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兒童節,小朋友們演節目、玩遊戲歡度節日,海澱實驗中學初二年級的大朋友們卻在滿校園的收集空礦泉水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北京市海澱實驗中學2017科技節之浮船模型製作比賽要在下午舉行了!
這次浮船模型製作比賽由初二年級物理組承辦,初二年級各班以班級為單位,三人一組,每班兩組參加比賽,兩組總成績為最終成績!你肯定要問了,這和空礦泉水瓶有什麼關係呢?參加比賽要自備材料,每組需要20個容積在600ML以下、規格相同的空礦泉水瓶。比賽堅持環保原則,特別要求使用廢礦泉水瓶,所以出現了初二年級的同學們滿校園搜集空水瓶的一幕。
下午三點,各個參賽小組帶著空礦泉水瓶、膠帶等製作材料準時到達比賽場地,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各參賽小組馬上投入到緊張的模型製作當中。
四十分鐘轉瞬即逝,各參賽小組相繼製作完成。接著就是緊張的浮船下水的時刻。比賽以模型的總負載量與礦泉水瓶的總容積的比值為評價標準,比值越大,浮船模型效果越好。
一等獎
初二(9)班、(10)班
二等獎
初二(2)班、(4)班、(6)班
三等獎
初二(1)班、(3)班、(5)班、(7)班、(8)班
這次活動可以算一次大型室外實驗課,讓我們親自動手用極平常的材料造出浮船,切身體驗了浮力的神奇,感知了物理的奇妙。希望學校多組織這種活動,讓我們在實踐中收穫!
20個塑料瓶、膠帶,用這些怎樣才能造出一個所受浮力大的浮船呢?這個問題是我在報名後時時刻刻都在想的問題。每個課間我幾乎都會設計一張草圖,最後鎖定一個方案。把瓶子五個一組綁起來,綁成四組,作四壁,最後用膠帶封底,這樣不僅排水量很大,而且整體結構也十分結實。
這次比賽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體驗設計過程的樂趣!
浮船比賽不僅僅讓我們懂得知識,了解浮力,更凝聚了同學們的團結意識。知識是個人所需要的,而團結也正是一個集體所需要的!
我負責全班兩個小組的膠水,所以假期期間我一直在做有關粘膠方面的實驗,之前覺得會很簡單,隨便抹點502就行了,但是從淘寶幾家最大的膠水銷售商那裡了解到,他們那裡的上千種膠水中,沒有任何一種能粘塑料瓶的,雖然我當時不信,但心裡也隱隱約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了,即便如此,我還是繼續搜尋下去了……終於,找到兩種合適的膠,一個是UHU工程膠,一個是UV膠,但是前者固化時間過慢,而後者又需要UV燈照射才能固化,但是膠管上自帶的UV燈又過小,而且價格昂貴,只有美國進口的,所以這兩種方案被否定了,之後,我又把附近的五金店,超市逛了個遍,把所有能買到的膠水全買到了,回家便一一做實驗,結果302膠和樹脂膠都因為太軟而被否定,而502膠根本無法與化學性質極其穩定的PE材質發生反應,於是,便只能用膠條了。
通過這次比賽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告訴了我有想法要敢於嘗試的這個道理。
撰稿:徐璐
攝影:初二年級教師
編輯製作:趙洋
愛智慧,感知科學藝術相融共生;集大成,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關注學生自主發展,關注師生共同成長,這裡是北京市海澱實驗中學。