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髮行異常火爆 持續輸血股市

2020-12-19 基金頻道

  從總量來看,一季報基金行業總規模達51679.32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7138.98億元,增幅16.06%。

  文/本刊記者 馮慶匯

  新發行基金正在開啟輸血模式。統計顯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183隻新基金募集成立,募資額達到4281億元。同時,偏股型基金募資額佔比超過9成,募資額高達3967億元,創出同期歷史新高。資金通過基金大舉進入股市的節奏還在持續中。

  募集資金每月攀升

  股票方向基金募集的規模每月均在攀升中。據不完全統計,1月份新基金募集額約為360億元,2月份為547億元,3月份更是突破千億元規模,達到1247億元;截至4月24日,4月份這一數據已攀升至1812億元。

  從總量來看,一季報基金行業總規模達51679.32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7138.98億元,增幅16.06%。

  新發基金規模大舉突破以往低迷銷量,一日售罄也頻頻出現。4月27日,易方達新常態基金髮行首日募集近150億元,不僅成為近5年來最大的主動偏股型新基金,同時也創下了近5年來最高首日募集規模紀錄。

  就在近幾日,南方基金旗下南方利淘短短兩日時間大賣逾68億元,認購戶數超過4.3萬戶,成為今年以來成立規模前十大基金之一。南方利淘是一隻混合型基金,專注於捕捉在市場穩步擴容過程中出現的新的投資良機,為投資者追求超額收益。

  而由南方新浪聯合出品的大數據100指基則宣告一日售罄,10億元的募集規模上限吸引了近36億元的認購資金。公告顯示該基金的配售比例約為27.88%,為2015年以來244隻新發基金中最低的配售比例,顯示出投資者對大數據極大的熱情。

  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也在發生劇烈變化,比如工銀瑞信基金。在牛市中「業績帶動規模」的影響直接而迅速,由於工銀瑞信旗下基金去年殺出一匹黑馬,今年申購量暴增。海通證券的報告顯示,工銀瑞信一季度末權益類基金(剔除連結基金)規模達到804億元,從行業第21位躍居行業第8,其中主動權益類規模居行業第5,較去年底增長97%,增幅居行業第二。

  從全行業看,基金公司股票投資優勢在牛市中往往能夠迅速轉化為規模優勢。海通證券數據顯示,一季度基金權益類管理規模增長了6239億元,有23家基金公司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超過百億元,其中匯添富、工銀瑞信、富國這3家增長均超過300億元。

  其中匯添富規模增長800.84億元,增幅達到七成,規模總排名較2014年前進5名位列第6。在單季度規模排名最快的公司中,前海開源由72名上升到49名。值得一提的還有中歐基金,憑藉股權改制和事業部改革激發的活力,業績帶動規模增長。2015年一季度,中歐基金IPO規模達到191.88億元,摘得同期基金髮行市場的桂冠。其一季度末規模已經達到546億元,排名由40名躍升至28名。

  再一波新基金髮行

  節前最後一周,仍有多隻基金在發行或即將發行。包括南方改革機遇、、華泰柏瑞消費成長、融通新區域新經濟以及華安媒體網際網路—可見國企改革、新興產業、消費仍然是機構關注的主要方向。

  基金經理們對新興經濟的熱情絲毫未減。有券商分析認為,低碳經濟作為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在A股當前的這輪牛市中,低碳經濟極為引人注目。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0日,低碳經濟概念類板塊中的網際網路金融指數、智慧醫療指數等相關板塊,今年以來的漲幅已分別高達127.35%和105.51%。

  另外,在發行中的還有國投瑞銀瑞盈,募集上限40億元,有18個月的封閉期,以方便參與1年左右鎖定期的定增項目。浦銀安盛醫療健康,將積極布局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多頭情緒濃烈

  在證監會多次提示風險之後,市場進入多空膠著階段,但多頭情緒仍十分濃烈。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認為,展望未來,預計降息、降準的政策還可能繼續,長期內存準率有望降至10%,是對衝宏觀經濟下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流動性寬鬆,對應的則是股債雙牛格局。向前看,這一邏輯並未發生變化。

  「預計二季度穩增長仍會以『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為抓手,倚仗基建投資。」魏鳳春說。第二季度,看多權益、看多成長,A股的主要風險來自自身漲得過快過急,建議投資中避免在周期和成長中頻繁「換跑道」。總體可以考慮超配股票,低配債券和現金。

  二級行業配置中,可以考慮超配環保及公用事業、旅遊、通信、非銀行金融、建築建材、機械。三級主題配置中可以考慮網際網路+、創投等主題。債券可以考慮縮短利率品的久期,信用主要配置高等級品種。

  基金動態

  華泰柏瑞消費成長發行

  華泰柏瑞旗下以「網際網路時代大消費」為投資方向的主題基金—華泰柏瑞消費成長基金即日起發行,投資者可通過建設銀行等渠道認購。該基金將以不低於80%非現金基金資產的比例投資於消費相關行業,目標是抓住網際網路時代的消費升級機會。

  諾安低碳經濟基金髮行

  諾安低碳經濟股票基金正在發行,投資者可通過工行、招行等各大銀行、券商渠道及諾安基金(博客,微博)直銷平臺進行認購。該基金著重在能源低碳化、建築低碳化、交通低碳化、農業低碳化、服務低碳化、消費低碳化、工業低碳化等7個方面,著重針對低碳經濟主題類股票進行投資,捕捉新常態下的投資機會。

  富國基金(博客,微博)6隻產品成冠軍

  富國基金旗下有6隻基金年內回報高居同類首位,包攬了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指數型、QDII等五類產品的業績冠軍,實現大滿貫。截至4月23日,富國低碳環保今年以112.46%的收益率躋身416隻普通股基第1名;另外5隻是富國可轉債、富國一年期純債、富國天源平衡(100016,基金吧)、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和富國中國中小盤。

  工銀瑞信獲14獎項

  「金基金獎」評選揭曉,國內最大的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再獲「金基金TOP公司獎」等4獎項。至此工銀瑞信在今年基金行業評獎季獲得「大滿貫」,一共收穫4樽公司獎,10項產品獎。2014年工銀瑞信權益類產品整體收益領先,股票型基金2014年平均回報率為42.52%,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值11個百分點;債券基金年平均投資回報率達到27.22%,超出行業平均8個百分點,有12隻產品業績位居同類前10名。

  華泰柏瑞中證500ETF受追捧

  華泰柏瑞中證500ETF及其聯接基金自4月15日公開首募以來,因其優秀的指數基因和強大的被動管理團隊而廣受青睞,在各大銷售渠道獲得了投資者的一致追捧。過去的10年中,中證500指數可謂一「指」獨秀,戰勝了同期市場上包括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等多數主流指數。

fund.sohu.com true 中證網 http://fund.sohu.com/20150505/n412382855.shtml report 3594 從總量來看,一季報基金行業總規模達51679.32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7138.98億元,增幅16.06%。文/本刊記者馮慶匯新發行基金正在開啟輸血模式。統

");}

相關焦點

  • 海通策略:天量基金髮行並不意味著市場見頂 明年股市資金淨流入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 核心結論:天量基金髮行並不意味著市場見頂,發行多隻代表情緒高,但情緒高並不意味著立刻均值回歸,也可能走向泡沫化。基金「88倉位」也非見頂信號,一來18年至今基金持續高倉位運行,二來新發基金仍在入場,且贖舊迎新力度不大。
  • 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最高——公募基金三季度報告解析
    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髮行209隻,規模為4810億元,佔混合型基金總發行規模75%,是混合型基金本季度火爆發行的「頭號功臣」。偏股型基金的大量發行,主要由於7月上半月股市的大幅上漲。雖然滬深300指數本季度總體漲幅(8%)不及上季度(13%),但7月上半月漲幅就達到13%。這也導致了偏股混合型基金7月發行規模達到2244.8億元,佔比(46.7%)接近本季度偏股混合型基金髮行規模的一半。
  • 太火爆,7天7隻「日光基」!1月共有85隻基金要發行,業內大佬站出來...
    都市快報訊 在經過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的火爆之後,買基金正在成為投資圈的一種「新時尚」。今天下午,在慶春路的一家國有銀行大堂內,幾個排隊等待叫號的阿姨聊起了股市,只不過她們聊的不是具體的個股,而是手頭持有什麼基金。
  • 節後新基金髮行回暖 固收類更具「吸金力」
    本周內,可以認購的基金共53隻,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5隻,靈活配置型基金24隻,偏股混合型基金1隻,偏債混合型基金11隻,平衡混合型基金1隻,中長期純債型基金6隻,混合債基二級基金1隻,QDII基金4隻。  新基成立回暖,固收類比權益類更有吸金引力。從單周新成立基金的數量看,春節後第二周新成立基金共11隻,較前一周有所回暖。
  • 賺錢效應凸顯 新基金髮行市場火熱
    7月新成立基金吸金逾5000億元,超過2015年5月,創下新的歷史紀錄;前7月新成立基金髮行份額也打破了2019年全年的歷史紀錄,權益型基金髮行份額則再次突破萬億大關。  醫藥基金今年大賺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2607隻(A/C份額合併計算)主動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達35.40%。
  • 趨利而動基民"消"股民"長" 新基金銷售相對平靜
    劉瑛       基金髮行的火爆狀況新股民的增加遠遠超過新基民,股民的數量開始向基民人數「反撲」  上周首批實行「按比例配售」的幾隻新基金銷售相對平靜。  如果與春節過後那一波基金銷售火爆的行情相比較,這一波基金接受的市場待遇要冷淡得多。曾經大批投資者在銀行網點排隊的跡象蕩然無存。除極少數基金很快按原定規模結束募集,不少基金的銷售時間延續到一周以上,至今沒有達到預定額度上限。
  • 基金行情火爆,4隻基金1天售罄,1月還有79隻待發(附榜單)
    今天巨潮幫你們扒一扒基金那些事,對於那些沒有股市操作經驗,或者面對未來股市更大不確定性的人來說,搭上基金這趟順風車,或許也可以讓你享受到投資盛宴。2020年當之不愧的「業績大牛」截至2020年12月31日,89隻權益基金收益率翻倍。
  • 尾隨佣金大幅增長 誰才是基金髮行火爆最大受益者
    今年以來,基金髮行市場紅火,基金公司歡天喜地的同時,也有著隱隱焦慮。上海一位基金業內人士道出了原因,基金公司並不能得到帳面上的全部管理費收入,爆款基金髮行帶來的收入「蛋糕」會被渠道方以客戶維護費(尾隨佣金)的名義分走。部分新基金封閉期一旦打開就遭巨額贖回,留給基金公司的不過是發行盛宴裡的「一小塊蛋糕」。
  • 上半年陽光私募輸血A股近千億 警惕爆倉潮漫延
    上半年陽光私募輸血A股近千億 警惕爆倉潮漫延 中國日報網 2015-07-07 13:11:00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共發行了
  • 2018年基金髮行:貨基掛零 創金合信數量多質量低劣
    作為市場最主要的機構之一,公募基金倚勢求變,新基金髮行與資本市場同向而行。  短期純債基金和債券指數基金成最大贏家  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公募基金共發行基金產品1175隻(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比去年略低。2017年全年數據為1251隻。
  • 基金火爆是牛市開端?最後4天如何布局?節前炒股...
    近期基金銷售火爆說明什麼?當前行情是牛市什麼階段?招商策略:當前股市迎來絕佳投資環境科技、醫藥為當前首選招商策略認為,2019年末以來,無論北上資金,還是融資資金、公募基金等各類資金都在持續流入。總的來看,當前的經濟環境是:經濟保持穩定、政策相對友好、利率水平較低、通脹擔憂下行、幣值穩步升值、外部環境改善。
  •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2020年收官在即,公募基金新募集產品合計規模已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3.04萬億元!這是中國基金業22年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年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元。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新成立基金1355隻,合計募集規模3.04萬億。這不僅刷新了2019年新基金髮行規模保持的歷史最高紀錄1.42萬億元,更是超過了前三年(2017年至2019年)基金成立總規模之和,前三年總和為2.99萬億元。
  • 招商基金新混基發行付斌一拖七 任職1隻「熊基」不敵同類平均
    昨日有兩隻爆款基金一日售罄,認購總規模達到410億元;而截至1月13日,已新成立了35隻公募基金,發行總規模高達1,616.98億元。與此同時,「固收+」產品持續走俏,在目前100多隻新發基金中,「固收+」產品數量超過20隻。不過,最新數據顯示,在1月12日券商ETF大漲行情中,資金卻出現單日41億元的淨流出,在產品規模中佔比高達5.7%。
  • 中金:中國股市生態的四大變化
    上述股市生態的變化,對中國股市帶來多方面中長期的變化和影響,值得關注。 中國股市生態正在發生的幾大結構性變化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規模超過3萬億份,是歷年以來發行規模最高的一年,其背後的含義值得關注。
  • 前有科技基金被哄搶現有新基建基金密集申報歷史上那些爆款基金...
    自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全球股市劇烈震蕩,2月份頻頻「單日售罄」的基金火爆行情似乎告一段落,但近期,新基建、大消費等「爆款」基金再度重出江湖。4月8日,明星基金經理蕭楠的易方達消費精選一日售罄,首日募集金額預計超過95億。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記錄。
  • 中國股市為何培養不出「健康牛」?
    如今,隨著股市行情的進一步火爆,券商兩融的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  值得注意的是,在券商兩融工具得以全面激活之際,各類高槓桿工具也得到了充分地提振。其中包括了,傘形信託工具、P2P股票配資、民間線下配資業務等,部分可實現的資金槓桿率甚至高達10倍以上。  其三、市場日均成交量能屢創新高。  成交量持續向好,是本輪牛市行情的最大特徵。
  • 股市指數怎麼看?|股市|基金|上證指數|股票投資|滬深...
    很多基金或股票投資者常常提到「大盤」,「滬深300」等等這樣的字眼,眾所周知,這都是衡量股市業績基準的指標,然而對於指數的實質是什麼,常用的指數衡量股市整體的情況是否合理卻鮮有深入思考。尤其是今年兩會的召開, 又讓「上證指數失真」上了熱搜,其編制方法被建議修改是怎麼回事?你真的懂指數嗎?
  • 魔幻2020的「B面」:股市火爆,網際網路券商起飛
    2020年現實魔幻,股市卻異常火爆。尤其是港美股,不僅很多個人投資者賺的盆滿缽滿,富途、老虎等網際網路券也迎來大時代,僅Q3一季業績就遠超去年全年。 這一年,新冠疫情從年頭貫穿到年尾,讓很多人感到異常艱難。李曉雅(化名)卻是個例外,他有點捨不得告別2020。 這是他收穫財富的一年。 李曉雅是一名電商人。2019年底,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他開了港股帳戶參與打新;後來看到拼多多漲勢不錯,又開了帳戶炒美股。
  • 一邊是基金火熱發行一邊是整體份額縮水 贖舊買新不利於基民獲取...
    7月以來,權益基金髮行日趨火爆,爆款基金頻出。據統計,近兩周成立的主動權益基金數量為14隻,募集規模達780.04億元。其中,設有300億元上限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混合在發行當日即告售罄,最終採取43.32%的比例配售;鵬華匠心精選混合的認購申請比例最終確認為21.88%。與此同時,贖舊買新重現基金髮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