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1037年—1101年),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進京考取中士,考試結束後,蘇軾被主考官歐陽修一眼相中,並大為讚賞蘇軾的文章,至此開始名動京城。
我在此為大家收集了幾句蘇軾最為代表的詩,讓我們一起從詩中來感受蘇軾那種豪放不羈生性放達的性格。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作品賞析:這首詩來源於《海棠》。在皎潔的月光下,蘇軾在庭院中觀察著海棠花的盛開。此時的蘇軾因受到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到黃州已經三年了,但全詩讀起來卻沒讓人感到一種頹廢之氣。
從東風、香霧、紅光等詞中依然感受到作者蘇軾給我們一種樂觀,對生活依舊從滿足希望的心情。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作品賞析:這首詞來源於《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首詩正是蘇軾被貶黃州所作。通過把自己比作一隻孤雁。
在這廣闊的天空下,獨來獨往,借物喻懷,表達了作者蘇軾孤高自詡,內心孤寂的心情。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作品賞析:這首詞來源於《惠崇春江曉景二首》。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江南初春的美景。作者蘇軾細膩地發現了初春的變化,描繪出來。
詩中又融合了詩人的想像,把眼前江邊的景色一一描繪出來。展現了初春的無限生機與大自然的壯美之情。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作品賞析:這首詩來源於《念如嬌中秋》。這首詞是作者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全篇上闋作者充分發揮想像,描繪了月宮美好的世界,襯託出了現實世界醜陋的一面,表達了蘇軾嚮往美好的生活。
下闋作者把天空中的月亮與夜晚下自己的影子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展現出自己獨自被貶黃州,身邊沒有知心朋友的孤寂心情。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作品賞析:這首詩出自《臨江仙·送王緘》。王緘是蘇軾妻子的弟弟,自己被貶到杭州,他來看望自己。
政治上的不順讓蘇軾接二連三的被貶到各地,心情鬱悶,一生都在飄零,讓蘇軾對故鄉更加的思念。
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作品賞析:這首詞出自《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詩是作者蘇軾給參廖所做的。本篇上闋通過描述了錢塘江壯闊宏偉的畫面,表現了作者一種超脫世外的心境。
下闋借用典故,作者期盼做個隱士的願望早日實現,反映了蘇軾閒情雅致的生活態度。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作品賞析:這首詩原自《飲湖上初晴後雨》,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蘇軾來到杭州做通判,閒暇無事到西湖進行遊玩,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這首詩描述了西湖全面的景色。給西湖增添了迷人的氣息,讓人覺得西湖美景就在眼前。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作品賞析:這首詞出自《菩薩蠻·回文夏閨怨》。因為當時作者蘇軾被朝廷貶到黃州,心中鬱悶,對朝廷的腐敗充滿了鄙視之情。這四首詩都表達了作者蘇軾心中的「閨怨」之情,只能通過寫詩來排解心中的苦悶。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作品賞析:這首詩原自:《書李世南所畫秋景》。此詩給人展現的是一幅在秋天景色下的上水和林木的景色。
作者蘇軾通過觀察眼前的景色,有感而發,發揮自己的想像,給詩篇賦予了大自然的一種悠然無盡之情。
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作品賞析:這首詩出自《蝶戀花·密州上元》。作者蘇軾第一次來到密州,正巧趕上了元宵節,蘇軾發現了此地的元宵節與杭州的元宵節大不相同,便通過寫詩進行二者對比。表達出了對杭州的思念之情,對自己來到密州的寂寥,孤單之情。
蘇軾空有一腔報效祖國的熱血,做官仕途大起大落,最初考中進士後,蘇軾本想著可以開啟報效祖國,造福百姓的理想,卻不幸因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到黃州。他的詩詞當中,有著自己強烈的情緒。
蘇軾的一生充滿了故事, 我們想要了解他的一生,閱讀這本《蘇軾詞傳》是最好的一種方式。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讓你更加清楚地了解每位著名詞人。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唐詩宋詞,感受流傳千年的古風韻味。
歷史舞講壇總結:
不久後又在朝廷中知難而退,到1091年在此回到朝廷做了18個月的官再次被貶至定州太守。
蘇軾的仕途三起三落,蘇軾心中報效祖國、造福百姓的初心依舊未變。蘇軾可謂是一位千古性情豪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