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你把情感幻化成最美的語言

2021-02-16 MOVIE客棧

《朗讀者》自開播到現在已有三期

尋覓著各種飽含中華人民情感的主題詞

在聆聽中感受最動人的情感

載著祝福與團圓

本期就來簡單聊一聊

《朗讀者》中人物訪談語言、人物對話的運用

和視覺性非語言符號

「《朗讀者》也許是無心之舉,但結果卻相當有意義。《朗讀者》所傳遞的責任感、溫情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價值;《朗讀者》選的人、想講述的故事,更多強調了「愛」和各種『責任』」。

(《新京報》評)

《朗讀者》中的嘉賓訪談、嘉賓對話語言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雖然不是主持人董卿發出的聲音,但是它們和主持人董卿的主持相配合,共同為整個《朗讀者》這檔節目服務,烘託高興的、悲傷的、沉重的、緊張的等氣氛。突出每一期不同的主題,因此他們也是賞析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對象。

《朗讀者》中人物訪談語言

人物對話的特點


   在《朗讀者》中出現的人物語言、人物對話,都比較簡潔,與節目的最後他們要朗讀一篇怎樣的文章密切關聯,有的達到了延伸解說內容的效果,有的起到了印證後面朗讀的效果,由於《朗讀者》中主人公的真實話語,因此可以使節目更具有生動性和真實性。

   在《朗讀者》的人物訪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較為精煉;每一期人物的對話,都在節目形成一個完整的情景。

《朗讀者》中人物訪談語言

人物對話的運用

   在《朗讀者》這個節目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是某個領域的權威,藉助他們的訪談語言可以讓節目內容更具有科學性和說服力例如薛其坤是清華大學的校長、張瀰漫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有的人物是某個事件的當事人。例如,果爸果媽回憶果果捐獻器官的經過,藉助他們的談話可以再現事件發生時的情景,給受眾傳遞更為精確、真實的信息,幫助人們進入事件發生時的特殊情境。

    針對兩種任務語言的特點,在運用它們時,主要結合作品的整體構思確定他們的作用。然後與節目中具體的情境相結合,把他們嵌入相應的位置,起到點睛的作用。

《朗讀者》節目中的視覺性非語言符號

(一)稿件文字和解說詞


   主持人董卿在主持《朗讀者》時進行創作的最重要的依據就是稿件的文字。其實董卿老師在創作《朗讀者》時不論是情感基調的確定還是各種播音技巧的運用都是以文字稿件為依託的。雖然我們觀眾不會和主持的文稿「見面」,但是作為對 《朗讀者》進行科學細緻的賞析,對於稿件文字、分析和理解品評是不可或缺的。

  通過對文字稿件的觀察,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董卿老師創作的藝術軌跡,更深刻準確地揭示其腹有詩書氣自華主持風格。

(二)朗讀者的綜合美


   本檔節目在開始的時候,運用了各種名著被風吹開撲向鏡頭的一個長鏡頭,然後鏡頭切換到在全國各地錄製的朗讀亭影片剪接到一起從室外到室內,從朗讀群體到採訪朗讀嘉賓,《朗讀者》充分運用了電視攝像和編輯手段,其中還夾雜著相關的音樂與畫面相配合,創造了富有多維空間的畫面的藝術表現手法,充分展現了畫面的綜合美感。

    以上內容儘管表面上看似和播音主持藝術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我們以宏觀的角度來觀察《朗讀者》,這些因素如同一件珍貴藝術品上富有個性特徵的細節,能夠生動地體現出整個作品特殊氣質,因此他們是必不可少的創作要素,它們的存在是欣賞者有了更為廣闊的觀察空間,能夠感受到更加神奇的藝術新境界。

  在《朗讀者》中對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的採訪,董卿老師走出了演播室來到了黃永玉的故鄉,在視頻中我們能聽到鳥兒的鳴叫、河流在譁譁的作響……這些聲音元素是人們接觸社會和自然最直觀和感性的方式,也都是節目的組成部分,它們表現在節目主題的過程中都在發揮著自身的優勢,為整個作品的成功造勢。創作者創造出一個嶄新的聽覺空間,給聽眾帶來美好的感覺。

   不論是在《朗讀者》開始時有李雲迪先生彈奏的鋼琴曲還是片尾時由胡德夫先生演唱的《一幅畫》具有描繪性。描繪、點染《朗讀者》所要表現的柔和的情緒和有朗讀欲望的朗讀者的內在心理。也具有具有情感、氣氛的渲染性,尤其是在播放片尾曲時屏幕上所展現的都是這一期的嘉賓的劇照,通過回憶使情感抒發更為明顯強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思想表現性。

   音樂抒情的基調,這些都可以成為作品思想主體的輔助手段。」《朗讀者》節目中綜合運用了各種聲音元素的巧妙的選擇和組合,充分發揮了廣播的傳播優勢,為觀眾提供了悅耳的聲音境界。

總之,《朗讀者》中不論是人物語言訪談、人物語言對話的特點和運用,還是對視覺性非語言符號、聽覺性非語言符號的把握都恰到好處,從聲音到畫面都展現了《朗讀者》所獨有的美。

相關焦點

  • 誰是裡仁小學「最美朗讀者」
    ……7月6日下午,歷城區裡仁小學報告廳裡傳出了陣陣或激昂或溫婉的朗讀聲,該校「悅居恆大杯」最美朗讀者大賽正在緊張進行。  據了解,「最美朗讀者」大賽已經成為裡仁小學每年的固定活動,參賽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原創契合主題的詩歌作品。比賽的評分標準不僅包括思想內容、講稿結構等元素,還包括表達技巧、普通話、颱風,對選手是一次綜合素質的考驗。
  • 尋找「最美朗讀者」|元溪:讓我怎麼感謝你!
    最美朗讀者遼寧省第九屆全民讀書節現已盛大啟幕,本屆遼寧讀書節以「讀遼寧,愛遼寧」為主題,希望大家一起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遼寧衛視現將面向社會尋找「最美朗讀者」,一起雲朗讀。讓生活因朗讀而精彩,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閱讀、愛上讀書,讓大家可以以書為伴,鑄就智慧人生。歡迎各行各業愛朗讀的你一起加入,傳遞正能量,傳遞有愛的文化聲援力量,為建設書香遼寧,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精神力量。
  • 經濟與金融學院「最美朗讀者」比賽—初賽
    為了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採,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與熱情,讓學生在活動中沐浴書香的氣息,享受閱讀的快樂,2019年9月25日下午四點,經濟與金融學院在701教室舉辦「最美朗讀者」比賽。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張欣瑞老師、各個部門的部長及負責人,以及參加比賽的選手。本次活動由吳夢丹主持。活動開始,首先,由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並宣布活動開始。
  • 尋找「最美朗讀者」|盧奕衡:微斯人,吾誰與歸?
    最美朗讀者讀書讓人開闊眼界,增長智慧,豁達曉暢,如沐春風……朗讀讓人活躍思維、提高氣質、增強自信、讓我們一起聆聽最美聲音,感受朗讀之美。盧奕衡:你的聲音溫雅磁性,你的朗讀聲情並茂,回味悠長,讓人的心靈瞬間寧靜。感謝你用美好的聲音把我們帶入《嶽陽樓記》所描繪的高遠意境中,北宋名相範仲淹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擔當和宏願,令如今的我們仍是久久感動,難以忘懷……願我們的生活都不止眼前的瑣碎,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有對未來的美好希冀.....
  • 遇見最美黨報朗讀者——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總決賽...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訊(記者 胡晴)11月24日上午,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總決賽(視頻錄製永州賽區)在零陵區碧桂園·正央公園舉行。自6月以來,永州賽區經過層層選拔,13名種子選手從上千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 尋找「最美朗讀者」 許兵:我堅定地相信未來
    最美朗讀者遼寧省第九屆全民讀書節現已盛大啟幕,本屆遼寧讀書節以「讀遼寧,愛遼寧」為主題,希望大家一起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遼寧衛視現將面向社會尋找「最美朗讀者」,一起雲朗讀。讓生活因朗讀而精彩,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閱讀、愛上讀書,讓大家可以以書為伴,鑄就智慧人生。歡迎各行各業愛朗讀的你一起加入,傳遞正能量,傳遞有愛的文化聲援力量,為建設書香遼寧,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精神力量。
  • 【朗讀者】「以聲傳愛 音潤童心」,智悲德育濃情推出「朗讀者」
    用文字抵達情感,從每個人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分享人世間一切溫暖的共情。這是「朗讀者」。德育的「朗讀」是,為自己認為是重要的某個人朗讀文章、詩歌、歌詞等文字來表達感恩之情或者感想,或者自己親自寫出文章、詩歌、歌詞等文字來表達這種感情。
  • 尋找「最美朗讀者」|姜麗鳴:我一直想為月光下的中國寫一首詩
    尋找"最美朗讀者"讀書讓人開闊眼界,增長智慧,豁達曉暢,如沐春風……朗讀讓人活躍思維、提高氣質、增強自信、有益身心……讓我們一起聆聽最美聲音,感受朗讀之美。, 謝謝你用動聽的聲音,深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 《朗讀者》
    在高芸的示範下,三名罪犯分別朗讀並分享了余光中的散文詩《思鄉》、夜雨入夢的現代詩《離我很近的父母》、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重陽裡有最美的菊花》,訴說因佳節綿延出的鄉愁、訴說心中對父母的依戀、訴說對重陽與菊的淵源。
  • 《朗讀者3》重磅推出,董卿重回央視舞臺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董卿擔任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該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 《朗讀者》、《一千零一夜》節目等溢書香
    央視推出的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同時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央視網播出。實力文化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優酷獨播的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等視聽節目,體現了媒體人對文化的敬意與堅守。
  • 音樂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是思想的共鳴,是情感的宣洩
    音樂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是心靈的迸發。對偉大的音樂而言,它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是連接人們思想,感情的紐帶。所有偉大的音樂家之所以能寫出無數的音樂作品,是因為他們豐富的閱歷,善良的心靈和細膩的情感,當然少不了對音樂的熱愛和紮實的音樂知識。經過他們的辛勤努力,一首首優美動聽的曲子就這樣被我們有幸的聽到並熟知!
  • 朗讀者麥家最美家書《致信兒子》全文 收好這封家書
    昨晚央視播放的《朗讀者》中,作家麥家給兒子的一封信被稱為《朗讀者》開播來的一枚催淚彈。《朗讀者》現場,麥家更是幾次哽咽,聆聽者董卿也淚光閃爍,臺下的「90後」、「00後」直接哭了.....這封被網友稱為「最美家書」的信,頓時刷爆了朋友圈,希望能看到麥家的信。如果你還沒有收看這檔節目,那麼請收好這封家書吧,或許對你有啟迪。
  • 尋找「小小朗讀者」!免費為你拍專題片,還送萬元購書卡禮包
    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對於愛讀書的人來說,每天都是「讀書日」。想讓《咵天》為你拍專題片、分享你的讀書心得嗎?想成為湖北經視「正能量網紅小主播」嗎?想成為海豚國際兒童之家的「朗讀者之星」、分享萬元購書卡嗎?來參加第二屆尋找「小小朗讀者」活動吧!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你……有多久沒有朗讀?美女主持董卿,大眾女神!時代在成長,《朗讀者》也在不斷作出改變和創新。從三年前的橫空出世,到如今再度出發,節目充分展現了文學底色和人文情懷。《朗讀者》給我們帶來了休閒時的娛樂,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朗讀成為了締結社會關係和情感關係的紐帶,公眾在朗讀中透出的人情、人性、人心,把各種各樣的內容都打活了。
  • 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創新與成功之道
    摘 要:2017年年初,央視《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火爆螢屏,掀起了人們對文化綜藝節目討論和關注的熱潮。其中《朗讀者》以新穎的節目形式,清新的語言風格,注重情感的溝通和交流而備受關注,堪稱電視綜藝節目界的「一股清流」。
  • 向「家園」致敬,懷揣感恩之心 浙工大舉辦「朝語·和聲——朗讀者...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傅霞)12月20日-22日,「朝語·和聲——朗讀者」誦讀分享會於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舉行。此次誦讀分享會共分為兩期,圍繞兩個不同主題「家園」和「母親」開展活動。
  • 《朗讀者》完成全媒體新物種的「生長裂變」
    筆者之所以想到《一粒種子》,源於董卿曾將《朗讀者》的製作過程比作農夫勞作,她一直記著作家畢飛宇對她說過的話:「你只管播種,收穫的事情交給土地。」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自2017年起,在這個因朗讀而聚集的舞臺上,有超過130位朗讀者用130多種人生匯聚成培育「種子」的養分,讓它一路發芽、拔幹、抽枝,長出美麗的花兒,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循香而來。
  • 明天,董卿的《朗讀者》走進浙大紫金港!期待你的朗讀,感動全國觀眾!
    溫暖的節目——朗讀者  朗讀者、書和書架,沒有炫目的舞臺,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相比其它娛樂綜藝而言,這樣一個看似「冷淡」的節目,背後充滿著溫情。  做主持21年,董卿說,創作《朗讀者》這樣一個節目,感覺是「應該到了這樣一個時刻」。
  • 央視《朗讀者》首播 董卿再品美文
    央視《朗讀者》首播 董卿再品美文 2017-02-19 20:03此番,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  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裡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