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監改造】久違了!《朗讀者》

2021-02-16 貴州省第二女子監獄

在這個溫情的節日裡,少年時的杜甫寫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思鄉思親之情傳誦千古;而隨著時光緩緩,重陽又漸漸演變成為了我國的「敬老節」,提醒我們要尊老敬老。

千年來,重陽佳節歷代相沿,人們在這一天登高、賞菊、插茱萸、敬老人、喝菊花酒、吃重陽糕,傳承習俗與孝道。

天朗氣清好光景,第二女子監獄《朗讀者》活動與九九重陽佳節相遇。

而這一期《朗讀者》的主題詞就是:重陽

時隔近一年,傳播文字,傳遞感動,傳達心聲的獄內《朗讀者》活動再一次與大家見面,第二女子監獄罪犯在民警的引導下,在朗讀與分享中,開啟了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的文化之旅。

這一期《朗讀者》在央視主持人董卿《閱讀是為了讓我們遇到一個更好的自己》短片中拉開帷幕,傳遞閱讀理念。

隨後,《朗讀者》進入主題「重陽節」。

在朗讀前的採訪環節,教育改造科科長高芸談到了父親生日在重陽佳節前一天,因此,蘊含團聚、敬老文化的重陽節對於她與家人來說,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這一期《朗讀者》,高芸為大家朗讀了著名學者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一個不善言辭,卻如山般深重的父親。這篇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的《背影》,在高芸融入真情實感的朗讀中釋放出動人心弦的力量,深深感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

在高芸的示範下,三名罪犯分別朗讀並分享了余光中的散文詩《思鄉》、夜雨入夢的現代詩《離我很近的父母》、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重陽裡有最美的菊花》,訴說因佳節綿延出的鄉愁、訴說心中對父母的依戀、訴說對重陽與菊的淵源。

活動中,還特別播放了著名演員斯琴高娃老師在央視《朗讀者》節目中,朗讀的賈平凹先生的散文《寫給母親》。她聲情並茂,將文中情感淋漓極致的表達出來。

這是賈平凹先生寫給母親的悼文,一個思念母親的兒子的心聲。整個文章沒有用一個形容詞,沒有任何拔高母親的字句,幾乎都是記錄一些瑣碎的事情。但這樣的文字在斯琴高娃老師的朗讀下,觸及心靈,讓在座觀看收聽的罪犯淚流不已。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朗讀的魅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高芸和三位罪犯的朗讀中,在播放的央視《朗讀者》片段中,參加活動罪犯跟隨朗讀者們的思緒,敬老、思鄉、思親、賞菊,體會了一個不一樣的重陽。

朗讀者活動結束後,罪犯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想。

       罪犯胡某含著淚說到:「我的父母兩個都八十高齡了,在重陽這種家人團聚,敬愛老人的節日,我不能陪在他們身邊,心裡頭特別愧疚。這一期《朗讀者》主題是重陽節,我聽了大家的朗讀,想念父母那種強烈的情緒,像終於有了一個出口,跟隨臺上朗讀者們朗讀的文字釋放出來。這是一種疏解,也是一種心靈的鼓勵。我一定要在改造裡好好表現,爭取早日回家,跟父母過重陽節。」

         罪犯田某說:「我們監獄的《朗讀者》活動越來越好了,這次有更大的空間環境,讓我們一起分享讀過的、有過觸動的文章和詩句,抒發情感,又能更了解傳統節日,我覺得特別的有意義。」



這一期《朗讀者》活動乘重陽佳節的東風,引導罪犯暢舒思鄉、思親之情,體會敬老、愛老之義;鼓勵罪犯堅定孝心,將親情的力量轉化為改造的動力。

《朗讀者》作為第二女子監獄書香文化的延伸活動,旨在使罪犯養成並保持閱讀的良好習慣,引導罪犯將心中情感通過品讀文章,通過朗誦與分享,進而發酵升華,再輻射至其他罪犯,形成共鳴。監獄將持續活用文化載體,打造好監獄書香文化品牌,讓文化浸潤成為罪犯改造的強勁內在動力!        

-END-

教育改造科

圖:馬良 吳雨秦

文、編輯:陸航

相關焦點

  • 女監「三代人」
    三代女監人用青春和熱血掀起了龍江監獄發展史嶄新的一頁,樹起了女監發展的歷史豐碑。為了傳承女監人這種「不辭辛苦、拼搏奮進;不畏犧牲、奮勇向前」的精神,4月26日,女子監獄舉辦了以「傳承女監精神  鑄就忠誠警魂」為主題的迎「五·一」慶「五·四」大型專題演出活動。整個演出以「歷史回歸、艱苦創業、和諧發展」三個篇章呈現了女子監獄21年的創業和發展歷程。
  • 王敏玲 :錯誤 |【朗讀者】
    錯誤也是寶貴的 | 第四十二期|點擊收聽|錯  誤作者:海靈格朗讀者王 敏 玲呆呆,理工女,環境學的專業技術人員。呆呆是網名,很有標籤感吧?凡她釋·開門人計劃聯合發起人可直接成為朗讀者,即刻啟動朗誦。2、主動申請。凡申請加入她釋,成為開門人計劃聯合發起人或朗讀者的夥伴,可加小編微信諮詢詳情。3、文件長度。凡音頻不超過4分鐘,視頻不超過1分鐘,詳盡內容可加小編微信最終確定。
  • 【朗讀者】經典誦讀之《迎來春天》
    近期我們陸續推出《朗讀者》系列MV讓我們一起讀經典,品書香 下面請欣賞我們走過寒冬迎來春天太陽打起了精神揚起了久違的燦爛
  • 觀看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 朗讀者觀後感最新
    《朗讀者》雖然剛剛播出了三期,那給人的感覺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風輕輕撫面,又如一股甜甜的清流趟過心田,清新而自然。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觀看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觀看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1】  《朗讀者》中的每一個朗讀者都珍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在他們敞開心扉的娓娓敘述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躍然而出。
  • 「朗讀者」線下公益閱讀活動傳遞正能量 感受真善美
    (長沙市新華書店每周都會舉辦「朗讀者」等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5位朗讀者在活動現場合影留念。圖片均為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攝)  星辰在線2月2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2月23日晚,長沙市樂之書店·天心店舉辦2019開年首期「朗讀者」活動,長沙市星火讀書協會發起人曾徵在活動上深情並茂地朗讀了民國時期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才女林徽因的詩歌《人間四月天》。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60多名朗讀者致敬英雄城市,首位朗讀者深情...
    (視頻截圖)  長江網訊(記者萬建輝 張珺)16日上午,《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三天裡,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程琳是「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夫婦倆生死不離的愛情令全國人民動容。
  • 董卿攜《朗讀者》走進浙江音樂學院,談《朗讀者》節目的臺前幕後
    浙江音樂學院《書善講堂》正式開啟,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攜《朗讀者》節目走進浙江音樂學院,開啟了一場名為「從《朗讀者》看電視節目的創新與影響」,以自創節目《朗讀者》起,為師生講述了節目的臺前幕後,以及電視對於人的影響。
  • 「少年朗讀者」(10)▏西裡西亞織工之歌 (作者:海涅 朗讀者:劉倬愷 太原)
    「少年朗讀者」錄製要求:一、少年組:6-14歲    二、朗誦要求:1、作品主題鮮明突出,內容積極向上。(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共產黨奮鬥故事和愛國主義詩文等)2、朗讀者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吐字清晰、聲音宏亮、正確把握內容節奏,能讓聽眾產生共鳴。
  • 《朗讀者》第三季在京啟動
    本報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王珏)10月16日,《朗讀者》「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 【朗讀者】「以聲傳愛 音潤童心」,智悲德育濃情推出「朗讀者」
    這是「朗讀者」。德育的「朗讀」是,為自己認為是重要的某個人朗讀文章、詩歌、歌詞等文字來表達感恩之情或者感想,或者自己親自寫出文章、詩歌、歌詞等文字來表達這種感情。「這個舞臺屬於每一個人,為所有人開放。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
  • 朗讀者,雪茄的聲音、窗外的呼喚
    雪茄朗讀者 雪茄朗讀者的意義上周在整理收藏的雪茄標籤的時候想到了朗讀者。自1865年以來,像桑託斯·多明戈這樣的朗讀者,每日走進古巴的雪茄工廠,打開一本小說或詩集、或報紙,讀一段文字,撫慰著工人們乾涸枯燥的內心。我想起來雨果在《悲慘世界》裡的一句話「自然而然發生,就如同夜幕降臨,白日西沉」。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你……有多久沒有朗讀?美女主持董卿,大眾女神!時代在成長,《朗讀者》也在不斷作出改變和創新。從三年前的橫空出世,到如今再度出發,節目充分展現了文學底色和人文情懷。《朗讀者》給我們帶來了休閒時的娛樂,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朗讀成為了締結社會關係和情感關係的紐帶,公眾在朗讀中透出的人情、人性、人心,把各種各樣的內容都打活了。
  • 【朗讀者】唐昕妍 Fish and Chips
    今日份的朗讀者新鮮出爐!這位朗讀者是來自西師附小二年級四班的唐昕妍。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首日 首位朗讀者程琳深情表白丈夫張定宇
    16日,《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16日上午,《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三天裡,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程琳是「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夫婦倆生死不離的愛情令全國人民動容。作為武漢的001號朗讀者程琳朗讀了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她在全國觀眾面前對丈夫張定宇深情表白: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你。
  • 【朗讀者】有一首歌
    【朗讀者】有一首歌 2020-12-09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暖朗讀者:用心發聲
    「溫暖朗讀者」活動由廣州一家叫做「三十七度公益」的公益組織發起,何張閩康是這項活動的「志願者管委」。    2016年,「三十七度公益」在實施大病救助的過程中發現,相比於患者家庭經濟上的困境,病童自身精神上的困境尤為令人震驚。「三十七度公益」提出了用閱讀陪伴病童的想法。
  • 《朗讀者》:你把情感幻化成最美的語言
    《朗讀者》自開播到現在已有三期尋覓著各種飽含中華人民情感的主題詞在聆聽中感受最動人的情感載著祝福與團圓本期就來簡單聊一聊《朗讀者》中人物訪談語言、人物對話的運用和視覺性非語言符號「《朗讀者》也許是無心之舉,但結果卻相當有意義
  • 金牛朗讀者|軍嫂與金牛的不解之緣
    金朗讀者雖然畢業後沒留在金牛因為丈夫是軍人她最終還是在金牛安了家楊靜所寫的《我愛金牛》一文溫暖而有趣今天的朗讀者任源也是一名軍嫂請跟隨她一起去瞧瞧吧~金牛朗讀者青年黨員 任源---------西安路街道
  • 走近海南省美蘭監獄裡的「朗讀者」:要蛻變為社會、家庭期許的人
    「朗讀者」活動。省美蘭監獄等監獄開展的《高牆朗讀者》是最受服刑人員歡迎的活動。  監獄民警借鑑央視《朗讀者》節目和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節目的形式,組織服刑人員朗讀親人給自己的來信、自己喜歡的文章和故事,分享心中的美好。  「打開《了凡四訓》翻到16頁,預備,讀!」在省美蘭監獄一監區,囚服的服刑人員無一缺席。文件夾裡是來服刑人員原創的朗誦作品《跪羊圖》。
  • 《朗讀者》與廈門再續前緣
    臺海網10月8日訊 《朗讀者》與廈門再續前緣。這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口碑節目第三季即將回歸。7日上午,《朗讀者》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走進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與廈大學子一起,聆聽中國高等教育學奠基人、廈大百歲教授潘懋元先生回顧從教經歷、講述教育與讀書的意義。現場對話交流將在《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