可上九天攬月」的現實。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

為了守護這份獨一無二的「土特產」,國家航天局經組織研究,進行異地災備,這樣既能「未雨綢繆」,又能實現「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圖源: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談到異地災備,就不得不提到雲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當前,隨著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雲作為災備資源和手段大大降低了災備系統建設的成本、難度和複雜度。雲災備服務獨有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擴展性、易維護性、責任風險低以及高性價比的服務特色,為政企數據信息系統保駕護航,深受政企客戶信賴。天翼雲依託資源優勢,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成本低的災備系統。

天翼雲災備系統基於中國電信彈性雲計算及強大帶寬資源,採用源端塊級去重、虛擬全副本等先進技術,面向廣大政企單位等全行業用戶,提供簡單易用、高性價比的雲災備服務,全面支持對Windows / Linux作業系統平臺的文件、資料庫等應用的保護。其靈活的備份策略、安全可靠的存儲機制、7*24小時實時監控功能、彈性可擴展、按需付費等優勢特性,為客戶數據提供安全、高效、放心、低成本的雲災備服務。

目前,依託全國一省一池資源布局、藉助數據中心網際網路(DCI網絡)雲網融合優勢,以及合作生態的能力,天翼雲容災服務可實現為各類政企客戶打造量身制定的容災方案,以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

總體而言,天翼雲容災備份方案以高可靠、易演練、易適配、低成本等優勢深受客戶信賴:

1

高可靠

跨AZ容災,RPO等於0;兩地三中心容災,有效地應對地域災害所導致的系統災難。

2

易演練

一鍵式演練,圖形化操作;資源彈性使用,演練完即釋放。

3

易適配

存儲層容災與系統架構無關,無需對不同的應用系統使用不同的容災技術,有效簡化方案。

4

低成本

不需額外購買第三方容災軟體;主系統正常運行時,容災系統不需要啟動計算資源,有效降低成本。

天翼雲容災備份致力於做好政企客戶數據守護的「最後一公裡」,即使面對電力、網絡中斷、硬體故障、自然災害、人為錯誤造成的數據丟失和應用癱瘓,也能提供數據守護最後一道強有力的保障,保障用戶數據安全,確保數據零丟失,為企業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vs我們的土特產
    有一絲絲的相似五姑娘的旅程給月球做CT「挖土」前啟動月壤結構探測儀先給月球「做個CT」看看月面下面有什麼農業調查>遙感影像拍攝用於抽選樣方,底圖勾畫為我們的PDA實地調查做準備五姑娘的旅程取壤採樣快樂的挖出「土特產」農業調查
  • 月球「土特產」幫助了解太陽系
    【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娥 實習生 馬菲)近日,嫦娥五號採回「土特產」的好消息紅遍網絡。這些珍貴的月球「土特產」,可以用來研究什麼呢?多位專家網上發表科普文章稱,「土特產」的研究價值不可小覷,或可解鎖宇宙的奧秘。 《自然》雜誌提到,嫦娥五號樣品,可用來研究月球的起因和演化,可改進月球定年體系。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劉繼忠:相對於美國、俄羅斯落的區域,我們這是一個新的區域,它的火山噴發的年代和它們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科學上還是會有很多研究價值的。
  • 「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月球「土特產」成功送達
    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成功從 月球上帶回珍貴的巖石和土壤樣本,也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要知道,上一次去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的事情,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仍然沒有一個國家再次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任務,而這一次「嫦娥五號」做到了,它的成功,也是我國航天實力的最好證明。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土特產」1731克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已送達
    #月球土特產已送達#) 【籤收!#月球土特產已送達#】剛剛,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之後,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將啟動。此刻,一起發條微博,祝賀#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
  • 月球「土特產」正式交接,看看它裡面有多少DNA?
    都說物以稀為貴,月球上的「土特產」更是十分難得,要知道,如今世界上擁有最多月球「土特產」的國家,就是美國了,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一共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其中6次成功,太空人們「人肉背回」了數百斤的月球「土特產」。
  • 「嫦娥」帶回的月球「土特產」有何妙用
    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這包珍貴的月球樣品,吸引著世人目光。「嫦娥」帶回的約1731克月球樣品,是在月球正面風暴洋東北部呂姆克山一帶採集到的。科研人員給嫦娥五號設計了兩種「挖土」方式:一是鑽取——通過鑽具鑽入月表下2米深,採集月球地下樣品;二是表取——通過機械臂鏟取月球表面樣品。
  • 中國人也有了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厲害了,我的嫦娥!
    那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帶著來自遙遠月亮上的「土特產」平安回家了!遙想當年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階段,我們是多麼渴望得到哪怕一小塊的月球巖石標本啊,我們看到蘇聯和美國相繼發射了月球探測器,並帶回那麼多的月球巖石標本,真是羨慕不已。1978年當時美國想要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為了表示誠意,他們向中國贈與了一塊月球巖石,但是你知道這塊巖石有多麼小嗎?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實地採樣的最珍貴之處在於,樣品背後總是蘊含著無限的研究可能。五十年前蘇聯登月計劃、美國阿波羅計劃採集的樣品,直到今天還在為行星科學家提供新的發現和驚喜。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
  • 月球土壤不能種菜?我們早就在月球上種過菜了
    202年11月24日,嫦娥家族的小五——嫦娥五號探測器帶著家人們的期盼,坐著火箭一飛沖天,到達月球後,有吭哧吭哧忙乎了好幾天,直到12月17日才回了家。這次小五表現還不錯,沒空手回來,還帶了4斤土特產。
  • 月球「土特產」價值幾許?味道如何?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著陸,地球送來月球「土特產」快遞成功。這也是1976年8月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44年後再次更新月壤樣本。 「月壤能種菜嗎?」「月壤味道如何?」
  • 嫦娥歸來,帶回了月球「土特產」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除在航空史上實現裡程碑式的進步外,帶回月球「土特產」的嫦娥五號也將進一步揭開太空奧秘。12月17日凌晨,出徵三周有餘的嫦娥五號「胖五」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之旅。在最後一棒,嫦娥五號返回器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兩次進入大氣層,成功穿越了大氣層,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打水漂」式返回挑戰重重,減速降溫有妙招執行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是「幸運兒」,她拿到的是地月旅行「往返票」。能返回的探測器寥寥無幾,其中門道頗深。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如何處理帶著月球「土特產」,嫦娥五號奔走38萬公裡後凱旋。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這也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打水漂」式返回挑戰重重,減速降溫有妙招 執行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是「幸運兒」,她拿到的是地月旅行「往返票」。 能返回的探測器寥寥無幾,其中門道頗深。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嫦娥五號帶回月球禮物歷盡千辛萬苦,糧食迎來豐收瑞典要「趕走」現金,這真的好嗎?太極拳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兒地勢平,地面硬,人煙少,最適合著陸。不過,現在正是冬天,寒風陣陣,積雪層層。草原這麼大,我這麼小,人們能找到我嗎?太空擁抱難題:搜索困難策略:全面裝備轟隆隆!是搜索回收大隊!他們的裝備可真全!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打水漂」式返回挑戰重重,減速降溫有妙招 執行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是「幸運兒」,她拿到的是地月旅行「往返票」。 能返回的探測器寥寥無幾,其中門道頗深。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 「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原標題: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月球「土特產」回來啦!嫦娥五號同行夥伴飛鶴為你揭秘探月之旅
    12月17日,到月球「挖土」的「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所有任務,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一份特殊的「月球快遞」——月巖、月壤樣本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這次嫦娥五號的攬月之旅,都有哪些重點環節?從發射到返回都經歷了什麼?嫦五在「打包土特產」的時候,為什麼有鑽取和表取兩種取樣方式?......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兼具趣味與科普性的「聽飛鶴講月亮的故事」直播一定不容錯過,「火星叔叔」、航天專家鄭永春博士將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