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在西漢時已經有文字記載,而從漢魏之後變成了真正的民俗活動。後來的各個朝代,元宵節都作為傳統節日之一被華人重視。
蘇軾給元宵節寫了4首詞,但所處的地方不同,受到的境遇不同,自然心境也不同,所寫出來的詞也不一樣。
這四首詩詞分別是在朝中、在密州、在宿州、還有做客達官貴人的元宵宴會所作。每一首都表達了當時的心境。
蘇軾在朝中:《上元侍宴》
元宵節原本是非常熱鬧的,但蘇軾的這首詩卻塑造了一個「靜」字。為什麼?因為每到重要的節日的時候,皇帝都會大宴群臣。而群臣去赴宴的時候,其實心情是很緊張的。而且恐怕還會被點名提問,回答不好,性命堪虞。
蘇軾這首《上元侍宴》當中說:建章宮外,月光淡淡的,星辰稀疏,清風吹過,吹落了御爐當中點燃的香,大臣們都肅穆地站在通明殿外,就像一朵朵的紅雲追隨者玉皇。
蘇軾在做客:《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遊好》
《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遊好》是蘇軾去長官家做客的時候,寫給主人家的。我們都知道,一般「吃人的嘴軟」,當然吃完宴席之後,得要說點好聽的。蘇軾這首詞也是如此,不僅歌頌了主人的平易近人,而且還描述了來歡聚的客人都非常的盡興。
看起來,元宵節還是應該快樂地遊玩,更何況最近的民間訴訟也少了,公事上也清閒了不少。大家都到外面去觀賞春天的景色,就連神仙們都迷醉在了這海島的風貌之中。主人您像平原君一樣的平易近人,不像高陽君那麼傲慢。您坐在席間,和客人們一起談天說笑。在歡快的宴席當中,有一個客人最重感情,他為了答謝主人的款待,拼著命喝醉了,醉倒在地。
蘇軾宿州:《南鄉子.宿州上元》
蘇軾寫這首《南鄉子.宿州上元》的時候,心情還是不錯的。雖然他是路過宿州,但是,他在宿州給長子蘇邁在這裡續弦娶妻,還買了一小塊地方安置了一個小家,總算是人生有了一些新的希望。
元宵節這一天,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落在地上,立刻就被吸收了。大家都騎著馬試著去郊外春遊。這樣的景色使得我遲遲不願意離去。再喝上幾杯清冽的美酒,清潤可口。
仰望天空,焰火禮花照亮了夜空,使人目不暇接。青山橫臥在水面上,已經蒼翠欲滴了。這裡不像是在朝中那麼的冷酷,這裡的人很溫暖和煦,這宿州真的是淮南第一州。
蘇軾在密州:《蝶戀花.密州上元》
這首《蝶戀花.密州上元》是蘇軾在密州任知州第一年元宵節所作的。在這之前,他曾經任杭州通判,在杭州呆了三年。於是,這首詞就先從杭州的元宵節說起。
在杭州的時候,那時元宵節三五天都是非常熱鬧的燈節。明月灑下的月光像霜一樣,人就像是在畫中行走。富貴人家會在堂前懸掛起帷帳,帳下笙歌陣陣,而麝香的香氣也隨著風,飄得很遠。江南的氣候很溼潤,即便是馬走過,也不會帶起半點塵土。
而如今,我年紀大了,又待在這寂寞的山城,聽到外面在擊鼓吹簫,我追隨而去,卻是農家在祭祀土地神。沒有杭州那麼熱鬧,燈火也很稀疏,霜露就要降下來了,雲垂曠野,快要下雪了。
蘇軾的這首詞,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比了杭州和密州不同的元宵節。密州的元宵節沒有杭州那麼熱鬧。
今年我們的元宵節,雖然也沒有往年那麼熱鬧,但團圓就是元宵節最大的意義。
期待著,更美好的明天早日到來。
感謝品讀,本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