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最怕的是什麼季節?
不是太冷的時候,不是太熱的時候?不對。答案而是:
轉季的時候。
涼風習習
正處於這個轉季的天氣,要冷不冷,要熱不熱,天氣要的是不冷不熱,還有點涼。
孩子適合四平八穩的天氣,受不了:穿多了汗溼透衣服,穿少了涼風侵襲,而這2種情況,都可能導致於孩子突然感冒,而且有時候會超過正常的痊癒時間:7天,甚至是7天以上,循環感冒,感冒剛好,剛斷了藥,又需要開啟另一輪抗病毒感冒之旅。
鼻涕來了
看似感冒不是什麼大病,而會影響孩子吃飯的胃口,孩子一天天消瘦,會給家長帶來較大的壓力,會著急。所以小感冒不容輕視,出現這3種狀況,這樣及時處理,就可以把感冒拒之門外,獨家經驗分享:請家長們收好,收藏:
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孩子尿溼了,或拉便便,拉壞了褲子,這時候,連同鞋子和襪子都已溼透。
一天洗2次澡
通常的做法是先把褲子找好,找到一邊,立馬給孩子換好。有許多家長,找褲子,找了在大半天,這樣是正常的;孩子的衣服得先整理、打理好,一般都會亂。
當手忙腳亂的時候,難免會給孩子一個空檔時間,就是沒有及時穿褲子和襪子,這時很容易著涼。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一直在找襪子,而且只找著了一隻,看到這裡,您可別笑,10個有9個家長會找到不一樣的襪子,好笑吧。小飛的媽媽就是這樣,她說:「我家的襪子總是只能找到一隻,所以穿的都是2隻不一樣的襪子。」
出汗溼透了衣服
有一次,她忘記給飛飛穿襪子了,很快,飛飛的鼻涕就流了出來。
因此,給孩子換洗衣物的時候,最容易感冒,迴避的辦法是:最好在換洗的間隙,給孩子穿褲子和襪子不要超過5分鐘,不要裸露腿和腳,真是應是一句古話:「寒從腳上起。」
室內的溫度,要比外面低出3度以上。外面溫度要涼一點,帶著孩子走路,或推著孩子出去購買、溜娃,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當遇上露天演出,或購物排隊,或買菜……不要帶孩子停留超過30分鐘以上,否則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淚,冷。
在戶外的地方往往有涼風,待的時間長了,孩子還會咳嗽,而且是乾咳。凱媽帶凱凱看了一場露天電影,孩子回來就咳嗽,而且沒痰,孩子連飯也不吃。
外出感受涼風的吹拂
還有一個鄰居帶孩子看馬戲團演出,大約2小時,後來咳嗽發燒。
其實這段時間的溫度,要冷不冷,要熱不熱。趁著這個時間節點,家長需要給孩子及時躲避外面的涼風。
抵抗力好的孩子,往往不會感冒。抵抗力不好的孩子,待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很容易感染上流感。有些家長表示,得給孩子最差的環境鍛鍊鍛鍊。這個觀點需要反過來,而是需要迴避:往空氣清新的地方,讓孩子鍛鍊鍛鍊。
這個天氣,22度上下,不至於需要烤火取暖,只要稍微穿暖就行了。
晚上容易出的狀況就是:孩子抖翻了被子,帶娃的家長多半累,睡熟了。孩子也顧不上自己會蓋被子。帶上一個護肚的神器,(現在還用不著睡袋)可以替家長看好孩子的肚子,有益無害,不易感冒。
睡袋用得早了一點
迴避感冒的法寶沒有別的,而是選一種護肚神器,建議選一款可以系在身上的那一種,不容易掀翻,也不會導致什麼東西都不蓋。
敞開了睡
一件護肚的衣物,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的事,不感冒,不吃藥不就是帶娃最好的狀態嗎?
謝謝友友們的點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