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名家中青輩實力派紫砂藝人·李漢東 - 半月(二式)

2020-12-20 摶砂築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朝詩人張九齡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構築美妙意境的同時,也給壺藝創作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可以用紫砂壺詮釋對生命、文化和藝術的理解。

「半月」壺式,早在清中時期,便有紫砂藝人為之創作。半月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佔一席之地,從古到今長盛不衰。

李老師的這件作品壺身呈豐腴狀圓錐,一股短流、彎流胥出自然,耳廓把端握舒適,蓋平緩隆起,與器身弧線相貫通,壓蓋式,扁寶珠式鈕。此壺窯燒火候得宜,泥質溫潤、飽滿富有張力,底部平整大器,造型靈巧精細,線條直弧相濟,肌骨亭勻,格調高雅,韻致怡人,做工精細。

·李漢東·

朱泥名家,紫砂界中青年實力陶手!從業十餘年,堅持朱泥全手工製作.作品延續傳統,古意盎然,精琢細節,方寸之間可窺見其一絲不苟的制壺態度.近年來尤其注重創新.獨具個人風格

相關焦點

  • 朱泥名家中青輩實力派紫砂藝人·李漢東 - 朱泥滿瓢
    滿瓢是紫砂傳統經典造型,以智欲其剛,行欲其方,剛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蘊精氣神韻於一身。滿瓢以骨肉亭勻者為美,崇骨力、厭肥腫;慕簡潔,惡重飾。壺身呈梯形,其流、蓋、身筒、鈕、把、足亦是自得章法。此壺泥色醇厚,雄健有力,剛柔互濟,兀自有神。
  • 西施壺的由來,名家西施壺圖片欣賞
    快速拉到文末,整理有歷代名家製作的西施壺圖片。西施壺看似簡約,實為嚴謹,好似渾然天成。此壺是紫砂愛好者必收的壺型。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最早做這個壺型的當屬徐友泉。日本明治時期的研究中國紫砂的學者奧玄寶,在明治甲戌年(相當於清同治13年)所著的《茗壺圖錄》中的「式樣」篇章裡,就有關於西施壺的記載:「式有數樣,曰小圓、曰菱花...,美人肩、西施乳...」。
  • 紫砂壺中的段泥、朱泥、捂灰,教你如何養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百科全書,一鍵關注本帳號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於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證明。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紫砂壺使用經久,滌拭日加,會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鑑。這是紫砂壺泡茶的非常吸引人的一點,也多稱之為「包漿」,而形成此包漿的過程,便是養壺。根據泥料工藝的不同,養壺方法也有所區別,今天重點跟大家介紹一下段泥壺、朱泥壺和捂灰壺的養法!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仿古同時也是光貨器型中最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在後期只要是製作光貨的藝人都有仿製仿古壺,若在仿古壺之上刻繪上詩畫等,古樸之餘又有文雅之意。在現在稱此款壺為仿古,意為仿製古代壺型的意思。特別是仿古如意壺,壺身有種特殊的如意花紋,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倍受紫砂愛好者的青睞。
  • 清初至晚清的紫砂考古發現 黃健亮系列紫砂考古專題(二)
    要言之,要在蜀山窯址考古的數萬片殘器中,比對出名家遺作,應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朱泥壺中有「君德」一式,闊腹曲流,俗謂「君德壺」。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嘗見傳器,僅鐫楷書『君德』二字,造工極精。碧山壺館藏君德朱泥小壺一柄,雙釉皮,底鐫『雍正年制』四字,下刻『君德』兩字,悉為楷書。」「君德」是否即「張君德」,以其盛名而為工夫茶壺移用?待考。
  • 朱泥紫砂壺,為何那麼貴
    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宜興砂陶製品中,其泥料的天然顏色,以紅泥這個色調自古至今極品最多。就字面而言,中國古有的一個習慣概念:朱者——紅也,所以朱泥泛指紅泥一類。但玩壺界又以高品質紅泥稱謂朱泥,普通紅泥一般並不叫朱泥,(雖然廣義上講也是朱泥),朱泥與普通紅泥是有嚴格的區別。
  • 紫砂史記「三」清中期紫砂 文人紫砂的熱潮
    著重於仿古器及名家作品,造工精巧,以橄欖型為主,為陳鳴遠之後陶藝名家。清乾隆 陳蔭千制紫泥竹節提梁壺陳覲侯乾隆時期紫砂名家曾任溧陽縣令,喜愛紫砂壺,創製新樣,手繪十八壺式,請楊彭年兄妹制壺,然後由其銘刻書畫裝飾,為時大彬後絕技。曼生壺銘多為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迎、查梅史所作,亦有曼生自為之者。凡自刻銘,刀法道逸,每經幕客奏刀或代書者,悉署雙款。由是「字依壺傳,壺隨字貴」,相得益彰,世稱「曼生壺」。
  • 關於朱泥的這些知識,你未必都知道!
    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紫砂泥料中的朱泥一直備受爭議,外界的各種傳言鬧的壺友們人心惶惶,我碰上最多的情況就是,許多壺友找到一朱泥壺作參照,對其他所有質感不同的朱泥壺都抱質疑態度。
  • 西泠印社2019秋拍《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
    4469明晚期·紫砂胎宜鈞月白釉執荷童子擺件 4546 明末清初 紫砂白泥上釉彌勒像
  • 紫砂大師帶遊宜興:文化地兒要嗨的有文化
    一般的紫泥紫砂壺的燒成收縮率為11%,段泥的收縮率為14%,而典型的趙莊朱泥紫砂壺的燒成收縮率高達24%,這就決定了朱泥壺的燒製成品率極低。朱泥難碰,這使得大多數做壺的藝人「聞朱色變」。如下圖,左手邊是燒制完成的壺,右手邊是未燒制之前的,不同泥料的收縮比很容易能看出來。
  • 陶淵紫砂工藝師陸婕婕「藝術是對情懷的展露」
    今天我們來到陶淵旗艦店陸婕婕老師工作室採訪,國家工藝師陸婕婕老師透露自己作為宜興人,深深為家鄉的這張紫砂名片揚名世界感到榮耀,最近十多年來,一直在製作和推廣紫砂文化,陸老師說,紫砂經歷了明清兩代幾度沉浮之後,到了當代更是適逢國運昌盛經濟繁榮
  • 正器紫砂|大巧不工 · 李衛明《明爐》
    正器紫砂典藏《明爐》在李衛明的早期制壺生涯中,以臨摹歷代名師的紫砂藝術作品為主。正器紫砂典藏《明爐》正器紫砂典藏《明爐》匠人志李衛明1968年出生,他對紫砂壺有著獨到的見解,手法也很精湛,在業界素以「實力派紫砂藝人」著稱。
  • 紫砂實力派陶刻名家劉華 · 雙耳賞瓶
    作者為紫砂實力派陶刻名家。瓶體以陶刻手法裝飾,書法筆勢內斂,頗含有真書意味。紫砂之名,色紫悅目,溫潤若玉,妙不可言。清人李笠翁在《閒情偶寄》中曰:「茗注莫妙於砂壺,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是人而知之矣」。陶都宜興,紫玉金砂,壺裡乾坤,五百年來,壺事茶情,茗香依然。
  • 科治好:你聽說過白泥紫砂壺嗎?
    而紫砂泥料似幻如真,才知紫段紅拼,又悉清水降坡。說一千道一萬,市面常見無非紫泥、底槽清、清水泥、段泥、紅泥、朱泥幾種。但是,即使是資深的紫砂愛好者,可能也沒有聽說過「白泥紫砂壺」,或者聽過但沒有見過。那究竟什麼是白泥壺呢?科治好來告訴你。
  • 市面上黑色的紫砂壺到底是什麼樣的壺?
    而目前絕大多數紫砂礦中含有的較高含量的天然金屬氧化物中,並沒有能夠導致紫砂壺顏色發黑的物質。而要使得紫砂壺的呈色變黑,只有通過人為添加大量的致黑物質,如氧化錳等。像前幾年突然湧現出來的大量的「黑金砂」紫砂壺便是靠這種方法而來的。
  • 兩百多買了一把紫砂壺,請問是原礦紫砂嗎?
    總有壺友問我:「二百多買了一把大紅袍西施,請問這是原礦大紅袍的嗎?」紫砂泥料泥料的品質和價格從低到高依次有:注漿陶泥(5元以下)、化工泥(10元以下),上面的算不上真紫砂,市場上幾十元的壺就是用上面泥料用機器批量生產的,正常泥(100元起步)、原礦泥
  • 追壺人:不良商家為何要給朱泥添加鐵紅粉
    中國人喜歡紅,追求紅從結婚生日等等場合就能看出,中國人認為紅色是喜慶大氣的象徵,在眾多種類的紫砂壺中,同樣有一種朱泥壺,因其顏色很受壺友們的喜歡,但是很多不良商家卻喜歡給朱泥壺的泥料中添加鐵紅粉,這究竟是為何呢?
  • 紫砂名人坊~《秦權壺》
    壺名:秦權壺泥料:家藏黃龍山原礦老紫泥容量:320cc作者:蔣惠娟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實力派制壺名家。裝飾.彩繪:張小嶺(又名陶嶺,當代最受歡迎泥繪名家,業界翹楚)此壺以紫砂經典造型之一秦權壺造勢,加以泥繪工藝裝飾。觀此壺,泥色醇厚,砂碩隱現。壺體線條明淨爽朗,自然圓潤,端莊之中不乏輕柔,口蓋平整嚴密,蓋上一頂橋鈕,古意立現,流、把前後呼應,舒展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